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摄影师于全兴受幸福工程的委托,只身前往西部,用照片的形式反映西部贫困地区,贫困母亲受幸福工程捐助的情况和生存状态。这一做,就是15年。从天津出发,到达西部某贫困地区,完成拍摄后返回天津,这就算是走了一个来回。15年中,这样的来来回回,于全兴有过34次,其间走访了94个贫困县,306个村寨,拍摄纪录了1100位贫困母亲。
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照片中的有些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有些甚至过着原始生活,忍受疾病、饥饿和自然灾害的侵袭。这些照片有的是她们人生中的**张,有的或许也是*后一张……
15年。34次来来回回, 94个贫困县,306个村庄,拍摄纪录了1100位贫困母亲。
“于全兴,把镜头对准贫困母亲,相机拍下的不仅仅是贫穷,照片引起的也不仅仅是关注。”
作家,《走向共和》编剧 张建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视觉文化学者刘树勇
联袂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我国西部贫困母亲的书。
该书通过大量真实感人的图片和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我国西部贫困母亲艰难困厄的现实生活状态以及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企盼。同时也反映了这些贫困母亲及其家庭在“幸福工程”的帮助下,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终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的历程。
20年前,“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开始启动。其目的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和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母亲们。通过“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救助模式,开展以“治穷、治愚、治病”为任务的项目活动,使她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和掌握摆脱贫困的方法,与我们共同分享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20年里,“幸福工程”这一公益事业得到了海内外各界爱心者的支持和关爱。
于全兴就是其中一员。15年前,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反映贫困母亲的生活状况,广泛宣传“幸福工程”所取得的良好绩效,委托于全兴同志为这项工程作系统影像纪录工作。15年来,他无数次只身前往我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对1100多位贫困母亲进行了详细的采访调研。不仅系统地纪录了“幸福工程”运作和发展的历程,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公益事业的丰硕成果,同时,也让我们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更多地了解了西部,看到了西部地区的贫困母亲们那种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的精神。
于全兴同志是个了不起的人。15年奔波,15年奉献。15年里,他抛家合口,忍受病痛,把幸福工程作为他的事业与追求,在长途跋涉、执着敬业的过程中,还多次捐赠善款,扶弱济贫。于全兴同志又是值得尊敬的。他所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与物质,他给我们展示其劳动成果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什么是爱心,什么是奉献。谢谢他!
贫困是人类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还有许许多多贫困母亲及其家庭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借助于全兴同志这本书出版之际,我希望有更多的于全兴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同时,呼吁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注贫困母亲,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们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
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副主任
赵炳礼
2015年母亲节前夕于北京
临行前,母亲给我包了饺子
2001年的第二天,经历了新世纪到来的兴奋,人们的生活又归于常态。
我站在空旷的首都国际机场,一阵阵的寒风从我的耳边掠过,心里陡然有了一种孤独。这次远行,我拒绝了所有人的送行,包括家人和朋友。
半个月前,我当时供职的报社领导仪宏伟先生通知我:受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的委托,报社派我前往中国西部地区,用一年的时间,对当地贫困母亲的生活状况和“幸福工程”的实施成果进行采访。
我没有想到,这个采访后来竟持续了15年。
我对于“幸福工程”的了解始于1996年,那年4月,幸福工程天津组委会成立,我策划并组织了相关的募捐活动。当时,有一种朦胧的愿望萦绕着我,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中国贫困母亲们的生存状态。
搞了几年的新闻摄影,镜头仿佛自己的眼睛。世界被框在取景器里时,熟悉、平凡的生活便一下子集中、凝炼起来。我从定影液里取出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定格的瞬间活动起来,生命从黑白的底片上跳出,还原成动人的真实。
那天,一个几年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可是忽然间,我的心里有了一种说不清的茫然,像一个渴望远行的人,已经打点好了行囊,即将出发踏上路途时,抬起头,却不知自己要走向何方,更不知前方是怎样的路途。
临行前,仪宏伟先生和我与一些新闻界的朋友喝酒,说起了我此次远行的事。我不记得喝了多少,只记得自己有些醉了。
“于全兴,我只要求你活着回来。”仪宏伟先生叮嘱道。
这句话我一直记着。
即将远行,我去看望母亲。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姐弟六个都是母亲拉扯大的。母亲对于我的重要,那些父母双全的孩子是难以体会的。
我把这次采访的危险性说得很含糊,不想让她为我担心,毕竟母亲的年岁大了。她只是影影绰绰地知道我要去很远的地方,给我包了饺子。她一个一个慢慢地捏着,捏得很仔细,仿佛她包得越久,我的旅程就会越加顺利。我有很多话想对她说,可吃饭的时候,我们娘儿俩却很少出声,默默地。
吃过饭,在我出门要离开的时候,母亲忽然大声说:“兴儿,路上小心。”
我回头,母亲倚在门口,仍是那一脸慈祥的微笑。
“多加小心。”她又加了一句。
我也笑笑,转身走了。
我很高兴,我去采访母亲时,得到了母亲的祝福。
“于全兴,把镜头对准贫困母亲,相机拍下的不仅仅是贫穷,照片引起的也不仅仅是关注。”
