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战败》介绍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更迅猛、更无畏、更成功,然而*终也比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具有自我毁灭性……这是一部美国学者的日本史研究著作,文本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学术资源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对日本人而言,直到1952年美国占领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结束,而战争年代、战败以及被占领时期,给亲历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作者试图通过《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还原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声音获取一种认知,即在一个毁灭的世界里重新开始,到底意味着什么。无论日本这个国家后来变得多么富裕,多年来这些残留的记忆,已经成为他们思考国家历史与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参照。
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更迅猛、更无畏、更成功,然而*终也比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具有自我毁灭性.回想起来,这简直就像是某种错觉——一场九十三年的梦想,演变成了由美国军舰引发和终结的噩梦.1853年,一支四艘军舰的不起眼的美国舰队(其中两艘是蒸汽动力的"黑船")抵达日本,强迫日本实行开放;1945年,一支庞大的、耀武扬威的美式"无敌舰队"再次来临,迫使日本关起大门.
当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MatthewPerry)抵达之时,日本不过是一个资源较为贫瘠的小国.二百年间,日本与外国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封建幕府将军所禁止.尽管在漫长的闭关锁国期间,日本经济在商业化方面已经很是发达,但是日本并未发生工业化革命,在科学领域也没有任何显著的进展.纵使欧美人发现这些岛民既具异国风情又聪明能干,然而没有谁会像拿破仑评价日本的邻邦中国那样评价它,前者因为广袤的疆土、众多的人口和数千年高度发达的文明,被誉为一头"沉睡的雄狮".
**章 支离破碎的生活
1945年8月15日,正午前的一刻.此后发生的事情将永远不会被33遗忘.
相原悠当时28岁,是静冈县郊区一个农民的妻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天的情景就像是一部老幻灯片,一部断断续续的黑白新闻纪录片.反反复复地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她当时正在户外劳作,一个报信的人从村里飞奔而来.他呼喊着天皇将会在正午时进行"玉音放送",就跑开了.
与这个消息相比,即使是敌国美利坚陆沉到海底的新闻,也不会更令人震惊了.天皇要讲话啦!自从继承天皇之位以来的二十年间,裕仁天皇从未直接向他所有的臣民们发过言.直到此刻为止,*高统治者的话,一直是通过"天皇诏谕"的形式传达下来的——或是印刷的诏书文本,或是由他人诚惶诚恐代读的敕谕.
半个世纪之后,相原仍然能够忆起每一个细节.她飞快地跑回村,不断地默念着《教育敕语》中的一句话,这是每个人从学生时代起就每天背诵、牢记在心的."一旦危机来临",《敕语》上说,"你们就要义勇地为祖国献身".她清楚国家的局势危在旦夕,只能想象着天皇将会激励每一个日本人,尽更大的努力来支持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就是准备战斗到死.
村民们已经聚拢在地方上唯一的一台收音机前,这台收音机只能收听国家电台那个唯一的频道,接收质量很差.天皇的讲话被噼里啪啦的杂音包围着,讲话的内容也让人难以理解.天皇的声调很高,口气拘谨而不自然.他没有用日常的口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正式的语言,时不时夹杂着典雅的古语.相原正在人群中跟其他人交换困惑的眼神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新近因为东京轰炸才迁来此地的男人的自言自语."这就是说,"那人喃喃道,"日本战败了."相原觉得所有的力气都从她的身体里流失了.当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匍匐在地.在她身边受到打击的其他人,也都躺倒在地——她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天皇的声音消失了,但是收音机还在继续嗡嗡作响.一位播音员正在播音.他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相原的脑海中,使她终生难忘:"日本军队将被解除武装并被准许遣返归国."这使相原突然间充满了希望.她那被征兵入伍送到"满洲"的丈夫可能就要回来了!那一整天和整个夜晚,她都在祈祷:"请求让我丈夫不要自杀."日本士兵被灌输了宁死不降的观念,相原害怕在此非常时刻,她丈夫可能会以自杀作为正当的、道义的响应.
