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散文集的书名取自明代画家徐渭的诗句: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所以选取“红冰”二字,是因为作者是一名军人。而惟军人,才深谙“红冰”的内蕴:真实、浓艳、悲壮和惨烈。收入《红冰》的作品皆为作者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撰写,细腻的文笔、腾跃的思情、诗化的叙述,使作品别具一种魅力。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是一味地倾倒往事,沉浸多年的经历、感慨、思考,在他的心中已经流成一条河,清澈也罢,浑浊也罢,他坦诚地让它流淌出来,让读者感受河水的冷热炎凉。《红冰》,是读时代的残笺断章,是听历史的风声雨声。
程步涛编著的《红冰》文笔细腻、思情腾跃,作为诗人,其诗化的叙述,更使这些文章别具一种韵味。通过这些让各种读者感受出河水的炎凉冷暖。作为记录和反映时代、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对军旅生涯的追思彰显,读者看到的虽是残笺断章,感受的却是历史的风声雨声。读来令人振奋深思,颇有审美价值。
《红冰》:番号和士兵 战斗部队的番号和代号,虽然都是由数码组成,含义却大不同。代号只是用来区别单位,番号虽然也是区别单位,但却能借此推导出与这支部队上下联系着的编制序列。知道了编制序列,也就知道了这支部队何时组建、历史沿革、性质任务、参加过什么战役战斗,涌现过什么英雄模范、曾归哪员战将统领,等等。番号有生命、有内涵,浸透了军人的荣誉和情感。我入伍那会儿,部队的番号属于保密范畴,因为保密,每说及就会飘出一股子神秘味儿来,言者故意说番号,而且还会再三强调说,这是军事机密,不向外透露番号。对此,大家都是严格遵守的,但是,驻地百姓却没有不知道部队番号的,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没人说得清楚,也没人去追究,部队番号实际上是个公开的秘密。番号也会改变,原因首先是整编。若是组成一支新的部队,就会有一个新的番号;若是合编到另一支部队,就会用人家的番号;再就是裁减,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百万大裁军,成建制的部队被撤销,干部转业,战士退伍,部队的番号自然也随之消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战斗失利,队伍被敌人击溃,这个部队的番号在序列表中也就看不见了。每一名军人都有自己的老部队,自然,与老部队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想吧,为了履行国家使命,从他们穿上军装集合在同一座军营里起,包括生命在内的他们的一切,便和这个单位融合在一起了,经年累月,那座军营里的歌声、号声,行进的脚步声,点名的应答声……连春天路边泛青的小草、秋天枝头飘落的黄叶,都深深地刻在记忆里。即便离开了这座军营,只要一提自己部队的番号,心里就会涌起无尽的亲切感。反之,番号被撤销了,老部队没有了,心就会变沉,坠得发颤、发疼。我认识一位老兵叫张达,他在朝鲜战争中被美军所俘,关进巨济岛战俘营,直到停战谈判签字,互相交换战俘,才回到祖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供职的那本文学双月刊《昆仑》发过一篇长篇报告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写的就是张达和他的战友们在战俘营进行卓绝斗争的经历。如今,张达年纪已过八旬,随女儿住在北京顺义的一个小区,每次去看他,话题总离不开他的老部队,尽管这支部队早在50年前就被撤销编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消失了。张达的老部队番号是180师,隶属60军。1951年4月,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战役**阶段,他们势如破竹,突破了敌人的阻击,直插釜谷里,渡过汉滩川,占永平、东豆川里,割裂美25师、土耳其军和法军各一部,一直攻至北汉江以南地区。北汉江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源自金刚山,向南流,中游转向西南,在汉城即今首尔东侧与汉江汇合,是汉城的一道天然屏障。美军很快组织了反击,以强大的机械化部队进行反穿插,一下子切断了60军的左右两翼,使之成为一支孤旅。更糟糕的是电台车被炸,60军与上级失去联系。军长韦杰命令180师在北汉江南侧修筑阵地组织防御。然而,整个战场形势已经发生变化,180师被美军四面包围,178、179两个师虽奋力为180师解围,均无功而返。 面对重兵包围,部队如何行动,180师的决定一直被人们质疑。若是集中力量选一个口子突围,杀出一条血路来并非不能,遗憾的是,他们没有集中突围,而是将部队化成若干小股,向着北方,各自行动,以为化整为零会减少牺牲与损失。他们错了,化整为零后,一支劲旅也就失去了整体战斗力,三个一拨五个一伙儿地散在偌大的战场上,其结局可想而知,除师机关和少部分人得以突围,全师折损近七成,5000余人被美李军俘虏,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一大败笔。张达便是这被俘的5000余人中的一个。此役之后,60军撤回后方整训,军长韦杰被撤职。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司令部对60军的军师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原6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张祖谅,从川西军区司令员位置上入朝任60军军长。上任前,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据说,张祖谅到任就向志司提出要求,保留180师番号,他要使这支部队翻过身来。军委从四川调来3个基干团6500人补入180师。15军44师副师长李钟玄被调来180师任师长。1953年5月,志愿军发起夏季反击战役。在夏季攻势中,60军击退了韩军数百次进攻,巩固了新夺占的阵地。此役,60军扩展阵地45平方公里,歼敌14800余名。180师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趁夜幕将21300余人潜伏于敌人阵地前沿,攻击号令一下达,这2000余人如狼似虎,夺取了敌人阵地。成为阵地战阶段的骄人战绩。而这时,张达和他的那些被俘的战友们,正在战俘营里遭受非人的折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60军回国。1964年,180师的编制被撤销。1985年,也就是在百万大裁军时,60军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中消失了。……
程步涛,祖籍河北,自由迁徙安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皖西入伍,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多年服务于军队的出版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汤姆·索亚历险记 内容简介 中小学生推荐阅读国家教育部推荐书目。学生成长推荐阅读经典名著。无障碍阅读、名师点评、译本编选。探索经典文学的魅力,开启成长历程的大门...
