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开手做《死魂灵》**部的时候,是1835年的下半年,离现在足有一百年了。幸而,还是不幸呢,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气,使我们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也觉得仿佛写着自己的周围,不得不叹服他伟大的写实的本领。不过那时的风尚,却究竟有了变迁……倘使没有图画,是很难想像清楚的……先有七十二幅,未详何年出版,但总在1847年之前”;“读者于读译本时,并翻此册(《死魂灵一百图》),则果戈理时代的俄国中流社会情状,历历如在目前。介绍名作兼及如此多数的插图,在中国实为空前之举。”(鲁迅)——《不死的〈死魂灵〉》1946年法国出版新编《巴尔扎克文集》,配有大量插图,其中许多出自法国画家夏尔·于阿尔。也许因为巴尔扎克小说中关心的只是人物,很少对大自然的描写,所以,这些插图以人物肖像为主,大都画得夸张,粗放,极力突出人物个性,甚至不惜丑化——这与小说的风格是一致的。我猜想,插图者是巴尔扎克同时代人——那真是一个可恨可恶而又可歌可泣,不堪回首而又引人入胜的年代! ——《沙漠里的爱情》
在汪家明的“书梦”中,是无法把书与插图分开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和道具,直接取自19世纪的插图,尤其是安娜的高贵和吉提的单纯;卢梭的《忏悔录》中译本则收有十多幅线刻铜版插图,所绘当时的服饰与发式、华伦夫人的风致以及18世纪乡村的别墅,均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到身临其境。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画家对文学的阐释,超过了研究者和评论家。
本书是作者《难忘的书与插图》的续编,延续了作者对书与插图之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之关系的解读;而书中穿插的作者搜集的上百幅心爱的插图,则摇曳多姿,读来格外怡情悦目。
“果戈理开手做《死魂灵》**部的时候,是1835年的下半年,离现在足有一百年了。幸而,还是不幸呢,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气,使我们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也觉得仿佛写着自己的周围,不得不叹服他伟大的写实的本领。不过那时的风尚,却究竟有了变迁……倘使没有图画,是很难想像清楚的……先有七十二幅,未详何年出版,但总在1847年之前”;“读者于读译本时,并翻此册(《死魂灵一百图》),则果戈理时代的俄国中流社会情状,历历如在目前。介绍名作兼及如此多数的插图,在中国实为空前之举。”(鲁迅)
——《不死的〈死魂灵〉》
1946年法国出版新编《巴尔扎克文集》,配有大量插图,其中许多出自法国画家夏尔·于阿尔。也许因为巴尔扎克小说中关心的只是人物,很少对大自然的描写,所以,这些插图以人物肖像为主,大都画得夸张,粗放,极力突出人物个性,甚至不惜丑化——这与小说的风格是一致的。我猜想,插图者是巴尔扎克同时代人——那真是一个可恨可恶而又可歌可泣,不堪回首而又引人入胜的年代!
——《沙漠里的爱情》
他以写诗成名,后来写历史剧和喜剧;再后,写悲剧;晚年写传奇剧。他的历史剧名义上写的是比他早一个多世纪的英国百年历史,其实并不符合历史真实,而是通过传奇故事塑造暴君或开明君主的形象。他的喜剧主要写爱情、友谊、婚姻,歌颂正直高尚,批判吝啬丑恶。这些剧作深含着世俗的人文关怀,嬉笑怒骂,基调乐观。不过,*为世人所称道的,还是他的悲剧,虽然阴森沉郁,却能震撼人心。尤其是《哈姆莱特》和《李尔王》。
哈姆莱特的故事取自13世纪的《丹麦史》,应该是真有其人。*早将其写成剧本上演的,并不是莎士比亚。据考莎剧多以改写已有的旧剧本完成,本剧也不例外。大约写于1601年,正值莎士比亚创作的顶峰期。哈姆莱特是丹麦王子,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父丧回国,发现叔叔继承了王位,母亲也改嫁给叔叔,心中充满了疑问和痛苦。夜里,父王的鬼魂告知他是叔叔觊觎王位,毒死了父王。他半信半疑,装疯卖傻,以求真相。为此,他抛弃了爱他的少女奥菲莉娅,并无意间刺死了奥菲莉娅的爸爸、奸臣波格涅斯。他请戏班子来宫中演戏,剧情就是弟弟如何毒死哥哥篡夺王位并娶了嫂子为王后。叔叔看后脸色大变,猜到哈姆莱特已知真相,决定对他下手。
汪家明,又名汪稼明、吴禾。青岛人。早年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做过中学语文教师;曾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现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策划出版《老照片》系列、《汉字王国》、《凯恩斯传》、《极权主义的起源》、《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和“中学图书馆文库”、扬之水“棔柿楼集”等图书,业余写作小说散文,出版《久违的情感》、《难忘的书与插图》、《难忘的书与人》、《立尽梧桐影——丰子恺传》等文集。
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汉语真的要在翻译中消亡吗、历史的漂泊——有关费茨杰拉德的《鲁拜集》、后殖民状况下还有翻译吗等。翻译...
