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万年前,地球上就开始充满鸟儿的歌声。鸟儿给了我们祖先原初的简短旋律,给了我们民歌,给了我们巴赫。自然界宏大莫测的生命进程便凝结在鸟儿的歌声中,它唱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奇迹。
《泰晤士报》首席记者西蒙·巴恩斯将带你开始一场由冬入春的听鸟之旅。旅途中,你会学到关于鸟鸣的常识;你会逐渐从一场大合唱中区分出红胸鸲、大山雀、柳莺、戴菊、白鹡鸰的歌喉;你会听到生命的节律、地球的回音,也将深深领悟到——自从成为一名听鸟者起,你对这个世界和它的运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即便置身都市,也能感受到地球的律动。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凭内在的直觉去感受。
《聆听》赠予你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一种听觉的享受,一种文字的寂静
一瞬间、一天、一个季节乃至一生的乐趣
一种身为自然造物的优越感与归属感
一种关乎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慰藉
通往耳朵的音乐传送带
想象一下你正坐在酒吧里。我猜大部分人的想象力是可以延伸到那儿的,如果有困难就试试咖啡馆或其他地方。重点是想象那儿正播放着高过人声的音乐。
但你并未意识到那些音乐。并不是没留心放的哪首歌,而是根本没注意到有音乐的存在。那只是模糊背景的一部分。你阅读,等朋友,或是和同伴聊天,毫未察觉自己在提高音量去盖过背景声。
忽然你意识到他们在放那首歌,就是那首,你听过。那旋律突然穿破室内的闷热空气直抵你清醒的意识。是的,这是个奇妙又精彩的瞬间,因为突如其来而惊喜。
此时此地这个声音突然被赋予意义,一闪灵光瞬间跳出失焦的背景,直达内心。刹那间,所有感官都觉醒了。每个音符、每种乐器、每个词语都变得分明起来,像一条私人信息,即使你知道它来自酒吧没有人情味的点唱系统,但它蓦然点亮了此地,点亮了你。
我想介绍给你的正是这样愉快的体验,它不像一首歌及它的余音那样短暂,而能与你相伴一生。当你步入森林或沿着海滨漫步,当你上班途中抄近道穿过公园,或者在花园小坐,萦绕在你周围的声音将会变得充满意义。每一只鸟都在为你歌唱。
红胸鸲
鸟儿们在春天歌唱,所以想要听鸟*好从冬天就开始准备。大部分情况下,鸟儿鸣唱是为了开疆拓土、守卫家园,以及追求配偶、保护家庭。换句话说,歌唱家们几乎都是雄性,他们为繁衍生息而歌,春天正是求偶的季节。
春意*浓的时候,茂盛的树林或郊区的花园里都可以听见华美纷繁的啼鸣。拂晓时分,每一位心系繁衍的鸟先生都会拔高声调。盛春的晨曦合唱团精彩异常,让人心情为之一跃——这时你完全可以听出,是谁在唱、对谁唱、唱着什么。不过这并不适合开始练习听鸟的初学者,就像假如你想分辨管弦乐队中的每一件乐器,绝不会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章练起,但学会这个技能确实会令你在欣赏音乐时获得更美妙的感受,更深刻地体验到《欢乐颂》中的“欢乐”。
我们*好从聆听独唱学起。冬天的户外*好不过:挑一个宁静无风的晴朗冬日,在花园、公园或一小片树林中,你会邂逅那只红胸鸲。是红胸鸲,因为它们是唯一在整个冬季从头唱到尾的鸟儿,可以说几乎一唱一整年。而其他鸟儿在繁衍期结束后就收声了。红胸鸲和大部分鸟儿一样,在盛夏渐渐消声:这是它们虚弱的换羽期,它们不想在这时引起天敌的注意。当秋季来临,红胸鸲再次开始圈占地盘,雄鸟和雌鸟都唱着歌护卫家园。
当春季再次来临,红胸鸲便成双结对地守卫自己繁育的领地,通常他们不会更换伴侣。歌声也几乎从冬天一路唱进了春天。这段时间里,它们的乐章总是在清晨*先响起,在夜晚*后沉寂。
听吧,去听红胸鸲的歌唱,选一个冬日,或者从我们的播客开始,*佳的学习方式就是聆听。我们很难用语言描绘大提琴的音色,或是用文字记述巴赫的大提琴组曲,但人类大脑中有一块区域是用来记忆声音的,无须着意分辨,通过聆听就能激活它的能力。全神贯注地去听,很快你就会发现耳中的音律已经深嵌记忆。不久你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判断出自己所听到的是红胸鸲了,它们的歌声已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
难点来了,红胸鸲可不是只唱一首歌。但不必气馁,它们喜欢变奏,有一整套好曲目,但音色是不会变的。小提琴可以演奏巴赫也能拉爱尔兰舞曲,但你始终听得出它是小提琴。红胸鸲听起来永远像一只红胸鸲——谦和,婉转,相对轻盈的一种歌声。当我初次听见它的声音时,脑海中便浮现出它那单薄、纤柔、用来捕食昆虫的喙,从这样的嘴里才能唱出单薄、纤柔的歌。
红胸鸲频频争斗,红色的胸脯是它们力量的象征。它们会对另一只红胸脯的红胸鸲亮出自己的胸脯,这是一种示威。在*易躁动的时期,它们会向所有红色的东西示威。遇到不愿屈服的敌人,示威后它们就会发起进攻。但在我们耳中,这时的歌声并没有多少硝烟味,听起来甜美中带着一丝忧郁。有人说,冬天越近红胸鸲的歌声便越忧郁。
试着去听听红胸鸲的演唱吧,一次,再一次。你可以在整个冬天里反复练习:每次听见鸟鸣,就停下来细细听一会儿。当你能够辨认出红胸鸲的声音,你会意识到自己偶尔也能听到一两声不属于它的动静了。你能通过歌声分辨一种鸟了,你入门了!
