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认为,“尽天地只是个诚,尽圣贤学问只是个思诚”。“诚”不仅仅是德性意义上的真诚、诚实,更为主要的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终极范畴—“实有”,也即真实的存在。回归真实的存在构成了王夫之哲学的根本问题。本书从有无到隐显—哲学视域的转换,引出问题并揭示船山对传统哲学进行的范式转换。从天道、人道以及两者的关系三个方面,回答什么是真实的存在。从个体知行活动与历史过程两个层面,探讨真实的存在如何可能。
王船山是明清之际*具理论深度的思想家,他的哲学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成就。围绕关于真实存在的探索,本书对船山哲学进行了颇为独到的诠释。作者从古典哲学的历史衍化以及传统形而上学批判入手,考察了船山哲学所实现的视域转换,由此,进一步从天道、人道等方面,探讨了船山对中国哲学所作的理论推进。对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问题,如有无与隐显的差异、谓之与之谓之辨、理一分殊与万法归一所代表的不同趋向、同天法道与继天继道所展现的天人关系的不同类型、船山哲学中的时间性与世界性问题等,进行了颇具新意且有一定深度的论述。同时,本书还对中国哲学中的诸多问题,做出了不同于前人的解释与分析。全书资料翔实,不囿陈说,在史料引证、理论阐释等方面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陈赟,1973年12月生,安徽怀远人。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中庸的思想》、《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现时代的精神生活》等。另有论文多篇在海内外发表。
该书针对最新的(新出土或者新校订的)非汉语(以梵语为主)的佛经写本材料,将它们与相应的汉语译本进行了细致的语言学对勘研究
易经-国学一本通-彩图全解 本书特色 《易经(彩图全解)》:通古今之变 悟成物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
思想史研究.第二辑: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 内容简介 本刊为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思想史研究辑刊。内容以研究性论文为主,兼及学术评论、书评及其他相关撰述,...
超越生死-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的著作,分别对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的生死理论作了系统的挖掘和梳...
礼记-四书五经详解 内容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
西方美学文艺学论稿 本书特色 西方美学是关于西方人审美意识的科学,它是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西方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研究西方美学,就是要通过研究,吸...
“一分为三论”这个命题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早已有之。本书作者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收集了大量的古籍资料,考察了我国古
上药真诀(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中国历代典籍中辑录了有关传统医学经典数十种,系统整理了传统医学中健康调理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全书内容包括《抱朴子论》《存神...
李零-花间一壶酒(精装48.00) 本书特色 李零先生近年来闲笔为文的结集,早些年还有一本《放虎归山》。李零先生学问好,文章好,他的存在,对李敖自我吹擂的“白话...
论正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会学、伦理学、哲学专业师生 本书是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亚里士多德”——斯宾塞基于伦理的生物学起源,对规制正当社会生活之“同等自...
金刚经注疏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金刚经》与《心经》是作为大乘佛教基础的般若系经典的精华,是中国佛教各个宗派共同依据的经典,历来广为流传,对中国...
西藏本土文化.本土宗教-苯教音乐 本书特色 苯教为西藏土著文化,土著宗教,是西藏社会发展中独具特色的文化。本书梳理了苯教音乐的文化背景,并对苯教诵经音乐、说唱音...
国学启蒙宝典 内容简介 编者选取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名贤集》和《千家诗》集成了这本“名副其实”的《国学启蒙宝典》。这些经典,...
第一哲学沉思集 本书特色 《经典通读第2辑:**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儿*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被看作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
本书辑录的,是近代佛学大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太虚和尚解说七部佛经原典的讲稿,选录的原则,一是原典的价值,二是经义的浅
《僧侶與科學家》是西方科學與佛學深入對話的結晶,內容豐富,對世界本質和生活方式的認知大有助益。--達賴喇嘛《僧侶與科學家
本书译事始于1964年冬季,全面论述了美国哲学大师威廉詹姆士的哲学思想,内容包括:哲学思维的类型、黑格尔和他的方法、关于费希
【名人推荐】晚村批点四书文,其语保存迄今者,有四书讲义四十三卷。编次于晚村卒后,其门人陈鏦之手。时为康熙丙寅,则晚村卒后
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史为经、以论为纬,按照学术界公认的历史分期,用大量详实丰富的史料,从纵横两方面全面系统阐述印度佛教在中国汉地的传播历史...
法华经的观音普门品,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是中国佛教界流行最为普遍的两品,而普门品的读诵弘通,尤为普遍盛行!原因观音大士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