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重新考掘被中國近現代文學史大敘述遮蔽的同志書寫(1849年至2001年),反思以父權意識形態為主導的近現代中國男性建構如何支配中國的同志書寫和性別政治。本書指出曾經作為中國性愛藝術的「豔史」傳統敘事癖好,發展到近現代中國是如何被民族國家以「性科學」為名的「性史」病理 敘事機制所邊緣化,而這些轉變也非常弔詭地正是與近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男性建構並肩同行,並以民族國家男性建構的「同志」之名進行連結和互相詢喚。本書重新想像「同志」的系譜,解構中國民族主義的男性建構,並提出以「『老同志』-新同志」範式來描述那些在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或「社會性」論述的理論基礎上有所差異的不同男性建構表現。本書的分析對象主要是選取那些在中國大陸以男同性戀、「哥兒」或「兄弟」情誼或其他性/別議題作為敘事主軸的同志書寫,除了大量的舊報刊史料,其餘是自敘傳、私函、日記、筆記、小說、散文和詩詞,也包含從小說改編的同志電影、網路小說以及現有同志論述和反同志論述的再解讀。
導讀、推薦
推薦
本書探討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男性欲望的流變以及其歷史意義。作者以同志論述角度切入議題,探索「豔史」與「性史」的辯證關係,以及其書寫與藝術創作的呈現。從王韜到王小波,從張競生到郭沫若,全書考證細膩,議論深刻,堪稱現代中國性別研究又一重要貢獻。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許維賢的大作《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審思男同性欲望論述從晚清至今在華語文化的發展。除了結合了淵博的全球理論和前現代中國論述外,此書的重要貢獻在於批駁一些認為酷兒理論僅為西方英語世界獨有現象的謬論,並在正值茁壯的華語學術世界裡,注入了深具生動原創性的研究和理論。
──裴開瑞(Chris Berry),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電影系教授
從男男情感和身體欲望為主的同性戀,到社會角色和氣質展現為主的男性建構,加上以革命情操和救國大業為主的國族打造,在許維賢精闢的歷史文學分析中編織成繁複而明確的軌跡,也寫出了「同志」概念在中國風起雲湧的時代氛圍中所形成的重要凝聚意義。
──何春蕤,台灣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
一份非常具有重大價值的文獻記錄。
──韓依薇(Ari Larissa Heinrich),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系副教授
許維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通過筆試和口試考進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先後得到新加坡陳嘉庚高級學位獎學金和北京大學優秀外國留學生全額獎學金。曾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進行訪學和研究。曾獲台灣青年文學論文獎。客座主編台灣國立台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學刊》(新馬電影專題)。論文見於《中外文學》、《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現代中國》、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和Queer Sinophone Cultures等等。與英美學者合編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Corporeality , Desire, and the Ethics of Failure。業餘以筆名翁弦尉創作,著有個人短篇小說集《遊走與沉溺》和詩集《不明生...
(展开全部)
從1949年一直到1978年去世,郭沒留下自敘傳。倒是暗中從1953年至1966年與陳明遠頻密通信和留下來「疊來有半人高」的修改詩文稿……1980年代後,這些信函和詩文稿漸漸曝光,郭家屬抗議不但與陳明遠打筆戰也把他告上法庭陳明遠最終敗訴,引起各方爭論。……信函據悉總共「二百多封」,但至今公布於世人的信函僅六十九封。陳明遠從十二歳就開始和郭通信,郭在這六十九封信里,有三次直接表示他對陳明遠的愛意。第一是陳明遠二十一岁之際,郭於1962年5月9日的信图這樣寫道:「我實在喜歡你,愛你。我接觸到的人不少,但像你這樣肯用心而又有明確認識的人,實在不多。因此,如果可能的話,我倒很願意和你住在一道……」……此封信以後,在郭的要求下他們倆開始各自化名通信,郭給陳明遠取名「海英」,自己則以「鼎堂」署名。隔年5月5日郭又向二十二歲的陳明遠示愛:「你跟那些人不一樣,你從小就敢對我說真話,所以我深深地喜歡你,愛你。」這句話重複了上一封信的修辭「喜歡你,愛你」,些熱情的修辭跟當年向汪少年的示愛:「啊,我真愛你呀!」如出一轍,只不過多了一份長輩的自重口吻。郭最後一次跟陳明遠直接表達愛意,是文革前的1965年7月30日,當時郭已七十四歲了:“两個多月了,一直沒有你的音信使我心中非常掛。是不是因為上次立群在家裡發脾氣的事影響了你的情緒?我真是不安。立群長期患病,你知道的……近年來她的疑心病加重了,曾說我關心你甚於關心自己親生的子女;説我通信太多,跟寫情書一樣……她用辦公室的名義向聲學研究所去調查你的情況,我事先根本不知道。如果我知道了,絕對不允許她那樣去做的……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了?…我確實非常爱你……我已到晚年,生活寂寞。每次你的談話,你的來信,都给我這個老人带來喜悦。我天天惦記著你。”
——引自章节:4.4魚雁往返與互相唱和:陳明遠、郭沫若與毛澤東209
清初的張潮卻把癖視為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特質:「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引自章节:0.1問題的提出:從豔史到性史7
井上 雄彦(いのうえ たけひこ、本名:成合 雄彦(なりあい たけひこ)、1967年1月12日 - )は、日本の漫画家。鹿児島県大口市(現・伊佐市)出身、熊本大学...
