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是哲学中古老、富有争议和难的话题之一。蒂莫西·奥康纳在《个人与原因》中系统地发展了一种关于人类能动性的观点。奥康纳主张的核心是“行动者”或“人的”因果关系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当代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中很大程度上被抛弃了。在对Thomas Reid,Richard Taylor 和Roderick Chisholm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主张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之后,奥康纳再次系统阐述了这个与当代因果关系讨论相关的问题。然后,他讨论了一种新颖的“理由如何解释行为”的主张,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行动者。《个人与原因》对于自由意志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而且该书将这个问题恰当地置于当代关于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著作的背景当中,同时也将该问题置于当代关于行动理论的著作的背景当中。
自由意志是哲学中*古老、*富有争议和*难的话题之一。蒂莫西奥康纳在本书中系统地发展了一种关于人类能动性的观点。奥康纳主张的核心是“行动者”或“人的”因果关系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当代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中很大程度上被抛弃了。在对thomas reid,richard taylor 和roderick chisholm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主张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之后,奥康纳再次系统阐述了这个与当代因果关系讨论相关的问题。然后,他讨论了一种新颖的“理由如何解释行为”的主张,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行动者。《个人与原因》对于自由意志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而且该书将这个问题恰当地置于当代关于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著作的背景当中,同时也将该问题置于当代关于行动理论的著作的背景当中。
《个人与原因》:
约翰·比夏普(JohnBishop)就是这样来解读范·英瓦根的,并且还认为这种推理思路是不能令人信服的。1在一个有点类似于吉莱特的评论中,他认为:“我们一定会受到严重误导,如果我们用对结果的间接的行动者一控制模型,来解释一个关于行动者对控制的直接行使的(即,控制某人自己的行动)因果理论的话——这将事关我们的(行动的因果理论)是概率性的还是决定论的”。(第71页)他继续说道,我们通过完成在这环境中会引起那些事件的行动间接控制外在于我们的事件,而我们并不是通过完成其他行动来直接控制我们的行动本身。相反,对我们行动的直接控制是由心理状态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成的,根据非决定论者的观点,这就只能是概率性的了(第72页)。
在对范·英瓦根论证的评论中,批评者也许错误把这个假设性关系中的**个要素(信念一愿望状态)看作本身就是一个行动,因此,他正确地推断出:在给定了这个先行行动之后,控制会直接随着第二个元素出现的概率而变化。然而,这个因果关系并没有联系两个这样的行动,而是将一系列的先行心理状态和一个行动联系了起来。并且完全有可能是这种情况,这个因果关系只是或然性的。
比夏普在下面的主张上确实是正确的,即如果一种恰当的因果关系能够构成某种形式的行动者控制(就如各种行动的因果理论一般主张的那样),就没有明确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种关系不能是非必然性的。我们的信念和愿望,尤其是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相对稳定的信念和愿望,是我们的自我概念的核心特征。因此,让我们的行动以适当的方式去匹配这些状态并且被它们因果地引起,就是让这类行动在它们出现的时刻成为“我们是谁”的一个产品。这并不要求:这些行动是一个先行心理状态的决定论结果,只需要是一个因果结果。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方案提供的似乎正是所需要的。决定论因果理论能够承诺某种形式的行动者控制,虽然它们未能容许真正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向行动者开放,并因此未能描述自由的、应负责任的能动性。简单非决定论方案(其中,吉莱特是我们的典型代表)获得了没有行动控制的真正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现在考察的因果非决定论容许这两者。它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具有不同的信念一愿望集合体或种种理由,指向不同的行动的过程,并且,它们中任何一个的完成(不仅仅是被选中的那个)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移植(graft)”到同一个先行环境。每一个这样的理由都是这个相应行为的一个潜在的原因,并且无论被采取的是哪个行动都将会是由这个(些)与之匹配的理由引起的。绝不会产生一个没有原因的行动。
这仍然没有解决我们的难题。尽管因果非决定论主张给不同的行动过程留下了真正的可能性,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将会是在从行动者“流出”的*小的意义上被该行动者“控制的”,但在任何给定的实例中哪一个潜在的原因会发挥效力,因此哪一个行动将会实际发生这一点并不取决于行动者,并不取决于行动者对其有所选择的东西。它更应该是一个可以归人到统计或准统计倾向的问题,这个倾向控制着种种历时性环境中的行为的一般模式,这种或然性倾向显然不是该行动者对它具有任何选择的东西。
……
蒂莫西奥康纳,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教授,当代著名心灵哲学家和行动哲学家。研究领域及形而上学、心灵哲学和宗教哲学。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要著作有《行动者、原因和事件》(1995)、《心灵哲学:当代读物》(2003)、《有神论和终极解释》(2008)等。
天人合道-老子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对“老子道论”的理论前提、丰富内涵、概念考释、逻辑细节、历史影响等,许春华博士的《天人合道——老子哲学研究》一书进行了深入系统...
