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鲁迅生前搜购历代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大略可分为刻石类,包括碑碣、汉画像、摩崖、造像、墓志、阙、经幢、买地券等;吉金类,包括钟鼎、铜镜、古钱等;陶文类,包括古砖、瓦当、砚、印等。除了鲁迅生前编订目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汉画像选集外,大都没有公开面世。
蔡元培先生曾高度评价鲁迅收藏和研究金石拓本的工作:“金石学为自宋以来较发展之学,而未有注意于汉碑之图案者,鲁迅先生独注意于此项材料之搜罗,推而至于《引玉集》《木刻纪程》《北平笺谱》等等,均为旧时代的考据家、赏鉴家所未曾著手。”
鲁迅收藏的拓本,涉及书法、文学、雕刻等诸多领域,兼具文献性和观赏性,是鲁迅研究汉字发展源流及书法艺术、校勘典籍的原始资料,也是我们进行这方面研究的珍贵的参考资料。鲁迅生前曾制定两个学术计划,一是撰写《中国文学史》,一是撰写《中国字体变迁史》,为此广搜博采,可惜因为早逝,前者止于西汉,后者未能开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鲁迅辑校古籍手稿》,成为学界研究《中国小说史略》等学术名著生成过程的**手资料;《鲁迅藏汉画像》选本的出版,也使美术史研究者获益匪浅。
过去,学术界强调鲁迅作为新文学代表的一面,更多关注他在文体创新及社会批判等方面的贡献,对他在古籍整理、金石研究等领域的成绩论述不多。随着中国文化主体性自觉的提高,及对鲁迅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的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从鲁迅收藏的大量拓本中,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对传统文化批判*激烈的鲁迅,却从传统文化中吸收了如此多的营养,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鲁迅对汉字的演变为什么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他对汉字的研究对他的书法艺术、写作风格、审美取向乃至世界观的形成起到多大作用?鲁迅曾说:“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也。”又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与其对古代美术的研究之间的联系值得深入探讨。
鲁迅搜藏的拓本,其中有些原物已不存在;有些原物因岁月的磨砺,漫漶严重,字迹、图像模糊不清,因此更显珍贵。鲁迅生前一直有将藏品整理出版、“印成有学术价值的书籍”的愿望。1929年5月他回北京探亲期间,写信给许广平说:“上午想理些带出的书籍,但头绪纷繁,无从下手,也许终于理不成功的,恐怕《中国字体变迁史》 也不是在上海所能作罢。”至于汉画像,鲁迅生前共搜集700余枚拓片,曾拟出版目录,共七篇十五卷。
近几年,北京鲁迅博物馆陆续将这些藏品编目、分类,辑为汉画像、碑刻、墓志、瓦当、造像记、砖刻等十余卷。西泠印社出版社和浙江越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本着弘扬鲁迅文化遗产的宗旨,倾力襄助本丛书的出版,使博物馆同仁深受鼓舞。愿各方通力合作,使这些珍贵藏品早日与广大读者见面。
在鲁迅先生逝世79年后,他的遗愿由家乡人民将其实现。由西泠印社出版社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手精心策划、编纂长达一年之久的《鲁迅藏拓本全集——瓦当卷》今天正式出版。
鲁迅生前因受条件制约,未能出版自己的藏拓本全集,先生一直引为憾事。自去年始,鲁迅的家乡人与北京鲁迅博物馆等多方沟通、努力,启动了这一浩大的出版工程,今年,藏拓本首卷终于付梓,为世人全面了解鲁迅、推动鲁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鲁迅藏拓本全集》是一套收录鲁迅生前所藏历代拓本的大型系列丛书,分为鲁迅藏汉画像拓本、碑刻拓本、墓志拓本、瓦当拓本、造像记拓本以及砖刻拓本等12卷,这次出版的是瓦当卷。
坐落于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北京鲁迅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拥有数万件藏品。馆中展览以大量手迹、照片、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鲁迅不朽的―生。 鲁迅博物馆对外开放部分由陈列厅和鲁迅故居两部分组成。 陈列厅中的展品可以说是馆藏精品中的精品,其中有新发现的鲁迅地质佚文手稿,也有与我们熟悉的作品密切相关的文物。如《阿Q正传》的惟一一篇残稿、鲁迅20多岁时所写《自题小像》手稿、鲁迅在仙台医专时的解剖学笔记等等,都是十分珍贵、难得一见的珍品。 陈列厅的总体设计体现着朴素、典雅的风格,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陈列厅内以原木色、白色、黑色为主色调,朴素大方、自然流畅的色调正是对鲁迅精神的最好诠释。展厅陈列内容共分七大部分,随着鲁迅生活足迹的变化、每一部分的建筑设计都有各自的地域特色,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跟投之潮》内容简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逐渐进入“无人区”,逐渐丧失了可以参照的范式和先例。当前正是房地产行业突破瓶颈的历史
《人生是一次未知的旅行》内容简介:“每天读点好英文”系列升级版是专为有提高英文水平需要和兴趣的年轻朋友们量身打造的一套“超
影视人类学理论探究 本书特色 在李光庆编著的《影视人类学理论探究》中,影视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支,用影视的方法记录和描述人文世界,用影视来书写、传播人类学知识与...
