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战败》介绍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更迅猛、更无畏、更成功,然而*终也比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具有自我毁灭性……这是一部美国学者的日本史研究著作,文本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学术资源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对日本人而言,直到1952年美国占领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结束,而战争年代、战败以及被占领时期,给亲历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作者试图通过《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还原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声音获取一种认知,即在一个毁灭的世界里重新开始,到底意味着什么。无论日本这个国家后来变得多么富裕,多年来这些残留的记忆,已经成为他们思考国家历史与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参照。
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更迅猛、更无畏、更成功,然而*终也比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具有自我毁灭性.回想起来,这简直就像是某种错觉——一场九十三年的梦想,演变成了由美国军舰引发和终结的噩梦.1853年,一支四艘军舰的不起眼的美国舰队(其中两艘是蒸汽动力的"黑船")抵达日本,强迫日本实行开放;1945年,一支庞大的、耀武扬威的美式"无敌舰队"再次来临,迫使日本关起大门.
当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MatthewPerry)抵达之时,日本不过是一个资源较为贫瘠的小国.二百年间,日本与外国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封建幕府将军所禁止.尽管在漫长的闭关锁国期间,日本经济在商业化方面已经很是发达,但是日本并未发生工业化革命,在科学领域也没有任何显著的进展.纵使欧美人发现这些岛民既具异国风情又聪明能干,然而没有谁会像拿破仑评价日本的邻邦中国那样评价它,前者因为广袤的疆土、众多的人口和数千年高度发达的文明,被誉为一头"沉睡的雄狮".
**章 支离破碎的生活
1945年8月15日,正午前的一刻.此后发生的事情将永远不会被33遗忘.
相原悠当时28岁,是静冈县郊区一个农民的妻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天的情景就像是一部老幻灯片,一部断断续续的黑白新闻纪录片.反反复复地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她当时正在户外劳作,一个报信的人从村里飞奔而来.他呼喊着天皇将会在正午时进行"玉音放送",就跑开了.
与这个消息相比,即使是敌国美利坚陆沉到海底的新闻,也不会更令人震惊了.天皇要讲话啦!自从继承天皇之位以来的二十年间,裕仁天皇从未直接向他所有的臣民们发过言.直到此刻为止,*高统治者的话,一直是通过"天皇诏谕"的形式传达下来的——或是印刷的诏书文本,或是由他人诚惶诚恐代读的敕谕.
半个世纪之后,相原仍然能够忆起每一个细节.她飞快地跑回村,不断地默念着《教育敕语》中的一句话,这是每个人从学生时代起就每天背诵、牢记在心的."一旦危机来临",《敕语》上说,"你们就要义勇地为祖国献身".她清楚国家的局势危在旦夕,只能想象着天皇将会激励每一个日本人,尽更大的努力来支持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就是准备战斗到死.
村民们已经聚拢在地方上唯一的一台收音机前,这台收音机只能收听国家电台那个唯一的频道,接收质量很差.天皇的讲话被噼里啪啦的杂音包围着,讲话的内容也让人难以理解.天皇的声调很高,口气拘谨而不自然.他没有用日常的口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正式的语言,时不时夹杂着典雅的古语.相原正在人群中跟其他人交换困惑的眼神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新近因为东京轰炸才迁来此地的男人的自言自语."这就是说,"那人喃喃道,"日本战败了."相原觉得所有的力气都从她的身体里流失了.当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匍匐在地.在她身边受到打击的其他人,也都躺倒在地——她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天皇的声音消失了,但是收音机还在继续嗡嗡作响.一位播音员正在播音.他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相原的脑海中,使她终生难忘:"日本军队将被解除武装并被准许遣返归国."这使相原突然间充满了希望.她那被征兵入伍送到"满洲"的丈夫可能就要回来了!那一整天和整个夜晚,她都在祈祷:"请求让我丈夫不要自杀."日本士兵被灌输了宁死不降的观念,相原害怕在此非常时刻,她丈夫可能会以自杀作为正当的、道义的响应.
