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非文学,非科学,自有其封域。古之学者治六艺,皆治史耳。故《汉志》有“六艺”,不专立书目。刘宋以史俪文、儒、玄三学,似张史学,而乙部益以滋大。顾儒学即史学,而玄又出于史,似四学之并立未谛。近世学校史隶文科,业此而隽其曹者称文学博士,名实诡矣。西国史籍之萌芽,多出文人,故以隶文科.与吾国邃古以来史为政宗异趣。近人欲属之科学,而人文与自然径庭,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产于史,子母不可偶,故吾尝妄谓今之大学宜独立史学院,使学者了然于史之封域非文学、非科学,且创为斯院者,宜莫吾国若。三二纪前,吾史之丰且函有亚洲各国史实,固俨有世界史之性。丽、鲜、越、倭所为国史,皆师吾法。夫以数千年丰备之史为之干,益以近世各国新兴之学拓其封,则独立史学院之自吾倡,不患其异于他国也。
柳诒徵著的《中国文化史》共分三编:**编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自东汉至明代,是为鳊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自明代至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依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往玷学校讲席,草创文化史稿,管窥蠡测,无当万一,未敢以问世也。吴君雨僧猥附之学衡社友论撰,缪赞虞、张晓峰诸子设钟山书局,复因中华纸版印布千部,蜀中又有线装本及缩印本,转相流布。复视之,恒自愧汗,不足语于述作。既病懒,复牵迫他务,不克充其意增削之,良惧传播之误学者。顾是稿刊布后,梁新会有纵断之作,才成一二目,未竟其绪。王君云五复鸠各作家分辑专史,所辑亦未赅备,且分帙猥多,只可供学者参考,不便于学年学程之讲习。又凡陈一事,率与他事有连,专治一目者,必旁及相关之政俗,苟尽芟锺复,又无以明其联系之因果,此纵断之病也。他坊肆有译籍及规仿为之者,率不餍众望。荏苒迄今,言吾中国文化,盖尚未有比较丰约适当之学校用书。吴君士选乃为正中书局订约复印是稿,且属再为弁言。嗟乎!此覆酱瓿之本,阅廿年无进境,尚安足言无已,姑仍其管蠡言之。
史非文学,非科学,自有其封域。古之学者治六艺,皆治史耳。故《汉志》有“六艺”,不专立书目。刘宋以史俪文、儒、玄三学,似张史学,而乙部益以滋大。顾儒学即史学,而玄又出于史,似四学之并立未谛。近世学校史隶文科,业此而隽其曹者称文学博士,名实诡矣。西国史籍之萌芽,多出文人,故以隶文科.与吾国邃古以来史为政宗异趣。近人欲属之科学,而人文与自然径庭,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产于史,子母不可偶,故吾尝妄谓今之大学宜独立史学院,使学者了然于史之封域非文学、非科学,且创为斯院者,宜莫吾国若。三二纪前,吾史之丰且函有亚洲各国史实,固俨有世界史之性。丽、鲜、越、倭所为国史,皆师吾法。夫以数千年丰备之史为之干,益以近世各国新兴之学拓其封,则独立史学院之自吾倡,不患其异于他国也。
吾国圣哲遗训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持仁义以为人,爰以参两天地,实即以天地之道立人极,故日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又日: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然后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之性根于天地,汩之则日小,而人道以亡;尽之则无疆,而人道以大。本之天地者,极之参天地,岂惟是营扰于物欲,遂足为人乎?故古之大学明示正鹄,日明明德,日新民,日止于至善。立学校,非以为人之资历,为人之器械也。又申之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庶人修其身,不愧天子;天子不修其身,不足侪庶人。”此是若何平等精神!而其大欲,在明明德于天下,非日张霸权于世界,攫政柄于域中也。彝训炳然,百世奉习,官礼之兴以此,文教之昌以此。约之为史,于是迁、固之学为儒之别于史之祖构者,亦即以此。迁之言日:“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又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固之言日:“修六艺之术,观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可以通万方之略矣。”又日:“凡《汉书》叙帝皇,列官司,建侯王。准天地,统阴阳,阐元极,步三光。分州域,物土疆,穷人理,该万方。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呜呼!吾圣哲之心量之广大,福吾族姓,抚有土宇,推暨边裔,函育万有,非史家之心量能翕受其遗产,恶足以知尽性之极功?彼第知研悦文藻、标举语录、钻索名物者,盖得其偏而未睹其全。
柳诒徵(1879-1956),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字翼谋,号劬堂、知非,江苏镇江人。17岁考中秀才,后曾就读于三江师范学堂。后曾任教江南高等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北京明德大学等;并一度主持镇江府中学堂校政。1925年东南大学发生学潮后一度离去北上,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并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复旦大学。柳氏一生著述丰厚,并致力于现代中国文化的复兴运动。
1996-2000-消逝的老街 本书特色 ★ 20开平装,优质哑光铜版纸印制,印装精良★ 如实呈现20世纪末的上海的景象★ 不仅流露出了上海在变革时期的*真实的...
