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散文集的书名取自明代画家徐渭的诗句: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所以选取“红冰”二字,是因为作者是一名军人。而惟军人,才深谙“红冰”的内蕴:真实、浓艳、悲壮和惨烈。收入《红冰》的作品皆为作者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撰写,细腻的文笔、腾跃的思情、诗化的叙述,使作品别具一种魅力。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是一味地倾倒往事,沉浸多年的经历、感慨、思考,在他的心中已经流成一条河,清澈也罢,浑浊也罢,他坦诚地让它流淌出来,让读者感受河水的冷热炎凉。《红冰》,是读时代的残笺断章,是听历史的风声雨声。
程步涛编著的《红冰》文笔细腻、思情腾跃,作为诗人,其诗化的叙述,更使这些文章别具一种韵味。通过这些让各种读者感受出河水的炎凉冷暖。作为记录和反映时代、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对军旅生涯的追思彰显,读者看到的虽是残笺断章,感受的却是历史的风声雨声。读来令人振奋深思,颇有审美价值。
《红冰》:番号和士兵 战斗部队的番号和代号,虽然都是由数码组成,含义却大不同。代号只是用来区别单位,番号虽然也是区别单位,但却能借此推导出与这支部队上下联系着的编制序列。知道了编制序列,也就知道了这支部队何时组建、历史沿革、性质任务、参加过什么战役战斗,涌现过什么英雄模范、曾归哪员战将统领,等等。番号有生命、有内涵,浸透了军人的荣誉和情感。我入伍那会儿,部队的番号属于保密范畴,因为保密,每说及就会飘出一股子神秘味儿来,言者故意说番号,而且还会再三强调说,这是军事机密,不向外透露番号。对此,大家都是严格遵守的,但是,驻地百姓却没有不知道部队番号的,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没人说得清楚,也没人去追究,部队番号实际上是个公开的秘密。番号也会改变,原因首先是整编。若是组成一支新的部队,就会有一个新的番号;若是合编到另一支部队,就会用人家的番号;再就是裁减,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百万大裁军,成建制的部队被撤销,干部转业,战士退伍,部队的番号自然也随之消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战斗失利,队伍被敌人击溃,这个部队的番号在序列表中也就看不见了。每一名军人都有自己的老部队,自然,与老部队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想吧,为了履行国家使命,从他们穿上军装集合在同一座军营里起,包括生命在内的他们的一切,便和这个单位融合在一起了,经年累月,那座军营里的歌声、号声,行进的脚步声,点名的应答声……连春天路边泛青的小草、秋天枝头飘落的黄叶,都深深地刻在记忆里。即便离开了这座军营,只要一提自己部队的番号,心里就会涌起无尽的亲切感。反之,番号被撤销了,老部队没有了,心就会变沉,坠得发颤、发疼。我认识一位老兵叫张达,他在朝鲜战争中被美军所俘,关进巨济岛战俘营,直到停战谈判签字,互相交换战俘,才回到祖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供职的那本文学双月刊《昆仑》发过一篇长篇报告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写的就是张达和他的战友们在战俘营进行卓绝斗争的经历。如今,张达年纪已过八旬,随女儿住在北京顺义的一个小区,每次去看他,话题总离不开他的老部队,尽管这支部队早在50年前就被撤销编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消失了。张达的老部队番号是180师,隶属60军。1951年4月,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战役**阶段,他们势如破竹,突破了敌人的阻击,直插釜谷里,渡过汉滩川,占永平、东豆川里,割裂美25师、土耳其军和法军各一部,一直攻至北汉江以南地区。北汉江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源自金刚山,向南流,中游转向西南,在汉城即今首尔东侧与汉江汇合,是汉城的一道天然屏障。美军很快组织了反击,以强大的机械化部队进行反穿插,一下子切断了60军的左右两翼,使之成为一支孤旅。更糟糕的是电台车被炸,60军与上级失去联系。军长韦杰命令180师在北汉江南侧修筑阵地组织防御。然而,整个战场形势已经发生变化,180师被美军四面包围,178、179两个师虽奋力为180师解围,均无功而返。 面对重兵包围,部队如何行动,180师的决定一直被人们质疑。若是集中力量选一个口子突围,杀出一条血路来并非不能,遗憾的是,他们没有集中突围,而是将部队化成若干小股,向着北方,各自行动,以为化整为零会减少牺牲与损失。他们错了,化整为零后,一支劲旅也就失去了整体战斗力,三个一拨五个一伙儿地散在偌大的战场上,其结局可想而知,除师机关和少部分人得以突围,全师折损近七成,5000余人被美李军俘虏,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一大败笔。张达便是这被俘的5000余人中的一个。此役之后,60军撤回后方整训,军长韦杰被撤职。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司令部对60军的军师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原6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张祖谅,从川西军区司令员位置上入朝任60军军长。上任前,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据说,张祖谅到任就向志司提出要求,保留180师番号,他要使这支部队翻过身来。军委从四川调来3个基干团6500人补入180师。15军44师副师长李钟玄被调来180师任师长。1953年5月,志愿军发起夏季反击战役。在夏季攻势中,60军击退了韩军数百次进攻,巩固了新夺占的阵地。此役,60军扩展阵地45平方公里,歼敌14800余名。180师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趁夜幕将21300余人潜伏于敌人阵地前沿,攻击号令一下达,这2000余人如狼似虎,夺取了敌人阵地。成为阵地战阶段的骄人战绩。而这时,张达和他的那些被俘的战友们,正在战俘营里遭受非人的折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60军回国。1964年,180师的编制被撤销。1985年,也就是在百万大裁军时,60军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中消失了。……
程步涛,祖籍河北,自由迁徙安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皖西入伍,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多年服务于军队的出版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智慧与韧性的坚守:我的退思录 本书特色 《智慧与韧性的坚守:我的退思录》为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退休后的一部思想性作品。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关注时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投...