此后3年间,相原一直在为丈夫的归来而祈祷.直到3年后她才知道,就在她被从地里召唤来听天皇玉音放送的前一刻,丈夫已经在5天前的一场跟苏联军队的战斗中死掉了.终究,战争已经永远地破坏了她的生活.
无条件投降
征服者们没有看到这些火光,因为同盟国占领军的**批先遣队,直到天皇玉音放送之后的两个星期才到达日本.跟他们一起到来的,是一位新的专横的权威统治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他被任命为同盟国在日本的*高司令官.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所举行的壮观仪式上,麦克阿瑟与其他同盟国的9位代表,同日本官员签署了投降协议.
投降仪式充满了象征意味."密苏里"是亨利?杜鲁门(HarryS.Truman)总统的家乡,而他有关日本*主要的决议,是在日本的两座城市投放原子弹,并力主执行他的已故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密苏里"号上飘扬的美国国旗,有一面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时,飘扬在当时白宫顶上的.另一面,是从安纳波利斯(Annapolis,美国马里兰州首府)紧急空运来的31颗星的美国星条旗,曾经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的旗舰"波瓦坦"号(Powhatten)上使用过.当年佩里的炮舰外交,迫使日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封建闭关锁国.1853年,佩里由帆船和燃煤冒烟的"黑船"组成的小型混合舰队,促使日本走上了*终灾难性的与西方列强争霸世界的历史进程.现在,一百多年光阴荏苒,美国人重又以象征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技立国的庞大海陆空军队卷土重来,以佩里旧日的旗帜炫耀着对日本的惩戒,这是当年的佩里哪怕是在*疯狂的梦境中也想象不出的.
两位签署投降文件的日本官员,一是梅津美治郎将军,代表日本帝国军方;一是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帝国政府.1932年,重光葵遭一名抗议日本殖民朝鲜的朝鲜人炸弹袭击,失去了一条腿.他那笨拙的步态,在颠簸的美国军舰甲板上,传达出一种离奇异样的深刻印象,似乎象征着伤残而脆弱的日本.不管怎样,那些来出席签署投降文件的人,站到了那些没有到场的人的位置上:因为天皇没有来参加这样的场合,皇室成员也无一人到场,即使是宫内省也未派员出席.同盟国方面领导人的让步,引起了战胜国和战败国双方阵营观察员们的惊奇.直到战争结束,甚至连露骨地拥护日本皇室的美方官员们,如美国前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JosephGrew),也假装天皇将会而且应该亲自签署正式的投降文书.而且甚至在日方已经知晓天皇不必亲自经受这场折磨之后,他们仍然装作将派一位皇室代表,有可能是皇族血亲,来代替天皇签署投降文件.在9月2日这出伟大的道德审判剧中,天皇被完全免除在外,对日方来说是令人鼓舞的征兆.因为这暗示着,胜利者可能愿意帮助天皇从*终的战争责任中解脱出来.
在"密苏里"号上的演讲中,麦克阿瑟雄辩地谈到了全人类的希望:"一个建立在理解和信任基础之上的更美好的世界将会从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产生,一个致力于人类尊严和满足人类*宝贵的愿望——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他明确地对他的美国同胞指出,"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并告诫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学着在和平中生存,现代战争的彻底破坏就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当谈到战败国日本时,这位*高司令官宣布,投降的条款委任了胜利方将日本人民从"奴隶状态"中解放出来的任务,并要确保这一民族的精力和能量回到建设的轨道上来,即他所说的"纵向发展而非横向扩张".这些严厉、庄重而充满希望的话语,以及他宽宏大量的姿态,使得日本领导人又得到了一点儿小小的安慰,他们仍然在紧张地揣摩,胜利者到底想要对他们做些什么.
……
约翰·W.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
**章 支离破碎的生活
1945年8月15日,正午前的一刻.此后发生的事情将永远不会被33遗忘.
