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长篇回忆录,是作者在经历升降沉浮、荣华与痛苦之后,对自己几十年的漫漫人生路的真实记录。
60年,百花齐放,风景这边独好。经由两千年深厚底蕴的岭南文化滋养,岭南文学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紧贴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以大量优秀的作品生动展示新中国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热情讴歌党和人民伟大实践的丰功伟绩,充分反映南粤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
“一二·九”呵,我的起点一九三五年夏天,我在香港一间爱尔兰人创办的中学毕业以后,一共考上了香港大学、伦敦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中山大学五间大学。我的父亲是香港一家西药房的老板,他当然希望我克绍箕裘,继承世代相传的祖业(我的祖父黄藻云也是一个著名的中医生),进香港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学医。我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获得了这两间大学的奖学金,并不需要家里花多少钱。但,由于受到舅舅、南社诗人马小进和叔叔黄恕和的熏陶,我从小就养成了对文学的兴趣,爱书本子,爱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特别是爱读中国古典诗词,只愿能够考进北平清华、燕京等名牌大学,在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俞平伯等名师指导、栽培之下,研究中国文学,将来即使当不上作家,至少也可以在大学或中学里做个胜任的国文教师,度过这一生,也许会比做医生更为惬意一些。加以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怒潮对我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与其远托异国,身居海外,钻进实验室和书堆里,毋宁跑到抗日前线的北平,投身于学生救亡运动的激流中,更为符合我的心愿和理想。我的父亲受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对子女一向采取比较自由放任的态度,尊重他们自己的抉择,我很容易就说服了他,放弃了香港大学和伦敦大学的奖学金(这当然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孑然一身跑到北平,挑选了清华大学的国文系,以文学作为终身事业。假如当时我作了另一种抉择,进了香港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学医,也许将会成为一名内科专家,再不会靠摇笔杆子来谋一碗饭吃了。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即使我选择了医学,后来又改行从事文学,也并不见得没有可能。许多作家都走过这样一条道路,契诃夫、鲁迅、郭沫若……我当然不敢和这些大师们相比,但这至少足以说明在医学和文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人学”,只不过前者是从生理方面来研究,后者是从心灵方面来研究。每一个真正的作家都是人类灵魂的研究者和剖析者,即使不一定配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终于来到北平。秋天的北平是格外妩媚动人的。西风吹红了香山的枫叶,秋阳映亮了北海的涟漪。清华大学的校址就在圆明园废墟附近,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很容易诱发人们“思古之幽情”。然而,对于我这个刚刚从岭南来到北国的孩子来说,这一切风光文物,丝毫也引动不起诗情画意。北平城外已经强敌压境,兵临城下,战云密布,人心惶惶,不可终日,谁也没有心情去游山玩水了。连近在咫尺的颐和园和香山、西山,我也没有去玩过一次。同学们朝夕议论不休的,是时局问题,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和战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命运,不由得我们不感到切肤之痛。在我来到北平之前,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重大政治事件已经相继发生了。长城以北中国的*后一块领土——热河,已经合并到日本人卵翼下的“满洲国”里去,察哈尔也沦陷了一部分。那一年六月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跟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出。卖整个华北的“何梅协定”。根据“何梅协定”的条款,日本军方逐步促使华北“特殊化”,日本驻屯军和汉奸武装,不断制造各种事故,到处挑衅。六月二十七日晚上,在日军的唆使和支持下,自封为“正义自治军”司令的汉奸白坚武纠集了一百五十多名土匪流氓,占领了丰台火车站,夺去一列装甲火车,开往北平永定门,炮轰北平南部市区。日军在“军事演习”中,曾经一度占领北平东面的香河和三河等县城。国民党的冀东专员殷汝耕公开投敌,在通县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他的武装部队经常到北平朝阳门、东直门和东北郊一带窜扰,造成“渔阳鼙鼓动地来”①的紧张局势。带着太阳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经常在北平上空低飞盘旋。北平市民每隔几天就听到日军在城外演习实弹射击的枪炮声震天价响。日军的坦克车甚至闯进北平市区,在东城区碾死了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学生。北平虽然名义上还算是中国领土,但实际上已经像一只熟透了的桃子似的,很快就要落入日本侵略者的手中。