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选取了龚育之先生的一些回忆文章以及在自然辨证和党史研究方面的论述,如对陆定一、胡绳、周扬、秦川、于光远等人的琐忆,对自然辩证法的论断、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论证,对党史著述中的关系分析等,叙述平实,逻辑性强,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中国文化书院由著名学者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朱伯崑、汤一介、庞朴、李泽厚、乐黛云、李中华、魏常海、王守常等共同发起,以及杜维明、傅伟勋、陈鼓应等港台及海外著名学者共同创建,于1984年18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文化书院的宗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继承和阐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对海外文化的介绍、研究以及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并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向中国做贡献。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文集,由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动议,院长王守常教授全力支持,由中国文化书院牵头,联合东方出版社推出的国内各领域**学者、大家之文集,全景式展现大家之学术生活史。
弘扬中国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刻要有一个观照全球的眼光,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性。根据这样的认识,中国文化书院一直在努力使它成为一个更加有主体精神、更加开放、能容纳多元趋向的有朝气的学术团体。 ——汤一介他们在“左倾”思潮的一浪接一浪中,不断否定自我价值,努力改造自己心中的“小资产阶级王国”。纠结且痛苦,让他们在中年时代,荒废了他们的学识智慧。好在充满“思想启蒙”、“文艺复兴”气象的梦幻式的八十年代,又燃起他们的文化自觉。他们在思考西方学术的理论与方法,并理性的批评扬弃;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承继前贤学术成果,且又开创了新的研究课题方向。同时又针对社会丧失文化的主体性及自我价值的根源,做出深刻反思并发出肺腑之言。 ——王守常
龚育之(1929.12—2007.06),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和相关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名誉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曾参与《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的编辑工作和党的“十一大”至“十五大”文件的起草工作。
《证券法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全新的证券法律体系为主要依据,结合境外立法例与我国证券市场实践,对证券法基本制度与理论作了全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 内容简介 本书有三层含义:**层含义可以说是本书着眼于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来考察社会救助的意义,并研究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问题;第二...
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立足社会史,提出区域人口社会史的学科新概念;原创性地将明清江南人口社会视作一个系统,考察其自平衡的运...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受众心理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将受众研究与心理学相结合,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有声语言传播活动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对...
主编:周怡,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耶鲁文化社会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文化社会学专业委员...
川田稔,1947年生,日本历史学者。名古屋大学博士,专攻政治外交史、政治思想史。现为日本福祉大学教授、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著有《第一次大戦後日本の国民国家構想と...
《高校辅导员职业之道》内容简介: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战,访谈并记录了211、985、省属高校优秀辅导员们在实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
☆法兰西学术院2017最佳法语作者奖得主倾力之作。荣获法语作家协会法国黎巴嫩文学奖、法国国家医药学会Jean-Charles Sournia奖、法国海外省科学院...
《可怕得让人睡不着的天文》内容简介:为什么人类对天空,即宇宙,抱有如此大的兴趣呢?缘由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恐惧”。人类面
人与互联网的同构-媒介环境学视阈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 本书特色 互联网交往打破了以精英为主导的传统媒介交往方式,重构着社会的权力构成、文化构成、人们的社会认同...
社会形态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社会形态学。按涂尔干的定义,它是对各种社会物质形式的研究,将社会事实看作“事物”一样进行研究。社会形态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
《训战出英雄:华为干部九条》内容简介:华为公司曾对几十位有着卓越绩效表现的中高级干部进行访谈,对他们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归纳总
[葡]布鲁诺·玛萨艾斯(Bruno Maçães),目前是伦敦Flint Global 的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高级研究员、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
1996-2011-林树森访谈选录 本书特色 《林树森访谈选录(1996—2011)》为林树森主政广州和贵州期间媒体访谈的辑录。《林树森访谈选录(199...
马后炮 本书特色 对一个充满变量因素的世界现状和未来的把握,对多姿多彩现实生活的评说和解释,仅仅靠事实的陈述、画面的呈现,是远远不够的。电视新闻评论需要语言。“...
中国现代化史 (第一卷1800-1949) 本书特色 就中国而言,现代化的变迁并非一个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过程,亦非面临外侮时的“冲击一反应”过程;它既是古老...
为了儿童的利益-美英学前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本书尝试从美国和英国两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视角,深入探讨两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为我国学前...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 本书特色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新闻与传播学应用系列丛书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 目...
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研究》立足于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双重语境,从如何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的路向.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发现的时代-21世纪风险指南 本书特色 《发现的时代:21世纪风险指南》旨在探索新文艺复兴时代世界的边界,并为我们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是如何更加广泛地分享了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