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全记录。资深记者10年跟踪采访5·12汶川特大地震60余名幸存下来但高位截肢的特殊群体,将他们置入整个汶川地震这个庞大的灾难现场来考量,再现这些孩子10年成长的历程,真实反映他们的爱与怕,伤害与救治,奋斗与爱情,分享他们生活的点滴,见证他们的成功和幸福。如今这些伤残孩子又处于人生的新节点,学习深造、毕业求职、谈婚论嫁…命运多舛的他们又将面对怎样的磨难?2、奋进的青春别样红。这些从废墟中爬出来的折断翅膀的孩子,在破碎中成长,在残缺中美丽,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疼痛,战胜自我,成就自我:考入名牌大学、自己创业、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或演员、回家乡做公务员回报社会…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些孩子坚强得让健全人心疼又汗颜,他们充分彰显了人类的意志韧性、人性的善意和光辉,树立了新时代青年充满正能量的新标杆。3、铭记与感恩。这群孩子的奋斗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爱与关怀,那些成长路上无数人的出手相助,那些不求回报的善与爱,正是让这些孩子们得以在坎坷的青春路上逐渐成长的保证。那些在黑暗中用残损的手掌挖掘的人,那些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各方救灾人员和组工干部,十年来默默为所有伤残者免费救治、安装义肢的爱心团体、家庭、个人,细心呵护、付出辛劳的医疗人员,重建美好校园的援建者…正是他们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感恩。4、百名资深记者联袂推荐、祈福。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画报》《新周刊》《新世纪周刊》《大公报》、新浪等上百名当年震后*时间奔赴现场报道的记者,十年来持续关注灾区重建、地震致伤致残的孩子们。地震十周年,他们共同为这群孩子祈福:愿受伤的心,能转化为生命的动力、爱与感恩。
本书选取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成功获救,但高位截肢的60余位孩子作为访问对象,真实记录他们如何在社会各界组织以及个人的支持与爱抚中,面对惨痛的记忆,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生理与心理的疼痛,战胜自我,从爬出来到站起来,微笑面对生活,并取得丰硕成果,把爱心传递的故事。十年磨难,十年传奇。一方面,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美的东西:坦然面对所有的不幸、永不放弃、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另一方面,作者借助这群孩子的真实故事讴歌社会各界的大爱无疆、大爱撑天的精神,呼吁更多人关怀弱势群体、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社会正能量、引领道德风尚,从心底迸发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
2008年6月1日,我带着“绿丝带”活动*一批救助物资去到四川,有一站是成都军区总医院,很难忘记却又不忍回顾这天,我在儿童病房直面几十个地震致伤残的孩子,那种剐心的疼,这辈子都不可磨灭,更不想再亲历一丝一毫。临别时,孩子一句“谢谢叔叔来看我,我会好起来的”,是我听过*强大的话语,鼓舞了我很多年,如长明之灯至今不熄。十年,弹指。你们一定逆风刚毅着吧!愿你们这一生平安!——小浪(新浪微博副总经理、社会责任总监)十年,汶川重建起的,不仅是崭新的城镇,更有不屈的灵魂。本书的价值正在于此。——张 洁(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原制片人、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那年,我们在汶川目睹坍塌校舍惨烈现场,痛感我们无论怎么保护孩子都不为过。今天,张凡、圣中耗时多年记录灾区孩子如何一步步走出废墟,令人宽慰。——邓飞(《凤凰周刊》编委、“免费午餐”发起人) 命运折断了你的翅膀,但是你却飞得更高、更远…——舒泰峰(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原主笔、财经杂志原资深记者) 我的地震报道做了两个月,一直到不得不撤出,而圣中、张凡他们做了十年。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不单是记录者,而是和书中那些闪亮的灵魂一样是重建者。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站到重建者的行列里来。——张悦(Figure创始人,《人物》原主编、《南方周末》原记者) 苦难照亮人性,时间治愈一切。——何雄飞(《新周刊》副主编)地震十周年,愿受伤的心,能转化为生命的动力、爱与感恩。——韩永(《中国新闻周刊》编委、时政部主任) 十年了,那些人那些事不应该消失在时间里。现在看到他们站起来工作、生活,面带微笑,我觉得我应该和他们一样,记住并传递这样的生命态度,无论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苦难,生而为人,都要坚强,并创造生命的荣光。——周龙(《光明日报》评论部原副主任)
张凡,《小康》杂志副总编、作家,与师永刚一起合著多本畅销书:《蒋介石自述:1887-1975(上、下卷)》《蒋介石与宋美龄:民国第一家庭传奇》《样板戏史记》《首败:改变亚洲格局的甲午海战》等。程亚铭 ,笔名程圣中,资深媒体人,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网、《大公报》等媒体记者、编辑、主编。现供职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5·12汶川特大地震第一批赴现场报道记者之一,持续关注灾后重建与残疾人群体。
修订重排本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是在初版的基础上,增添篇目内容,加重艺术分析,改写而成的。书中全收了各种版本《红楼梦》
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 本书特色 《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是詹姆斯·伍德的第二部文学批评集,曾入围“美国图书评论奖”,这本书再次确认了他的卓越,证明了...
