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女人》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里的重要作品。本书实际上是不同时间发表的六个短篇的组合,在收入《人间喜剧》时,作者统一了六个故事的主人公姓名,总标题改为《三十岁的女人》。在本书中,作者首次把私人风俗与人物生活的时代接轨,私人生活的冲突与社会生活的矛盾整体上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爱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与公共生活相依相存,相安相得。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假情妇》。
★ 巴氏*受女性读者喜爱的作品。★ 写出三十岁女人的心声。★ 法国小说***了不起的原创之一:既可每章独立成篇,也可整体作为一部作品。★ 新批判理论的范例之一。★ 普鲁斯特等名家赞誉有佳的作品。★ 习大大的阅读书单推荐。★ 著名翻译家沈志明倾心翻译。国内优质译本。★ 本丛书由翻译名家柳鸣九主编,多位著名翻译家、学者编选,极具收藏价值。书中妙语录: 1. 年轻姑娘往往给自己创造崇高美好的形象,非常理想的形象:对男人、对感情、对世界,给自己编造一些虚无缥缈的幻想;然后她们天真地把幻想出来的完美品行赋予某个人,并且坚信不疑。她们在自己选择的男人身上爱的是这种虚构的造物。但是后来,当她们所美化的假象,即她们的**个偶像变成面目可憎的骷髅时,她们想摆脱不幸已经来不及了。2. 孩子总是认为父母为他们作的牺牲是出于自私的感情。3. 哪怕*严历的女人,当她得知有人为她单相思时,也会本能地感到得意。4. 大多数清白无辜又没有经验的少妇都会认为,不自觉引起一个男人的爱情是一种过失,她们本能感到恐惧,这也许是在如此胆大妄为的行动面前感到软弱无力的结果。男人有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武器,那就是擅自占有一个女人的可怕力量,而女人的想象生来就是多变的,所以男人的追求对她是一种威胁或者是一种侮辱。5. 夫妻互相十分了解,长期习惯彼此的生活,妻子懂得丈夫每个细小动作的含义,能够识破他隐瞒的感情或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偶然的或者起初出于无意的思考和关注,往往能使做妻子的猛然醒悟,女子常常在濒于危急或坠入深渊时突然清醒过来。6. 女人们宁肯相信穿着打扮的学问,而不太乐意承认穿衣人的风韵和优美的体型。7. 女性有一种无法效仿的能力来表达感情,而不用过激的言辞,她们的表现力主要包含在语气、手势、神态和眼光里。8. 我们头脑中的邪念是从我们有缺点的本性中产生的,这既表明我们命运的伟大,也表明我们命运的危险。9. 女人天生的机敏往往能使她们在生活中遇到严重危机的时刻保持镇静。10. 有时候,*温柔的女人却是任性的,而任性的女人永远也不会变得温柔。11. 如果女子天性中*隐秘的愿望受到伤害的话,那么虚荣心受到的挫伤会不亚于导致自我牺牲的善心。12. 虔诚是女人的德行,只在女性之间传授、继承。13. 我们很少因为悔恨而死,多半是因为希望破灭而死。14. 女子由衷的接吻,好似把一颗心都放进了这温存的动作之中,甜蜜非凡,又好似一团透进身体的火焰,整个心都被它温暖了。缺乏这种甘露般甜蜜的接吻是苦涩的、干巴巴的。女人的天性和谐得宛如一首乐曲,只有在感情的压力下才会动荡翻腾。15. 能让女人的头如扭动的蛇一般微微晃动,具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美感,十分迷人。即使有些人的性格深藏不露,观察家只要仔细观察头部的动作和脖颈的扭动,就能对一个女人作出判断,因为这些动作和扭动变化多端、富有表情。16. 对付女人总得会利用某个秘密,这样她会对你感恩图报。好像骗子对他骗不了的正派人怀有敬意一样。17. 女人们要么洞察一切,要么什么也看不见,这取决于她们的心理状态:爱情是她们**的明灯。
译本序
三十岁的女人
一*初的失误
二埋藏心底的痛苦
三时年三十岁
四上帝的旨意
五两次相遇
六一个有罪母亲的晚年
假情妇
他想以各种不同的手法,前后二十次表现同一主题,并要求有某种深沉感,精妙感,力量感,新颖感,强烈感,就像莫奈画的五十幅鲁昴大教堂和四十幅睡莲。
——普鲁斯特
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雨果
巴尔扎克的作品是无法估量的。他那八十大卷的书(《人间喜剧》)里有一个时代,一个世界,一代人。
——茨威格
读巴尔扎克,思想的深度,文体,都免谈,太小家气——哈代,你要纯性地读,狄更斯,充满友情去读,托尔斯泰,可以苛求地读。可是我读巴尔扎克,完全放弃自己。用北方话说,豁出去了。由他支配,我没意见。
——木心
作者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译者简介:沈志明,旅法学者,翻译家,1938年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曾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任教。1983年4月在巴黎获法国文学博士学衔,1992年获法国大学法国文学系任教资格。现旅居巴黎,从事中法文化交流工作,职业翻译家。翻译作品有小说《茫茫黑夜漫游》《三十岁的女人》《寻找失去的时间》(精华本)《痛心疾首》《我*秘密的忠告》《死人的时代》等,戏剧《死无葬身之地》《阿尔托纳的隐居者》《白吃饭的嘴巴》等,传记《文学生涯》,文论《驳圣伯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编选《阿拉贡》,主编《法国名家论文艺译丛》。