此后3年间,相原一直在为丈夫的归来而祈祷.直到3年后她才知道,就在她被从地里召唤来听天皇玉音放送的前一刻,丈夫已经在5天前的一场跟苏联军队的战斗中死掉了.终究,战争已经永远地破坏了她的生活.
无条件投降
征服者们没有看到这些火光,因为同盟国占领军的**批先遣队,直到天皇玉音放送之后的两个星期才到达日本.跟他们一起到来的,是一位新的专横的权威统治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他被任命为同盟国在日本的*高司令官.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所举行的壮观仪式上,麦克阿瑟与其他同盟国的9位代表,同日本官员签署了投降协议.
投降仪式充满了象征意味."密苏里"是亨利?杜鲁门(HarryS.Truman)总统的家乡,而他有关日本*主要的决议,是在日本的两座城市投放原子弹,并力主执行他的已故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密苏里"号上飘扬的美国国旗,有一面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时,飘扬在当时白宫顶上的.另一面,是从安纳波利斯(Annapolis,美国马里兰州首府)紧急空运来的31颗星的美国星条旗,曾经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的旗舰"波瓦坦"号(Powhatten)上使用过.当年佩里的炮舰外交,迫使日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封建闭关锁国.1853年,佩里由帆船和燃煤冒烟的"黑船"组成的小型混合舰队,促使日本走上了*终灾难性的与西方列强争霸世界的历史进程.现在,一百多年光阴荏苒,美国人重又以象征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技立国的庞大海陆空军队卷土重来,以佩里旧日的旗帜炫耀着对日本的惩戒,这是当年的佩里哪怕是在*疯狂的梦境中也想象不出的.
两位签署投降文件的日本官员,一是梅津美治郎将军,代表日本帝国军方;一是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帝国政府.1932年,重光葵遭一名抗议日本殖民朝鲜的朝鲜人炸弹袭击,失去了一条腿.他那笨拙的步态,在颠簸的美国军舰甲板上,传达出一种离奇异样的深刻印象,似乎象征着伤残而脆弱的日本.不管怎样,那些来出席签署投降文件的人,站到了那些没有到场的人的位置上:因为天皇没有来参加这样的场合,皇室成员也无一人到场,即使是宫内省也未派员出席.同盟国方面领导人的让步,引起了战胜国和战败国双方阵营观察员们的惊奇.直到战争结束,甚至连露骨地拥护日本皇室的美方官员们,如美国前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JosephGrew),也假装天皇将会而且应该亲自签署正式的投降文书.而且甚至在日方已经知晓天皇不必亲自经受这场折磨之后,他们仍然装作将派一位皇室代表,有可能是皇族血亲,来代替天皇签署投降文件.在9月2日这出伟大的道德审判剧中,天皇被完全免除在外,对日方来说是令人鼓舞的征兆.因为这暗示着,胜利者可能愿意帮助天皇从*终的战争责任中解脱出来.
在"密苏里"号上的演讲中,麦克阿瑟雄辩地谈到了全人类的希望:"一个建立在理解和信任基础之上的更美好的世界将会从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产生,一个致力于人类尊严和满足人类*宝贵的愿望——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他明确地对他的美国同胞指出,"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并告诫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学着在和平中生存,现代战争的彻底破坏就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当谈到战败国日本时,这位*高司令官宣布,投降的条款委任了胜利方将日本人民从"奴隶状态"中解放出来的任务,并要确保这一民族的精力和能量回到建设的轨道上来,即他所说的"纵向发展而非横向扩张".这些严厉、庄重而充满希望的话语,以及他宽宏大量的姿态,使得日本领导人又得到了一点儿小小的安慰,他们仍然在紧张地揣摩,胜利者到底想要对他们做些什么.
