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万年前,地球上就开始充满鸟儿的歌声。鸟儿给了我们祖先原初的简短旋律,给了我们民歌,给了我们巴赫。自然界宏大莫测的生命进程便凝结在鸟儿的歌声中,它唱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奇迹。
《泰晤士报》首席记者西蒙·巴恩斯将带你开始一场由冬入春的听鸟之旅。旅途中,你会学到关于鸟鸣的常识;你会逐渐从一场大合唱中区分出红胸鸲、大山雀、柳莺、戴菊、白鹡鸰的歌喉;你会听到生命的节律、地球的回音,也将深深领悟到——自从成为一名听鸟者起,你对这个世界和它的运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即便置身都市,也能感受到地球的律动。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凭内在的直觉去感受。
《聆听》赠予你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一种听觉的享受,一种文字的寂静
一瞬间、一天、一个季节乃至一生的乐趣
一种身为自然造物的优越感与归属感
一种关乎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慰藉
通往耳朵的音乐传送带
想象一下你正坐在酒吧里。我猜大部分人的想象力是可以延伸到那儿的,如果有困难就试试咖啡馆或其他地方。重点是想象那儿正播放着高过人声的音乐。
但你并未意识到那些音乐。并不是没留心放的哪首歌,而是根本没注意到有音乐的存在。那只是模糊背景的一部分。你阅读,等朋友,或是和同伴聊天,毫未察觉自己在提高音量去盖过背景声。
忽然你意识到他们在放那首歌,就是那首,你听过。那旋律突然穿破室内的闷热空气直抵你清醒的意识。是的,这是个奇妙又精彩的瞬间,因为突如其来而惊喜。
此时此地这个声音突然被赋予意义,一闪灵光瞬间跳出失焦的背景,直达内心。刹那间,所有感官都觉醒了。每个音符、每种乐器、每个词语都变得分明起来,像一条私人信息,即使你知道它来自酒吧没有人情味的点唱系统,但它蓦然点亮了此地,点亮了你。
我想介绍给你的正是这样愉快的体验,它不像一首歌及它的余音那样短暂,而能与你相伴一生。当你步入森林或沿着海滨漫步,当你上班途中抄近道穿过公园,或者在花园小坐,萦绕在你周围的声音将会变得充满意义。每一只鸟都在为你歌唱。
红胸鸲
鸟儿们在春天歌唱,所以想要听鸟*好从冬天就开始准备。大部分情况下,鸟儿鸣唱是为了开疆拓土、守卫家园,以及追求配偶、保护家庭。换句话说,歌唱家们几乎都是雄性,他们为繁衍生息而歌,春天正是求偶的季节。
春意*浓的时候,茂盛的树林或郊区的花园里都可以听见华美纷繁的啼鸣。拂晓时分,每一位心系繁衍的鸟先生都会拔高声调。盛春的晨曦合唱团精彩异常,让人心情为之一跃——这时你完全可以听出,是谁在唱、对谁唱、唱着什么。不过这并不适合开始练习听鸟的初学者,就像假如你想分辨管弦乐队中的每一件乐器,绝不会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章练起,但学会这个技能确实会令你在欣赏音乐时获得更美妙的感受,更深刻地体验到《欢乐颂》中的“欢乐”。
我们*好从聆听独唱学起。冬天的户外*好不过:挑一个宁静无风的晴朗冬日,在花园、公园或一小片树林中,你会邂逅那只红胸鸲。是红胸鸲,因为它们是唯一在整个冬季从头唱到尾的鸟儿,可以说几乎一唱一整年。而其他鸟儿在繁衍期结束后就收声了。红胸鸲和大部分鸟儿一样,在盛夏渐渐消声:这是它们虚弱的换羽期,它们不想在这时引起天敌的注意。当秋季来临,红胸鸲再次开始圈占地盘,雄鸟和雌鸟都唱着歌护卫家园。
当春季再次来临,红胸鸲便成双结对地守卫自己繁育的领地,通常他们不会更换伴侣。歌声也几乎从冬天一路唱进了春天。这段时间里,它们的乐章总是在清晨*先响起,在夜晚*后沉寂。
听吧,去听红胸鸲的歌唱,选一个冬日,或者从我们的播客开始,*佳的学习方式就是聆听。我们很难用语言描绘大提琴的音色,或是用文字记述巴赫的大提琴组曲,但人类大脑中有一块区域是用来记忆声音的,无须着意分辨,通过聆听就能激活它的能力。全神贯注地去听,很快你就会发现耳中的音律已经深嵌记忆。不久你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判断出自己所听到的是红胸鸲了,它们的歌声已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
难点来了,红胸鸲可不是只唱一首歌。但不必气馁,它们喜欢变奏,有一整套好曲目,但音色是不会变的。小提琴可以演奏巴赫也能拉爱尔兰舞曲,但你始终听得出它是小提琴。红胸鸲听起来永远像一只红胸鸲——谦和,婉转,相对轻盈的一种歌声。当我初次听见它的声音时,脑海中便浮现出它那单薄、纤柔、用来捕食昆虫的喙,从这样的嘴里才能唱出单薄、纤柔的歌。
红胸鸲频频争斗,红色的胸脯是它们力量的象征。它们会对另一只红胸脯的红胸鸲亮出自己的胸脯,这是一种示威。在*易躁动的时期,它们会向所有红色的东西示威。遇到不愿屈服的敌人,示威后它们就会发起进攻。但在我们耳中,这时的歌声并没有多少硝烟味,听起来甜美中带着一丝忧郁。有人说,冬天越近红胸鸲的歌声便越忧郁。
试着去听听红胸鸲的演唱吧,一次,再一次。你可以在整个冬天里反复练习:每次听见鸟鸣,就停下来细细听一会儿。当你能够辨认出红胸鸲的声音,你会意识到自己偶尔也能听到一两声不属于它的动静了。你能通过歌声分辨一种鸟了,你入门了!