雾都孤儿 本书特色《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部社会批判小说。它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利弗悲惨的身世和遭遇。奥利弗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年仅九岁就在殡仪...
《契诃夫小说选集·父亲集》内容简介:本集选收15篇短篇小说,大都写的是知识分子的各种面貌。故事读起来滑稽可笑,但深刻揭露了各
《傲慢与偏见》内容简介:《傲慢与偏见》(1813)通过几位村镇中产阶级姑娘谈婚论嫁的故事,反映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社会的
《海底两万里》内容简介: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的重要小说之一。在这部海洋小
《第二十二条军规》内容简介: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
《雨月物语》共五卷九篇志怪小说,熔日本民间传说和中国神怪故事于一炉,文字精妙、情节曲折;风格新颖、结构严密,更兼人物性格
《莎士比亚书店》内容简介:巴黎左岸朝圣地,“迷惘的一代”的精神家园,《尤利西斯》由此起航; 恺蒂女士熨帖译笔,万字长文导读,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爱尔兰著名的现代派小说家,他历时七载完成了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小说的主人公布卢姆是都柏
上野千鹤子,1948年生,现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学系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客座研究员、波恩大学客座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客座
苔丝 本书特色 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要部分——经过少许改动——曾在《图画周报》上发表过;还有几章,本来更是特别为成年读者写的,也曾以章节选登的形式,在《双周评论》和...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集整个古希腊数学成果和精神于一书。既是数学巨著,也是哲学巨著,并且第一
《童年(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真实地描述了作者苦难的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四岁时
娜娜-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娜娜》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1871-1893年间创作的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世界名著《卢贡·马卡尔家族》中...
漂亮朋友 内容简介 乔治·杜烙华递给管账女人一枚五法郎的硬币,接过找头,走出了饭馆。他自知长得漂亮,又有前士官的翩翩风度,便故意挺直腰板,以军人的熟练姿势卷了卷...
少年 本书特色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陀思妥耶夫斯基集:少年(精装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将社会小说、悬疑小说、心理小说等多种类型的小说与教育小说融为一体的集大成...
我抬起头眺望着星空,十年前发生过的事就像影片般,在脑海里重新上演了一次,悲伤也缓缓涌上心头。生和死或许是同一件事情真是不
汤姆.索亚历险记-全译本 本书特色 马克·吐温编著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全译本)》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它处处透露着批判现...
《为什么读经典》的第一版由埃斯特尔·卡尔维诺编辑,在蒙达多里出版社的“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书”丛书中出版。除了给予这本书以
哥萨克 内容简介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作者在本作品中,为现代人描绘了一幅...
黑猫-朝内166人文文库.外国中短篇小说 本书特色 爱伦·坡的独特性和超前性使其作品的影响经久不衰。直至今日,其作品亦时常现身于文学、音乐、电影与电视等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