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为背不熟语文课本中那些难懂的诗句而发愁?你是否也想和“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小才女武亦姝一样,口中娓娓道来一首首名诗佳作?甚至,你是否也想和李白一样“斗酒诗百篇”,写出一首自己的诗?其实,学诗并不难,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就是你否能看到诗歌背后的东西。中国古诗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或是诗人某种情感的表达,诗人们或字斟句,或一气呵成,写出的诗歌或清新婉约,或挥洒豪放,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书作者用幽默风趣的文笔,讲述唐代诗人的生平遭遇和他们诗歌中的故事,既有“干货”、又有“加料”,既可以学到有关唐诗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起对唐诗的兴趣,相信你看完后一定会意犹未尽。
有些人说不喜欢学诗,有些诗又长又难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还是不知道诗歌的含义,因此感觉诗人和诗歌都挺没劲的。其实,诗人和诗歌远比你想象的更有意思。比如,你可知道李白从前一晚的酒醉中被叫醒时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给谁的吗?你知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孟郊46岁时中举后的一吐为快吗?如果你读不懂诗,一定是还未将诗人激活。唐代近三百年,诗坛高潮迭起。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位鲜活的诗人,他们在诗歌里尽情展示着生命的各种状态,或哭或笑或癫或狂,都无比真实。本书选取了唐诗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各个诗派*有代表性的诗人,在介绍他们的名诗佳作时,细数以每一位诗人的生平遭遇、趣事奇闻,同时将唐诗的兴起、鼎盛和起伏贯穿起来。让你在探索唐朝诗人们跌宕起伏的命运奥妙时,既能学到经典名句,又能走进唐诗探秘的新世界。赶快一起走进这个新世界,感受唐诗剪春裁秋的非凡气魄,为生命喝彩吧!
《通识简说·国学系列: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 简说唐诗》:
宫廷诗
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的一天,皇帝哥哥李显想起好久没见妹妹太平公主了,便到太平公主居住的地方——南庄去看望,还带着一帮文臣侍从。兄妹见面,其乐融融,少不了美酒佳肴。觥筹交错间,皇帝诗兴大发,觉得应该作诗记录一下,自己写诗不过瘾,就命文臣们也以此事为题和诗几首,那些个文臣们,平常是皇上养着,领着丰厚的俸禄,现在来这白吃白喝也不好意思,既然让作诗,这也是一个表现忠心和文才的机会,于是竞相比拼,搜肠刮肚找良词美藻,其中有个叫李峤的文臣就作了以下这首七律,名为《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这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让你一眼看过去晕晕乎乎,不好懂。因为它的词汇用得很典雅,极少有口语和俗语,且里面多用典故,显得语义含蓄。但其实写的内容很简单,首联交代了事情的原因,皇帝来看望公主;颔联描述了皇帝身边的羽林军的气势;颈联记录了席上的光景,设想皇帝一群人在喝酒时把云霞在酒杯中的倒影也吸进去:尾联就说虽然皇帝离开了,但公主受宠若惊久久不能平静。
再看题目“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皇帝到了什么地方,就说是“幸某处”,认为这是某处的荣幸。“奉和”,这个“奉”字,本义是“捧”字,意思是双手捧了皇帝的原作,照样也作一首。“应制”就是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这是宫廷诗的寻常题目格式,翻开初唐诗,满眼多是“奉和初春出游应令”“赋得临池竹应制”“早春桂林殿应诏”“奉和过旧宅应制”“奉和过慈恩寺应制”“宿羽亭侍宴应制”等题目,都是受皇命写的诗,大同小异,甚至在“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中,有“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这样的诗句,为了拍马屁,把自己比作百兽,格调可见一斑。
为什么在初唐时期会出现如此多宫廷诗呢?我们知道,初唐是从**个皇帝唐高祖元年到唐玄宗初期大约一百年的时间。这漫长的一百年,像《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这样的宫廷诗歌占据了主流地位,由于主导诗坛的诗人多数供职于宫廷,是在宫中掌管翰墨、起草文书的朝臣,如虞世南、上官仪、沈俭期、宋之问等,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之作,其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少之义少。
这些诗人常年生活在宫廷,他们的视野受到了限制,写诗成为他们陪侍帝王、讨好帝王的一种带有实用性的能力。又由于是写给皇族看的诗,辞藻就要特别讲究,还要会颂扬、祝贺、赞美,投帝王所好,简言之就是要会拍马屁,还要文雅地拍。其中上官仪写诗还写出了自己的品牌——上官体,他的精妙雅致使得他获得了以其名字命名的风格称号,可谓功力深厚。
当然,这些文臣们写诗,都是皇上让他们写,鼓励他们创作的。初唐的几位君主,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等,都喜爱文学,鼓励诗歌创作。其中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就是一位宫廷诗人,只不过他的文学修养远不及他的政治能力。李世民喜欢“绮靡”的文风,就是词句华美、对仗工整的诗。所以受他的影响,宫廷诗会特别注重诗的形式美。唐中宗李显不时开展诗歌比赛,这对诗人的鼓励就更大了,唐人小说里就记载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应制诗比赛的故事。
……
李夏,郑州大学文学学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师从汪民安教授。曾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奖励”,曾在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报》副刊编辑部担任编辑,参与《语文书原来超有趣——“新版语文教材”有料阅读》丛书编写。
解放军文艺600期纪念散文卷(上下) 内容简介 2004年4月,《解放军文艺》编辑部集600期杂志之精华,编辑出版了《〈解放军文艺〉600期纪念文集》。本书为散...
