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从“结缘两岸”说起》、《施赵唱和》、《郁达夫致郑子瑜佚简》、《陆丹林与达夫诗》、《百新书店》、《瓦格纳》、《朱湘故居》、《炎夏在古诗中》等作品。
《不日记》是陈子善先生在《东方早报》开设的专栏结集,文章多为谈书、谈人、谈事,陈先生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近现代文坛的史料,严谨,朴素,是学术一派的写作风格。本次结集的《不日记二集》为此前出版《不日记》的续集,风格一致。
《不日记二集》收入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一年里《文汇报·笔会》“周末茶座”版所刊登“不日记”专栏文章38篇,比《不日记》一集所收略少。《不日记二集》中还收入了陈子善先生2013年间写的另外一些长短文字,有怀人忆事的,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还有序跋书评。
《不日记》二集收入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一年里《文汇报·笔会》"周末茶座"版所刊拙作"不日记"专栏文章38篇,比《不日记》一集所收略少.
当**年"不日记"专栏时间快到时,我问责任编辑安迪兄,是否就此"小功"告成,他说,你继续写吧,相信你仍有兴趣.的确,在短短八九百字极为有限的篇幅里,探讨一个文学史小问题,考证一件文坛遗事,发掘一篇作家集外文,评价一本旧籍或新书,并非轻而易举.但这样的尝试很有趣,我就勉力为之.
这本书中还收入了我2013年间写的另外一些长短文字,有怀人忆事的,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还有序跋书评.只有三篇例外.家父遗作《我所知道的周吟萍》于我有特别的意义.《重剑无锋:怀来新夏先生》虽然写于2014年,但与纪念纪弦、辛丰年、方宽烈先生诸篇正好合成一组.还有一篇《限定版编号签名本》,发表于十八年前,我早已忘却,不料在上海图书馆的一次会议上,从黄显功兄的剪贴本上"发现",自以为还有点意思,于是也就编入了.
书前环衬英国藏书票大师马克·赛维林(Mark Severin,1906—1995)制作的"小猫与书"藏书票,内封封底青年篆刻家唐吉慧为我篆刻的"梅川书舍"闲章,均为本书增色不少.谨向赛维林之子Geoffrey Severin和吉慧致谢!
"书卷多情似故人."如果《不日记》一集读者从《不日记》二集中继续有所得,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也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2014年12月12日于海上梅川书舍
《不日记二集》:
施赵唱和 2月22日 阴冷.得叶灵凤著《书淫艳异录》精装本和精装毛边本各一套,均编号66.叶为新文学名家,夫人赵克臻却嗜旧诗,1979年在香港自印《自我诗草》,其时叶已谢世.
赵克臻六岁背诵唐诗百多首,初中吟诗作对,高中时作五绝《秋日感怀》四首,其一云:"淡黯西风里,黄花胃晚烟.秋云飞欲断,零落夕阳边."国文教师推荐给"林屋山人"步章五,即刊于其主编之《大报》.步还为文评点,赞扬赵"诗在李杜之间".
高中毕业后,赵入现代书局,时叶灵风任"现代"总编辑,对其诗被誉为"在李杜之间"不以为然.但两人仍情投意合,1937年元旦结婚后赴港,从此相濡以沫,终老香江.
1950年代以后,赵可臻常在罗孚主持的《大公报》、《新晚报》等发表旧诗.1963年5月,她到上海,与"现代"另一名家施蛰存阔别重逢.施《昭苏日记》是年5月25日记云:"叶灵凤夫人赵克臻来,多年不见,谈三小时始去.渠此次以诗人身份参加港澳观光团来祖国参加五一节祝典,昨日方从太湖游览后至沪.承写示近作二诗,居然可观,诚不意其能自致于此也."27日记云:"为张千帆、叶灵凤各写一小条幅,此克臻所嘱托者也.又作二绝句赠克臻,亦写一纸,诗云:‘谢女诗篇动南国,班姬箴训仰红旗.
廿年踪迹成胡越,惭愧故人总未知.’又云:‘散花天女乘鸾归,正及芳菲锦作围.金谷河阳即有此,凭君将去炫春晖.’"《北山楼诗》录存.28日再记云:"晚至华侨饭店答视克臻,渠出示港报中发表诸近作诗,皆不恶,惟十九皆咏剧曲题画,应酬太多耳.