钱端升自选集 内容简介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自那一年开始,中国已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年。这是伟大的30年,是改变中国的30年,是震惊世界的30年,...
后人类 本书特色 《后人类(精)/人文科学译丛》作者罗西·布拉伊多蒂批判了欧洲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阐释了其后人类思想。本书从不同的学科和文化视觉对后人类这个...
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编辑这一行》、《书系的经营》、《蓝海战略与人才观》、《编辑人该想些什么?》等文章。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 目录 功课一...
吸烟史-对吸烟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 《吸烟史:对吸烟的文化解读》既是一部吸烟史,更是一部文化史。“不管你是忠实的烟民还是维护公众健康的卫士,这本关于吸烟史的画册都...
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使人受益的书,一本论证有力的书,并且也是一本文笔优美的书,它势必在改进18世纪英国地方研究与文化/阶级研究两方面产生积极...
新闻的力量-传播·文化·社会译丛 目录 导论:作为公共知识的新闻上部历史视野下的新闻**章美国报纸三百年第二章叙事形式政治学第三章发问权威:新闻采访史第四章记者...
作品目录第一册总目录编辑说明综述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都城布局第二节 考古发掘与资料整理第二章 郭城第一节 城墙第二节 城门第三
书目与书评 内容简介 信息大量电子化后,传统的图书受到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量开掘,也令传统的文化接受形式有些黯然。图书,曾雄霸天下的文化产品,如今也在现代商品...
《八十天环游地球》内容简介:英国人福格先生因和朋友打赌,带着绰号“万事通”的仆人从伦敦启程,开始了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他一
传播历史-技术.文化与社会-(第五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媒介的历史为主线,将传播技术与载体从口语、文字、印刷,到电子、网络的发展历程与此间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民国三大文妖-性学张竞生.艺术叛徒刘海粟.时代鼻祖黎锦晖 本书特色 《民国三大文妖:张竞生 刘海粟 黎锦晖》:声名狼藉的大师 特立独行的先哲 性学博士张竞生 艺...
用博弈的思维看世界 本书特色 《用博弈的思维看世界》重点介绍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思想,紧密联系当今现实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通过对诸多经典模型和典型实例的深...
《佳友在线摄影课堂数码摄影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佳友在线摄影网(PhotoaFans)是国内知名的摄影门户网站,网友超过百万。佳友
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同人反传统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在历史语境中审视:同人反"传统"问题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同人反传...
独步世界大战中的欧洲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唯一经历欧战全过程的作家和记者,萧乾亲历了挺进莱茵河、诺曼底登陆、波茨坦公告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联合国成立大会等历史时...
公文处理案例:2016年版 本书特色 公文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公文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以及处理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机关运行水平和运转效率的高低,体...
移民适应的行为策略研究-望京韩国人的创业史 本书特色 在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背景下,移民为适应移居地社会而采取的行动策略对当地社会及其居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