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旅居美欧数十年,用多部传世经典专著,向西方介绍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本书同大师同类专著一样,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重新演绎了北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郛、市区与郊野、皇室与民众、皇宫、御苑、寺庙、佛塔、雕塑、绘画、书法等等城市名片也尽收其中。而这些,再尽可能的辅之以大量珍贵的老北京照片和地图,更是国人不可不读的大师又一名作。
全方位再现原味北京的大师经典,贴心体会北京精神的大成之作!
*真实准确的纪实性、*引人入胜的可读性、*高的艺术品位、*强的收藏价值!
**篇老北京的精神
在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掌握中央政权之前,北京曾经是世界上*大的开放性的都城之一。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巴黎和北京被人们公认为世界上两个*美的城市,有些人认为北京比巴黎更美。几乎所有到过北京的人都会渐渐喜欢上它。它的难以抵御的魅力恰如其难以理解和描绘的奥秘。事实上所有古老的大城市都像宽厚的老祖母,她们向孩子们展示出一个让人难以探寻净尽的大世界,孩子们只是高高兴兴地在她们慈爱的怀抱里成长。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人们每年都在对其增进了解。在巴黎生活了十年后,只有那些勇敢之士才会宣称他们已经了解了那个城市。北京也是如此。这是一个有待探寻的城市,决不是周游几日就能了解的。要真正了解它,非长住其中不可。民国初期,我见到许多来北京作十天半月游的欧洲人,结果却是决定在此定居。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个性。一位毫无个性的女士也可能很迷人,但一个城市却不同。所有古老的城市都是经历若干世纪成长演变的产物。它们饱经战争的创伤,蕴涵历史的积淀迹。它们是已逝的人们的梦想的见证。就像拿破仑和奥斯芒在巴黎留下了他们的痕迹,玛利亚·特利莎女王和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维也纳记载着他们的历史一样,永乐、乾隆皇帝也将他们的历史载入了北京城的史册。特别是乾隆,在六十年的和平、繁荣统治期内,重建、缮饰、美化了每一个历史性建筑物,使北京成为富丽堂皇的城市。
然而,一个城市绝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多少代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造成就给这个城市留下宝贵遗产,并把自己的性格融于整个城市。朝代兴替,江山易主,可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如故。十六世纪,宦官们在文武百官头上布下一片恐怖气氛。宦官魏忠贤尤其嚣张,他将自己的画像悬挂于全国各地,迫使人们向其鞠躬示敬。他还出资修缮西山碧云寺,以使自己在北京留些痕迹,但同样是匆匆过客,与别人并无二致。城市永在,而他们的人生岁月转瞬即逝。可见任何城市都要比一时主宰它的人伟大。
有三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便赋予了北京独有的个性:自然、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艺术体现于装饰北京的那些塔楼、宫殿;人们的生活方式、贫富状况、风俗习惯和节庆活动决定了城市生活是舒适、闲逸、富有朝气,还是充满了斤斤计较的,赚钱狂似的商贩们的喧嚣与粗俗。幸运的是北京的自然环境、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协调地结合在一起。
……
林语堂:超越时间/历史的普遍主义田园都市
作为小说家、散文家、哲人、语言学家和“世界公民”,林语堂虽然也象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一样,摆荡于都市与乡村之间,但他既没有纯然以乡村美学或田园诗学为起点或归宿,从而批判现代都市与工业文明的罪恶与堕落,也没有刻意经营深厚、独特的都市文学。一如他笔下的“快活天才”苏东坡,林语堂恣意驰骋于乡村与都市之间,天马行空,自得其乐。具体到林语堂笔下的北京形象,那是一个“田园都市”,一个“文化之城”与“象征之城”,一个“理想的城市”,甚至是赫然立于古今、中外的“世界城市”。林氏构造的北京形象,正可视为他本人文化普遍主义或普遍主义式“文化翻译”的具体产物。
在《京华烟云》完稿以前,林语堂1937年8月15日曾在《纽约时报》发表短文,向美国读者言传虽然沦陷于日人之手,却仍旧迷人的北平,我们不妨将此文与《京华烟云》相对照。林语堂精练笔墨下的北平,“像一个国王的梦境”,像“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是采购者的天堂”,有“旧的色素和新的色素”,……而最重要的是,“北平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美”。或者一如他在《京华烟云》中刻意突显的,北京城是田园与都市的合体:
在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内,城市生活极高度之舒适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保存而未失,犹如在有理想的城市,头脑思想得到刺激,心灵情绪得到安静。……既富有人文的精神,又富有崇高华严的气质与家居生活的舒适。
无疑,这一“田园都市”既容纳自然的美景,慷慨的精神,和谐的人/物/事,却也不乏现代都市生活的舒适与便利。林氏眼中望去的北京,“山丘、树木、宫殿构成了一组迷人的景色,色彩之组合极为神奇!”