……
约翰·W.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
**章 支离破碎的生活
1945年8月15日,正午前的一刻.此后发生的事情将永远不会被33遗忘.
相原悠当时28岁,是静冈县郊区一个农民的妻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天的情景就像是一部老幻灯片,一部断断续续的黑白新闻纪录片.反反复复地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她当时正在户外劳作,一个报信的人从村里飞奔而来.他呼喊着天皇将会在正午时进行"玉音放送",就跑开了.
与这个消息相比,即使是敌国美利坚陆沉到海底的新闻,也不会更令人震惊了.天皇要讲话啦!自从继承天皇之位以来的二十年间,裕仁天皇从未直接向他所有的臣民们发过言.直到此刻为止,*高统治者的话,一直是通过"天皇诏谕"的形式传达下来的——或是印刷的诏书文本,或是由他人诚惶诚恐代读的敕谕.
半个世纪之后,相原仍然能够忆起每一个细节.她飞快地跑回村,不断地默念着《教育敕语》中的一句话,这是每个人从学生时代起就每天背诵、牢记在心的."一旦危机来临",《敕语》上说,"你们就要义勇地为祖国献身".她清楚国家的局势危在旦夕,只能想象着天皇将会激励每一个日本人,尽更大的努力来支持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就是准备战斗到死.
村民们已经聚拢在地方上唯一的一台收音机前,这台收音机只能收听国家电台那个唯一的频道,接收质量很差.天皇的讲话被噼里啪啦的杂音包围着,讲话的内容也让人难以理解.天皇的声调很高,口气拘谨而不自然.他没有用日常的口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正式的语言,时不时夹杂着典雅的古语.相原正在人群中跟其他人交换困惑的眼神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新近因为东京轰炸才迁来此地的男人的自言自语."这就是说,"那人喃喃道,"日本战败了."相原觉得所有的力气都从她的身体里流失了.当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匍匐在地.在她身边受到打击的其他人,也都躺倒在地——她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天皇的声音消失了,但是收音机还在继续嗡嗡作响.一位播音员正在播音.他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相原的脑海中,使她终生难忘:"日本军队将被解除武装并被准许遣返归国."这使相原突然间充满了希望.她那被征兵入伍送到"满洲"的丈夫可能就要回来了!那一整天和整个夜晚,她都在祈祷:"请求让我丈夫不要自杀."日本士兵被灌输了宁死不降的观念,相原害怕在此非常时刻,她丈夫可能会以自杀作为正当的、道义的响应.
此后3年间,相原一直在为丈夫的归来而祈祷.直到3年后她才知道,就在她被从地里召唤来听天皇玉音放送的前一刻,丈夫已经在5天前的一场跟苏联军队的战斗中死掉了.终究,战争已经永远地破坏了她的生活.
无条件投降
征服者们没有看到这些火光,因为同盟国占领军的**批先遣队,直到天皇玉音放送之后的两个星期才到达日本.跟他们一起到来的,是一位新的专横的权威统治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他被任命为同盟国在日本的*高司令官.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所举行的壮观仪式上,麦克阿瑟与其他同盟国的9位代表,同日本官员签署了投降协议.
投降仪式充满了象征意味."密苏里"是亨利?杜鲁门(HarryS.Truman)总统的家乡,而他有关日本*主要的决议,是在日本的两座城市投放原子弹,并力主执行他的已故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密苏里"号上飘扬的美国国旗,有一面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时,飘扬在当时白宫顶上的.另一面,是从安纳波利斯(Annapolis,美国马里兰州首府)紧急空运来的31颗星的美国星条旗,曾经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的旗舰"波瓦坦"号(Powhatten)上使用过.当年佩里的炮舰外交,迫使日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封建闭关锁国.1853年,佩里由帆船和燃煤冒烟的"黑船"组成的小型混合舰队,促使日本走上了*终灾难性的与西方列强争霸世界的历史进程.现在,一百多年光阴荏苒,美国人重又以象征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技立国的庞大海陆空军队卷土重来,以佩里旧日的旗帜炫耀着对日本的惩戒,这是当年的佩里哪怕是在*疯狂的梦境中也想象不出的.
