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是哲学中古老、富有争议和难的话题之一。蒂莫西·奥康纳在《个人与原因》中系统地发展了一种关于人类能动性的观点。奥康纳主张的核心是“行动者”或“人的”因果关系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当代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中很大程度上被抛弃了。在对Thomas Reid,Richard Taylor 和Roderick Chisholm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主张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之后,奥康纳再次系统阐述了这个与当代因果关系讨论相关的问题。然后,他讨论了一种新颖的“理由如何解释行为”的主张,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行动者。《个人与原因》对于自由意志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而且该书将这个问题恰当地置于当代关于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著作的背景当中,同时也将该问题置于当代关于行动理论的著作的背景当中。
自由意志是哲学中*古老、*富有争议和*难的话题之一。蒂莫西奥康纳在本书中系统地发展了一种关于人类能动性的观点。奥康纳主张的核心是“行动者”或“人的”因果关系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当代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中很大程度上被抛弃了。在对thomas reid,richard taylor 和roderick chisholm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主张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之后,奥康纳再次系统阐述了这个与当代因果关系讨论相关的问题。然后,他讨论了一种新颖的“理由如何解释行为”的主张,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行动者。《个人与原因》对于自由意志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而且该书将这个问题恰当地置于当代关于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著作的背景当中,同时也将该问题置于当代关于行动理论的著作的背景当中。
《个人与原因》:
约翰·比夏普(JohnBishop)就是这样来解读范·英瓦根的,并且还认为这种推理思路是不能令人信服的。1在一个有点类似于吉莱特的评论中,他认为:“我们一定会受到严重误导,如果我们用对结果的间接的行动者一控制模型,来解释一个关于行动者对控制的直接行使的(即,控制某人自己的行动)因果理论的话——这将事关我们的(行动的因果理论)是概率性的还是决定论的”。(第71页)他继续说道,我们通过完成在这环境中会引起那些事件的行动间接控制外在于我们的事件,而我们并不是通过完成其他行动来直接控制我们的行动本身。相反,对我们行动的直接控制是由心理状态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成的,根据非决定论者的观点,这就只能是概率性的了(第72页)。
在对范·英瓦根论证的评论中,批评者也许错误把这个假设性关系中的**个要素(信念一愿望状态)看作本身就是一个行动,因此,他正确地推断出:在给定了这个先行行动之后,控制会直接随着第二个元素出现的概率而变化。然而,这个因果关系并没有联系两个这样的行动,而是将一系列的先行心理状态和一个行动联系了起来。并且完全有可能是这种情况,这个因果关系只是或然性的。
比夏普在下面的主张上确实是正确的,即如果一种恰当的因果关系能够构成某种形式的行动者控制(就如各种行动的因果理论一般主张的那样),就没有明确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种关系不能是非必然性的。我们的信念和愿望,尤其是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相对稳定的信念和愿望,是我们的自我概念的核心特征。因此,让我们的行动以适当的方式去匹配这些状态并且被它们因果地引起,就是让这类行动在它们出现的时刻成为“我们是谁”的一个产品。这并不要求:这些行动是一个先行心理状态的决定论结果,只需要是一个因果结果。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方案提供的似乎正是所需要的。决定论因果理论能够承诺某种形式的行动者控制,虽然它们未能容许真正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向行动者开放,并因此未能描述自由的、应负责任的能动性。简单非决定论方案(其中,吉莱特是我们的典型代表)获得了没有行动控制的真正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现在考察的因果非决定论容许这两者。它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具有不同的信念一愿望集合体或种种理由,指向不同的行动的过程,并且,它们中任何一个的完成(不仅仅是被选中的那个)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移植(graft)”到同一个先行环境。每一个这样的理由都是这个相应行为的一个潜在的原因,并且无论被采取的是哪个行动都将会是由这个(些)与之匹配的理由引起的。绝不会产生一个没有原因的行动。
这仍然没有解决我们的难题。尽管因果非决定论主张给不同的行动过程留下了真正的可能性,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将会是在从行动者“流出”的*小的意义上被该行动者“控制的”,但在任何给定的实例中哪一个潜在的原因会发挥效力,因此哪一个行动将会实际发生这一点并不取决于行动者,并不取决于行动者对其有所选择的东西。它更应该是一个可以归人到统计或准统计倾向的问题,这个倾向控制着种种历时性环境中的行为的一般模式,这种或然性倾向显然不是该行动者对它具有任何选择的东西。
……
蒂莫西奥康纳,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教授,当代著名心灵哲学家和行动哲学家。研究领域及形而上学、心灵哲学和宗教哲学。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要著作有《行动者、原因和事件》(1995)、《心灵哲学:当代读物》(2003)、《有神论和终极解释》(2008)等。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内容简介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有关美的一般理论,二是戏剧理论,三是有关绘画艺术的理论。论文批驳了关于美的种种形式主义...
