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王树增战争系列作品登顶之作!七十年,**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以第二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新写作,全新阅读战争的体验,对抗日战争全新定位和见识的巨著。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抗日战争》写作长达六年之久。由于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抗日战争亲历者遍布各地。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后完成了这部大书。《抗日战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为经纬,突出反映并全景式地记叙1937—1945年这八年抗战中的主要战役战斗。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企图、计划,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和战役经过,都做了详尽的记叙,特别是对战役战斗结局及其经验教训,能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以分析、总结与点评。这部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文学叙述向*广大的读者解读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持久的战争。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山河破碎、艰难困苦、牺牲巨大的历史现实下如何同仇敌浴血奋战,*终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所揭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广大读者认识战争的本质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今日中国,都有着巨大的认知意义和价值。全面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可能。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对外交流通畅,两岸对历史的态度日趋一致,尘封已久的秘密文书档案也纷纷解密。有太多读者希望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太多他们的父辈曾亲身经历的战争需要重新讲述。此时回首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创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巨著,便既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了。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一直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这也是他的“战争写作”的价值所在。正是基于此,王树增完成了他“战争系列”*为宏阔的一部作品——《抗日战争》。
王树增战争系列自200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有《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系列作品问世。他开创了全新的战争史写作范式,也为战争文学树立了新标杆。这一系列作品所具备的坚实宏大的结构、国际的视角、对现实的关照以及详尽的资料,使他拥有了数百万忠实的读者,而万众期待的《抗日战争》将于2015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此中国战争系列作品将完满收官。《长征》基调乐观,以这一人类重大的精神事件展示信仰的力量;《解放战争》气势恢宏,写出民心向背之别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朝鲜战争》以对万千战士的悲悯之情,构建起对战争整体格局的无奈与戏谑;而《抗日战争》基调庄严,全景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的惨烈与悲壮,这是七十年来**部属于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史!
1、七十年首部全民族抗战史!
2、第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战史!
3、《抗日战争》——抵达历史,抵达文学
4、《抗日战争》——通战争之变,成一家之言
5、完整占有史料,还原抗战真相
立足国际视角,尽显民族气概
6、每一个父亲都在读《抗日战争》!
7、第一部全面思考、讲述、解读抗日战争的力作
8、王树增战争系列作品登顶之作——《抗日战争》
9、全景史实再现,国际视野认知
10、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王树增与你一同铭记(追忆)属于全民族的血泪与光荣!
11、七十年岁月如驰,抗日寇胆气纵横!王树增为您书写民族史诗——《抗日战争》
12、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标杆之作
13、《抗日战争》的读者群就是《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读者的总和
新华社 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 新民晚报 光明日报 经济观察报 新京报 南方都市报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文汇报 新闻出版报
中国图书商报 新华社通稿 北京日报 解放日报 银潮 作家文摘 北京青年报 楚天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
中国新闻网 新浪 腾讯 凤凰网 网易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中国非虚构文学第一人,中国战争题材第一作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 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非虚构中国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图书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爱眉小札 本书特色 徐志摩先生是一个多情的诗人,他把恋爱生活看做生命中*重要的部分,而他和他的夫人陆小曼女士的恋爱事件,更是文坛上所熟知的韵事。他们在未...
齐如山随笔 内容简介 齐如山(1877-1962),戏曲艺术理论家。作为《齐如山作品系列》,这一卷收进齐先生两书:《齐如山随笔》和《随笔》;编辑依据的是台湾《齐...
杜伊诺哀歌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为认识里尔克的神学思想提供*基本的文献:除《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外,勒塞的“里尔克的宗教观”提供了对里尔克神学思...
《文学的故事》内容简介: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
《著砚楼清人书札题记笺释(精)》内容简介:《著砚楼清人书札题记笺释》,收录著名藏书家、学者潘景郑旧藏清代文人郑文焯、朱祖谋
孙犁书札-致姜德明 本书特色 孙犁的文字朴素、精炼、明快、自然,书信亦惯于直言,用笔精短。本书收录孙犁手书百余件,便于读者瞻仰名家精神情趣,是非常珍贵的研究孙犁...
爱自己就是接纳自己 本书特色 都市身心灵导师高伟的全新散文力作,用诗意、凝练的语言展开对人生、心灵和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全新的探索和思考。爱自己就是接纳自己 内容简...
行吟的谣曲-洛尔迦诗抄 本书特色洛尔迦的诗集主要有《诗集》(1921)、《深歌集》(1921)、《*初的歌集》(1922)、《歌集》(1921-1924)、《吉...
文明小史 本书特色 由李伯元*的《文明小史(插图)/中国古典文学名*丛书》是晚清*名谴责小说之一。本书以1900年庚子事变后处于动荡、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作...
梁实秋散文:慢品烟火色,闲观岁月长 本书特色 ☆梁实秋执笔100周年专属纪念版,梁实秋长女梁文茜作序、亲自选编高度认可版本!精选散文大师梁实秋*具代表性的散文近...
沙叶新集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沙叶新集》收录了作者沙叶新近些年来的随笔杂文。这里有*酣畅的文字、*勇敢的呐喊、*精粹的传承、*真挚的情感、*冷静的思考、*清醒...
先秦秦汉卷-人间道-左东右西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文学体的中国史纲要,以散文的形式,重新阐述中华民族三千年的金戈铁马、兴亡悲欢.全书由八十篇系列主题散文组成,裁为...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大陆著名的文化史论学者、作家。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
通往古拉塔:弗拉基米尔路的苦难记忆 本书特色这是一部特别的传记,传主不是某个人,而是一条名叫“弗拉基米尔”的路。它见证了人类踏上这里的**串足迹。沙皇、战争、饥...
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 “诗话”“词话”是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形式,以评论鉴赏诗歌为主,篇幅短小、自成体系,在三言五语...
我遲遲找不到詩集的名字遲遲無法定稿最後我決定目錄上的詩每一首都可以拿來當做詩集的名字而據以形成的每一種解讀都可以成立可以
我在美丽的日本 内容简介 《我在美丽的日本》一书将川端康成独特的风格:幻想的感觉、幽情的哀伤、玄妙的余韵,这种日本传统美的文学特色尽情揽入。在他的美文中传达出人...
托马斯·胡德诗选:双语版 内容简介 《托马斯﹒胡德诗选》(双语版)首次将“雪莱时代和丁尼生时代之间*伟大的诗人”的诗歌系统地介绍给国内读者,该诗集收录了胡德充满...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 本书特色 这是两部别具风格的笔记体自传。《浮生六记》记录沈复先甜后苦的一生经历,从家庭到事业、从闺情到漫游,夫妻温存与坎坷生计、习幕作贾与撰...
《经典常谈》内容简介: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