相原悠当时28岁,是静冈县郊区一个农民的妻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天的情景就像是一部老幻灯片,一部断断续续的黑白新闻纪录片.反反复复地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她当时正在户外劳作,一个报信的人从村里飞奔而来.他呼喊着天皇将会在正午时进行"玉音放送",就跑开了.
与这个消息相比,即使是敌国美利坚陆沉到海底的新闻,也不会更令人震惊了.天皇要讲话啦!自从继承天皇之位以来的二十年间,裕仁天皇从未直接向他所有的臣民们发过言.直到此刻为止,*高统治者的话,一直是通过"天皇诏谕"的形式传达下来的——或是印刷的诏书文本,或是由他人诚惶诚恐代读的敕谕.
半个世纪之后,相原仍然能够忆起每一个细节.她飞快地跑回村,不断地默念着《教育敕语》中的一句话,这是每个人从学生时代起就每天背诵、牢记在心的."一旦危机来临",《敕语》上说,"你们就要义勇地为祖国献身".她清楚国家的局势危在旦夕,只能想象着天皇将会激励每一个日本人,尽更大的努力来支持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就是准备战斗到死.
村民们已经聚拢在地方上唯一的一台收音机前,这台收音机只能收听国家电台那个唯一的频道,接收质量很差.天皇的讲话被噼里啪啦的杂音包围着,讲话的内容也让人难以理解.天皇的声调很高,口气拘谨而不自然.他没有用日常的口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正式的语言,时不时夹杂着典雅的古语.相原正在人群中跟其他人交换困惑的眼神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新近因为东京轰炸才迁来此地的男人的自言自语."这就是说,"那人喃喃道,"日本战败了."相原觉得所有的力气都从她的身体里流失了.当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匍匐在地.在她身边受到打击的其他人,也都躺倒在地——她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天皇的声音消失了,但是收音机还在继续嗡嗡作响.一位播音员正在播音.他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相原的脑海中,使她终生难忘:"日本军队将被解除武装并被准许遣返归国."这使相原突然间充满了希望.她那被征兵入伍送到"满洲"的丈夫可能就要回来了!那一整天和整个夜晚,她都在祈祷:"请求让我丈夫不要自杀."日本士兵被灌输了宁死不降的观念,相原害怕在此非常时刻,她丈夫可能会以自杀作为正当的、道义的响应.
此后3年间,相原一直在为丈夫的归来而祈祷.直到3年后她才知道,就在她被从地里召唤来听天皇玉音放送的前一刻,丈夫已经在5天前的一场跟苏联军队的战斗中死掉了.终究,战争已经永远地破坏了她的生活.
无条件投降
征服者们没有看到这些火光,因为同盟国占领军的**批先遣队,直到天皇玉音放送之后的两个星期才到达日本.跟他们一起到来的,是一位新的专横的权威统治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他被任命为同盟国在日本的*高司令官.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所举行的壮观仪式上,麦克阿瑟与其他同盟国的9位代表,同日本官员签署了投降协议.
投降仪式充满了象征意味."密苏里"是亨利?杜鲁门(HarryS.Truman)总统的家乡,而他有关日本*主要的决议,是在日本的两座城市投放原子弹,并力主执行他的已故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密苏里"号上飘扬的美国国旗,有一面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时,飘扬在当时白宫顶上的.另一面,是从安纳波利斯(Annapolis,美国马里兰州首府)紧急空运来的31颗星的美国星条旗,曾经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的旗舰"波瓦坦"号(Powhatten)上使用过.当年佩里的炮舰外交,迫使日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封建闭关锁国.1853年,佩里由帆船和燃煤冒烟的"黑船"组成的小型混合舰队,促使日本走上了*终灾难性的与西方列强争霸世界的历史进程.现在,一百多年光阴荏苒,美国人重又以象征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技立国的庞大海陆空军队卷土重来,以佩里旧日的旗帜炫耀着对日本的惩戒,这是当年的佩里哪怕是在*疯狂的梦境中也想象不出的.
