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体例完备,编排循序渐进; (二)例字丰富,尊重碑帖原貌; (三)附名家书写视频示范。
本系列图书从历代传世法帖中精选范字,根据初学者的认知能力及学习习惯精心编排,从基本笔法,到笔画、部首的写法,再到结体、章法和作品创作,都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 本书体例安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知识讲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初学者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能帮助初学者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
田英章,字存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书法导师,中国楷书网名誉坛主。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原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国际书画艺术联盟副理事长。 田英章先生拥有极高的书法造诣,他博学古法,诸体兼修,尤擅楷、行。特别是他的楷书,法度缜密,传承有序,已熔炼到精熟至美的高度,被誉为“当代欧楷第一人”,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田英章的字端庄工整、遒劲秀丽,在深厚的传统技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达成并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易学易练。他的书法作品曾在1990年获得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的日本国际印刷体竞赛世界最高奖,1991年获得1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书法展世界文化艺术金奖。
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 本书特色 由吕澎等编著的《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是在1990年完成的《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1992年出版)和2...
SimoneWeilcreatedamemorableceuvreremarkableforitslucid,striking,andseeminglytran...
《Swift 3开发指南》内容简介:本书是基于Xcode8编写而成的,通过大量通俗易懂的案例全面讲解了Swift语言开发的相关内容。书中包含
历代书家诗词章法举要(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浩如烟海,而以古诗文为题材的书作实属精品中之精品,名人佳作更是书法爱好者鉴赏和临习的首选。一如郑板...
西泠鸿雪 本书特色 《西泠鸿雪:郁重今师友及个人作品集》收集了郁重今的收藏作品,有: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范曾、程十发等大师作品,另汇集了“西泠五老”个人作品...
赵之谦篆刻集粹-中国篆刻集粹系列 本书特色 趟之谦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杰出艺术家,书画篆刻皆一流。他立足于汉印、六朝印,又努力熔铸徽、浙二宗,并在他“崇拙”美学思想...
(精)中国陵墓雕塑全集2:西汉 节选 《中国陵墓雕塑全集(西汉)》选录西汉时期陵墓雕塑代表作品三百二十余幅,分墓表石雕、石俑、玉雕,木俑、铜俑,陶俑一,陶俑二四...
书法考级-4-6级 本书特色 群众性美术活动的普及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努力下,运用艺术等级考试的方式...
董美人墓志-(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特藏.梁启超旧藏碑帖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特藏,梁启超旧藏碑帖精选之一。该丛帖所选的都是梁启超所作的名碑...
跟田英章学楷书-全新升级-赠彩色作品纸 本书特色 《(名师堂)跟田英章学楷书(全新升级)》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书法实践,为广大书写爱好者讲解如何选择范帖、...
《上帝的指纹(上下)》是通过探寻人类史前文明而思考人类的现在并预言世界未来的力作。在这部启示录般的作品中,作者以其令人震惊
《联语粹编》内容简介:《联语粹编》六卷,为民初倪星垣(1867—1952)搜集的挽联、楹联等汇编,前6卷为倪氏及他人所撰挽联;卷七为
《园冶》一书是明代著名的造园专家计成积几址年建造园林的经验,而写就的一本园林学著作。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
《虚构家族》内容简介:本书收录“重度阅读症患者”鲁敏多年间的文学阅读笔记以及她为“同道中人”开列的一份杂食书单,是世界文学
傅山临王羲之.王献之草书 本书特色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个性极强的平民学者。他鲜明的个性,创造了崭新的时代风格,呈现出豪迈不羁、...
《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试图将建筑类型放在城市框架和结构中进行整体研究。类型既保持了文化与传统的连续性,也提供了创新和
宋元戏曲史 本书特色 《宋元戏曲史》: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面又能齐肃衷正。(中略)如此...
荣誉-普及版 本书特色 姜文说:“影片是*好的老师”。苏牧说“倘若读解好20部电影1你已经能从电影学院毕业了。”《荣誉》是一部电影读解著作,《荣誉》还是一部,电...
《日本的布1》内容简介:探索和服布料的百年心路 发现古老织物的重生之形 主要产地|代表纹样|独创技术|现代设计 無印良品Found MUJ
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 内容简介 老去的手艺,正是支撑中华千年文明的重要一环。它们的老去,正如四书五经成为教育的点缀而非主流一样,固然令人伤感,但也只是文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