这时,你会欣喜若狂。
......
在聆听的过程中,你也会发现多元的重要性。听的越多你就越会发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只鸟、那么多种鸟。你会意识到自己只是这片生命景观的一部分,这里生活着更多你从未注意到的共存者。当你在春天漫步穿过树林,认出了十来种鸟,你会猛然发觉世界并非为人类文化所主宰,也不是人类与其他一切的二元对立—后者是人类更常犯的错误。人类只是这个包罗万象的生命体系中的一员,这一事实会在听鸟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印证。
——西蒙·巴恩斯《聆听》
西蒙·巴恩斯(SimonBarnes)
《泰晤士报》屡获殊荣的首席体育记者,周末版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专栏作者。小说家、自然写作者、马术师。出版有《怎样成为一个“蹩脚”的观鸟者》《运动的意义》等多部畅销作品。《星期日电讯报》评价他“总想挑战传统观念,寻求更为深层的意义”。
四种爱 本书特色 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在其他任何时代更甚,已经成为人生*大的支柱,或*后的支柱。但是这个支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在其他任何时代更甚,又...
星期三的神明 本书特色 1. 《星期三的神明》收录作者十年间,旅行三十三国的随感点滴:将十年间散见于不同杂志的文字集结成册,记录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风俗人情、奇...
更清新的面孔-张炜文集 本书特色 这是张炜文学作品的重要一脉,或许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枝奇秀。此书的每篇作品都有很强的现场感,有互动的效应,读者和作者同时在场。这...
《资管大时代》内容简介:后资管新规时代,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私募、互联网等各路诸侯纷起争雄、各领风骚,市场发展在
本书分散文卷、诗歌卷,收入自普希金、莱蒙托夫至帕斯捷尔纳克、马雅可夫斯基、阿赫马托娃等经典俄罗斯作家的散文、诗歌作品,以
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 内容简介 1988年,充满青春和灵气的王小慧与同济大学同窗攻读的丈夫俞霖一同赴德国留学。1991年德国“清明节”的那一天,高速公路...
张枣随笔选 本书特色 张枣说过,他的汉语只留给诗歌。因此,他留下的汉语散文不多。当然,即便是如此少的作品,不管是往事、记趣、诗话、闲谈和演讲,都十分迷人。比起许...
白洋淀纪事——中国文库 目录 一天的工作邢兰战士芦苇女人们(三篇)懒马的故事走出以后琴和萧丈夫老胡的事黄敏儿**个洞山里的春天杀楼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村落战...
所谓故乡-名家随笔 本书特色 来自公安派三袁故里的小说家和诗人,陈应松的随笔中裹挟着楚风的稠烈、人文的情怀和恣意的笔触……所谓故乡-名家随笔 内容简介 来自公安...
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师陀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作者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43篇,表现了小说手法的散文风采。师陀称不上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散文创作巨匠,他...
《蜀道难(附梅贻琦日记、郑天挺账单)》内容简介:1941年5月,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总务长郑天挺、中文系及师院国文系主任罗
归根:日本残留孤儿的边际人生 本书特色 日本残留孤儿群体的形成虽然具有特殊性,它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具有很深刻的、很值得思索的文化、社会理路。作者用“无根情结”、...
《乐府学概论》内容简介:乐府学是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本书首次系统阐述了乐府学基本概念、基本
词学-第三十七辑 本书特色 《词学(第三十七辑)》收词学研究论文、词学历史文献、词学著作评价、词人年谱以及其他杂著二十余篇,当代词作二十余首,仍分“...
美人何处 本书特色 ★古典诗词赏析**人安意如,品读历代佳人的倾城际遇。★美人的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寄托情怀的重要载体。★从褒姒、息妫,到鱼玄机、陈圆圆,“借...
历史与我的瞬间 本书特色 《历史与我的瞬间》是知名学者、作家梁鸿的*新随笔集。既延续其在《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两书中悲悯大地的思索,又独具一份直见性灵的优美...
老照片温情系列我的老师 本书特色 《我的老师》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四种图书之一,延续了《老照片》系列丛书“定格历史,收藏记忆”的出版风格,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时...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本书特色 “他讲述的都是事实,而且是以一种值得人们推崇的方式,静静地、率直地讲述同时又颇为公允地告诫读者:这只是一个人的事实。”——莱昂那多·...
中国科学文艺大系:科学诗歌卷 内容简介 科学诗是诗的一个品种,是诗苑里散发着时代气息的一朵奇葩。追溯悠悠5000年的中国文明史,自从有了诗歌,也便有了科学诗。从...
唐宋词品鉴 本书特色 夏承焘编著的《唐宋词品鉴》是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鉴赏的文章集萃。全书精选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鉴赏文章39篇,除介绍词史和词论知识外。重点品评赏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