"施对赵的诗赞弹分明,皆颇中肯.
当然,赵也有奉答,《自我诗草》录存,诗题作"一九六三年春暮重游上海,小住数日,晤施蛰存先生,临行承以诗见赠,奖饰逾恒,愧不敢当.谨此奉和,并致谢忱".和诗为:"李杜清才歌盛世,春风桃李耀红旗.高山流水情无限,未到江南竟不知.笑语间关结伴归,湖山如画百花围.廿年一觉乡思梦,锦绣田园送暖晖." 1960年代初沪港文人还偶有交流,于施赵唱和这个小插曲或可见一斑.
(2013年3月16日) 《侠女奴》种种 3月4日 晴暖.得韦泱兄赠《终研集》,陈梦熊著,书名取"学术生涯中的*后一部书"之意.书中收录周作人1960—1962年间致梦公信札11通,多处涉及周本人早期文学活动.1962年8月23日信中说:"但乞将题《侠女奴》诗(散文可不必抄)及其他旧诗,倘蒙于暇时抄示,则感荷无极了."9月6日信中又说:"承抄示旧诗甚感……居然题《侠女奴》有十首之多,连自己也佩服了!只有《天义报》三首五言绝句还是记得,其余都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侠女奴》即《天方夜谭》中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强盗》,周作人称之为"世界上有名的故事".他约在1904年底或1905年初开译《侠女奴》,至1905年3月29日译毕.《知堂回想录》中说,这是他"*初的翻译的尝试",据英文用文言译出,虽然"带着许多误译与删节".《侠女奴》先在上海《女子世界》连载,同年6月由小说林社出版单行本.而发表于1904年11月《女子世界》第11期的七绝《题(侠女奴)原本》十首,即梦公当年抄奉周作人者,正是他读《侠女奴》的感想,诗中赞扬故事主人公波斯女奴曼绮那,*后一首为"行踪隐约似神龙,红线而今已绝踪.多少神州冠带客,负恩愧此女英雄".
《侠女奴》署"会稽萍云译述常熟初我润辞".
萍云是周作人*早的笔名.初我即丁祖荫,为《女子世界》主编和小说林社创办人,周作人曾写《丁初我》记其事.初版本早在六十多年前就已凤毛麟角,唐弢当年购得此书"大喜过望",在《晦庵书话》中写过.黄裳在《拟书话·玉虫缘》中也提到过,称为"罕传".
但《侠女奴》一共印了几版一直是个谜.手头有"丙子年(1936年)五次重版"的《侠女奴》,却不再是小说林社而是改由"南昌晏少山"出版,"上海四马路中市"文盛堂书局发行,封面已改换,但扉页题字仍作"光绪乙巳侠女奴松江剑秋署",内文也不变.查朱联保著《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无文盛堂书局,只有文盛书局,不知是否同一家.这册《侠女奴》正文首页右下角钤阳文"谭正璧印",当为古典文学研究家谭正璧旧藏.
(2013年3月23日)
……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文学刊》执行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名誉理事。著有《文人事》、《发现的愉悦》、《迪昔辰光格上海》、《边缘识小》、《沉香谭屑》、《雅集》等书,编订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梁实秋、叶灵凤、张爱玲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集和研究资料集多种。
《不日记二集》:
施赵唱和 2月22日 阴冷.得叶灵凤著《书淫艳异录》精装本和精装毛边本各一套,均编号66.叶为新文学名家,夫人赵克臻却嗜旧诗,1979年在香港自印《自我诗草》,其时叶已谢世.
赵克臻六岁背诵唐诗百多首,初中吟诗作对,高中时作五绝《秋日感怀》四首,其一云:"淡黯西风里,黄花胃晚烟.秋云飞欲断,零落夕阳边."国文教师推荐给"林屋山人"步章五,即刊于其主编之《大报》.步还为文评点,赞扬赵"诗在李杜之间".
高中毕业后,赵入现代书局,时叶灵风任"现代"总编辑,对其诗被誉为"在李杜之间"不以为然.但两人仍情投意合,1937年元旦结婚后赴港,从此相濡以沫,终老香江.