两位签署投降文件的日本官员,一是梅津美治郎将军,代表日本帝国军方;一是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帝国政府.1932年,重光葵遭一名抗议日本殖民朝鲜的朝鲜人炸弹袭击,失去了一条腿.他那笨拙的步态,在颠簸的美国军舰甲板上,传达出一种离奇异样的深刻印象,似乎象征着伤残而脆弱的日本.不管怎样,那些来出席签署投降文件的人,站到了那些没有到场的人的位置上:因为天皇没有来参加这样的场合,皇室成员也无一人到场,即使是宫内省也未派员出席.同盟国方面领导人的让步,引起了战胜国和战败国双方阵营观察员们的惊奇.直到战争结束,甚至连露骨地拥护日本皇室的美方官员们,如美国前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JosephGrew),也假装天皇将会而且应该亲自签署正式的投降文书.而且甚至在日方已经知晓天皇不必亲自经受这场折磨之后,他们仍然装作将派一位皇室代表,有可能是皇族血亲,来代替天皇签署投降文件.在9月2日这出伟大的道德审判剧中,天皇被完全免除在外,对日方来说是令人鼓舞的征兆.因为这暗示着,胜利者可能愿意帮助天皇从*终的战争责任中解脱出来.
在"密苏里"号上的演讲中,麦克阿瑟雄辩地谈到了全人类的希望:"一个建立在理解和信任基础之上的更美好的世界将会从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产生,一个致力于人类尊严和满足人类*宝贵的愿望——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他明确地对他的美国同胞指出,"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并告诫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学着在和平中生存,现代战争的彻底破坏就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当谈到战败国日本时,这位*高司令官宣布,投降的条款委任了胜利方将日本人民从"奴隶状态"中解放出来的任务,并要确保这一民族的精力和能量回到建设的轨道上来,即他所说的"纵向发展而非横向扩张".这些严厉、庄重而充满希望的话语,以及他宽宏大量的姿态,使得日本领导人又得到了一点儿小小的安慰,他们仍然在紧张地揣摩,胜利者到底想要对他们做些什么.
……
约翰·W.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
**章 支离破碎的生活
1945年8月15日,正午前的一刻.此后发生的事情将永远不会被33遗忘.
相原悠当时28岁,是静冈县郊区一个农民的妻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天的情景就像是一部老幻灯片,一部断断续续的黑白新闻纪录片.反反复复地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她当时正在户外劳作,一个报信的人从村里飞奔而来.他呼喊着天皇将会在正午时进行"玉音放送",就跑开了.
与这个消息相比,即使是敌国美利坚陆沉到海底的新闻,也不会更令人震惊了.天皇要讲话啦!自从继承天皇之位以来的二十年间,裕仁天皇从未直接向他所有的臣民们发过言.直到此刻为止,*高统治者的话,一直是通过"天皇诏谕"的形式传达下来的——或是印刷的诏书文本,或是由他人诚惶诚恐代读的敕谕.
半个世纪之后,相原仍然能够忆起每一个细节.她飞快地跑回村,不断地默念着《教育敕语》中的一句话,这是每个人从学生时代起就每天背诵、牢记在心的."一旦危机来临",《敕语》上说,"你们就要义勇地为祖国献身".她清楚国家的局势危在旦夕,只能想象着天皇将会激励每一个日本人,尽更大的努力来支持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就是准备战斗到死.