谁给了我生命-一个被遗弃男孩的中国寻亲记 本书特色 《谁给了我生命:一个被遗弃男孩的中国寻亲记》讲述了作者马武宝自海外归国寻亲的感人故事。马武宝因天生残疾、家境...
《前景理论与决策那些事儿》内容简介:近十几年来,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少相关书籍陆续出版。然而,前景理
《龙文鞭影》解读 本书特色 《龙文鞭影》是一部重要的国学启蒙读物,以不到五千字的四字韵语,浓缩了一千多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典故。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读...
西路军-生死档案 本书特色 邓小平:赞成这个说明(《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同意全件存档……”陈云:“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
大家小书-唐宋词欣赏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唐宋词欣...
老年 本书特色 《老年》:在我国,外国经典作品的旧译产生于数十年甚至半个多世纪以前,大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更推动T20世纪中国新文化的发展,但由于时代的局限...
海外庐诗 本书特色 《海外庐诗(繁体竖排版)》是20世纪诗词名家别集丛书之一。海外庐诗 目录 二十世纪诗词名家别集丛书总序二十世纪诗词名家别集丛书编辑凡例前言海...
培根散文 内容简介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集》(Essays)。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
问答录 本书特色 散文随笔集。收录作者发表的散文随笔四十余篇。*辑"回应和对话",有《顾彬读了中国当代小说吗?》、《与吴虹飞对话》、《与孙小宁对话》《与黑丰对话...
负暄三话 内容简介 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集为《负暄琐话》,于198...
乙一,生于日本静冈,日本文坛新一代“恐怖小说精英”,日本评论家盛赞其为难得一见的天才。1996年以处女作《夏天、花火与我的尸体》拿下第6届JUMP小说·纪实小说...
克罗蒂娜的家 本书特色 本部作品是科莱特对自己童年时光的回顾,故事围绕故乡的老宅展开。作者通过老宅的两扇门,建构了两个世界,并通过两个世界的差异,把家理想化为*...
莎士比亚诗精编 本书特色 本书为莎士比亚抒情诗精选集。分十四行诗和抒情诗两个部分。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的诗歌代表作,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
论生命之短暂-英汉双语 内容简介 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
写给孩子的美丽汉赋 本书特色 写给孩子的美丽汉赋:汉朝人那么喜欢写赋,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领悟、都放在了一篇篇赋里,如果我们不读汉赋,怎么能...
天竺心影 本书特色 《天竺心影》收录了《天竺心影》和《燕南集》两个集子。其中,《天竺心影》主要回忆了季羡林先生在印度的美好回忆:从初抵德里开始,到德里大学、尼赫...
积微居读书记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杨树达十一种读书笔记:读《尚书》、读《左传》、读《国语》、读《后汉书》、读《庄子》、读《荀子》、读《商君书》、读《晏子春秋》、读...
苏俄观察--莫斯科日记 本书特色 《莫斯科日记》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时的记录。这是罗曼.罗兰**一次对苏联的访问,他用较大篇幅分析了斯大林、高尔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