在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中,道家思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然而,道家在政治舞台的活跃却鲜为人知。汉代初期,面对衰退的经济和混乱的政...
克里希那穆提,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美国《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大圣者之一”。他生于印度,少年时期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将其彻底摒弃后成为彻悟的智者。他...
精彩摘录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物。……当社会上人人感情热烈的时候,他们自以为天经地义的盲动,往往失去理性,做出自己不能忍受的
小人就像埋在你人生之路的地雷,总是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炸伤你……识别防范你身边的小人,避免被小人所伤,应是你成就大业过程
本书凝聚了一个从业多年、仍战斗在办公室工作一线的小秘书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它不是以往或粗制滥造、或板着面孔、或不说真话的职场书,而是敢于揭露职场真相的...
奥威尔,英国作家。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1907年他举家迁回到英格兰。1917年,他进入伊顿公学。...
"牛津手册"中的又一座知识里程碑-汇集全球顶级学者,权威解析国际关系洞察国际秩序当下走向,探索世界格局未来发展-大国博弈,想生存就要读懂国际关系-国家在世界舞台...
高阶秀尔,日本西方美术史论名家,1932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曾留学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致力于为日本民众普及艺术知识。曾...
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Ashish Rajadhyaksha)是印度电影与文化研究理论家,印度班加罗尔的 “文化和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你不属于:印度电影...
贺秋帆,著名乐评人、影评人,自1997年起给北京三联《爱乐》丛刊撰稿,至今累计发表西方古典音乐评论40万字;2009年起给《看电影》、《午夜场》撰稿,累计发表影...
残小雪,青年作家,曾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不知名背包客,徒步登山发烧友。以文字享用当下,倾余生环游世界。代表作品:《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因为是你,晚一...
冯骥才先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他初学画,后以“伤痕文学”享誉文坛。他的《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免疫被许多人视为现代文明中最伟大的进步之一。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得预期寿命延长,儿童疾病发生率下降,通常情况下,每年可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从两个世纪以前被发现以...
西方法律的历史 本书特色 人类在地球上**次可以像现在这样,在环顾自己这块大地的同时,还可以放《西方法律的历史》眼整个文明世界;因此,我们对法律的未来充满信心。...
精彩的文案与策划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竞争的利器。本书融理论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告诉你如何才能快速写出符合市场的实用文案,如何策划好活动,如何让活动出新意,如何做...
大家都认得出好创意。印刷机、铅笔、抽水马桶、电池、互联网、GPS、Google——这些都是绝妙的创意。然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被喻为“科技界的达尔文”的作者...
编辑推荐:1. 聊天高手, 一句话就扭转乾坤!2. 你最需要的拿单神器!3. 与客户聊产品的六大技巧4. 帮客户下决心的八条铁律5. 专家型销售的七项原则宣传语...
布来恩·马苏米(Brian Massumi),加拿大政冶哲学家、社会理论家。1987年获美国耶鲁大学法国文学博士学位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读完博士后。目前在加拿大蒙...
韩]智光大师,韩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三位佛教领袖之一,也是其中唯一在世的。早年立下“世间无疾苦,人人得自由”的慈悲宏愿,当下影响遍及全球。大师一生怀抱悲悯之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