1950年代以后,赵可臻常在罗孚主持的《大公报》、《新晚报》等发表旧诗.1963年5月,她到上海,与"现代"另一名家施蛰存阔别重逢.施《昭苏日记》是年5月25日记云:"叶灵凤夫人赵克臻来,多年不见,谈三小时始去.渠此次以诗人身份参加港澳观光团来祖国参加五一节祝典,昨日方从太湖游览后至沪.承写示近作二诗,居然可观,诚不意其能自致于此也."27日记云:"为张千帆、叶灵凤各写一小条幅,此克臻所嘱托者也.又作二绝句赠克臻,亦写一纸,诗云:‘谢女诗篇动南国,班姬箴训仰红旗.
廿年踪迹成胡越,惭愧故人总未知.’又云:‘散花天女乘鸾归,正及芳菲锦作围.金谷河阳即有此,凭君将去炫春晖.’"《北山楼诗》录存.28日再记云:"晚至华侨饭店答视克臻,渠出示港报中发表诸近作诗,皆不恶,惟十九皆咏剧曲题画,应酬太多耳.
"施对赵的诗赞弹分明,皆颇中肯.
当然,赵也有奉答,《自我诗草》录存,诗题作"一九六三年春暮重游上海,小住数日,晤施蛰存先生,临行承以诗见赠,奖饰逾恒,愧不敢当.谨此奉和,并致谢忱".和诗为:"李杜清才歌盛世,春风桃李耀红旗.高山流水情无限,未到江南竟不知.笑语间关结伴归,湖山如画百花围.廿年一觉乡思梦,锦绣田园送暖晖." 1960年代初沪港文人还偶有交流,于施赵唱和这个小插曲或可见一斑.
(2013年3月16日) 《侠女奴》种种 3月4日 晴暖.得韦泱兄赠《终研集》,陈梦熊著,书名取"学术生涯中的*后一部书"之意.书中收录周作人1960—1962年间致梦公信札11通,多处涉及周本人早期文学活动.1962年8月23日信中说:"但乞将题《侠女奴》诗(散文可不必抄)及其他旧诗,倘蒙于暇时抄示,则感荷无极了."9月6日信中又说:"承抄示旧诗甚感……居然题《侠女奴》有十首之多,连自己也佩服了!只有《天义报》三首五言绝句还是记得,其余都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侠女奴》即《天方夜谭》中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强盗》,周作人称之为"世界上有名的故事".他约在1904年底或1905年初开译《侠女奴》,至1905年3月29日译毕.《知堂回想录》中说,这是他"*初的翻译的尝试",据英文用文言译出,虽然"带着许多误译与删节".《侠女奴》先在上海《女子世界》连载,同年6月由小说林社出版单行本.而发表于1904年11月《女子世界》第11期的七绝《题(侠女奴)原本》十首,即梦公当年抄奉周作人者,正是他读《侠女奴》的感想,诗中赞扬故事主人公波斯女奴曼绮那,*后一首为"行踪隐约似神龙,红线而今已绝踪.多少神州冠带客,负恩愧此女英雄".
《侠女奴》署"会稽萍云译述常熟初我润辞".
萍云是周作人*早的笔名.初我即丁祖荫,为《女子世界》主编和小说林社创办人,周作人曾写《丁初我》记其事.初版本早在六十多年前就已凤毛麟角,唐弢当年购得此书"大喜过望",在《晦庵书话》中写过.黄裳在《拟书话·玉虫缘》中也提到过,称为"罕传".
但《侠女奴》一共印了几版一直是个谜.手头有"丙子年(1936年)五次重版"的《侠女奴》,却不再是小说林社而是改由"南昌晏少山"出版,"上海四马路中市"文盛堂书局发行,封面已改换,但扉页题字仍作"光绪乙巳侠女奴松江剑秋署",内文也不变.查朱联保著《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无文盛堂书局,只有文盛书局,不知是否同一家.这册《侠女奴》正文首页右下角钤阳文"谭正璧印",当为古典文学研究家谭正璧旧藏.
(2013年3月23日)
……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文学刊》执行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名誉理事。著有《文人事》、《发现的愉悦》、《迪昔辰光格上海》、《边缘识小》、《沉香谭屑》、《雅集》等书,编订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梁实秋、叶灵凤、张爱玲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集和研究资料集多种。
《不日记二集》:
施赵唱和 2月22日 阴冷.得叶灵凤著《书淫艳异录》精装本和精装毛边本各一套,均编号66.叶为新文学名家,夫人赵克臻却嗜旧诗,1979年在香港自印《自我诗草》,其时叶已谢世.