村民们已经聚拢在地方上唯一的一台收音机前,这台收音机只能收听国家电台那个唯一的频道,接收质量很差.天皇的讲话被噼里啪啦的杂音包围着,讲话的内容也让人难以理解.天皇的声调很高,口气拘谨而不自然.他没有用日常的口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正式的语言,时不时夹杂着典雅的古语.相原正在人群中跟其他人交换困惑的眼神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新近因为东京轰炸才迁来此地的男人的自言自语."这就是说,"那人喃喃道,"日本战败了."相原觉得所有的力气都从她的身体里流失了.当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匍匐在地.在她身边受到打击的其他人,也都躺倒在地——她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天皇的声音消失了,但是收音机还在继续嗡嗡作响.一位播音员正在播音.他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相原的脑海中,使她终生难忘:"日本军队将被解除武装并被准许遣返归国."这使相原突然间充满了希望.她那被征兵入伍送到"满洲"的丈夫可能就要回来了!那一整天和整个夜晚,她都在祈祷:"请求让我丈夫不要自杀."日本士兵被灌输了宁死不降的观念,相原害怕在此非常时刻,她丈夫可能会以自杀作为正当的、道义的响应.
此后3年间,相原一直在为丈夫的归来而祈祷.直到3年后她才知道,就在她被从地里召唤来听天皇玉音放送的前一刻,丈夫已经在5天前的一场跟苏联军队的战斗中死掉了.终究,战争已经永远地破坏了她的生活.
无条件投降
征服者们没有看到这些火光,因为同盟国占领军的**批先遣队,直到天皇玉音放送之后的两个星期才到达日本.跟他们一起到来的,是一位新的专横的权威统治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他被任命为同盟国在日本的*高司令官.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所举行的壮观仪式上,麦克阿瑟与其他同盟国的9位代表,同日本官员签署了投降协议.
投降仪式充满了象征意味."密苏里"是亨利?杜鲁门(HarryS.Truman)总统的家乡,而他有关日本*主要的决议,是在日本的两座城市投放原子弹,并力主执行他的已故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密苏里"号上飘扬的美国国旗,有一面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时,飘扬在当时白宫顶上的.另一面,是从安纳波利斯(Annapolis,美国马里兰州首府)紧急空运来的31颗星的美国星条旗,曾经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的旗舰"波瓦坦"号(Powhatten)上使用过.当年佩里的炮舰外交,迫使日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封建闭关锁国.1853年,佩里由帆船和燃煤冒烟的"黑船"组成的小型混合舰队,促使日本走上了*终灾难性的与西方列强争霸世界的历史进程.现在,一百多年光阴荏苒,美国人重又以象征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技立国的庞大海陆空军队卷土重来,以佩里旧日的旗帜炫耀着对日本的惩戒,这是当年的佩里哪怕是在*疯狂的梦境中也想象不出的.
两位签署投降文件的日本官员,一是梅津美治郎将军,代表日本帝国军方;一是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帝国政府.1932年,重光葵遭一名抗议日本殖民朝鲜的朝鲜人炸弹袭击,失去了一条腿.他那笨拙的步态,在颠簸的美国军舰甲板上,传达出一种离奇异样的深刻印象,似乎象征着伤残而脆弱的日本.不管怎样,那些来出席签署投降文件的人,站到了那些没有到场的人的位置上:因为天皇没有来参加这样的场合,皇室成员也无一人到场,即使是宫内省也未派员出席.同盟国方面领导人的让步,引起了战胜国和战败国双方阵营观察员们的惊奇.直到战争结束,甚至连露骨地拥护日本皇室的美方官员们,如美国前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JosephGrew),也假装天皇将会而且应该亲自签署正式的投降文书.而且甚至在日方已经知晓天皇不必亲自经受这场折磨之后,他们仍然装作将派一位皇室代表,有可能是皇族血亲,来代替天皇签署投降文件.在9月2日这出伟大的道德审判剧中,天皇被完全免除在外,对日方来说是令人鼓舞的征兆.因为这暗示着,胜利者可能愿意帮助天皇从*终的战争责任中解脱出来.