北平,这个亚洲*壮丽的、*具有古香古色的都城,岌岌可危,更难消几番风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据说是出自蒋南翔同志手笔的名言,道出了当时北平成千上万爱国学生的心声。当然,少数亲国民党的右派学生并不这样看,他们坚信蒋介石制订的“先安内然后攘外”的政策还会长时间推行下去,“剿共”战争一天没有结束,中日之间就不会发生全面的大规模的战争。哪怕北平处于日本华北驻屯军重兵包围之中,也还可以照样歌舞舁平,偏安三五年以至更长的时间,直到他们毕业或者出国留学以后,局势都不会有多大变化。这些人大多数是国民党政府里达官贵人的公子哥儿,他们有点像那些结巢在帐幕上的燕子,居危而不思危,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依然苟且偷安,醉生梦死,每个周末都在东城的六国饭店里酗酒跳舞,寻欢作乐,通宵达旦。一九三五年*后的一个月;严寒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刚到十二月初,就风雪交加、滴水成冰了。日本人又找寻新的借口,导演了一个流产的政变。有一天,日本浪人和汉奸带领着五六百个流氓和抽大烟、吸白面的“瘾君子”,去中南海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向何应钦代理委员长请愿,沿途叫喊着“中日提携”、“共同防共”、“华北自治”等汉奸口号,一直闯进居仁堂。身为华北*高军事当局的何应钦竟然亲自接见他们,待若贵宾,对他们的要求一一给予圆满答复。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同意撤销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作为地方政府,由老牌汉奸王克敏、王揖唐等出来主持。这么一来,日本帝国主义者可以兵不血刃,就实现华北“特殊化”,建立第二个“满洲国”。中华民族,真是到了*危险的时候了!在这里,我不想多费笔墨来记述“一二·九”、“一二·一六”的经过,这已经有十多二十部历史著作、回忆录和文学作品详细地记载过和描述过了,我没有必要重复别人已经说得很详细、很清楚的事情。我所要告诉读者的,是作为亲自参加过这两次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的一员,从我的眼中所看到的和心中所感受到的一些东西。那时候,我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年满十七岁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而且曾长期生活在香港。发生在祖国大陆的一切事情,对于我来说,都好像《天方夜谭》般那么新奇和不可理解。但有一点我是一清二楚地看到了的,亡国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我虽然天真而幼稚,却忧心忡忡,有一种大难临头的不祥预感。……
%黄秋耘,广东顺德人。中共党员。曾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干部,解放军粤赣边纵一支队司令部参谋。1949年后历任广州军管会文艺处组长,《南方日报》编委,中央联络部研究员,新华社福建分社代社长,《文艺学习》常务编委,《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羊城晚报》编委,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中嘲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笔会中心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风雨年华》等。散文集《往事并不如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奖,《黄秋耘散文选》获1986年广东鲁迅文学奖,专著《黄秋耘文学评论选》获1985年广东鲁迅文学评论荣誉奖。
“一二·九”呵,我的起点一九三五年夏天,我在香港一间爱尔兰人创办的中学毕业以后,一共考上了香港大学、伦敦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中山大学五间大学。我的父亲是香港一家西药房的老板,他当然希望我克绍箕裘,继承世代相传的祖业(我的祖父黄藻云也是一个著名的中医生),进香港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学医。我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获得了这两间大学的奖学金,并不需要家里花多少钱。但,由于受到舅舅、南社诗人马小进和叔叔黄恕和的熏陶,我从小就养成了对文学的兴趣,爱书本子,爱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特别是爱读中国古典诗词,只愿能够考进北平清华、燕京等名牌大学,在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俞平伯等名师指导、栽培之下,研究中国文学,将来即使当不上作家,至少也可以在大学或中学里做个胜任的国文教师,度过这一生,也许会比做医生更为惬意一些。加以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怒潮对我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与其远托异国,身居海外,钻进实验室和书堆里,毋宁跑到抗日前线的北平,投身于学生救亡运动的激流中,更为符合我的心愿和理想。我的父亲受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对子女一向采取比较自由放任的态度,尊重他们自己的抉择,我很容易就说服了他,放弃了香港大学和伦敦大学的奖学金(这当然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孑然一身跑到北平,挑选了清华大学的国文系,以文学作为终身事业。假如当时我作了另一种抉择,进了香港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学医,也许将会成为一名内科专家,再不会靠摇笔杆子来谋一碗饭吃了。