神箭 本书特色 神箭 内容简介 这本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故事读物从我国古代神技故事中精选出“神箭”这部寓意生刻、形象生动,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以飨读者。神箭 目录 ...
《瞰见中国(精装版)》内容简介:有人说,吕凤霄的每一张照片都像一封写给神州大地的情书,也像为所有华夏儿女演奏的一首动人乐章
再孤单的人也有同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以“孤独”和“成长”为主题的散文集,收录了余光中、蒋勋、朱天心等当代有名作家的精美散文。在时间的单行道上,人们总是老得太快...
《没有不学习的孩子,只有不懂爱的教育》内容简介:每个孩子都该无忧地成长,可为什么当下的教育让本该纯真、可爱、活泼的孩子变得
绝妙元曲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全面,注释、题解精确,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古代失意文人与勿阑艺人如何以吸取下层劳动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绝妙元曲 内容简...
徐志摩散文全编(上下) 内容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
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简说唐诗 本书特色有些人说不喜欢学诗,有些诗又长又难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还是不知道诗歌的含义,因此感觉诗人和诗歌都挺没劲的。其实,诗人和诗...
扫荡着无际的青空-徐志摩文集·彩绘珍藏版 本书特色 诗人徐志摩的心情是洁净的,头老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林徽因...
漱玉词-双色插图版 本书特色 《漱玉词》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是李清照的一本诗词集。李清照作为婉约派之首,其词在表达情感上细腻委婉,在语言上精心锤炼,...
迷娘曲:歌德选 内容简介 歌德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世界文坛上的抒情诗巨擘。他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他有一首唱出了整个意大利的名诗,那就是《迷娘曲》,其情感...
英华沉浮录-六 本书特色 董桥:“我要求自己的散文可以进入西方,走出来;再进入中国,再走出来;再入……总之我要叫自己完全掌握得到才停止,这样我才有自己的风格。”...
西北纪 本书特色 关于西北的50多篇文章,探索了兰州人和诗人双重身份的叶舟对生命、自然真谛的探索,描绘了“丝绸之路”以及现代甘肃地域文化...
暑假在欧洲-若琦的旅行故事 本书特色 若琦从四岁起就跟随家人去国外旅行。每年暑假都有一两个月在国外停留,十年共走过30个国家。 2013年若琦自己设...
因自由而美丽 本书特色 黎戈是近年来年轻创作者中少有的才气与灵气兼具的创作者,在网络上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与追捧。本书文字兼具清新淡雅与敏锐凌厉之风。写细节入生...
故事新编 本书特色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
全宋词(全4卷)(全注全评) 本书特色 ★ 16开盒精装全4册,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以《全宋词》为依据,收录宋、金、元、明、清历代词学家和近代词学大师评点全宋...
《地粮》内容简介:如果我自己是美那尔克,我将握住你的右手引导着你,而你的左手并不知道,出城稍远,我把你的右手也放开了,而我
在这一册书内所收辑的,共有十多篇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生于燕京旧家,40年代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为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入室
藏地兵书 本书特色 神秘磅礴、钢铁旋律、冷山热血、荡气回肠、铁骨柔情、青铜品格、高天厚地、英雄史诗; 比小说更精彩,比传说更感人。 一个上百次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