这是鸟瞰的视野中所呈现的自然景观与帝王气象的弥合,这是同时涵概传统与现代的全景式乌托邦,时间停滞或被超越,从而留下一种非历史的、普适意义的城市意象。
需要指出的是,林语堂在礼赞北京式的新旧和谐、古典与现代共处之时,却对上海式的摩登出言不“逊”。在《上海颂》(A Hymn to Shanghai)中,他开篇便道,
上海是可怕的,非常可怕。上海的可怕,在它那东西方的下流的奇怪混合,在它那浮面的虚饰,在它那赤裸裸而无遮盖的金钱崇拜,在它那空虚,平凡,与低级趣味。上海的可怕,在它那不自然的女人,非人的劳力,乏生气的报纸,没资本的银行,以及无国家观念的人。上海是可怕的,可怕在它的伟大或卑弱,可怕在它的畸形,邪恶与矫浮,可怕在它的欢乐与宴会,以及在它的眼泪,苦楚,与堕落,可怕在它那高耸在黄浦江畔的宏伟而不动摇的石砌大厦,以及靠着垃圾桶里的残余以苟延生命的贫民棚屋。 林语堂仍旧以简单化、定型化、甚至刻意丑化的手法,表达他本人对虚浮、畸形、异化之都市文化的否定。他甚至抵触那标志着“现代化之亮度”的闪烁的霓虹灯,以及凸显“现代性之高度”的摩天大楼、“那高耸在黄浦江畔的宏伟而不可动摇的石砌大厦”。但实际上,林氏并不排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的改进,因为“思想上的排外,无论如何是不足为训的”,但他一直警醒东、西方文化畸形、怪异的组合,抵制肤浅、摩登的都市现代性,而将自己的“田园都市”理想建构在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如北京、巴黎和维也纳。
除此以外,林语堂也未忽略北京的“富强”之维。北京之“富强”,不仅见于林氏在《辉煌的北京》中刻意援引的马可•波罗的游记,他还在《迷人的北平》中将北平描画成一个富丽堂皇的“珠玉之城”,“一个人的眼睛从没有见过的宝石城”。
北京之“富强”还可见于“前现代”北京的辉煌与荣耀,那是北京“庄严的设计构想”,以及“雄伟”、“开阔”、“肃穆”的感觉。(宋伟杰)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并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76年在香港逝世。
收藏文化 本书特色 1.1995年,“雅俗文化书系”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赵朴初题字,季羡林作序;2011年,新版“雅俗文化书系”重装推出,延续经典。2.为读者...
永恒的大自然诗篇-山海经 本书特色这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米什莱以文学语言所写的享誉一时的系列科学散文《山》《海》之精选本。它取材于作者广阔的世界之旅,展现山的高...
[在这本书中同样包含了卡斯塔尼达一开始并不明白的教诲,所以如果没有看过,一定要看过以后再评论它。 网上曾有一段:路——唐望的观照,即是出自此书,在语句上稍有不...
太阳与献祭众神(阿兹特克与玛雅神话)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非同一般的世界历史。每本书中都充满了处于某一文化核心地位的奇特故事、神秘仪式、愤怒的神灵以及幽灵的探求和...
中国古代军队-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 本书特色 研究、揭示古代军队生话,是非常有意思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社会生话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而不断史迁,时代的...
月亮的传说 本书特色 月亮啊!你心里有什么,竟能这样有力地打动我的心?——济慈,《恩底弥翁》《月亮的传说》一书通过叙述各地的月神传说,把古往今来无数与月亮有关的...
《辩护的逻辑》内容简介:本书尝试呈现缜密辩护逻辑的展开方式及其案例实务样态,从事实逻辑与法律逻辑出发,还原最为真实的刑事辩
掌故-第二集 本书特色 《掌故》聘请钟叔河、董桥、陈子善、赵珩、白谦慎五位先生为顾问,由百年中华书局诚意推出。一方面,从文章体式和趣味上而言,希冀可以延续晚清民...
★新一代建筑师中重要的声音和代表马岩松★用艺术振兴日本乡村★探究建筑与艺术的终极意义★发掘建筑之无限可能的颠覆传统之作★马岩松与MAD的设计笔记【内容简介】川端...
汉语的祖先 内容简介 “汉语的祖先”这一重大课题,不仅是华夏语言起源的专项研究,而且涵盖华夏文化、华夏民族乃至东亚—南洋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人类...
容忍与自由 本书特色 “胡适三书”精选了民国大师胡适*具代表性的作品。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文集精品选粹。 《四十自述》可谓中国自传类名篇,从中可看到胡适的...
挖眼睛、切耳朵、砍頭、燒死、變石頭……面對陰影與邪惡的代價到底有多少?魔神仔、吊死鬼、骷髏、山怪、巨人、女巫、魔法師……榮格派童話分析大師最可怕又最吸引人的一本...
中国字体变迁史简编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探讨汉字字体变迁的历史、基本规律和艺术价值,下编研究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真书等不同汉字字体的形态特...
內容簡介好評的咖啡,向來多以「優良的咖啡豆與搭配得宜的煮法」為首要目標。一杯咖啡有百變風味,在於你要端出什麼,更在於煮法的技術,以及如何運用咖啡豆本身的特性。當...
繼《屍人莊殺人事件》後,再次刷新讀者的閱讀味蕾時空旅行 ╳ 本格推理 = 命運給予愛情&人性的終極試煉2019年鮎川哲也獎獲獎作!為了挽救瀕死的摯愛,他踏上穿越...
敦煌学术史-事件.人物与著述 内容简介 《敦煌学术史丛稿》一书收录了刘进宝教授从1988年到2009年间在各类学术期刊、杂志(如《历史研究》、《敦煌研究》、《南...
1948天地玄黄 内容简介 本书有开胶现象,介意的书友慎重购买。在此提供修复方法如下:·工具: 熨斗一只,现在家里都用蒸汽熨斗,可以用没有蒸汽的那档。·主要方法...
论文化-徐复观全集-(全两册) 本书特色 日本民族性格杂谈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朝野上下,都留心于中国的调查研究。军阀们根据几十年调查研究的结果,自觉对中国有了把...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本书特色 希腊神话是世界上*系统、对人类文明影响*大的神话,是一扇通向西方文明源头的窗口。《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译美文)》由我国著名文学家郑...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以流传于云南人民中间的民间故事为主体,同时包容了、覆盖了全省各个少数民族族地区的民间故事集。这些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与自然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