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即使我选择了医学,后来又改行从事文学,也并不见得没有可能。许多作家都走过这样一条道路,契诃夫、鲁迅、郭沫若……我当然不敢和这些大师们相比,但这至少足以说明在医学和文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人学”,只不过前者是从生理方面来研究,后者是从心灵方面来研究。每一个真正的作家都是人类灵魂的研究者和剖析者,即使不一定配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终于来到北平。秋天的北平是格外妩媚动人的。西风吹红了香山的枫叶,秋阳映亮了北海的涟漪。清华大学的校址就在圆明园废墟附近,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很容易诱发人们“思古之幽情”。然而,对于我这个刚刚从岭南来到北国的孩子来说,这一切风光文物,丝毫也引动不起诗情画意。北平城外已经强敌压境,兵临城下,战云密布,人心惶惶,不可终日,谁也没有心情去游山玩水了。连近在咫尺的颐和园和香山、西山,我也没有去玩过一次。同学们朝夕议论不休的,是时局问题,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和战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命运,不由得我们不感到切肤之痛。在我来到北平之前,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重大政治事件已经相继发生了。长城以北中国的*后一块领土——热河,已经合并到日本人卵翼下的“满洲国”里去,察哈尔也沦陷了一部分。那一年六月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跟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出。卖整个华北的“何梅协定”。根据“何梅协定”的条款,日本军方逐步促使华北“特殊化”,日本驻屯军和汉奸武装,不断制造各种事故,到处挑衅。六月二十七日晚上,在日军的唆使和支持下,自封为“正义自治军”司令的汉奸白坚武纠集了一百五十多名土匪流氓,占领了丰台火车站,夺去一列装甲火车,开往北平永定门,炮轰北平南部市区。日军在“军事演习”中,曾经一度占领北平东面的香河和三河等县城。国民党的冀东专员殷汝耕公开投敌,在通县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他的武装部队经常到北平朝阳门、东直门和东北郊一带窜扰,造成“渔阳鼙鼓动地来”①的紧张局势。带着太阳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经常在北平上空低飞盘旋。北平市民每隔几天就听到日军在城外演习实弹射击的枪炮声震天价响。日军的坦克车甚至闯进北平市区,在东城区碾死了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学生。北平虽然名义上还算是中国领土,但实际上已经像一只熟透了的桃子似的,很快就要落入日本侵略者的手中。北平,这个亚洲*壮丽的、*具有古香古色的都城,岌岌可危,更难消几番风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据说是出自蒋南翔同志手笔的名言,道出了当时北平成千上万爱国学生的心声。当然,少数亲国民党的右派学生并不这样看,他们坚信蒋介石制订的“先安内然后攘外”的政策还会长时间推行下去,“剿共”战争一天没有结束,中日之间就不会发生全面的大规模的战争。哪怕北平处于日本华北驻屯军重兵包围之中,也还可以照样歌舞舁平,偏安三五年以至更长的时间,直到他们毕业或者出国留学以后,局势都不会有多大变化。这些人大多数是国民党政府里达官贵人的公子哥儿,他们有点像那些结巢在帐幕上的燕子,居危而不思危,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依然苟且偷安,醉生梦死,每个周末都在东城的六国饭店里酗酒跳舞,寻欢作乐,通宵达旦。一九三五年*后的一个月;严寒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刚到十二月初,就风雪交加、滴水成冰了。日本人又找寻新的借口,导演了一个流产的政变。有一天,日本浪人和汉奸带领着五六百个流氓和抽大烟、吸白面的“瘾君子”,去中南海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向何应钦代理委员长请愿,沿途叫喊着“中日提携”、“共同防共”、“华北自治”等汉奸口号,一直闯进居仁堂。身为华北*高军事当局的何应钦竟然亲自接见他们,待若贵宾,对他们的要求一一给予圆满答复。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同意撤销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作为地方政府,由老牌汉奸王克敏、王揖唐等出来主持。这么一来,日本帝国主义者可以兵不血刃,就实现华北“特殊化”,建立第二个“满洲国”。中华民族,真是到了*危险的时候了!在这里,我不想多费笔墨来记述“一二·九”、“一二·一六”的经过,这已经有十多二十部历史著作、回忆录和文学作品详细地记载过和描述过了,我没有必要重复别人已经说得很详细、很清楚的事情。我所要告诉读者的,是作为亲自参加过这两次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的一员,从我的眼中所看到的和心中所感受到的一些东西。那时候,我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年满十七岁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而且曾长期生活在香港。发生在祖国大陆的一切事情,对于我来说,都好像《天方夜谭》般那么新奇和不可理解。但有一点我是一清二楚地看到了的,亡国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我虽然天真而幼稚,却忧心忡忡,有一种大难临头的不祥预感。……
