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非文学,非科学,自有其封域。古之学者治六艺,皆治史耳。故《汉志》有“六艺”,不专立书目。刘宋以史俪文、儒、玄三学,似张史学,而乙部益以滋大。顾儒学即史学,而玄又出于史,似四学之并立未谛。近世学校史隶文科,业此而隽其曹者称文学博士,名实诡矣。西国史籍之萌芽,多出文人,故以隶文科.与吾国邃古以来史为政宗异趣。近人欲属之科学,而人文与自然径庭,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产于史,子母不可偶,故吾尝妄谓今之大学宜独立史学院,使学者了然于史之封域非文学、非科学,且创为斯院者,宜莫吾国若。三二纪前,吾史之丰且函有亚洲各国史实,固俨有世界史之性。丽、鲜、越、倭所为国史,皆师吾法。夫以数千年丰备之史为之干,益以近世各国新兴之学拓其封,则独立史学院之自吾倡,不患其异于他国也。
柳诒徵著的《中国文化史》共分三编:**编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自东汉至明代,是为鳊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自明代至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依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往玷学校讲席,草创文化史稿,管窥蠡测,无当万一,未敢以问世也。吴君雨僧猥附之学衡社友论撰,缪赞虞、张晓峰诸子设钟山书局,复因中华纸版印布千部,蜀中又有线装本及缩印本,转相流布。复视之,恒自愧汗,不足语于述作。既病懒,复牵迫他务,不克充其意增削之,良惧传播之误学者。顾是稿刊布后,梁新会有纵断之作,才成一二目,未竟其绪。王君云五复鸠各作家分辑专史,所辑亦未赅备,且分帙猥多,只可供学者参考,不便于学年学程之讲习。又凡陈一事,率与他事有连,专治一目者,必旁及相关之政俗,苟尽芟锺复,又无以明其联系之因果,此纵断之病也。他坊肆有译籍及规仿为之者,率不餍众望。荏苒迄今,言吾中国文化,盖尚未有比较丰约适当之学校用书。吴君士选乃为正中书局订约复印是稿,且属再为弁言。嗟乎!此覆酱瓿之本,阅廿年无进境,尚安足言无已,姑仍其管蠡言之。
史非文学,非科学,自有其封域。古之学者治六艺,皆治史耳。故《汉志》有“六艺”,不专立书目。刘宋以史俪文、儒、玄三学,似张史学,而乙部益以滋大。顾儒学即史学,而玄又出于史,似四学之并立未谛。近世学校史隶文科,业此而隽其曹者称文学博士,名实诡矣。西国史籍之萌芽,多出文人,故以隶文科.与吾国邃古以来史为政宗异趣。近人欲属之科学,而人文与自然径庭,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产于史,子母不可偶,故吾尝妄谓今之大学宜独立史学院,使学者了然于史之封域非文学、非科学,且创为斯院者,宜莫吾国若。三二纪前,吾史之丰且函有亚洲各国史实,固俨有世界史之性。丽、鲜、越、倭所为国史,皆师吾法。夫以数千年丰备之史为之干,益以近世各国新兴之学拓其封,则独立史学院之自吾倡,不患其异于他国也。
吾国圣哲遗训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持仁义以为人,爰以参两天地,实即以天地之道立人极,故日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又日: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然后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之性根于天地,汩之则日小,而人道以亡;尽之则无疆,而人道以大。本之天地者,极之参天地,岂惟是营扰于物欲,遂足为人乎?故古之大学明示正鹄,日明明德,日新民,日止于至善。立学校,非以为人之资历,为人之器械也。又申之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庶人修其身,不愧天子;天子不修其身,不足侪庶人。”此是若何平等精神!而其大欲,在明明德于天下,非日张霸权于世界,攫政柄于域中也。彝训炳然,百世奉习,官礼之兴以此,文教之昌以此。约之为史,于是迁、固之学为儒之别于史之祖构者,亦即以此。迁之言日:“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又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固之言日:“修六艺之术,观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可以通万方之略矣。”又日:“凡《汉书》叙帝皇,列官司,建侯王。准天地,统阴阳,阐元极,步三光。分州域,物土疆,穷人理,该万方。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呜呼!吾圣哲之心量之广大,福吾族姓,抚有土宇,推暨边裔,函育万有,非史家之心量能翕受其遗产,恶足以知尽性之极功?彼第知研悦文藻、标举语录、钻索名物者,盖得其偏而未睹其全。
柳诒徵(1879-1956),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字翼谋,号劬堂、知非,江苏镇江人。17岁考中秀才,后曾就读于三江师范学堂。后曾任教江南高等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北京明德大学等;并一度主持镇江府中学堂校政。1925年东南大学发生学潮后一度离去北上,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并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复旦大学。柳氏一生著述丰厚,并致力于现代中国文化的复兴运动。
金花的秘密 本书特色 该书早已风靡西方,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经典之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化、比较中西差异,除了荣格这样的如此热爱中国文化同时又是大师级别...
