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波茉莉花/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共收录了两部顾明道的短篇通俗小说集,分别是《情波》和《茉莉花》。堪称其言情小说巨作。小说以言情细腻而见长,它虽属于通俗小说,却并不是纯粹的消遣游戏之作,它蕴含了十分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波茉莉花/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之其一。民国时期的女子生活,悲剧哀情是她们的现实生活,也促使了言情小说的流行。这些描写青年男女相爱而不能的文字,哀婉凄切、催人泪下,自成一系。顾明道在其不幸的人生遭际中渴望着真情,在其小说创作之初就热衷于言情。
《情波茉莉花/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情波一个人回想往事,必有许多感慨,何况袁锦明是多情善感的人呢?当他踏进那个园林时,美丽的春景送入他的眼帘,啁啾的鸟声送入他的耳鼓,但见碧草如茵,好花欲笑,映着和煦的阳光,拂着骀荡的春风,足使一班嬉春仕女心醉神酣。何况今天园中又开着兰花会,游人更觉拥挤,一对对的异性青年,携手并肩,做出亲昵的形状来。唯有他一个人别无伴侣,踽踽凉凉地先到陈列兰花的厅上去打了一个转,但见一盆一盆的兰花,披着红绸,标着名目,五光十色,目不暇接。他又想:这些兰花陈列在这里,无非供人鉴赏,但是那些游人大半是看热闹而来,能有几个知音呢?兰为王者之香,空谷幽兰,宜乎给高人雅士玩赏,现在却向那些伧夫俗子争妍取怜,恐怕不是兰花的本性吧。主者还要给他们披上彩绸,自炫其异,有心人当为兰花放声一哭了。他遂从人丛中挤出,心里觉得清爽些,沿着假山石畔,走到荷池东首一株大树下,立定身躯,顾着水中自己的影子,听树上黄莺魔曼的鸣声,使他细细地思量,默默地思量。前尘影事涌上心头,想起什么?想起他以前的意中人来。两年前头,他不是同着可爱的璧也曾到这里来游玩过的吗?那时,正是夏日,荷池中菡萏盛放,清香沁人肺腑。可爱的璧穿着英白轻纱的旗袍,立在荷池的旁边,一种清丽之状,醉人心骨,但是现在可爱的璧到了哪里去呢?思量又思量,竟使他荡气回肠。这时,有一阵风过,吹落几瓣花朵,堕在泥中,鲜艳的颜色已是粉褪香消。他呆呆地看着,心里平添不少感触,徘徊良久,才返身走出园来。回到家中,跨进书房,见小婢阿菊捧着几枝开残的玉兰花,正要抛去。袁锦明便问道:“你为什么要把这花抛去?”阿菊答道:“刚才太太走到少爷的书房里来,见桌上瓶中插的玉兰花已开残了,所以吩咐婢子来收拾去的。难道这开残的花,少爷还要它吗?”袁锦明想,前几天他的母亲从鹤园归来,捧着几枝玉兰花,含笑对他说道:“你看这花开得很好,雪貌冰姿,像姑射山中的仙子,又白又嫩又香,所以我特地向园主说明了,折得几枝回来,供在你书房里的玉胆瓶中,谅你也很欢喜的。”他是个爱花如命的人,喜滋滋地接过,用清水安插着。读书之暇,偶然见那玉兰花莹洁清丽,如美人淡妆素抹,别有婉媚之致,确是读书良伴。现在,不到几天已残了,被人抛弃了,坐在圆椅中叹道:“花犹如此,人何以堪?真是一样可怜。”阿菊不懂少爷胸中的意思,笑了一笑,又把花瓶中的水倾去,然后走出去了。他坐着,呆呆地坐着,又想起可爱的璧。那还是三年前的事了。袁锦明正在上海一个大学里读书,在他的一级,有一个同学,姓陈名文,和他很是投契,交情莫逆。陈文有一姊姊名婵月,也在他们一级肄业,善奏钢琴,是校中音乐会里的健将。袁锦明是寄宿生,陈文姊弟虽也住在校中,但因他们的家里是在上海,所以每星期六要回去一次。袁锦明闲着没处走,便到陈文家中去盘桓,有时伴着他们姊弟俩到影戏院去看电影,有时到炮台湾去散步,这样消遣他们的假日。陈文的家庭很简单的,他的父亲是在首都供职,每个月回家一次,家中只有他的母亲和姊姊,还有一个小妹妹名丽月,不过九岁光景,在小学校里读书,平日陈文姊弟住宿在校,家中只有她们母女俩了。她们住在北四川路的富禄里,租的两楼两底的新屋,陈文的母亲新迁到这里来,也只有三四个月。伊感到家中的寂寞,且有余屋可以出租,经着亲戚的怂恿,遂决计放租,一则可以节省经济,二则稍慰岑寂,便贴出召租,把楼中间和背后一个亭子间出租。但是伊取严格主义,孤独男子不租,别地方人不租,人口多者不租,实则上海做二房东的也不容易,只恐租着一个歹人,一旦有事,便要殃及池鱼了。北四川路是很热闹的所在,所以召租一贴出去,第三天便有房客来租去了。一天,正是星期六,陈文姊弟照常要回家去,袁锦明跟着他们同往,因为陈文要请袁锦明吃夜饭,留他住一夜,明天同他出外游览。三人坐在电车中,袁锦明忽然问婵月道:“听说府上租了一家房客,不知是怎样的人家?”婵月答道:“我也没有见过,只知道那家姓汪,人数也不多。”坐了一刻,电车已到目的地,他们跳下去,走到家中。陈文的母亲见他们来了,很是快活,对婵月说道:“今天我烧的狮子头大肉圆和鲫鱼,专备你们来吃夜饭,这两样是你喜欢吃的。”陈文道:“母亲,我预备要请锦明兄吃晚饭呢,稍停再要添几样。”陈文的母亲说道:“好的,晚上到馆子里去喊吧!”袁锦明道:“伯母,快不要忙,我是常常来的。”三个人遂到楼下书房里坐定,女仆献上香茗,陈文的母亲取出西瓜子和胡桃糖给他们吃。只见书房门前一个雏婢提着痰盂走过,婵月问道:“母亲,新租的汪家共有几个人?和他们可谈得来吗?”陈文的母亲道:“一共只有三人,从闸北搬来的,是上等人家。”……
