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波茉莉花/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共收录了两部顾明道的短篇通俗小说集,分别是《情波》和《茉莉花》。堪称其言情小说巨作。小说以言情细腻而见长,它虽属于通俗小说,却并不是纯粹的消遣游戏之作,它蕴含了十分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波茉莉花/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之其一。民国时期的女子生活,悲剧哀情是她们的现实生活,也促使了言情小说的流行。这些描写青年男女相爱而不能的文字,哀婉凄切、催人泪下,自成一系。顾明道在其不幸的人生遭际中渴望着真情,在其小说创作之初就热衷于言情。
《情波茉莉花/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情波一个人回想往事,必有许多感慨,何况袁锦明是多情善感的人呢?当他踏进那个园林时,美丽的春景送入他的眼帘,啁啾的鸟声送入他的耳鼓,但见碧草如茵,好花欲笑,映着和煦的阳光,拂着骀荡的春风,足使一班嬉春仕女心醉神酣。何况今天园中又开着兰花会,游人更觉拥挤,一对对的异性青年,携手并肩,做出亲昵的形状来。唯有他一个人别无伴侣,踽踽凉凉地先到陈列兰花的厅上去打了一个转,但见一盆一盆的兰花,披着红绸,标着名目,五光十色,目不暇接。他又想:这些兰花陈列在这里,无非供人鉴赏,但是那些游人大半是看热闹而来,能有几个知音呢?兰为王者之香,空谷幽兰,宜乎给高人雅士玩赏,现在却向那些伧夫俗子争妍取怜,恐怕不是兰花的本性吧。主者还要给他们披上彩绸,自炫其异,有心人当为兰花放声一哭了。他遂从人丛中挤出,心里觉得清爽些,沿着假山石畔,走到荷池东首一株大树下,立定身躯,顾着水中自己的影子,听树上黄莺魔曼的鸣声,使他细细地思量,默默地思量。前尘影事涌上心头,想起什么?想起他以前的意中人来。两年前头,他不是同着可爱的璧也曾到这里来游玩过的吗?那时,正是夏日,荷池中菡萏盛放,清香沁人肺腑。可爱的璧穿着英白轻纱的旗袍,立在荷池的旁边,一种清丽之状,醉人心骨,但是现在可爱的璧到了哪里去呢?思量又思量,竟使他荡气回肠。这时,有一阵风过,吹落几瓣花朵,堕在泥中,鲜艳的颜色已是粉褪香消。他呆呆地看着,心里平添不少感触,徘徊良久,才返身走出园来。回到家中,跨进书房,见小婢阿菊捧着几枝开残的玉兰花,正要抛去。袁锦明便问道:“你为什么要把这花抛去?”阿菊答道:“刚才太太走到少爷的书房里来,见桌上瓶中插的玉兰花已开残了,所以吩咐婢子来收拾去的。难道这开残的花,少爷还要它吗?”袁锦明想,前几天他的母亲从鹤园归来,捧着几枝玉兰花,含笑对他说道:“你看这花开得很好,雪貌冰姿,像姑射山中的仙子,又白又嫩又香,所以我特地向园主说明了,折得几枝回来,供在你书房里的玉胆瓶中,谅你也很欢喜的。”他是个爱花如命的人,喜滋滋地接过,用清水安插着。读书之暇,偶然见那玉兰花莹洁清丽,如美人淡妆素抹,别有婉媚之致,确是读书良伴。现在,不到几天已残了,被人抛弃了,坐在圆椅中叹道:“花犹如此,人何以堪?真是一样可怜。”阿菊不懂少爷胸中的意思,笑了一笑,又把花瓶中的水倾去,然后走出去了。他坐着,呆呆地坐着,又想起可爱的璧。那还是三年前的事了。袁锦明正在上海一个大学里读书,在他的一级,有一个同学,姓陈名文,和他很是投契,交情莫逆。陈文有一姊姊名婵月,也在他们一级肄业,善奏钢琴,是校中音乐会里的健将。袁锦明是寄宿生,陈文姊弟虽也住在校中,但因他们的家里是在上海,所以每星期六要回去一次。袁锦明闲着没处走,便到陈文家中去盘桓,有时伴着他们姊弟俩到影戏院去看电影,有时到炮台湾去散步,这样消遣他们的假日。陈文的家庭很简单的,他的父亲是在首都供职,每个月回家一次,家中只有他的母亲和姊姊,还有一个小妹妹名丽月,不过九岁光景,在小学校里读书,平日陈文姊弟住宿在校,家中只有她们母女俩了。她们住在北四川路的富禄里,租的两楼两底的新屋,陈文的母亲新迁到这里来,也只有三四个月。伊感到家中的寂寞,且有余屋可以出租,经着亲戚的怂恿,遂决计放租,一则可以节省经济,二则稍慰岑寂,便贴出召租,把楼中间和背后一个亭子间出租。但是伊取严格主义,孤独男子不租,别地方人不租,人口多者不租,实则上海做二房东的也不容易,只恐租着一个歹人,一旦有事,便要殃及池鱼了。北四川路是很热闹的所在,所以召租一贴出去,第三天便有房客来租去了。一天,正是星期六,陈文姊弟照常要回家去,袁锦明跟着他们同往,因为陈文要请袁锦明吃夜饭,留他住一夜,明天同他出外游览。三人坐在电车中,袁锦明忽然问婵月道:“听说府上租了一家房客,不知是怎样的人家?”婵月答道:“我也没有见过,只知道那家姓汪,人数也不多。”坐了一刻,电车已到目的地,他们跳下去,走到家中。陈文的母亲见他们来了,很是快活,对婵月说道:“今天我烧的狮子头大肉圆和鲫鱼,专备你们来吃夜饭,这两样是你喜欢吃的。”陈文道:“母亲,我预备要请锦明兄吃晚饭呢,稍停再要添几样。”陈文的母亲说道:“好的,晚上到馆子里去喊吧!”袁锦明道:“伯母,快不要忙,我是常常来的。”三个人遂到楼下书房里坐定,女仆献上香茗,陈文的母亲取出西瓜子和胡桃糖给他们吃。只见书房门前一个雏婢提着痰盂走过,婵月问道:“母亲,新租的汪家共有几个人?和他们可谈得来吗?”陈文的母亲道:“一共只有三人,从闸北搬来的,是上等人家。”……