黄秋耘,广东顺德人。中共党员。曾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干部,解放军粤赣边纵一支队司令部参谋。1949年后历任广州军管会文艺处组长,《南方日报》编委,中央联络部研究员,新华社福建分社代社长,《文艺学习》常务编委,《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羊城晚报》编委,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中嘲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笔会中心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风雨年华》等。散文集《往事并不如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奖,《黄秋耘散文选》获1986年广东鲁迅文学奖,专著《黄秋耘文学评论选》获1985年广东鲁迅文学评论荣誉奖。
2016中国杂文年选 本书特色 2016中国杂文年选,精选了2016年度国内公开发表的杂文作品,较为全貌地呈现了此年度杂文创作的广度、深度与高度。2016中国杂...
《远洋驰骋:现代航母与舰载机》内容简介:揭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家装备的航空母舰及数十款经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
周作人自编文集—立春以前 目录 关于教子法关于宽容关于测字关于送灶雨的感想医师礼赞男人与女人女人的文章女人的禁忌蚯蚓萤火记杜逢辰君的事明治文学之追忆广阳杂记杨大...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
《证券投资基金:光盘实战版》内容简介:《2014、2015年证券业从业资格(SAC)全国统考同步辅导教材系列——证券投资基金(光盘实战版
谢灵运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鲍照是元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二人的诗作交相辉映,对后世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谢灵运·鲍照诗
阿垅诗文集 内容简介 阿垅是七月派的重要诗人,也是中国新诗理论的系统研究者。他的新诗以想像奇特、风格遒劲著称,在新诗界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诗论见解深透,体系...
中国最佳 随笔 本书特色 在社会生活日趋商业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开始越来越多的远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在的文学领域在商业经济的感染下,鱼龙混杂,泥沙...
《从技术走向管理:李元芳升职记(第3版)》内容简介:《从技术走向管理:李元芳升职记(第3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了李元芳
《儒林外史》内容简介:本书作者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清代社会的世间万象,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本版为方便读者阅读,根据
《艾吕雅诗选》精选了法国著名超现实主义诗人艾吕雅歌颂爱国主义、自由与和平的诗歌。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情感都达到一定的浓度。艾吕雅认为应当在生活的平凡的一面...
青玉案 本书特色 ◎ 作品卖点1、董桥: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2、《青玉...
负暄三话 内容简介 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集为《负暄琐话》,于198...
婉约词 本书特色 婉约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形式、含蓄的美学意境,为我国词坛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婉约词以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致而独树一帜,在情绪上对诗文形成了鲜明的补充...
千年霜月千家诗 本书特色 《千家诗》是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其缺点在于选诗...
兰晓龙,生于湖南邵阳。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职业编剧。现居北京。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2002年全军新剧目展演编剧一等奖。...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中国近世文学批评研究丛书古典诗话新诠论:复旦大学鉴必穷源传统诗话.诗学工作坊论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由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
中华诗词研究丛刊:毛泽东诗词专辑 本书特色 为促进毛泽东诗词研究,推动中华诗词的改革创新,特编此“毛泽东诗词专辑”。周兴俊主编的《中华诗词研究丛刊(毛泽...
古代散文-钟惺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一、 中国古代散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和诗歌一样,同是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有特色的文体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宏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