两位签署投降文件的日本官员,一是梅津美治郎将军,代表日本帝国军方;一是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帝国政府.1932年,重光葵遭一名抗议日本殖民朝鲜的朝鲜人炸弹袭击,失去了一条腿.他那笨拙的步态,在颠簸的美国军舰甲板上,传达出一种离奇异样的深刻印象,似乎象征着伤残而脆弱的日本.不管怎样,那些来出席签署投降文件的人,站到了那些没有到场的人的位置上:因为天皇没有来参加这样的场合,皇室成员也无一人到场,即使是宫内省也未派员出席.同盟国方面领导人的让步,引起了战胜国和战败国双方阵营观察员们的惊奇.直到战争结束,甚至连露骨地拥护日本皇室的美方官员们,如美国前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JosephGrew),也假装天皇将会而且应该亲自签署正式的投降文书.而且甚至在日方已经知晓天皇不必亲自经受这场折磨之后,他们仍然装作将派一位皇室代表,有可能是皇族血亲,来代替天皇签署投降文件.在9月2日这出伟大的道德审判剧中,天皇被完全免除在外,对日方来说是令人鼓舞的征兆.因为这暗示着,胜利者可能愿意帮助天皇从*终的战争责任中解脱出来.
在"密苏里"号上的演讲中,麦克阿瑟雄辩地谈到了全人类的希望:"一个建立在理解和信任基础之上的更美好的世界将会从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产生,一个致力于人类尊严和满足人类*宝贵的愿望——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他明确地对他的美国同胞指出,"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并告诫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学着在和平中生存,现代战争的彻底破坏就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当谈到战败国日本时,这位*高司令官宣布,投降的条款委任了胜利方将日本人民从"奴隶状态"中解放出来的任务,并要确保这一民族的精力和能量回到建设的轨道上来,即他所说的"纵向发展而非横向扩张".这些严厉、庄重而充满希望的话语,以及他宽宏大量的姿态,使得日本领导人又得到了一点儿小小的安慰,他们仍然在紧张地揣摩,胜利者到底想要对他们做些什么.
……
约翰·W.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
**章 支离破碎的生活
1945年8月15日,正午前的一刻.此后发生的事情将永远不会被33遗忘.
相原悠当时28岁,是静冈县郊区一个农民的妻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天的情景就像是一部老幻灯片,一部断断续续的黑白新闻纪录片.反反复复地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她当时正在户外劳作,一个报信的人从村里飞奔而来.他呼喊着天皇将会在正午时进行"玉音放送",就跑开了.
与这个消息相比,即使是敌国美利坚陆沉到海底的新闻,也不会更令人震惊了.天皇要讲话啦!自从继承天皇之位以来的二十年间,裕仁天皇从未直接向他所有的臣民们发过言.直到此刻为止,*高统治者的话,一直是通过"天皇诏谕"的形式传达下来的——或是印刷的诏书文本,或是由他人诚惶诚恐代读的敕谕.
半个世纪之后,相原仍然能够忆起每一个细节.她飞快地跑回村,不断地默念着《教育敕语》中的一句话,这是每个人从学生时代起就每天背诵、牢记在心的."一旦危机来临",《敕语》上说,"你们就要义勇地为祖国献身".她清楚国家的局势危在旦夕,只能想象着天皇将会激励每一个日本人,尽更大的努力来支持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就是准备战斗到死.
