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季羡林手稿精编:传统文化与国学》丛书共为四册,分别为《传统文化之美》《民国的那些先生》《已逝去的年代》和《中国人与中国文明》。这套书提供给读者一个看人看世界的崭新视角,字里行间蕴涵着博大情怀和深刻思考,对现今追求金钱和物质的社会是一剂清醒剂,唤醒国人去寻觅自身与社会的风骨和气节。**册《传统文化之美》主要辑录季羡林先生的体悟与沉思,展现国学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地位提出的新鲜、独特而高屋建瓴的精辟论点,不仅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怀旧之情,还将勾起我们心中家国合一的文化情怀。读者从季老的体悟与沉思里,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促使我们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第二册《中国人与中国文明》主要编录了季羡林先生对中国文明发展的系列思索,紧密契合当下中华崛起、文化复兴等热点话题,探讨何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从中国文人的民族气节、普通中国人的习惯与特性、中国文明的理解与传承等角度,来阐述、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所在。第三册《已逝去的年代》是季羡林先生用真实、质朴的笔触,重述自己的多彩人生之路,展现其一生的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这既是一部纪实自传和成长史,又折射出大师对那个时代独特的评判,如同色彩斑斓的幻灯片,从大师的镜子里反射出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现实。第四册《民国的那些先生》主要收集季羡林先生与各界名流的交往及对同时代贤达的评点,展示了那个时代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触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他们就是“民国的那些先生”,他们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
致敬国学大师一介布衣,半世先生承厚德以载物,享自由而内省贫贱宠辱一切随缘,笔下科研欲罢不能冷板凳坐得十年未觉苦,著文章下笔千言半字空知天命尽人事惟勤奋当传世,开善门念东方写下人品厚重先生一生正可用生前一幅字概况:“无名有品,无位有尊。”先生离去,世人扼腕,先生的名,永留东方。大师的离去总是让人扼腕,乱世出英雄,那个战火频飞的年代铸就了一代文人的魂。他们把情托付于作品,影像,一个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他们把魂留在东方,汇入大地。冬日燕园,一塔湖图,矗立着,守候着。又有人走在季老走过的石路上了,又有人翻开了同一卷书,下一个春天……推荐阅读: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季羡林在台湾祭奠胡适先生现在就坐在燕园朗润园中一个玻璃窗下,写着《 九十述怀 》。窗外已是寒冬。荷塘里在夏天接天映日的荷花,只剩下干枯的残叶在寒风中摇曳。玉兰花也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在那里苦撑。但是,我知道,我仿佛看到荷花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玉兰花则在枝头梦着“春意闹”。它们都在活着,只是暂时地休息,养精蓄锐,好在明年新世纪,新千年中开出更多更艳丽的花朵。——季羡林《九十述怀》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央视2006年感动中国季羡林的颁奖词
季羡林 出生于1911年,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30~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于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1946年回国后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先后荣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南亚学会、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亚非学会等多个学会的会长。先生一睁致力于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上颇多建树,成为我国当代学贯东西、声望卓著的大师。先生足迹,遍布世界,寄情于文化,沟通东西。先生为人,朴实无华,让每一位接触的人如沐春风。生前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让世人叹服。
古汉语词汇讲话 内容简介 本书用丰富的资料、浅白的语言,讲述了古汉语词汇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汇的历史发展、构成,词的书写形式,词的引申义,演变的规律,以及怎样学...
舒芳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北京市朝阳区阅读课程项目负责人。从事阅读推广多年,荣获2018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
※設計概念說明:書封挖洞,透出戀人的模樣。當我們各自的快樂,成為彼此最甜美的幸福,愛情,將停格在我們想念彼此的時候。愛情可以很偉大,也可以很自私……是愛情,讓我...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 本书特色 北京,是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旧北京的历史遗存和标识也在逐渐地消逝着。至于那些不见经传的常故轶闻和不同...
菲律宾民间文学 内容简介 菲律宾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有120多个民族和170多种语言,文化多样性极其丰富,尤其是今天在许多民族、部族的原住民中仍然...
文化研究-第15辑-(2012年.夏) 本书特色 《文化研究(第15辑2013年夏)》编著者陶东风、周宪。 本辑组织了“记忆与文化”和“空间政治与城市身份”两个...
王充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以思想史为背景,探讨了王充思想的文化蕴含,理论成就,历史命运与现代阐释,揭示了王充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双向历史联结:中国文化对王充...
十家论孔 内容简介 为了便于现今和未来国内外学人了解和研究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学术研究百家争鸣的历程及其成果,特从近百年出版的大量学术著作中选辑并在此基础上以专...
凤凰城 内容简介 《凤凰城》为回族风物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透过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感受浓郁的地方风情,也可以体悟回族民间故事与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凤凰城 ...
成熟佳肴的文明-1368-1840中国饮食生活 本书特色 《成熟佳肴的文明(1368-1840中国饮食生活)》以明清两代长达543年的历史为“空间”,从生活史的...
大伴家持 等《萬葉集》是日本恆遠悠久的和歌選集,可確認身分的作者約有450位。一般認為,奈良時代宮廷歌人大伴家持(約718-785)是《萬葉集》的主要編纂者,他...
陈柱讲国学-大学讲国学-图文版 本书特色 《陈柱讲国学(图文版)》:国家爱好者的国学普及读本,机关干部和管理者的治国理政参考、修身养性指南。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
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 内容简介 三十年间,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让冰河缓缓解冻,大众文化开始生长起来——一位叫邓丽君的台湾女歌手带着她的天籁之音悄然来袭...
老照片(第四十一辑) 本书特色 一张照片、一段住事,《老照片》正在为人类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回望这些细节,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中国喜歌集 本书特色 周玉波编著的这本《中国喜歌集》**次系统、全面地辑录文献记载与民间流传的喜庆仪式歌谣,为文学、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资料,...
明朝酒文化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酒文化爱好者红学大师冯其庸先生为本书撰写书名,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圣元为本书写推荐语“实乃书香之醉人,...
南怀瑾/讲述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本书特色 没有古代哪有现代,没有父母哪有儿女,没有祖先哪有我们呢,可是我们现在迷了路……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
2003-2012-时代流言大全集-格言-中国好声音-10年全景版 本书特色 1.10年潮语说出范儿 2.爆笑热语说出达人派 3.新新语言演绎时尚style20...
张祖乐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豆瓣阅读第五届征文大赛职业组首奖、柠萌影业选择奖获得者。另一长篇作品正在进行影视改编。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内容简介 看百家讲坛主讲人“外传”个性张扬,听山大教授马瑞芳“神聊”精彩纷呈! 阎崇年、易中天、于丹、王立群、康震、孙立群、纪连海、毛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