夏家二小姐出嫁難,早已是西京城裡公開的秘密。夏瑞熙真的很委屈,其實她並不粗野,相反在前世,她可是圈子中有名的淑女,如果不是她現在這具肉身的前主人不慎墜馬送了命,...
白话文运动的危机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当代学者蒋寅、陈丹青作序★本书把汉语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把百年来的语言变革运动,放在...
《李煜词集》内容简介: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
胡乔木谈语言文字-(修订本) 本书特色 胡乔木(1912—1992)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长期担任文化思想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职务,在中...
2011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特色 一则则故事蕴涵着酸甜苦辣,一段段经历浓缩了世态百相,一组组特写炷照出人性永恒,一句句话语透射着真情博大……邱牧、谢云主编的《2...
房龙地理:上 本书特色 《房龙地理》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作者对于世界地理的讨论,不再局限于对地球自然特征的描述,书中既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也没有堆砌深奥...
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本书特色 转型时代的观念由张灏先生提出,意指1895年以后三十余年间,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关键时代。在此期间中国受...
酒:一部文化史 本书特色《酒:一部文化史》一书讲述了公元前7000年至今西欧、美洲、俄罗斯、亚洲和非洲范围内酒的文化史和经济史,考察了酒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描绘...
王晋康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其处女作《亚当回归》曾获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全球华语...
精彩摘录7、一门深入以修道贵一门深入,拳拳服膺,锲而不舍,方能相应。切不可见异思迁,朝修夕改;更不能见师即拜,见法即修,
正音撮要 本书特色 《正音撮要》,清代高静亭著,刊于嘉庆十五年(1810),是在清代统治者在南方大力推广官话时,为广东人学习官话所编写的教材,是目前所见的清代*...
中华生活经典-装潢志 本书特色 《装潢志》一卷,明人周嘉胄撰,该书详细记录了我国古代书画装裱工艺数十道工序的精细实施流程,并结合作者本人的实际装裱经验提出建议,...
汉宋易学解读 内容简介 在易学发展史上,汉代以卦气说的代表的象数派的易学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切。这派易学上承先秦的传统,推天道以明人事,发展了周易所固有的核心思想...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本书特色 100个问题不是刻板的知识讲解,而是用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呈现中国古代建筑的有趣之处,在故事中让读者领略...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 本书特色 刘坚、蒋绍愚编著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无疑是从事宋代语法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在反映宋代口语方面具有重要...
日本近代国语批判 本书特色 日本学者罕有会得到中国知识人的热烈喝彩的,小森阳一却是个例外。他对日语民族主义“忤逆式”的批判;对多种领域——语言学、历史学、思想史...
国学基础文库-国学词典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化“关键词”(宗教学、伦理学、礼俗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史学、哲学)的阐释,为非文史专业的普通读者提供一部...
《绩效改进商业画布》内容简介:本书分6篇,共12章。第1篇详细解释了本书所使用的核心概念,第6篇通过一个使用绩效改进商业画布的真
御窑千年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历史学家撰写的瓷器文化史。作者立足千年的中西历史,品味官窑瓷器的经典之作,透视器物背后的兴与废,纵论御窑生产的进与退。历史的视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