村民们已经聚拢在地方上唯一的一台收音机前,这台收音机只能收听国家电台那个唯一的频道,接收质量很差.天皇的讲话被噼里啪啦的杂音包围着,讲话的内容也让人难以理解.天皇的声调很高,口气拘谨而不自然.他没有用日常的口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正式的语言,时不时夹杂着典雅的古语.相原正在人群中跟其他人交换困惑的眼神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新近因为东京轰炸才迁来此地的男人的自言自语."这就是说,"那人喃喃道,"日本战败了."相原觉得所有的力气都从她的身体里流失了.当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匍匐在地.在她身边受到打击的其他人,也都躺倒在地——她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天皇的声音消失了,但是收音机还在继续嗡嗡作响.一位播音员正在播音.他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相原的脑海中,使她终生难忘:"日本军队将被解除武装并被准许遣返归国."这使相原突然间充满了希望.她那被征兵入伍送到"满洲"的丈夫可能就要回来了!那一整天和整个夜晚,她都在祈祷:"请求让我丈夫不要自杀."日本士兵被灌输了宁死不降的观念,相原害怕在此非常时刻,她丈夫可能会以自杀作为正当的、道义的响应.
此后3年间,相原一直在为丈夫的归来而祈祷.直到3年后她才知道,就在她被从地里召唤来听天皇玉音放送的前一刻,丈夫已经在5天前的一场跟苏联军队的战斗中死掉了.终究,战争已经永远地破坏了她的生活.
无条件投降
征服者们没有看到这些火光,因为同盟国占领军的**批先遣队,直到天皇玉音放送之后的两个星期才到达日本.跟他们一起到来的,是一位新的专横的权威统治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他被任命为同盟国在日本的*高司令官.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所举行的壮观仪式上,麦克阿瑟与其他同盟国的9位代表,同日本官员签署了投降协议.
投降仪式充满了象征意味."密苏里"是亨利?杜鲁门(HarryS.Truman)总统的家乡,而他有关日本*主要的决议,是在日本的两座城市投放原子弹,并力主执行他的已故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密苏里"号上飘扬的美国国旗,有一面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时,飘扬在当时白宫顶上的.另一面,是从安纳波利斯(Annapolis,美国马里兰州首府)紧急空运来的31颗星的美国星条旗,曾经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的旗舰"波瓦坦"号(Powhatten)上使用过.当年佩里的炮舰外交,迫使日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封建闭关锁国.1853年,佩里由帆船和燃煤冒烟的"黑船"组成的小型混合舰队,促使日本走上了*终灾难性的与西方列强争霸世界的历史进程.现在,一百多年光阴荏苒,美国人重又以象征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技立国的庞大海陆空军队卷土重来,以佩里旧日的旗帜炫耀着对日本的惩戒,这是当年的佩里哪怕是在*疯狂的梦境中也想象不出的.
两位签署投降文件的日本官员,一是梅津美治郎将军,代表日本帝国军方;一是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帝国政府.1932年,重光葵遭一名抗议日本殖民朝鲜的朝鲜人炸弹袭击,失去了一条腿.他那笨拙的步态,在颠簸的美国军舰甲板上,传达出一种离奇异样的深刻印象,似乎象征着伤残而脆弱的日本.不管怎样,那些来出席签署投降文件的人,站到了那些没有到场的人的位置上:因为天皇没有来参加这样的场合,皇室成员也无一人到场,即使是宫内省也未派员出席.同盟国方面领导人的让步,引起了战胜国和战败国双方阵营观察员们的惊奇.直到战争结束,甚至连露骨地拥护日本皇室的美方官员们,如美国前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JosephGrew),也假装天皇将会而且应该亲自签署正式的投降文书.而且甚至在日方已经知晓天皇不必亲自经受这场折磨之后,他们仍然装作将派一位皇室代表,有可能是皇族血亲,来代替天皇签署投降文件.在9月2日这出伟大的道德审判剧中,天皇被完全免除在外,对日方来说是令人鼓舞的征兆.因为这暗示着,胜利者可能愿意帮助天皇从*终的战争责任中解脱出来.