顾明道(1897-1944),江苏苏州人。原名景程,别署“正谊斋主”“虎头书生”“石破天惊室主”等。十七岁时开始写小说并发表,十八岁被聘为《小说新报》的特约撰稿人。二十五岁时,参加了范烟桥在苏州组织的“星社”。作为中国近代通俗小说文坛上的一个奇才,顾明道的创作领域涉及了言情与武侠两大类,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时人评价他的言情小说可与张恨水、周瘦鹃匹敌,武侠小说则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赞其“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
祝勇作品集01-旧宫殿 本书特色 在祝勇的所有创作中,《旧宫殿》是*成功的一部。他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游刃有余——他的学术功底、语言优势和驾驭叙事的能力。...
为己之读 本书特色 《为己之读》,作者王志毅。书评影评随笔集。这里所收录的书评数量不多,但从内容和学科看颇为广泛,所涉及的著作有史学、经济学、文化批评、学术随笔...
春天七日 本书特色 《春天七日》主要选取了德富芦花《蚯蚓的戏言》与《自然与人生》中的名作,代表了他散文创作的*高水准。这些散文技巧精湛、富有色彩感,寄托了作家个...
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
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 本书特色 崔修建的名字,很多读者一定不陌生,在众多报刊和书籍中,很容易就能读到他的美文。多年来,他用一支生花妙笔,将细腻的观察,敏锐...
作品目录一、凡例二、篇目表三、词目笔画索引四、正文· · · · · ·
孽海花: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清末明初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销售量*大、影响力*广的一部小说。故事取材于梁启超、洪钧、张佩纶、李慈铭等人的经历。出版之时轰动20世纪...
一杯茶(汉英泽照版) 本书特色 徐志摩的诗才尽人皆知,他的字句清新、意境优美和神思飘逸,历来是文青们效仿的典范。美慧的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尔人格的精华给了诗人灵澈,...
杨联芬,曾用笔名张忆,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2006...
《梁漱溟往来书信集(上下卷)》内容简介:本书辑录了梁漱溟先生往来书信七百余封,时间跨度从1916年到1988年梁漱溟先生去世,历七
《白香词谱》是一部简易的词学入门书,选词一百首,使用词牌一百则。书中以注释、评析、说明形式,分别对一百首词的正文、内容及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惊险之旅 内容简介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著名交通大动脉之一,在前苏联时期又被西方人称为“红色列车”。本书作者彭怡平由东至西,...
延安一片月(2012/1) 本书特色 40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延安一片月》记叙了作者高红十1969年到陕西省延安地区下乡...
这个选本是提供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作为参考用的,因此,这里想略谈我对於词的发展的看
法和唐宋词中一些具体的情况,即作为这
记忆的尽头 本书特色 《记忆的尽头》是小说家何大草新近创作的散文集,分为“七武士”“别处和此处”“灯...
埃斯库罗斯(希腊语:Αισχύλος,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的美誉...
余事若觉-周振鹤随笔集 本书特色 周振鹤所著的《余事若觉(周振鹤随笔集)》收入周振鹤先生学术研究之外的随笔三十余篇,是周先生近些年对于学术与文化的一些反思。包括...
冰鲜 本书特色 《冰鲜》作者陈彤,作品:《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一本无耻的书在畅销》、《我动动谁的奶酪》、《风情万路》、《灰姑娘》。冰鲜 内容简介 冰鲜是一...
阴翳礼赞 本书特色 谷崎润一郎的随笔代表作,收录《阴翳礼赞》《说懒惰》《恋爱及色情》《厌客》《旅行杂谈》《厕所杂说》六篇随笔。 其中*广为人知的《阴翳礼赞》从“...
北欧现代诗选 本书特色 本诗集精选了两百余首诗作,涉及到五十九位诗人,他们来自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冰岛五国;其中既有已经作古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尔·拉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