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为媒介,研究16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全书围绕天主教和儒学的关系,讨论在当时学者之间发生的“基督论”、“年代学”、“儒家宗教性”和“中国礼仪之争”等问题。作者在文本研读和事实考订的基础上,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对涉及的内容进行“跨文化诠释”。书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很多是近年来学术界新披露的档案文献,还有不少是作者从明清史籍中查考的相关记载。作者认为:明清之际,欧洲耶稣会士和中国儒生之间有着比一般估计的“天文”、“地理”、“历算”、“火炮”等器物层面更加深入的精神交往,甚而在儒家“经学”和天主教“神学”之间,展开过深入的学术探讨。用“跨文化诠释”的方法,重现、审视和判定四百年前发生的“经学与神学相遇”的历史,作者提出:中西方学者之间的初次相遇,给世界激发的是一种“人文主义”,而非“殖民主义”。
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上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宗教史。兼任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著有《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1998)、《文化上海》(1998)、《大清帝国城市印象》(2002)、《人文上海》(2004)、《天主教三柱石论教文笺注》(2007)、《马相伯与近代中国思想》(英文,1996)等。
[在这本书中同样包含了卡斯塔尼达一开始并不明白的教诲,所以如果没有看过,一定要看过以后再评论它。 网上曾有一段:路——唐望的观照,即是出自此书,在语句上稍有不...
民间与庙堂-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 本书特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年上下求索,到了当代受到了更为严...
服饰生理学 内容简介 服饰生理学是研究服饰品与着装者———即人在生理上的矛盾与统一的科学。作者在多年研究服饰文化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服饰与生理关系的四大特征:...
民俗文化--中国民俗 内容简介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
前中国道教协会主席,于2005年羽化。
《金瓶梅》与欲 内容简介 本书评述了《金瓶梅》中各色人物的人性,有褒有贬,有分析有论说,对其所涉及的官员任用、科举制度、文化现象,市井百态多作批判。《金瓶梅》与...
苏轼与朱熹 本书特色 《苏轼与朱熹》从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一种眼光、另外一种笔调审视、描画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在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思...
成为好记者、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的压力一直折磨着生活高速运转的瑞秋·凯莉,在一个稀松平常的夜晚,她终于崩溃了。她整夜失眠,此后夜夜无眠,身体危如累卵,生活乌七...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本书特色 这两场精湛的对话,前后跨度近二十年!著名作家刘心武与著名学者张颐武共同探讨新时期以来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文学与文...
门神文化 本书特色 浏览斑斓年华,透视民俗心里;珍赏民间图样,走进神像世界;透过千年烟云,探寻文化源流门神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不限于对门神知识的单纯介绍,而是把...
城厢掌故-老上海 本书特色 《老上海城厢掌故》从上海名称的来历、关于上海建县年份、沙船与上海港、上海城墙与城门、上海拆城和城墙砖、上海县衙门、上海的校场和旧校场...
语言文字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届中国语言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合集。集中收录了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学者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新的...
中国人本色 本书特色 这本书里的一些细节非常有趣,作者发表的观点一针见血,有一种局外人特有的敏锐与清醒。它像一面镜子,在镜子里,我们隐约看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活在...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实际上体现了老师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两个重要思想:一是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二是文化主要凝聚于词汇。...
实录北京:八十年代印象 本书特色 钱瑜先生的这些照片拍摄日期始于1970年代后期,止于1980年代后期,拍摄地点仅限于北京一些人人去得的公共场所。而他就从日常生...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大量实例,详尽介绍了每个标点符号的主要功能和正确用法,针对使用中容易致错或混淆的地方进行重点分析,正例、误例相互...
名家·名译--一千零一夜 本书特色 《一千零一夜(名家名译)》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阿拉伯人民历经几百年共同创作、搜集、加工提炼和编纂而成的一部文学巨著。全书由...
中国古代杂技 本书特色 本书从杂技这一独特视角,勾勒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古代杂技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本书文理兼备,是中国...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本书特色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可用作翻译和翻译理论教材,特别适用于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翻译与语言文化研究...
文言常用虚词通解:虚词图解 用法溯源 用法表解 用法辨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实用性、学术性兼备的文言虚词专著。选收了文言常用虚词122个,每个虚词独立成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