恩田陆1964年10月25日生于宫城县仙台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1991年,《第六个小夜子》的出版使她声名鹊起。之后她的创作风格呈多变化状态,涉足科幻、...
闯荡美利坚 本书特色 曾以探索电影《猎场札撒》、《烈火金刚》等著名于中国影坛的江浩,被国内外影视评论界称之为“站在魔鬼与天才之间的人”…… 这是一部充满理性和激...
老有为归有志 本书特色 老年是回归自然前的生命之巅。 老年是个人历史长卷中的压轴之作,是人生舞台的*后一幕,是生命四季中的冬令时节,是命运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漫...
《摩托日记》内容简介:手记式的文字记录了1951年切·格瓦拉和朋友阿尔贝托·格拉纳多两度靠骑摩托车和在公路上拦车,在南美洲五国
奥威尔精选集 本书特色 《奥威尔精选集》精选他的《动物农场》、《一九八四》两部小说。《动物农场》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
山中白云词/传统文化书系 本书特色 张炎的创作和词论对后世均有深远影响,清代许多词人都尊崇张炎,把他和姜夔并称。《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他的词多写个人哀怨...
老照片温情系列我的母亲 本书特色 在《老照片》陆续出版20年之余,我们冀望与更多的青少年读者一起成长,通过共同翻看《老照片》开阔阅读视野,增长人生阅历,增添人文...
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 本书特色 没有诗意进取,现实便不能独自成立。”比西方现代诗歌晚了近一百年,当代诗歌也完全进入它的虚无主义时代,古典社会中那个浸...
《海藏楼诗集》收录郑孝胥诗共13卷1043首。在中国现代史上,郑孝胥充当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因玷污民族气节而为世人所不齿;而在
作品目录导读 骆驼祥子 知识链接导读 · · · · ·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年
2004年中国文论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早面世的理论批评年选,以代表性的作者和代表性的论文,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全书从文学的现代性...
李冰,女,曾就职于外企,2006年岁末开始绘本创作,现为专业绘本作家。2008年出版处女作《糗事一箩筐》和《我的快乐一家》,引起广泛关注。2009年4月在人民文...
《蜀道难(附梅贻琦日记、郑天挺账单)》内容简介:1941年5月,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总务长郑天挺、中文系及师院国文系主任罗
费孝通域外随笔 内容简介 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说,他“所体会到的道理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家常见...
望海南 本书特色 300幅精美图片打造精美人文读本,深潜历史中的海南,深入风光无限的海之南,深度呈现未曾领略的南方之南!现所未见,不一样的海南!《大国崛...
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鬼文化感兴趣的年轻读者、作者粉丝鬼魂,是延伸的人性,是曲折的人心 从微观视角切入,品评鬼世界的爱恨情仇 ...
一生里的某一刻 本书特色《一生里的某一刻》是张春在豆瓣、知乎、天涯上的随笔文章精选集,约一半篇幅为重新创作。全数收入《各种普通的食物*好吃的时刻》等在互联网内外...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2014最新温暖疗愈精选集-II-全彩四色装帧 本书特色这本书记录的是毕淑敏对自身、青春、世界与生活的善意察觉,以细腻而不失力度的笔触描绘...
韬奋著译文丛韬奋时事论文集 本书特色看民国首席报人,如何利用舆论武器,扛起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之大旗; 44篇精彩政论时评,分为言论、漫笔、笔谈三部分,一展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