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公众展现了上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主体内容和文化精髓,传播了无形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本卷主要内容包括:上海道教音乐的发展;上海道教音乐的应用与体裁;上海道教音乐的本体形态和文化内涵;道教音乐与传统艺术;上海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传承实体和成果。
吉宏忠主编的这本《上海道教音乐》为“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之一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专项的普识性系列读本。该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公众展现了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主体内容和文化精髓,传播了无形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本卷主要内容包括:上海道教音乐的发展;上海道教音乐的应用与体裁;上海道教音乐的本体形态和文化内涵;道教音乐与传统艺术;上海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传承实体和成果。
在当代社会的音乐生活中,道教音乐似乎是一种远离人们的音乐现象,它只是出现在庙观殿堂、斋醮丧事中,也只有那些修行专一的道士在运用,还有虔诚信道的香客在聆听。表面看来它似乎只能勾起人们遥远的回忆,对故人的思念。但用历史的、深远的眼光看问题,则会发现道教音乐其实离我们很近,它仿佛空气般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欣赏和聆听许多音乐作品时,很可能包含着不少道教音乐成分,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道教音乐。著名的苏南吹打的乐曲和演奏名家均有浓厚的道教背景,古老的高腔——弋阳腔,是由道士唱《目连戏文》演变而来;举世闻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过去一直标名为传统乐曲或民间乐曲,但我们从阿炳(华彦钧)的身世,可以明白他创作的源泉和素材。华彦钧的父亲叫华清和,是当时无锡一所名叫雷公殿的当家道士,人称“铁手琵琶”,对于道教音乐、民间音乐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华彦钧自幼便跟随父亲在道观中学习二胡、琵琶、三弦等乐器,从小耳濡目染道教音乐,十余岁就搭班做法事,后来成了一名道艺精湛的青年道士,以“小天师”之号闻名。还曾经做过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也是华彦钧演奏的《二泉映月》一曲的录制者)的音乐启蒙老师。华彦钧失明成为“瞎子阿炳”后,虽仍然掌管父亲留给他的雷尊殿,并且死后还以道士身份下葬。可见,阿炳(华彦钧)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及定型主要是道教音乐。他从事道教音乐达数十年,所以,其作品展现了江南道教音乐的旋律并不足为怪。这种背景对他的音乐创作必然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也表明了道教音乐不但可以独立的面貌呈现于世,而且,更多的是以融人的方式寓于中国音乐诸多品种中。中国民间音乐又有一个地域性的普遍特点,通俗一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地方色彩”。它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民间乐种在形式风格上的共性特征,上海道教自古以来生存在这块“海纳百川,开明睿智”的水土上,培育和造就了上海道教音乐这个独特的地域文化。上海道教音乐发展到今天繁花似锦的局面,必然与上海地区流行的其他传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婉转质朴的昆曲好比上海道教音乐的骨骼,亍云流水的江南丝竹好比上海道教音乐的血肉,古老的来白宫廷的音乐则赋予了上海道教音乐典雅宁静的气质。昆曲又称昆剧,诞生于元末明初,因为形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是一个以昆山腔作为唯一唱腔的全国性戏曲体裁。明嘉靖年问,经过魏良辅的改革,昆曲成为风靡一时的全国性剧种,在京剧形成以前,一统大江南北二百佘年。考究昆曲的由来,据魏良辅《南词引证》云:“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敦帖木儿闻其善歌,屡召不曲,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一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除有《昆山腔》之称。”(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860页)魏氏改革以后的昆曲,从理论上将“平、上、去、入”四声“收音”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在大大放慢节拍速度的同时对原有曲调进行细腻化处理,称为“水磨调”。跟他同时代的剧作家梁辰鱼将“水磨调”运用于自己创作的《浣纱记》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昆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成为“兼唱南北”的全国性的大剧种。从目前上海道教音乐的现状来看,在许多方面与昆曲有着极深的渊源。其中,*为明显的本体特征便是二者都使用“曲笛跟腔”的演唱方式。曲笛跟随演唱者唱出的旋律进行伴奏,并在换气或过门时担任旋律乐器,是昆曲和上海道教音乐*为明显的共通之处。……
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论 本书特色 汪盛玉编著的《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论》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成果。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相关经典论述为依据,运用历史和...
仁义的修为:体味《孟子》 本书特色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故孟子有“亚圣”之...
在文艺评论上,萨特著有《什么是文学》和三部著名的文学评传《波德莱尔》、《谢奈》和《福楼拜》等,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本书收
俄罗斯哲学与欧洲文化的危机 本书特色波鲁斯*、张百春译的《俄罗斯哲学与欧洲文化 的危机》是“当代俄罗斯哲学译丛”之一。本书稿对 哲学的悲...
王阳明全书-家庭书架升级版 本书特色 家庭书架编委会编著的《王阳明全书(升级版)》从“立志由心,量力而行”“持纯粹心,做至诚人”“静察己过,不论他人是非”“人世...
本书是后现代性是六十年代以来由福柯和德里达等人推动的思想潮流。它对西方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总体性持一种激进的批判态度,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是20世纪西方普遍流行的各主要流派和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新方言 岭外三州语 文始 小学答问 说文部首均语 新出三体石经考-章太炎全集 本书特色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著的《章太炎全集(新方言岭外三州语文始小学答问说文部首均...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社会人类学人家费孝通的老师。作为其重要代表作,本书由中国著名社会学...
艺境 本书特色 《文艺美学丛书》承继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传统,将文艺美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传统美学的另外两个维度——美的哲学和审美心理学亦给予足够...
无法之法 本书特色 《无法之法》是圣严法师阐明默照的修行与证悟之作。默照经常被称作“无法之法”,是禅宗史与大乘佛教史中发展出的非常微妙深...
知识·信念与自然主义 内容简介 《知识信念与自然主义》共收录了20篇论文,是直接针对普兰丁格的,其中论题较为集中的,是对于普兰丁格的反自然主义的科学观的表述与讨...
《老庄随谈》对老庄哲学思想的阐释深刻而独到。作者以冷静的智慧和诗性的笔触描摹出老庄的精彩境界和人生,笔谈之间,咳唾成珠,
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新编诸子集成 内容简介 清季王先谦的庄子集解,集纳了前人注庄的许多成果,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解,要言不烦,便于披览,为本世纪以来研究庄...
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这本《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由袁建辉著,是一部系统性地研究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的著作。作者从伦理关系人手,深入探讨了...
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了以每个时代主要思潮为经,以人物或著作为纬的写法。本书首先确立了中华民族古史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他的古史观及文化观,超...
魏晋玄学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具体阐明魏晋玄学思潮产生、发展乃至没落的过程及其规律,至今仍是一部学术价值突出、影响深远的重要著作。魏晋玄学论...
张世英讲演录-提高人生境界 本书特色 张先生会通中西……以哲人的思考、诗人的语言来阐释人对世界的态度,人怎样生活在世界上。追求一种做学问的离远的境界。——《光明...
实用逻辑学 本书特色 吴坚编著的《实用逻辑学》较全面地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如概念、判断、推理、词项逻辑、命题逻辑、量化逻辑、归纳逻辑、逻辑的基本规...
老子的再生-正本清源《道德经》 本书特色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却浩似天书,玄达两千多年,不仅其字词难解,就连其是否内涵道、德上下两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