猎命师传奇-卷一-新版二集合一-内赠九把刀亲笔手绘书签 本书特色 ★九把刀耗时近十年、倾注巨大心力完成的长篇侠义小说,也是迄今为止九把刀*畅销的鸿篇巨制!★书中...
《耶路撒冷》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获奖女作家、瑞典国宝级小说大师塞尔玛·拉格洛夫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经典小说。它曾在一百年前畅销欧洲,以细腻真实的叙述感动了一代读者...
远去的风情:贺享雍乡风民俗小说选 本书特色 您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吗?您想了解乡村过去或现在有关婚嫁、生育、丧葬、祭祀、风水等民俗活动吗?请翻开这本书吧,会得到...
朱自强学术文集2: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 本书特色 集三十载研究之功建十卷本学术业绩——《朱自强学术文集》出版国内迄今规模*大,涉及研究领域...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本书特色 2015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詹姆斯·伍德*新的文学随笔集与人生回忆录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
名校新校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传统文化启蒙阅读:下册 本书特色 本套书系以“真正适合儿童成长的人文读本”理念,集结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大学附属小学、首都...
世界美如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晚年撰写的回忆录。通过一则则小故事缅怀他漫长一生中所遇到的一些人和事,记叙了一些见闻和感受。世界美如斯世界美如斯前言 书评我国在...
燕燕于飞:美得窒息的诗经 本书特色 *美中英双语诗经诗画集:中英双语诗经 畅销书作家唯美赏析 重点难字注音 唯美古风插画惊艳三千年的中国人赤诚性情与美学家书,诗...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内容简介:这部以历史为解读对象的著作中,作者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叙述了历史上值
中国精神 本书特色 为了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我们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本书精选了王宏甲十二篇描写近当代人物和重大...
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的三次自律运动期为框架,在描述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的流变过程,探讨象征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台湾现...
苏曼殊全集(全四册) 本书特色一个历经坎坷却永远不谙世事的天纵奇才 半在红尘半空门,至情至性世罕见 其诗清新隽永被尊称“灵界诗翁”,其画寓意...
情性故事集-(性知性识) 本书特色 周越然虽以大量的藏书闻名于世,但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他曾就男女关系这一问题在当时的报刊上开设专栏,对于当时青年在恋爱和婚姻...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雷抒雁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雷抒雁,当代诗人,作家。1942年生,陕西省泾阳县人。196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任工人日报社文艺部副...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译经典文库.西方文化精粹[英汉对照]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 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
手指间的大河 本书特色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建社50周年之际,与博库(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走马黄河”社会文化考察活动。这项始自2000年5月的活动,于...
正在消失的物品 内容简介 本书一文一图,介绍了“火钳”、“火熨斗”、“荷包”、“石磨”、“辘轳”、“蓑衣”等一百种正逐渐趋向消失的生活用具。正在消失的物品 目录...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修订本)--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 内容简介 本书为曹聚仁先生晚年之作,缘起于报章连载《听涛人随笔》,成书为《国学十二讲——中国学术思想...
漂泊者手记(青年批评家文丛) 本书特色 九十年代以来,我们注意到,李洁非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生态环境的和都市文学、新生代文学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