陀斯妥耶夫斯基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
不可不读的巫师魔法故事 内容简介 巫师是神秘力量的代表,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他的起源。人类虽然从来没有放弃对巫师起源的探索,却也无法真正看清它完整的面容,就连研究...
孔子博客 本书特色 ●《老子博客》 以景王变法、辞官归隐、孔子问礼、老子出关等几个有据可考的事件为线索,以博客自述形式表达了老子在周朝末年对各种历史事件的...
菜根谭全编-古典名著标准读本 内容简介 一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1]观物外之物[2],思身后[3]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
周易应用经验学 本书特色 《中国易学博览:周易应用经验学》适合于研究中国哲学史、文化思想史、教育思想史的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易经爱好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国学经典系列丛书:论语精解 本书特色 自西汉起,对《论语》的注释、考证、疏解等研究非常丰富,到宋金时期儒学在“二程”、朱熹等人的推动改造下,吸收融合佛道思...
《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国人养心、养性、养生的“圣经”,不仅是现代中医学的不二源头,更是一部蕴含中国生命哲学之宗的思想著作。
西方哲学经典之作中世纪全能博士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欧洲中世纪神学集大成之作台湾天主教圣托玛斯国际中心创办人吕穆迪权威译本
药师经注释 本书特色 本书汉译有五种,依其译出时间之先后为:东晋帛尸梨密多罗(317—322)译本,刘宋慧简(457)译本(已佚),隋代达磨笈多(615)译本,...
谈美·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谈美•谈美书简》包含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和《谈美书简》这两本重要的美学著作,其中《谈美》主要阐释了美与美感、美与自然、美与...
美学的历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的作品。本书是根据意大利1958年拉泰尔查出版社(巴里)的第十版《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中的...
三国儒学本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 本书特色 李甦平*的《三国儒学本论》的主旨内容是对东亚儒学——中国儒学、韩国儒学、日本儒学的本质...
六祖坛经探秘:脚下光明 本书特色 以金刚心与金刚经相应,以智慧与光明相合,这是从未被揭示的,每个人都可行的光明之法。六祖坛经探秘:脚下光明 内容简介 脚下光明也...
不惧 本书特色 《不惧》,是铃木大拙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铃木大拙从佛教的源流、禅门公案等着眼,使读者领悟:禅自生活中来,它不是神秘主义,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伦理的智慧 内容简介 儒家思想的主体足伦理学说,而其伦理学说的核心又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问题。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理想人格...
论实证精神-汉译文库 本书特色 迄今为止,全部天文学知识一直是孤立地考察的,今后它必须成为全部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个哲学由于近三百年所有重大科学成果的自然...
生活在战争不断的以色列国土上的以色列人,他们关心战争和冲突,也关心证券和经济。新一代以色列人可以抛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学术文章必是艰涩难懂吗?看看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文章就会发现原来学术论文也可以这样妙趣横生。本书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
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认出自心的力量与潜能 本书特色 《世界上*快乐的人》无疑是一部很伟大的著作,但因为内容谈到许多脑科学知识,一些人可能觉得比较艰涩难读。本书《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