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开精装,海天出版社出版
★ 胡经之,当代著名文艺美学家、教育家,在北大率先开设文艺美学课程,被学界视为文艺美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文艺美学的教父,同时也是深圳学术文化界的拓荒者、深圳学派的核心人物
★《胡经之文集》共含五卷,分别为:1《文艺美学》,2《中国古典文艺学》,3《比较文艺学》,4《文化美学》,5《美的追寻》
★ 1988年,胡经之的《文艺美学》专著出版,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文艺美学这一学科的奠基之作,被北大、清华、中山等众多高校采用。本文集卷一即收入此著
卷1:《文艺美学》 卷2:《中国古典文艺学》 卷3:《比较文艺学》 卷4:《文化美学》 卷5:《美的追寻》 《胡经之文集》的作者胡经之先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代人文学者,学术生涯已满60周年。他的学术著述总计约300多万字。在北大,师从五四老人杨晦学文艺学,又随朱光潜、宗白华习美学,一生都致力于融文艺学和美学于一炉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倡导建设和发展文艺美学这一新兴学科,形成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学派。
在今天的各大高等院校里,“文艺美学”是一个普遍开设的学科,然而在40年前,这个学科在中国学界还闻所未闻。40年前的全国首届美学大会上,胡经之首倡设立“文艺美学学科”,立刻得到了朱光潜等与会学者的支持,随后,胡经之在北大中文系率先开设了文艺美学课程。
胡经之,1933年6月生于江苏,是当代著名的文艺美学家、教育家,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一代人文学者。他的学术著述总达300多万字,学术生涯已满60周年。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师从五四老人杨晦攻读文艺学副博士研究生,又随朱光潜、宗白华研究美学,致力于熔文艺学、美学于一炉。20世纪80年代初,他率先提出发展文艺美学的建议,开展文艺美学研究,开拓出文艺美学新学科,在国内倡导建设和发展文艺美学这一新兴学科,形成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学派。学界将胡经之视为文艺美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称他为中国文艺美学的教父。
胡经之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深圳特区成立不久之后,受深圳大学首任校长张维院士之邀请,他和汤一介、乐黛云一起来深圳大学参与创办中文系,先后担任系主任、特区文化研究所长,兼任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等,是深圳学术文化界的拓荒者、深圳文化的先行者、深圳学派的核心人物。
1988年,胡经之的《文艺美学》专著出版,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这部书也成为了文艺美学这一学科的奠基之作,被北大、清华、中山、暨大、上海师大、山东师大等众多高校采用,成为文艺学研究生的权*教材。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凌继尧、王岳川等专门为此书专发表评论。自2001年开始,《文艺美学》的部分篇章进入高中课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收入了《文艺美学》中的“虚实相生的取境美”这一节,成为高中语文的必读教材。
胡经之一生著述甚丰,出版《文艺美学》、《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文艺美学论》、《胡经之文丛》、《中国古典文艺学》等著作,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高校教材)、《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国现代美学丛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等,曾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外国文学优秀奖、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授予的文艺理论研究突出贡献奖。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我的父亲张元济 本书特色 《我的父亲张元济》是作者继《张元济年谱》出版以后的又一力作。三年前的一天,树年先生来《编辑学刊》编辑部看我,告诉我《我的父亲张元济》的...
刘子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曾任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研究员,现自由写作。著有《午夜降临前抵达》,为首届“单向街 书...
时光笔迹-油画棒下的花卉之美 本书特色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在花开的日子,曾从百花丛中走过,看尽缤纷花朵娇艳盛开;叶落的时候,曾踩着...
李商隐诗选评 本书特色 《李商隐诗选评》领街撰稿者刘学先生,是国内知名李商隐研究专家,厚积薄发,沉酣吟吐,文字纯粹是心灵感悟的自然流露。李商隐诗选评 内容简介 ...
楚辞解故,ISBN:9787532561018,作者:朱季海(撰)著目录 楚辭解故敘楚辭解故楚辭解故續編楚辭解故三编楚辭解故四编後記附 楚
宋词三百首(插图注解) 本书特色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不仅创造了四大发明等物质财富,也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凝聚了几千年来炎黄子孙的聪明和智慧。这些财富...
明清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在众多小说流派中,直至清朝中叶才出现的侠义公案小说,无疑是最为普通民众
性与美:D.H.劳伦斯散文 内容简介 74年劳伦斯画展重见天日。这位20世纪*惊世骇俗的作家,显然对解剖学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可他的画因为生活而生机勃勃。对抗的...
回到海西-一位知识分子七十年的沧桑记忆 本书特色 《回到海西:一位知识分子七十年的沧桑记忆》:我们这些年过不惑行将就木的老人,在上世纪中期,大多经历过阶级斗争的...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
李汝珍(1763?~1830?) 清代小说家。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曾在河南任县丞。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他博学多才,读书不屑于章句帖括之学,如对壬...
收藏这么玩-王世襄说王世襄 本书特色 美术界极有价值的访谈录。——陈传席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曹鹏所做的访谈,被定义为“一项文化'抢救'工程”。“抢救...
风中的纸屑-周国平经典随笔 本书特色 1.该套书是周国平老师*具传承性的一个系列作品,许多其他畅销书都是基于这套书里的散文重新拼凑的,比如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
天涯 悟语 本书特色 《天涯悟语》三辑,主要选自《独语天涯》、《面壁沉思录》。此次以“天涯悟语”为题,专收一集,以飨读者。作者另有同类写作文字,原拟分类精选一并...
《会展英语听说教程》内容简介: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实践了“会展与英语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会
北斗京华 本书特色 周汝昌所著的《北斗京华》在行文当中,在在透露出对于旧京风物的低回恋眷之情。举凡旧京岁时风物、风景胜迹、市廛风俗、饮食风尚、师友杂忆,毫不因历...
吴梅谈曲 本书特色 近世对于戏曲一门学问,*有研究者推王静安与吴梅先生两人。静安先生在历史考证方面,开戏曲史研究之先路;但在戏曲本身之研究,还当推瞿安先生独步。...
时日之子 本书特色《时日之子》是加莱亚诺生前出版的*后一部作品。 在这部以日历体的形式写出的著作中,作者将历史、政治、常识、立场融合进了366天里每一天的故事...
叶圣陶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叶圣陶作品新编》中选的短篇,均为圣陶先生的代表作。《这也是一个人?》,写一个类似祥林嫂的“伊”的命运,鲁迅先生谈及这个短篇时...
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 本书特色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极具国际影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1960年代成名,是新浪潮派诗歌的代表人物。2004年获诺斯达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