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公众展现了上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主体内容和文化精髓,传播了无形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本卷主要内容包括:上海道教音乐的发展;上海道教音乐的应用与体裁;上海道教音乐的本体形态和文化内涵;道教音乐与传统艺术;上海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传承实体和成果。
吉宏忠主编的这本《上海道教音乐》为“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之一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专项的普识性系列读本。该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公众展现了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主体内容和文化精髓,传播了无形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本卷主要内容包括:上海道教音乐的发展;上海道教音乐的应用与体裁;上海道教音乐的本体形态和文化内涵;道教音乐与传统艺术;上海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传承实体和成果。
在当代社会的音乐生活中,道教音乐似乎是一种远离人们的音乐现象,它只是出现在庙观殿堂、斋醮丧事中,也只有那些修行专一的道士在运用,还有虔诚信道的香客在聆听。表面看来它似乎只能勾起人们遥远的回忆,对故人的思念。但用历史的、深远的眼光看问题,则会发现道教音乐其实离我们很近,它仿佛空气般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欣赏和聆听许多音乐作品时,很可能包含着不少道教音乐成分,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道教音乐。著名的苏南吹打的乐曲和演奏名家均有浓厚的道教背景,古老的高腔——弋阳腔,是由道士唱《目连戏文》演变而来;举世闻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过去一直标名为传统乐曲或民间乐曲,但我们从阿炳(华彦钧)的身世,可以明白他创作的源泉和素材。华彦钧的父亲叫华清和,是当时无锡一所名叫雷公殿的当家道士,人称“铁手琵琶”,对于道教音乐、民间音乐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华彦钧自幼便跟随父亲在道观中学习二胡、琵琶、三弦等乐器,从小耳濡目染道教音乐,十余岁就搭班做法事,后来成了一名道艺精湛的青年道士,以“小天师”之号闻名。还曾经做过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也是华彦钧演奏的《二泉映月》一曲的录制者)的音乐启蒙老师。华彦钧失明成为“瞎子阿炳”后,虽仍然掌管父亲留给他的雷尊殿,并且死后还以道士身份下葬。可见,阿炳(华彦钧)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及定型主要是道教音乐。他从事道教音乐达数十年,所以,其作品展现了江南道教音乐的旋律并不足为怪。这种背景对他的音乐创作必然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也表明了道教音乐不但可以独立的面貌呈现于世,而且,更多的是以融人的方式寓于中国音乐诸多品种中。中国民间音乐又有一个地域性的普遍特点,通俗一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地方色彩”。它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民间乐种在形式风格上的共性特征,上海道教自古以来生存在这块“海纳百川,开明睿智”的水土上,培育和造就了上海道教音乐这个独特的地域文化。上海道教音乐发展到今天繁花似锦的局面,必然与上海地区流行的其他传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婉转质朴的昆曲好比上海道教音乐的骨骼,亍云流水的江南丝竹好比上海道教音乐的血肉,古老的来白宫廷的音乐则赋予了上海道教音乐典雅宁静的气质。昆曲又称昆剧,诞生于元末明初,因为形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是一个以昆山腔作为唯一唱腔的全国性戏曲体裁。明嘉靖年问,经过魏良辅的改革,昆曲成为风靡一时的全国性剧种,在京剧形成以前,一统大江南北二百佘年。考究昆曲的由来,据魏良辅《南词引证》云:“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敦帖木儿闻其善歌,屡召不曲,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一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除有《昆山腔》之称。”(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860页)魏氏改革以后的昆曲,从理论上将“平、上、去、入”四声“收音”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在大大放慢节拍速度的同时对原有曲调进行细腻化处理,称为“水磨调”。跟他同时代的剧作家梁辰鱼将“水磨调”运用于自己创作的《浣纱记》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昆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成为“兼唱南北”的全国性的大剧种。从目前上海道教音乐的现状来看,在许多方面与昆曲有着极深的渊源。其中,*为明显的本体特征便是二者都使用“曲笛跟腔”的演唱方式。曲笛跟随演唱者唱出的旋律进行伴奏,并在换气或过门时担任旋律乐器,是昆曲和上海道教音乐*为明显的共通之处。……
杜威从1903年后开始转向实用主义,在此后的整整半个世纪时期内,正是美国工业化运动蓬蓬勃勃进行的时期。杜威的《哲学的改造》一
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 内容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研的重镇之一,目前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到教师培训等系统的...
《佛教禅定》为当代非常著名的西藏密宗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接受英国比丘访问时所结集的英文著作,可说是继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
数罗汉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重庆出版社出版★收录民国时期孙玉山绘制的五百罗汉图★每一尊罗汉均配有彩色绘图和法相描述,以及相应的寺院偈语★不进罗汉堂,随手翻书...
历史的经验 本书特色 正版全新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经典的南师作品集!...
嫉妒的制陶女 内容简介 《嫉妒的制陶女》可以说是《神话学》一脉相承的续篇。列维-斯特劳斯在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印第安人各个族群关于陶器、夜鹰、树懒的各种各样的神话传...
中央编译文库 论著系列--中国佛典翻译史稿 本书特色 史载张骞远使,闻浮屠于西域;汉明帝金人入梦,致是白马驮经,佛法东传。自摄摩腾,竺法兰始,西域胡僧赉经传法于...
品读西学-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哲学故事 本书特色 《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哲学故事》:哲学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的独立的思考,而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种社会性格...
老子十八讲 本书特色 老子非常重要,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高峰。 他的《道德经》在世界上有上千种译本,是全部中华 典籍中翻译得*多的。可他两千多...
列子 本书特色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韩猛校注的《列子》为“国学经典读本丛书”之一,...
周易相学点窍 内容简介 《周易相学点窍》反映了几千年传统文化对自身和他人探究的欲求。对当今读者来讲,认识了解这一复杂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又鉴别其消极因素,是一项...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 本书特色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新收录的我的论文是以发表在1998年第10期《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上的论文为...
周易文化大学讲稿 本书特色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其文辞之晦涩,令人望而却步;其思想之宏大,又令无数士人、学子竞相钻研,其著作浩浩不...
法无定法-星云日记-13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
《广雅疏证》可以说是清人研究古代训詁的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解释了许多古書的文义,同时还可使人从中获得不少有关训诂的知识。
孔子的乐论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
中国基督教基础知识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有关基督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共分为四大部分,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人物”、“圣礼、教制”、“文化、艺术”展...
西方哲学史-上卷 内容简介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讨论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罗素这部西方哲学史的全...
曾国藩全集:败经、挺经——看智者久立不败之术 本书特色 《败经》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析败致胜的佳作,其内容包括曾国藩平生对“败”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也是他历经千般...
菜根谭-诠释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其中所包含的哲理、智慧以及对万事万物的感悟和理解,直到今天依然为我们受用。《菜根谭》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它是明朝洪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