《我未尽的苦难》是一部带有人性温度的作品。那些在大海中、在沙漠中、在森林里不断艰难前行,只为其子孙后代能有安身立命的家园的灵魂,始终在编者脑海中挥之不去。人们常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但对于这些难民而言,他们身体和心灵将永远漂泊在路上。彼岸的一端——战争、贫困、暴政、压迫的结果是家园不再,被迫流亡。前行的孤独、绝望甚至可预见的死亡都无法阻挡人们的脚步;而在另一端——不断涌来的难民致使欧洲大陆应接不暇。在一边经历着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一边又在全球瞩目下焦灼地处理难民问题的当下,欧洲面临的又是怎样的挑战?
作者帕特里克•金斯利跟随难民一路奔赴欧洲。在他笔下,不愿看到孩子涉险渡海的叙利亚父亲,无情盘剥难民的利比亚蛇头,绞尽脑汁阻拦难民前行的土耳其政客,积极进行救援事业的意大利志愿者的面孔被一一聚焦、放大。在这场关乎理智与情感、政策与道德的叩问中,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如果换作是你,你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2012年4月的一个下午,哈希姆家的房门被突然砸开,随后他同数百位无辜的叙利亚平民一起被投入监狱,在经历了半年的折磨与摧残后终得自由。而此时,等待他的已是家园不再。迫于叙利亚战火的迅速蔓延,哈希姆带着妻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他们*终能否寻找到安身立命的“新家园”?
2015年5月,当欧盟对外宣布将出动武力打击利比亚人口走私生意的当天,哈吉正在悠闲地跟朋友聚会,这位利比亚势力*的蛇头根本没把欧洲人的决定放在眼里。全世界普遍认为,蛇头是造成欧洲难民危机的罪魁祸首,他们无情盘剥难民的同时又给欧洲带来惶恐与不安。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的命运?
在帕特里克•金斯利笔下,无论是难民哈希姆,还是蛇头哈吉的故事,都只是构成这一历史性迁徙运动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那些在另一端营救难民的海岸警卫队;给难民提供食物和庇护的国际志愿者,以及处心积虑希望难民只是途径本国的政策制定者,他们的面孔也被一一呈现出来。在这场从地中海深处、从撒哈拉沙漠中、从巴尔干半岛边境不断前行的关于绝望、孤独甚至死亡的灵魂大迁徙中,我们感受到的只有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发自内心的呼唤。
人们常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但对于这些难民来说,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将永远在路上,这便是他们无穷尽的苦难。
金斯利通过丰富而平实的语言,令人信服地讲述了现代史上规模浩大的一次大逃亡运动。他调查分析了大量一直被歪曲和误报的事实。《我未尽的苦难》加深了我们对那些为了自身和家人安危而开始冒险之旅的难民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那些通过组织偷渡活动牟利的人的行为动机。
——英国难民委员会首席执行官 莫里斯·雷恩
《我未尽的苦难》是一部感人至深而又极具分量的作品。在人类面对重大挑战的时候,它给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本事实和分析。
——联合国秘书长国际移徙与发展问题特别代表 彼得·萨瑟兰
《我未尽的苦难》的内容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之处比比皆是。金斯利生动描述了2015年发生的这场全球瞩目的重大危机。书中把蛇头们无情的盘剥、西方决策者和官员们的苦恼与慷慨相助的志愿者之间的对比刻画地淋漓尽致。
——英国保守党议员 克里斯潘·布伦特
《我未尽的苦难》细节生动,娓娓道来。像哈西姆这样绝望又充满勇气的生命深深地打动了我。那些从地中海不时传来的有关死亡的、令人压抑和震惊的故事,很少被人如此强烈地描述出来。
——全球畅销书《黑质三部曲》作者、“英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菲利普·普尔曼
金斯利让高度政治化的欧洲难民危机传递出温情人性的一面,书中对难民不顾危险、跋山涉水地前行的描写也映射出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值得世人深思。
帕特里克•金斯利
英国《卫报》专职报道移民问题的记者,曾外派到欧洲25个国家跟踪报道。金斯利在媒体界屡次获奖,曾荣获2015年英国新闻奖年度外事记者、2014英国媒体奖年度青年记者。外派丹麦期间,金斯利所著旅行图书《如何成为丹麦人》被评为《星期日泰晤士报》月度旅行图书。本书部分稿酬赠予了难民救援事业。
[德]阿梅龙(Iwo Amelung)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文化与语言系汉学教授,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明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著有Der Ge...
《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内容简介:先秦史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时期,作者孙焘以先秦历史发展为宏观背景,梳理美学基本内容、
近代思潮与人物 本书特色 该书稿为台湾学者龚鹏程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在提出近代中国有无思想史这个纯粹学术性的问题后,通过指出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存在着诸多的似是而非...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探社会变迁之进程究阶层地位之沉浮知个人群体之命运谋国家社会之未来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文化人类学散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新可读的学术语言,透视了诸如艾滋病、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等当今社会的许多热点问题。可见新锐人类学学者关于学术、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
中国古代性别结构的文化学分析 内容简介 性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生物学的,它关心的是人类体质上的差异,因而是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另一层是社会学的,它关心的是社会赋予...
中国档案保护史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不断修改、充实而完成的。该专著是他多年来在档案保护史学方面研究的凝练与升华。全书以通史的体裁,从档...
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市场与土地分配的专着。作者在书中强调提出了两个看法。**,秦汉以后出现的地主,不是皇帝所“封”或政...
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民俗叙事研究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民俗叙事研究》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建...
《绩效培养:企业培养项目最佳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为用友大学的又一部力作,重在阐述用友大学在体系化人才培养项目方面的实践经验
陇上学人文存:彭铎卷 本书特色 彭铎:语言学家、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致力于汉语音韵、文字、训诂学等研究工作。出版了《潜夫论笺校正》、《唐诗三百首词典》、...
《中国抗日战争史》是一部大型抗日战争通史著作,全八卷,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全书分为8个专题,即战争的前期、战争过程、战时政治、战时军事、战时经济文化社会...
周飞舟,1968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央地方关系、地方政府行为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制度变迁与农村工业化》、《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
作品目录杰克・韦尔奇序前言短平快疏离的词汇管理上司的小贴士第一章 融洽好奇心女士和计算失误大哭一场完全投人缘分小贴士第二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习坎庸言”和“鸭池十讲”两部分组成。《习坎庸言》是罗庸先生在西南联大习坎斋(取《易》之“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之意)自己...
《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内容简介:2019年,全球经济速度放缓、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以5G为背景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同期到来,今天的世界,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斯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授。他出版过大量有关18...
对话中的序列组织组织 本书特色 本书是针对人际互动谈话的的、极具启发性的阐释。虽然“无价之宝”这一表达说起来似乎有点陈词滥调,但对这本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来说...
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 内容简介 中国学术演进到清代,进入总结与开新的历史时期。纵观有清一代,由于社会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其学术风格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
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 本书特色 《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当代英美新闻传播,高级实务译丛。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