在"密苏里"号上的演讲中,麦克阿瑟雄辩地谈到了全人类的希望:"一个建立在理解和信任基础之上的更美好的世界将会从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产生,一个致力于人类尊严和满足人类*宝贵的愿望——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他明确地对他的美国同胞指出,"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并告诫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学着在和平中生存,现代战争的彻底破坏就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当谈到战败国日本时,这位*高司令官宣布,投降的条款委任了胜利方将日本人民从"奴隶状态"中解放出来的任务,并要确保这一民族的精力和能量回到建设的轨道上来,即他所说的"纵向发展而非横向扩张".这些严厉、庄重而充满希望的话语,以及他宽宏大量的姿态,使得日本领导人又得到了一点儿小小的安慰,他们仍然在紧张地揣摩,胜利者到底想要对他们做些什么.
……
约翰·W.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
约翰·W.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
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 目录 序编中国古代工商业(公元前2100—1840年)**章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节奴隶社会的手工业一、原始手工业的发生与发展二、青铜器的冶...
看地图读历史-美国历史地图 本书特色 一部资料新、观念新、内容丰富的美国通史。新版《美国历史地图》通过一幅幅结构清晰、内容详备的地图展示了从北美地区有人类生活以...
本卷所收12篇文章涉及历史观、历史思想与历史哲学、史学著作的比较研究等领域,传达出在史学研究中要求达到主客交融、恰如其分的
独立战争拉开了美国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美国国父们也开始了思想上的探索与交锋。如何防止政府权力的专断和扩张,保障人民的自
明史研究 目录 前言《明史》抉微《明史》编纂考略《明史》纂修考《明史》的纂修及史学思想万斯同《明史》修纂思想条辨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思想宋明清儒学派别争论与《...
《醉美延庆》内容简介:本书精心选出延庆区内的摄影作品,为读者献上一幅别具韵味的延庆人文风光长卷,让读者在精美的图画中,感知
作者从阿伦特的名著《极权主义的起源》、《论革命》、《人的条件》、《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和《精神生活》等文本入手,重构阿伦特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主要内容:朱元璋定社稷,用白骨堆砌理想,善恶再评说,张居正治天下,在死棋局里博弈,生死两重天
1912-1949-民国史学述论稿 本书特色 《民国史学述论稿(1912-1949)》论述的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近现代(1901-1949)中国史学,在这一时期...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1943年,东线的转折年。夏去秋来,库尔斯克草原上燃烧的钢铁尚未冷却,厮杀的双方又涌向宽阔的第聂伯河。横
中枢与象征-佛山祖庙的历史.艺术与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本全面论述祖庙历史文化的书,该书从祖庙本身和祖庙与佛山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了深入的探讨,将...
《这里是杭州·风景》内容简介: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拥有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这里是杭州”系列以文化寻
《元素周期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风格最强烈的文集,既有自传因素,又糅合了寓言、想象,甚至历史。作者通过
《1901—1909年的门户开放政策》内容简介:摩尔阐明了1901—1909年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复杂的历史和演变。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大量
南开日本研究:2011 本书特色 莽景石的《南开日本研究(2011)》收录了《近代日本的天皇制度——以其制度性特征为中心》、《专集: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认识》、《...
本書藉由鐘錶、鐘樓與標準時間三個案例,探討1582-1949年間,西式計時儀器及時間觀念與中國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本書首先追溯明末
昨日书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本书特色 傅斯年一生著述不多,但《夷夏东西说》一篇足以奠定其在民国史学界的地位。 昨日书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内容简介 《民族与古代...
历史可以很精彩之战将传 本书特色 历史,绝不是宫廷的勾心斗角,绝不是权臣的尔虞我诈。历史,是英雄用血与泪写成的。当前图书市场上,历史书籍虽然众多,但是能够贴近真...
Sincethemid-1990s,theInternethasrevolutionizedpopularexpressioninChina,enablingu...
印度的世界-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 本书特色 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是美国西部*大的公立博物馆,所收藏的印度和南亚地区的艺术品在西方博物馆中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