赵克臻六岁背诵唐诗百多首,初中吟诗作对,高中时作五绝《秋日感怀》四首,其一云:"淡黯西风里,黄花胃晚烟.秋云飞欲断,零落夕阳边."国文教师推荐给"林屋山人"步章五,即刊于其主编之《大报》.步还为文评点,赞扬赵"诗在李杜之间".
高中毕业后,赵入现代书局,时叶灵风任"现代"总编辑,对其诗被誉为"在李杜之间"不以为然.但两人仍情投意合,1937年元旦结婚后赴港,从此相濡以沫,终老香江.
1950年代以后,赵可臻常在罗孚主持的《大公报》、《新晚报》等发表旧诗.1963年5月,她到上海,与"现代"另一名家施蛰存阔别重逢.施《昭苏日记》是年5月25日记云:"叶灵凤夫人赵克臻来,多年不见,谈三小时始去.渠此次以诗人身份参加港澳观光团来祖国参加五一节祝典,昨日方从太湖游览后至沪.承写示近作二诗,居然可观,诚不意其能自致于此也."27日记云:"为张千帆、叶灵凤各写一小条幅,此克臻所嘱托者也.又作二绝句赠克臻,亦写一纸,诗云:‘谢女诗篇动南国,班姬箴训仰红旗.
廿年踪迹成胡越,惭愧故人总未知.’又云:‘散花天女乘鸾归,正及芳菲锦作围.金谷河阳即有此,凭君将去炫春晖.’"《北山楼诗》录存.28日再记云:"晚至华侨饭店答视克臻,渠出示港报中发表诸近作诗,皆不恶,惟十九皆咏剧曲题画,应酬太多耳.
"施对赵的诗赞弹分明,皆颇中肯.
当然,赵也有奉答,《自我诗草》录存,诗题作"一九六三年春暮重游上海,小住数日,晤施蛰存先生,临行承以诗见赠,奖饰逾恒,愧不敢当.谨此奉和,并致谢忱".和诗为:"李杜清才歌盛世,春风桃李耀红旗.高山流水情无限,未到江南竟不知.笑语间关结伴归,湖山如画百花围.廿年一觉乡思梦,锦绣田园送暖晖." 1960年代初沪港文人还偶有交流,于施赵唱和这个小插曲或可见一斑.
(2013年3月16日) 《侠女奴》种种 3月4日 晴暖.得韦泱兄赠《终研集》,陈梦熊著,书名取"学术生涯中的*后一部书"之意.书中收录周作人1960—1962年间致梦公信札11通,多处涉及周本人早期文学活动.1962年8月23日信中说:"但乞将题《侠女奴》诗(散文可不必抄)及其他旧诗,倘蒙于暇时抄示,则感荷无极了."9月6日信中又说:"承抄示旧诗甚感……居然题《侠女奴》有十首之多,连自己也佩服了!只有《天义报》三首五言绝句还是记得,其余都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侠女奴》即《天方夜谭》中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强盗》,周作人称之为"世界上有名的故事".他约在1904年底或1905年初开译《侠女奴》,至1905年3月29日译毕.《知堂回想录》中说,这是他"*初的翻译的尝试",据英文用文言译出,虽然"带着许多误译与删节".《侠女奴》先在上海《女子世界》连载,同年6月由小说林社出版单行本.而发表于1904年11月《女子世界》第11期的七绝《题(侠女奴)原本》十首,即梦公当年抄奉周作人者,正是他读《侠女奴》的感想,诗中赞扬故事主人公波斯女奴曼绮那,*后一首为"行踪隐约似神龙,红线而今已绝踪.多少神州冠带客,负恩愧此女英雄".
《侠女奴》署"会稽萍云译述常熟初我润辞".
萍云是周作人*早的笔名.初我即丁祖荫,为《女子世界》主编和小说林社创办人,周作人曾写《丁初我》记其事.初版本早在六十多年前就已凤毛麟角,唐弢当年购得此书"大喜过望",在《晦庵书话》中写过.黄裳在《拟书话·玉虫缘》中也提到过,称为"罕传".