基础汉子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本义 本书特色 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沧桑而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是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 时至今日,随不同文明应运而生的各种文字...
克里斯昂‧赫塞(Christian Hesse)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教職。1991年起,他成為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數學教授。在此期間,他也曾...
《美国精神的封闭》内容简介: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
失落的文明:古印度 内容简介 喜马拉雅山的万年冰雪,为印度次大陆富饶的大地滋养了两条母亲河——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印度文明。然而,当我们...
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本书特色 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在百余年间遭逢着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中的人们既为古今中西之争所苦,又在古今中西之争中为...
作品目录第四一折 思见身中,照蜮冥途第四二折 神令役鬼,投名血书第四三折 此间少年,三才一晤第四四折 迷踪梵宇,天降佛图第四
老照片 内容简介 《老照片》二十六辑刊登了章诒的《正在有情无思间——史良侧影》,读者反映强烈。本辑又推出了章诒和的另一篇近作《君子之交——张伯驹夫妇与我父母交往...
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中华文学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在“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整体,开放的大文学史观的导引下,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
北京梦华录 本书特色 《北京梦华录》连载于1934年之《盛京时报》,回忆了晚清民初时期之北京的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如点心、粥、茶馆、酒馆、戏曲、工艺品、婚嫁风俗...
絕妙精采的短篇佳作!一氣呵成的故事張力!渾然天成的文學魅力!歷久彌新的經典傳奇!且看日本平成國民天后、松本清張的女兒─宮部美幸,如何以調製頂級松花堂便當的心情,...
洪丕谟说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藏大家讲坛 本书特色 《洪丕谟说文房四宝》:传承千年的文明载体,江南才子论说“文房四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图文并茂演绎其收藏与投资价...
水墨北京 本书特色 ★首位获许进入紫禁城未开放地带的外国画家,现场实物写生,珍贵作品别具情调;★完全采用中国墨、中国毛笔创作,西方绘画透视法和中国绘画“虚与实”...
娜拉离开丈夫以后(耶利内克戏剧集) 本书特色 耶利内克代表着某种血淋淋的真实,而没有任何文学虚构能够比真实更能触及人的灵魂,虽然这种触及可能极为令人不快。阅读耶...
北京扎燕风筝 本书特色 《北京扎燕风筝》记录了风筝的起源,并由此引出了一段段与风筝有关的故事。然后从老风筝艺人费保龄大师对扎燕风筝的喜爱,挖掘并使其发扬光大说起...
(名家通识讲座)俄罗斯文化十五讲 本书特色 《俄罗斯文化十五讲》编辑推荐:俄罗斯文化是俄罗斯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化历史类型,由俄罗斯民族意识的独特结构所决定,它是俄...
爱经与秘戏:中国与印度的性文化探秘 本书特色 佛,法力无边,让中国与印度结盛开种特别的缘。这是两个真正的人口大国,性,是这两个国家写给世界的谜语。中国人发明了“...
這本厚478 頁的《GOGO MONSTER》,是松本大洋2000年底出版的作品。在松本大洋歷年的作品中規格非常特殊,放在日本漫畫的脈絡中也非常少見:精裝、書盒...
白堠乡的故事: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一个村落为切入点,在长期田野调查和大量使用民间族谱、文集、碑刻、传说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明清时期乡村社会...
拉萨掌故 本书特色 《拉萨掌故(第2版)》讲述掌故,顾名思义,是掌握的故典,拉萨掌故,是老旧拉萨尽在只手掌握之中,是扳起指头,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布达拉宫何以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