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 本书特色 1. 继精炼、严谨的“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之后,东方出版社推出“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将国学领域中地位*高的经典文献之:《孟子...
本读本通过六个方面的主题全面反映了德勒兹的思想:一、差异与重复;二、经验主义哲学;三、游牧空间与机器;四、批评与欲望生产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本书特色 1.*引进台湾经典译本,畅销40余年;2.陈丹青极力推崇的哲学著作,他曾说:“这本书救了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3.《...
黑格尔(1770~1831)Hegel,GeorgWilhelmFriedrich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生平与主要著作1770年8月27日生于...
密宗信仰与修持 本书特色 《密宗信仰与修持》是怡然金刚倾情演绎密宗的精髓,首度公开密宗本尊修持法门,研究真言密法*详尽、*透彻的中文书籍!密宗信仰与修持 内容简...
思辨哲学新探 本书特色 《思辨哲学新探》是作者近年来关于黑格尔哲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综合。《思辨哲学新探》不拘泥于黑格尔整个体系的一般论述,而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眼光,...
五灯会元-(精译彩图本) 本书特色 《五灯会元》是中华文化史上_部伟大的禅宗经典巨著。宋代大儒沈静明认为:禅宗语要,尽在五灯自六祖慧能始,禅宗更以灯喻佛法智慧,...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本书特色 本书以收编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的论文集为主,重点编入涉及上述课题的论文集,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内容的文集。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为的...
论自由-58-[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约翰·密尔对个人自由的深刻分析和界定,功利主义哲学在国家和社会...
《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对于重视“情节论证”的解经法来说,如何疏解亚里士多德的论说文体,成为这种
禅说庄子-天道.天运 本书特色 庄子的《天道》《天运》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对宇宙的一个宏观感受。人,之所以不自由、不自在,烦心的事情多,麻烦事情多,就是因为我们的眼...
《法华经》被称为佛说的最高教义,但因是用古汉语翻译,且夹杂众多佛学名相,不易为现代人理解,鉴于此,作者撰写了《法华经新释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
《庄子奥义》主要内容:书名《庄子奥义》,取自《老子》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绪论两篇。一篇横向描述庄子时代的战国总
宋代易学文献汇考 本书特色 宋代《易》学文献卷帙浩繁,单笔者初步统计被著录的就有700多部。所以全面系统地梳理宋代《易》学文献著者生平、内容、卷次、主旨、历代评...
淮南子-建构的道经 内容简介 简介《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全书内容庞杂,知识面涉及非常广,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了儒、墨、法...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讲述-下册 本书特色 一部众说纷纭的“天书”,一个世纪学者的全心解读,成功破译,国学大师二十年前的倾情讲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我说参同契-南怀...
西部现代化境域中的四川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在介绍四川主要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习俗的基础上,阐释了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演变的现状、路径和趋向,分析了四...
论现象学流派 本书特色 《论现象学流派》:现象学的称号在这里已经,与继黑格尔之后的第二位奠纂者胡塞尔化为同一了,保罗利科既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又和存在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