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深的一部著作,也被公认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巅峰,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巅峰。按照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全书共15卷,在前7卷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后8卷主要是关于“人是三位一体的形象”的心智结构的讨论,无论是在西方神学史上,还是在哲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深的一部著作,也被公认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巅峰,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巅峰。按照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全书共15卷,在前7卷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后8卷主要是关于“人是三位一体的形象”的心智结构的讨论,无论是在西方神学,还是在哲学,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论三位一体》:
20.不过,有一些人却认为,他们可以凭着一己的力量,本性的能力,使自己得到净化,从而可以冥观上帝,攀近上帝——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们受骄傲沾染有多深。没有邪恶是更激烈地遭到上帝律法的反对的了,没有邪恶能给予那一切精灵中*骄傲者更大的控制权了;他就是恶魔[撒旦],他引诱我们通往深渊,阻挡我们通往高处,除非我们避开他隐藏的埋伏,另觅他途;或他以“堕落之民”——那为通往应许之城的路途而发生争执的亚玛力人(山17:8)-为手段,对我们发出的公开的攻击,被主的十字架所制伏,这十字架早已为摩西伸展的双臂所预示。他们肯定自己能“自力更生地”获得净化的理由,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能够让他们敏锐的理智目光,超乎一切受造之物之上,而得见不变真理的光辉,哪怕只是极为微渺地得见;他们嘲笑那许多的基督徒,后者做不到这一点,而只能“因信得生”(罗1:17)。但一个人如此骄傲,耻于爬上木头,又有什么好,隔着大海遥望故国,又有什么好?而一个谦卑的人,如果不能从这么远处望见故土,就爬上前者所鄙视的木头,划向故国,又有什么坏处呢。
21.这些人也责备我们不该相信肉身复活,指望我们相信他们;好像他们藉着受造之物理解崇高而不变的上帝实体(罗1:20)的能力,给了他们权力,让我们在关于无常之物的变迁,或关于时代脉络的事上向他们请教。既然他们能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确实的证据向我们显示,尘世万物都是按照永恒的相才有的,那么,他们是否能够亲见这些相?并从这些相而得知有多少种动物,每种动物的根为何,生长的速度怎样,它们受孕、生产、年限、死亡的循环为何,如何趋利避害?他们知道这些事,并不是藉着那不改变的智慧[指圣言基督],而是藉着空间和时间的实际历史,或是相信别人的发现和记录。这样,如下就是不足为奇的了:他们断不能探索在我们有生之前的世代之延续[指天堂],也不能找到如江河将人携往低处的外在过程的转折点[指死亡],以及由此回到人人有份的终点[指末日审判]。这些事甚至不是历史家们能够记叙的,因为它们远在将来,还没有人经历过、描述过。那些比别人更能理解永恒之相的哲学家,也不能凝思这些事。否则他们就不会尽力探讨历史学家的领域即过去之事,而会预知将来之事了。
22.他们称凡能预知将来之事的人为卜士,我们则称之为先知。尽管先知一名,在他们的著作里并非完全陌生。但在如何预言未来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将来的事,有的可以凭着以往的经验作推测性的预言,如医生在行医中反复观察到某一病相,以后见到时便可知道病人所患何病;农夫和海员也能作出预言,倘若他们所预告之事以后真的发生了,他们就被视为有神力。将来的事,有的是其发生已露出苗头,被目光敏锐的人老早就看了出来,并马上预告了其发生。当空中掌权者作预言时,就被看为有神力,但其实只不过像站在山顶的人看见远处有人来,就告诉站在平地的人有人来了。也有的是上帝藉着他的圣言和他的智慧(在那里过去和将来都是现在,仿佛是静止的),向天使显明,然后由天使预告给某些人,再由这些人传给别人。也有的是某些人的心灵被圣灵提到宇宙至高之处,以致他们不是藉着天使,而是自己得见将来之事的原因。空中掌权者也听见这些事,不管是藉着天使还是藉着人的宣告,不过他们所听见的,只是掌管万物的主认为合适的。也有许多事,是由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人凭着一种直觉和内心的冲动预告的,比如该亚法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因他是大祭司,就说了预言”(约11:51)。
……
奥古斯丁(354-430),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等
周伟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致力于基督教研究,发表过两部个人专著,翻译过多部基督教名著;在基督教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在多种刊物发表过很多篇论文。主要译著有:《论原罪与恩典》,《宗教哲学》,《奥古斯丁》等。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内容简介: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
厚黑学 本书特色 一代奇才李宗吾的大破大立之作!我们读《厚黑学》,就知道又厚又黑的人到处都有,再应付世事的时候,就不会被厚黑之辈愚弄了……吾将苦研数十...
《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研究的是中原北方地区北朝晚期的石窟寺,在年代上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隋朝。这一时期,在南北和
比天空更广阔的 本书特色《比天空更广阔的(精)》收录了作者自1998年以来写的大部分思想文化随笔。全书分五辑,**辑主要摄取一些哲学家和思想者的形象,重点在他们...
东山讲堂文集12--学持戒:黄老师开讲 内容简介 黄胜常先生新著《学持戒》是继他注解《未曾有说因缘经》后又一部力作,可说是该经的演绎和副篇,是一部教人学佛做人坚...
灵眼人 目录 非惟得其意,实乃得其髓 赖永海南岳系·石头宗一执 岩头全?一系 岩头全?一传 长生皎然一放 长生皎然一通 长生皎然一叶 隆寿绍卿一懂 洛京南院一衣...
作者从沦陷了的北平,辗转到了大西北,随后,历尽艰难险阻,深入甘南藏区,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作
该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收录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写的数篇重要论文。主要包括费尔巴哈的"哲学宣言
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汪志强编著的《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是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之一,《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印度佛教净土思想,...
结构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导言和问题的地位、数学结构和逻辑结构、物理学结构和生物学结构、心理学结构、语言学的结构主义、结构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等章节。结构主义 ...
选择 内容简介 《古今图书集成术数丛刊》是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申所收的古代中国术数类部分为底本,经数年精心校勘而成。共有卜筮、星命、相术、堪...
精神的家园:中国人的思想世界 内容简介 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后一章曾写过这样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
如何思考实在? 本书特色 思考实在、真实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从柏拉图一直到现在,皆如此。但把这个问题能说清楚的学者极少。以前的著作多带有形而上学的色彩。梅...
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小) 本书特色 《华夏美学》与《美的历程》构成中国美学史的内外篇,均系李泽厚先生讨论中华传统美学的专着。本书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华夏文化强...
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彭富春教授回国7年来的思想成果,也是作者走在中西思想边界上的出神入化之作,该书打破了狭隘的专业分类,它既...
现象学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许茨文集第三卷。讨论了众多主题,包括詹姆士思想的现象学解释,胡塞尔思想研究,本书花了较大的篇幅在胡塞尔研究上,该书在其生前未出版...
中国经学(第11辑)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第11辑)》分为经学名家;日本经学;经学史论;经学文献;经学实践;札记·资讯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以来日本的十三...
2008-清华哲学年鉴 内容简介 简介《清华哲学年鉴(2008)》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2008-清华哲学年鉴 目录 主题研讨:美德伦理学论道德相对主义——麦金...
《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从宗教战争的硝烟中燃起了一道教训:任何宗教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若不面临挑战显
《龙袍与袈裟·清宫藏传佛教文化考察(套装共2册)》从清宫藏传佛教神系发展的基本脉络、皇家佛堂内部神秘的众神世界及其象征主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