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什么,该怎么信?这是个问题。骗子太多,不敢相信。标准太多,相信哪个?专家太多,没法相信。破坏规则的太多,相信会吃亏。(《100 个相信——从公信力到私信力》)
一边以马云励志希望快速成功,一边学星云之道希望保持心灵平和。一边希望陪孩子成长享受家庭生活,一边争上位争业绩当加班超人当商务狗。一边内心端正自视清流,一边适应潜规则随波逐流……(《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中国人的n多面》)
爱情是一门失传的学问——《文学回忆录》里的木心如是说。有人不承认这种说法,却得承认手写情书、轧马路、带你去外婆家,的确已成过往。(《简爱》)
《新周刊》,时事生活的敏锐观察者、记录者,新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新周刊》,胡润、潘石屹、易中天等业界领袖信赖的新锐刊物
《新周刊》,给力创业者玩转江湖的风向标
——定制梦想人生,从分享《新周刊》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开始
《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客体界定及侵权界定 本书特色 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版权贸易的飞速发展,在巨大经济利益地驱动下,欧美跨...
《甜牙》内容简介:像麦克尤恩近年来的其他小说一样,《甜牙》也是那种情节与其所处的时代咬合得格外紧密的作品。作为五处中惟一热
编剧自我修养:最好的剧本里找不到一句多余的台词 本书特色 本书重新整理了顾仲彝论著《编剧理论与技巧》,是国内编剧受惠甚多且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创作指南。作者通过戏...
《支配社会学》内容简介:《支配社会学》原为韦伯《经济与社会》一书第2卷第9章“支配社会学”的前六节,所讨论的是“正当性的支配
词中城市-回望宋朝城市黄金时代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不但有唐帝国称雄于世的盛世,而且就城市的发展而言,还有宋朝称雄于世的城市“黄金时代”...
《黄宝生》内容简介:回顾我这一生,跋涉在梵学路上,乐在其中。我一步一步行走着,我的生命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桑榆之年。
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
2014-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本书特色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已连续出版4年,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2014...
影视艺术与传媒应用型教材计算传播学导论/张伦 本书特色 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在谈论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但是要真正有效地“计算”大数据、理解大数据背后蕴含的社会意...
《公家花园的迷宫》内容简介:《公家花园的迷宫》,陈丹燕“外滩非虚构系列”之一。小说讲述了公家花园,那个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劳作的女人 本书特色 如果说清末的上海是西风东渐的桥头堡,是当时中国*为西化摩登的都会,那么身为帝国都城和中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则面临着更大的...
【作者简介】托马斯•德•帕多瓦(Thomas de Padova)1965年生于莱茵河畔诺伊维德(Neuwied am Rhein,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全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是*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章清教授的代表作。 “自由主义”是现代中国的重要...
此生见闻:新闻摄影家约翰·菲利普斯回忆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新华出版社出版★ 约翰.菲利普斯是蜚声国际的新闻摄影家★ 本书初版于1985年,中文版是第五...
包刚升,浙江海宁人,201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复旦大学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曾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从事访问研究,其专著《民主崩溃的...
平民话筒-2000-2010工人日报新闻评论精选 内容简介 2000年11月6日,作为中央综合性大报的《工人日报》创办新闻评论版,以先行者的角色为公民言...
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 内容简介 清朝末年兴起的地方自治运动,是近代中国宪政革新事业的重要内容。清朝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曾经制定地方自治章程,并责成...
媒介与主权(全球信息革命及其对国家权力的挑战) 内容简介 本书以媒介与国家的关系为核心思想,从地缘政治、技术、意识形态、贸易等不同视点描绘媒介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全...
藏学.人类学论文集-(英文卷) 本书特色 《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丛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国藏学家(包括港澳台学者)的学术专著;具有重要价值的藏学文献(包括现...
高桥哲哉出生于1956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修读完博士课程后到南山大学担任讲师,后又回到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任教授。其主要著作有由未来社出版的《逆光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