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奇书《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回忆录畅销国内外半个世纪知情责任编辑孟向荣详细揭秘该书*真实、*全面、*不为人知的出版历史
《探寻丢失的历史——<我的前半生>出版史话》是一部对溥仪撰写、曾畅销几十年的《我的前半生》一书的出版过程的研究专题汇编。书稿比较全面地叙述了《我的前半生》从准备、撰写,到成书、修改、出版,以及出版后的社会反响、版权纠纷等详细过程,尤其是对书稿修改的描写更为细致(涉及主管单位、中央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创作者、有关方面专家及普通读者等),体现了《我的前半生》的出版,是在党和国家的直接关怀、指导下完成的,凝聚了众多人物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书稿史料性强,对深入研究新中国出版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向荣,男,1952年生,籍贯湖北省石首市。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原群众出版社编审、抚顺改造战犯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我的前半生》出版史研究。发表《论杜甫七律的抒情特征》《英华乍起的诗体——初盛唐七律论略》《〈我的前半生〉档案记略》《审改〈我的前半生〉点将录》《〈我的前半生〉出版始末》《新中国处理战犯政策与〈我的前半生〉》等三十余篇论文。
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本书特色 这里是冒险者的天堂,这里是孕育奇迹的圣地,这里将人权发挥到了极致,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让世界瞩目。是什么力量让这片大陆焕发无尽的...
丝绸之路西域文明文化精粹:元明时期的新疆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元明时期的新疆,内容包括:蒙元时期的西域、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时期、元明时期的西域文化。丝绸之...
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 本书特色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尤其是在告别帝制、民园建元的时刻,承载着古老文明意识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而如何看待、处理...
当平庸之恶、权威人格、权力实验都无法解释普通人的作恶动因,我们是否该正视人性中的罪恶。耶鲁大学公开课“欧洲文明”推荐书目
新青年-基本读本 本书特色 《新青年》自1915年9月出版**号(至1926年7月共出版9卷54期),迄今已逾百年。为了纪念这本影响中国百年思想文化史的名刊,特...
认识金马河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经双流金马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三次探讨评议。共十五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金马河的历史展开,充分考证论证《华阳国志》五津就是金马河...
带着花椒去上朝:古杀十九式 内容简介 杀入历史眼成剑,读到生天女散花。本书选取十九个不同角度,叙述了十九种不同的杀法,旨在由杀切入历史,剖视文化。本书取了个巧妙...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准确地把握了学生运动在中华民国史中的历史角色。作者纵观20世纪的学生运动,然后将其研究焦点集中于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历史上先后组建的侵略中国的日军陆军各方面军、各军、各师团、海军部队及细
《风光摄影进阶:强大内在》内容简介:高觉所著的《强大内在(风光摄影进阶)》从风光摄影师自身角度出发,告诉摄影师所应该具备的
1368-1644-大明朝-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 本书特色 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废除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用铁腕扫除开国功臣,严令后宫和宦官不可干政,将皇权推...
天变(辛亥革命纪实) 内容简介 天变,乃天道之变,得道多助。大清王朝轰然倒塌,非其兵不利,非国力不强,实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清末,清政府腐败...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这是迄今所知民国时期畅销的中国通史之一,上下册累计重印190多次。★吕思勉先生是公认研读文献极多的学者,数遍通读“二十四史”。吕先生是真正...
陈智超历史文献学论集 本书特色 《陈智超历史文献学论集》收录了作者自1982年至2012年31年间发表的关于历史文献学的主要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一、对宋代一系列...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本书特色 进入21世纪之后,抗日战争发生的年代渐行渐远,战争的残酷不免淡化,战争的史实逐渐缺失,战争的面目已经模糊,因此真实而全景式地反映...
史记 本书特色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TheshockingstoryofoneofthefewpeopleborninaNorthKoreanpoliticalprisontohaveescape...
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 本书特色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本书用整合法叙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一词在本书中仅指意大利而...
《移动Web前端高效开发实战》内容简介: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普及,给前端开发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移动Web前端技术作为
1939-1940-叛逆的帝国-《纽约时报》二战全纪实 本书特色 二战期间,《纽约时报》走向全世界的160多名战争记者,全面地报道了这场大战。“《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