在"密苏里"号上的演讲中,麦克阿瑟雄辩地谈到了全人类的希望:"一个建立在理解和信任基础之上的更美好的世界将会从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产生,一个致力于人类尊严和满足人类*宝贵的愿望——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他明确地对他的美国同胞指出,"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并告诫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学着在和平中生存,现代战争的彻底破坏就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当谈到战败国日本时,这位*高司令官宣布,投降的条款委任了胜利方将日本人民从"奴隶状态"中解放出来的任务,并要确保这一民族的精力和能量回到建设的轨道上来,即他所说的"纵向发展而非横向扩张".这些严厉、庄重而充满希望的话语,以及他宽宏大量的姿态,使得日本领导人又得到了一点儿小小的安慰,他们仍然在紧张地揣摩,胜利者到底想要对他们做些什么.
……
约翰·W.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
约翰·W.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
《鲁迅传》内容简介:在中外鲁迅生平史料研究领域,《鲁迅传》作者(朱正)是有口皆碑的高手。这部其新近修订的鲁迅传记,不仅集几
廖平今古学研究 本书特色廖平的今古学包括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与政治思想意义上的今古学两层含义。就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来说,《廖平今古学研究》主要通过对廖平的《今...
(1919-1949)-近代后编-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时期的历...
晚清大变局 本书特色 袁伟时编著的《晚清大变局》是一部关于清末历史人物与思潮品评的专著。全书剖析了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为止的思潮与人物并旁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通...
走西口-历史上的大移民 本书特色 一首传唱百余年的经典民谣。一幅沧桑万状的历史画卷。一部百年晋商的传奇创业史。走西口-历史上的大移民 内容简介 明末清初之际,晋...
皇宫黄档-中国历代帝王宫廷故事 本书特色中国有5000余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558位帝王 。每个朝代,帝王都*力去营造象征权力的皇宫。中 国帝王们生活在九重深宫...
《房地产市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西部地区为例》内容简介: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我国房
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4 目录 考古学研究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至明代考古甲骨文金文研究*近10多年来日本的甲骨文金文研究...
从历史看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都围绕着历史人物的成败,一方面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也试图在评价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所持的标准与立场,因为不管是历...
中国方志文献汇编(2册) 内容简介 本汇编主要选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修志工作的文献材料,同时也收录了部分明清和*时期的修志文献材料。编辑本汇编的目的是...
(精)湖湘文库:汉书窥管 内容简介 《汉书窥管》代表着杨树达先生治古典文献的*高成就,同时,也被公认为是《汉书》文献整理的两大名著之一。这是一部恢弘赡富或不及《...
《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内容简介:本书聚焦新德意志帝国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精英阶层逐渐崛起,政治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十二)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2卷·2011)》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与社会、试论葛陵楚简“丘”的性质与规模、“寓兵于役”与“裁减冗役...
细说明朝风云人物 本书特色 明朝社会,自上而下,自始至终,爱恨骋意,倨傲以狂,狂放自适,嬉乐贪欢,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欲望与纠结的年代。本书节选了一些具有鲜明代表性...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 内容简介 本书从题名的姓氏、官爵、里居和亲属关系,阐明了关中古部族的名类渊源、地域分布、姓氏变迁、婚姻关系、阶级分化、部族融合以及...
古城拾遗 精装 本书特色 李善雨著的这本《古城拾遗》概述了旧县古镇的历史,古镇风情,民俗与规矩,族规、家规、文化、传统等。书中的传说故事和旧县的名优小吃等,写得...
草根皇帝朱元璋 本书特色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历史记录富有传奇色彩也拥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等诸多辣腕功过...
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71-1982) 内容简介 一、本编《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包括书目和报刊索引两部分,分别按大体一致的类项编次。所收文献的发表时间,为1...
《科创板投资策略十讲:制度、交易与案例分析》内容简介:2019年7月22日,一批科创板企业挂牌上市,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迈入“科创时代
《中国历史纪年表》大体上对照查检之用。因为,万国鼎先生从前编印的“中西对照历代纪年图表”,是一本简明易用的小册子。原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