但《侠女奴》一共印了几版一直是个谜.手头有"丙子年(1936年)五次重版"的《侠女奴》,却不再是小说林社而是改由"南昌晏少山"出版,"上海四马路中市"文盛堂书局发行,封面已改换,但扉页题字仍作"光绪乙巳侠女奴松江剑秋署",内文也不变.查朱联保著《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无文盛堂书局,只有文盛书局,不知是否同一家.这册《侠女奴》正文首页右下角钤阳文"谭正璧印",当为古典文学研究家谭正璧旧藏.
(2013年3月23日)
……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文学刊》执行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名誉理事。著有《文人事》、《发现的愉悦》、《迪昔辰光格上海》、《边缘识小》、《沉香谭屑》、《雅集》等书,编订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梁实秋、叶灵凤、张爱玲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集和研究资料集多种。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文学刊》执行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名誉理事。著有《文人事》、《发现的愉悦》、《迪昔辰光格上海》、《边缘识小》、《沉香谭屑》、《雅集》等书,编订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梁实秋、叶灵凤、张爱玲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集和研究资料集多种。
小王子写给妈妈的信 本书特色 本书搜罗了作者安东·德·圣埃克苏佩里从十岁开始,陆续写给母亲玛利亚·德·圣埃克苏佩里的一百封家书,使读者有机会走入他的生活,了解他...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跟着名家读经典 本书特色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为“跟着名家读经典”丛书“隋唐五代文学”...
美丽是心底的明媚 本书特色在欲望驱使的世界里: 你是不是只顾向外张望,忽略了烛照自己的内心,常感到迷离? 你是不是走得太远,离*初的自己越来越远,变...
琦君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琦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琦君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系在《蒋勋说唐诗》(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属于“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
自然卷-美丽中国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大明确发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号召,对中国人民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福音。毋庸讳言的是:自...
《Swift开发手册》内容简介:《Swift开发手册:技巧与实战》分为6章,第1章介绍了与iOS开发环境搭建有关的知识点。第2章是Swift基础
苏雪林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此书是我社名家散文精选品种之一。此为苏雪林卷,共分四个部分。编者将其作品分成“绿天”、“人生”、“履痕”“情思”等辑,囊括了苏雪林百年...
贾平凹散文典藏大系 内容简介 本书系收录了贾平凹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500余部散文作品,分为七个篇章:《静虚村记》《关于女人》《商周初录》《坐佛》《...
【编辑推荐】“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得者、法国文学研究专家郭宏安翻译、研究加缪成果完整呈现。※ 精心选目:收录加缪代表性作品,涵盖小说、散文、笔记等文体,从时间跨度...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内容简介:本书从食材制作、餐桌礼仪、民俗禁忌比较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异同,分析了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风俗习
海底两万里-全译本 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描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却被那“怪物”俘获。而所谓...
毛诗楚辞考 本书特色 毛诗和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毛诗楚辞考》由日本儿岛献吉郎所著,可以算作毛诗楚辞的概论。而儿岛...
平凡的母亲 本书特色 15年。34次来来回回, 94个贫困县,306个村庄,拍摄纪录了1100位贫困母亲。“于全兴,把镜头对准贫困母亲,相机拍下的不仅仅是贫穷,...
采桑文丛:天涯住久 本书特色 《天涯住久》是作者近两年创作的散文随笔的精选集。其中有近三十篇写作时间在2013—2014年。书名取自陆放翁七律《南定楼遇急雨》*...
园丁集 本书特色 “开起门来四望吧。从你的鲜花盛开的园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记忆。在你的心的欢乐里,愿你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活的欢乐,把它快乐的声音,...
秋风集 本书特色 《秋风集》是冯其庸先生所着的散文集,主要是回忆作者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文章,也有后来写的一些有关大西部调查的文章,还有一些杂文和短文。...
江湖侠义.推理奇谈-读者文摘-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的民国作家文章,内容有武侠传奇,有侦探推理,有诙谐奇闻等,故事精彩,情节曲折,有很强的可读性。江湖侠义....
纽约手记-世界华人文库 本书特色 说他是作家、评论家、散文家、记者,说他是旅行家、摄影家、社会学者,他都是,又似乎都不甚准确。这就是王威,也恰是他文字的特点。在...
青年读本---季羡林作品---世态炎凉 本书特色 给你一个坎坷人生思考;教你一个做人的哲理;帮你扫除成材的障碍;一本不可不读的人生教科书。青年读本---季羡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