中国经典寓言 本书特色 寓言是中华文学宝库里重要的一部分,它幽默风趣,有很强的现实讽刺意味,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极大启示。本书从138种古籍中精选了550则优秀...
1840-1876-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西方的中国形象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综论1840至1876年间西方人“中国观”之纵向演变与横向差异的著作。作者选取从群...
智慧点亮人生书系--人类神秘现象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所经历的*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因为如果不再感到奇怪,...
国际汉学.第十七辑 本书特色 《国际汉学(第17辑)》中的马礼逊是一位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他所留下来的学术著作在中国近代学术史...
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 本书特色 于少东、李季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清大文产系列丛书》收集了17个典型的文化产业经典案例,从其创建背景开始,结合其创意和实...
21世纪的华语和华文:周有光耄耋文存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周有光先生畅谈全球化、现代化、信息时代,足见开通明达;探讨文字、语言文化及一些社会问题,贵推陈出新。文...
感悟汉字大智慧 内容简介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汉字源远流长,由陶文、甲骨文而金文,由籀文、篆文而隶、楷。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
澳大利亚(汉英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翻译的意大利白星出版社的《flying high》的一种,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澳大利亚各地的历...
山西-上党从来天下脊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华夏地理》“国宝中国”系列专题之一。《华夏地理》“国宝中国”系列专题,通过对一些列文物实体的寻访、追述,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诸子百家-文化的脉络 本书特色 以中英文图文对照的形式,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挖掘和回顾,注重厚重的历史感和丰富的知识性,...
民间与庙堂-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 本书特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年上下求索,到了当代受到了更为严...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本书特色 孙晨阳、张珂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辞典(精)》共收人中国古代服饰相关词条5135条,所收词条主要包括服饰名称、服饰构件名称、冠巾、配饰...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 内容简介 书摘:“*”为左右结构,由“耷、皮”组成。躂dá[ta21]跌,摔倒。《玉篇·足部》:“躂,足跌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八引...
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 目录 绪论一、选题意义二、研究现状三、研究展望四、突破创新五、研究方法及思路六、文章体例及主要研究内容**章 “塔哇”的含义及其历...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常识 本书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常识》涉及中国传统“饮”与“食”两个方面。“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和非酒精...
常识与通识(精) 本书特色 1、阿城先生的《常识与通识》是中华书局推出的“作品”系列之第二种,“作品”系列为文学大家的文化随笔。之后会陆续推出阿城先生的《闲话闲...
称谓通鉴 本书特色 勘破古今中外姓氏地名称谓奥秘,神游大千世界寻微揽胜探渊索珠。称谓通鉴 内容简介 人类必得交际。交际必有称谓。称谓必假人名、地名、事物名。《称...
张躲躲国民好闺蜜不再年轻的青春文学作者不再恋爱的前男友挖掘协会会长已出版作品长篇小说《我想你,前任》《假如面具不说谎》《我的孤单你永远不懂》《被时光隐藏的秘密》...
藏书家-第17辑 本书特色 昔年作《中国藏书文化散论》,首刊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8年第2期,讲的是藏书文化的意义,不意先后为《北京日报》(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