——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于全兴把他按动相机快门的感觉称为“触动”,他在取景框中看到的影像,不仅映入眼帘,而且激荡心头。他觉得,如果没有这种“触动”,他不可能在离开记者职业、成为大学教授后,仍然一次又一次地走向中国最穷困的地区,走到最需要救助的母亲们身边,义无反顾。
——作家,《走向共和》编剧 张建伟
你注意到那些母亲的造像对你的凝视吗?……每一幅图像都是一个单元,就像是一个深邃的空洞,它向图像的背后延伸而不是向两边。它吸纳着你的注视,它注视着你的注视。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视觉文化学者 刘树勇
这世上没有比母爱更醇厚的情感了,为了能让这醇厚更多地离悲苦远一些,于全兴擦亮了自己手中的镜头—在这之前,他早已擦亮了自己的心。
——天津市美术馆副馆长 马驰
于全兴
1962年4月出生于天津。1986年7月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主任、教授。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事新闻报道摄影及图片编辑工作,90年代后期,关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和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目前,主要从事公益影像的媒介传播研究和社会纪实摄影的具体实践以及教学工作。
2000年起,先后完成《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屯垦戍边第一代母亲》《留守母亲》《老城厢》《五大道》等系列社会纪实影像作品。其中《贫困母亲》《老城厢》系列先后在国内外的画廊、美术馆、博物馆和摄影节等举办展览二十余次,其《贫困母亲》作品被美国圣路易斯芳特邦大学、美国肯塔基州莫海德大学、广东美术馆、厦门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2006年获评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2007年获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基金”奖,2009年获“中国影像文明经典•杰出摄影家”荣誉称号。
悬空的圣殿-非非主义20年图志史 本书特色 非非主义是中国当代*大的先锋文学流派,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书主要反映了非非主义的创立、发展、繁荣的过程...
中华藏典:传世文选:千家诗,花间集,绝妙好词 本书特色 在璀璨的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诗是*瑰丽多彩的。诞生了许多艺术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诗人和许多家喻户晓、孺妇皆...
鲁迅杂文全编-(插图典藏本)(上.下册) 本书特色 鲁迅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比喻之巧妙...
我的事业是阅读 本书特色 《我的事业是阅读》是一辈子从事阅读事业的拉莫娜科瓦尔的心灵独白。她是作家,也是阅读推广人。本书谈有关读书与人生的话题,讲诉了作者一生读...
《深入理解MySQL主从原理》内容简介:在超大规模流量的分布式系统环境下,无论是从系统性能的角度,还是从数据安全性的角度,掌握M
杜甫诗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文白结合对照本,全新修订,印制精美,囊括一代诗圣的整体人生轨迹与创作精华,历史上著名的诗篇,优秀的诗人,结合成为有文化内涵与学习效果的...
鲁迅自选集 本书特色 一、收藏性 1.制作精美 原版复刻,这些书全是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出版的原版,审美不错,值得珍藏。 2.一手资料 比如:鲁迅先生的《野草集》...
中间代诗全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 随着中间代概念探讨的不断深入,中间代诗群的面目日益清晰起来。这一批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诗人,在八十年代末登上诗坛,并且成为...
往来于故土之间-一个美国人的爱尔兰返乡之旅 本书特色 从70年代初起,托马斯·林奇开始与生活在爱尔兰的族人取得联系,三十五年间他数十次横跨大西洋,...
范伯子诗文选集 内容简介 范当世,字肯堂、无错,亦名铸,号伯子、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清末文学家。生于咸丰四年甲寅(一八五四),卒于光绪三十年甲辰(一九0...
《分析与思考》内容简介:本书是黄奇帆教授在复旦大学所做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讲座合集。本书共收录了12次讲座,根据主题分为“宏观调
中国豆腐 本书特色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做菜配汤,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心所欲。这是一本综合介绍豆腐的书,除了简单的豆腐菜单外,还包括有关豆腐的散文...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诗文 本书特色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诗文》是曾国藩研究者唐浩明对曾国藩诗文的评点,为“唐浩明作品典藏系列”之一种。曾国藩是...
飞鸟集-(典藏本) 本书特色 此版本为精装本,且为名家名译,*适合收藏送人之用!飞鸟集-(典藏本) 内容简介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杰出的...
丰子恺·代表作-还我緣缘堂 本书特色 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翻译家。...
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著名学者,古典诗词、文论专家,资深编辑。1931年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跟随当时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先生学习治学。1932年...
书痴旧梦 本书特色 《书痴旧梦》是黄成关于读书、购书、藏书的散文随笔集,分“书痴往事”“书痴随想”“...
梁实秋与程季淑(我的父亲母亲) 本书特色 长相思,在天边,梁实秋爱女以丰沛的感情和生动的笔触,描述梁实秋夫妇生命中 不为人知的一面,长相思,泪难干……梁实秋与程...
哲理美文-百年经典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汇聚了近百年来世界和中国一批散文名家的作品,作者来自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国度。有的非常知名,有的未必知名,但所有的入选文字都是...
生死恋歌--周信芳与裘丽琳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将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更丰富多样的色彩。传奇事变和热点探讨,伟大人物和平民生活,历史追问和现实思考,文字特色和图像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