顾明道(1897-1944),江苏苏州人。原名景程,别署“正谊斋主”“虎头书生”“石破天惊室主”等。十七岁时开始写小说并发表,十八岁被聘为《小说新报》的特约撰稿人。二十五岁时,参加了范烟桥在苏州组织的“星社”。作为中国近代通俗小说文坛上的一个奇才,顾明道的创作领域涉及了言情与武侠两大类,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时人评价他的言情小说可与张恨水、周瘦鹃匹敌,武侠小说则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赞其“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
诗歌如水:溅湿另一个人的梦境 本书特色 诗的灵魂,在工业文明时代,以一种新面貌开始复兴,告别,平平仄仄的韵脚,推翻了原有整的格律,抛却了厚重的历史感,滇绎着青春...
里柯克幽默小品选 本书特色 《里柯克幽默小品选》本书收录多篇里柯克脍炙人口的幽默作品,如《照相师的润色》、《素昧平生的朋友》、《怎样发大财》、《萨隆尼奥...
《不安之书》内容简介:《不安之书》,也曾译作《惶然录》,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
丁香方盛处 本书特色 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她的散文不但量多而且质佳。从一九六六年**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问世至今,张晓风已出版了几百本散文...
诗经国风祭词研究 本书特色 在《诗经》国风中,约有近百首诗实际上是中国上古祭祀乐歌的歌词(祭词)。雅、颂诗多为商周上层社会的祭祀乐歌,国风这部分诗篇则是下层社会...
《血殇: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内容简介:既然病毒可以突变,那么我们也能改变。《血疫》升级版,直击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2005年,俄罗斯久负盛名的青年近卫军出版社“杰出人物传记丛书”推出了作家、诗人德米特里·贝科夫撰写的《帕斯捷尔纳克传》。这部作品甫一问世,就非同凡响,不仅一举...
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 本书特色 《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是里尔克*后一部重要诗歌作品,与《杜伊诺哀歌》并列,是一位伟大诗人的自我确认。诗集的**部几乎在短短四天...
2014陕西文学年选(共6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陕西省作家协会组织编选,著名作家陈忠实担纲顾问,一部面向全省作家、诗人、评论...
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王统照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
火焰中的翡翠:一个绿洲女子在吐鲁番的色彩旅行 本书特色 人生就是一场永远走在路上的旅行,我们正在途中,尚未到达。人在旅途,并不是“换一个地方生活”;而是要通过“...
中国古典小说的概念非常宽泛,内涵很广,类别很多,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古代小说限和分类,在目录上是一个有待研究
作品目录凶犯祭妻像河流一样的泪水糟糠之妻姐姐梦中的情思爹,你为啥不问问俺夜朦胧血魂公判无法撰写的悼词入党· · · · ·
师 本书特色 中国素来是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
春-聆听唐宋 目录 城东早春春郊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柳桥舟行怀阎士和春日咏柳过湖柳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即事苏堤清明即事溥 明横溪堂春晓田家即事晓行遇雾渭城曲浪淘沙过百家...
苏轼和陶诗编年校注 本书特色 擬古九首 其七陶淵明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歌竟長歎息,持此感人多。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花袁本作華。豈無一...
家 本书特色 巴金著的《家》是成就*高、影响*大的一部巨制。作品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通过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来描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
茫茫黑夜漫游(上下册) 本书特色 20世纪“写得*真切、*令人心碎的作品” 一面世就得到法国文坛上几乎所有权威人士的赞许瓦莱里赞其为“写罪恶的杰作” 萨特评价说...
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 内容简介 本书共11章,包括:知识者、文化气候与本土化倾向;农民形象的“经典化”;英雄:走出历史的现代...
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 本书特色 看电影有如吃西餐。青春片是前菜,没有情爱就失了焦点;剧情片是主菜,没有情爱就少了高潮…情爱之于电影如盐似糖,时而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