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深的一部著作,也被公认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巅峰,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巅峰。按照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全书共15卷,在前7卷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后8卷主要是关于“人是三位一体的形象”的心智结构的讨论,无论是在西方神学史上,还是在哲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深的一部著作,也被公认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巅峰,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巅峰。按照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全书共15卷,在前7卷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后8卷主要是关于“人是三位一体的形象”的心智结构的讨论,无论是在西方神学,还是在哲学,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论三位一体》:
20.不过,有一些人却认为,他们可以凭着一己的力量,本性的能力,使自己得到净化,从而可以冥观上帝,攀近上帝——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们受骄傲沾染有多深。没有邪恶是更激烈地遭到上帝律法的反对的了,没有邪恶能给予那一切精灵中*骄傲者更大的控制权了;他就是恶魔[撒旦],他引诱我们通往深渊,阻挡我们通往高处,除非我们避开他隐藏的埋伏,另觅他途;或他以“堕落之民”——那为通往应许之城的路途而发生争执的亚玛力人(山17:8)-为手段,对我们发出的公开的攻击,被主的十字架所制伏,这十字架早已为摩西伸展的双臂所预示。他们肯定自己能“自力更生地”获得净化的理由,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能够让他们敏锐的理智目光,超乎一切受造之物之上,而得见不变真理的光辉,哪怕只是极为微渺地得见;他们嘲笑那许多的基督徒,后者做不到这一点,而只能“因信得生”(罗1:17)。但一个人如此骄傲,耻于爬上木头,又有什么好,隔着大海遥望故国,又有什么好?而一个谦卑的人,如果不能从这么远处望见故土,就爬上前者所鄙视的木头,划向故国,又有什么坏处呢。
21.这些人也责备我们不该相信肉身复活,指望我们相信他们;好像他们藉着受造之物理解崇高而不变的上帝实体(罗1:20)的能力,给了他们权力,让我们在关于无常之物的变迁,或关于时代脉络的事上向他们请教。既然他们能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确实的证据向我们显示,尘世万物都是按照永恒的相才有的,那么,他们是否能够亲见这些相?并从这些相而得知有多少种动物,每种动物的根为何,生长的速度怎样,它们受孕、生产、年限、死亡的循环为何,如何趋利避害?他们知道这些事,并不是藉着那不改变的智慧[指圣言基督],而是藉着空间和时间的实际历史,或是相信别人的发现和记录。这样,如下就是不足为奇的了:他们断不能探索在我们有生之前的世代之延续[指天堂],也不能找到如江河将人携往低处的外在过程的转折点[指死亡],以及由此回到人人有份的终点[指末日审判]。这些事甚至不是历史家们能够记叙的,因为它们远在将来,还没有人经历过、描述过。那些比别人更能理解永恒之相的哲学家,也不能凝思这些事。否则他们就不会尽力探讨历史学家的领域即过去之事,而会预知将来之事了。
22.他们称凡能预知将来之事的人为卜士,我们则称之为先知。尽管先知一名,在他们的著作里并非完全陌生。但在如何预言未来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将来的事,有的可以凭着以往的经验作推测性的预言,如医生在行医中反复观察到某一病相,以后见到时便可知道病人所患何病;农夫和海员也能作出预言,倘若他们所预告之事以后真的发生了,他们就被视为有神力。将来的事,有的是其发生已露出苗头,被目光敏锐的人老早就看了出来,并马上预告了其发生。当空中掌权者作预言时,就被看为有神力,但其实只不过像站在山顶的人看见远处有人来,就告诉站在平地的人有人来了。也有的是上帝藉着他的圣言和他的智慧(在那里过去和将来都是现在,仿佛是静止的),向天使显明,然后由天使预告给某些人,再由这些人传给别人。也有的是某些人的心灵被圣灵提到宇宙至高之处,以致他们不是藉着天使,而是自己得见将来之事的原因。空中掌权者也听见这些事,不管是藉着天使还是藉着人的宣告,不过他们所听见的,只是掌管万物的主认为合适的。也有许多事,是由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人凭着一种直觉和内心的冲动预告的,比如该亚法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因他是大祭司,就说了预言”(约11:51)。
……
奥古斯丁(354-430),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等
周伟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致力于基督教研究,发表过两部个人专著,翻译过多部基督教名著;在基督教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在多种刊物发表过很多篇论文。主要译著有:《论原罪与恩典》,《宗教哲学》,《奥古斯丁》等。
唐先生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之巨匠,其代表作之一的《哲学概论》,为当代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规模最宏大的哲学介绍书。本书内容广泛,在
我们如何思维 本书特色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1月,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发出征求启示,邀请海内外名流学者推荐“青年必读书...
道教文化100问 本书特色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艺、科技、学术思想以及民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直至今天,在我们生...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 内容简介 上卷绪论**编总论小引/2**章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4第二章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32第三...
风水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风水的主要流派,介绍了八宅风水、九星风水、三元风水等。风水 目录 前言风水学概论**章基础篇**节河图洛书的概念第二节先后天八...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自庚子赔款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留美中国学生的信仰状况。这些...
西方现代思想史-修订版 本书特色 罗兰·斯特龙伯格编著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试图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对上述方武都有所涉猎。思想史应该成为一种了解我们西方欧洲传统中...
《管子》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项目。《管子》哲学思...
解深密经疏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解深密经》是法相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此经理事悉备,要言不烦,诚大乘之纲领、法相之钤键。除序品外,全文收入《瑜...
老子还原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论述了《老子》的传播、经典化过程及孔子问礼的时间等问题,第二部分编排了相关的研究资料。老子还原 目录 序言上编老子还...
听太虚大师讲佛法 本书特色 ★太虚大师主以佛法应导现代人心,而要自学佛者之摧乎僻化、神化、腐化着手。使佛法而可行于斯世,合“人生佛教”莫由!惟其平常,乃见伟大!...
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 内容简介 西方现代哲学的人文主义不满足于传统哲学从感性中直接的东西上升到理解中的东西,以“永恒在场”的抽象同一性或本质概念为事物之根底...
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生活 本书特色 《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生活》精选爱默生的经典之作。作者以随笔的形式,通过对一些生活细节问题的解析,探讨了人类应如何对待命运,...
于丹读论语品庄子-全两册 本书特色 读国学经典力作! 张大春书法、陈传席水墨插画,再现《论语》的朴素与温暖,《庄子》的恣肆之意。 千百年来,《论语》和《庄子》互...
中国佛教史 本书特色 著名教育家、居士佛学代表人物、首在南方高等学府开讲佛教哲学之先驱蒋维乔,以畅达风趣之语言,简要系统之结构,写就中国**部以近代方法所撰之佛...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在当时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至少可以概括以下两个方面:人批判的角度来看,在《逻辑研究》完成了对心理主义
颜李师承记 本书特色 颜李学派是中国历史上颇具进步色彩的一个学术流派。尤其是其创始人颜元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平民性、务实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他提倡实文实行实体实用...
伊索寓言中的伦理-经典与解释-46 本书特色 本书为“经典与解释”第46期,论题为“伊索寓言中的伦理”。&ldq...
《传》前易学及象数易学 本书特色 人们对“义理”重视多,对“象数”重视不足,造成我们对更古老(春秩时期甚至以前)...
马克思的哲学 内容简介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面对深邃的哲学思想论述,我们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坦率地讲,这绝不是一本易读的书,首先是因为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