这时,你会欣喜若狂。
......
在聆听的过程中,你也会发现多元的重要性。听的越多你就越会发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只鸟、那么多种鸟。你会意识到自己只是这片生命景观的一部分,这里生活着更多你从未注意到的共存者。当你在春天漫步穿过树林,认出了十来种鸟,你会猛然发觉世界并非为人类文化所主宰,也不是人类与其他一切的二元对立—后者是人类更常犯的错误。人类只是这个包罗万象的生命体系中的一员,这一事实会在听鸟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印证。
——西蒙·巴恩斯《聆听》
西蒙·巴恩斯(SimonBarnes)
《泰晤士报》屡获殊荣的首席体育记者,周末版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专栏作者。小说家、自然写作者、马术师。出版有《怎样成为一个“蹩脚”的观鸟者》《运动的意义》等多部畅销作品。《星期日电讯报》评价他“总想挑战传统观念,寻求更为深层的意义”。
本丛书是全套影印的大型专题性丛书,它打破了作品形式的限制,以题材为主,基本上包罗了从隋至晚清间有关女性和小说、诗词、曲赋
给少男少女-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中所收的文章是1944年李霁野到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前后为学生们所做的演讲集,围绕读书与生活、爱的艺术、大自然的乐趣等娓...
卡夫卡随笔集 本书特色 “企鹅经典”——书界的奥斯卡,*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之一企鹅经典70周年纪念套装(7种)以企鹅出版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
江湖旧梦-王学泰自选集 本书特色 江湖既在城市,也在乡村;既在通衢广陌,也在大江大海。原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也与江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王学泰...
大自然的日历 本书特色 《大自然的日历》几可认为是一部纯原生态的作品。作者将其思想和感情从美学的角度潜入到对世界的原初和根本,即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中。就如高尔...
电影文学剧本-玛拉沁夫文集-卷八 本书特色玛拉沁夫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草原上的人们》《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原名《绿色的沙漠》)《祖国啊,母亲!》《冰山融化...
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 本书特色 简·奥斯汀著的《傲慢与偏见》,初稿写于1796年1O月至1797年8月,原名《初次印象》,十几年后,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本书特色 这是我在旅行中抒发的庄严的感叹绪论:大自然是美的,而人是丑的。雨果是一位伟大的人本主义者,他在作品中总是把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
最好的女子 本书特色 舒淇、张曼玉、林志玲、莫文蔚、小S、刘嘉玲、林青霞、张柏芝、梅艳芳、杨千嬅····...
铁凝经典散文 本书特色这本《大家·经典:铁凝经典散文》收录了铁凝创作的散文作品:《女人的白夜》、《小城警察》、《在纽约逛旧货市场》、《史蒂文森郡的乡间聚会》、《...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新版)》内容简介:《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的作者阿多尼斯生长于叙利亚、同时
苹果树 本书特色山叶一直呼吸在传统理论的古老教诲里 这是他抒情的根 他的情感反应 以一种无动于衷死的丧失 来抵达生活的本质苹果树 内容简介 本书为青年诗人山叶(...
泰戈尔书信选 本书特色《泰戈尔书信选》为《泰戈尔全集》主编之一、著名翻译家白开元先生翻译并编选的泰戈尔书信集。在书信中,泰戈尔的言辞坦率而诚恳,同时不乏真挚的情...
《遗产》内容简介: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的菲利普·罗斯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
我钻进了金字塔 本书特色《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是有着“新闻斗士”之称的著名新华社记者唐师曾,亲历海湾战争,于战火间出生入死,前后历时1...
一切永恒的清泉-尼采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一切永恒的清泉:尼采诗歌精选》由我国著名诗人朵渔精选尼采诗歌中的精品结集而成,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尼采的诗歌风貌,所选诗歌在...
几多心影——叶嘉莹讲十家词 本书特色 《几多心影——叶嘉莹讲十家词》是词学大家叶嘉莹近几年在北京、天津两地所做演讲的整理稿,讲述唐五代至...
被围与突围 本书特色 知识理性的手术刀,批判武器的犀利交锋,学院知识分子书斋内外不甘落寂的文化幽怀。当代大众文化批评的系列丛书,名家云集,笔锋犀利,见解深刻,知...
拜伦诗选 内容简介 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
普希金诗精编 本书特色 选录了普希金的一百多篇诗歌,主要包括《皇村回忆》、《理智和爱情》、《真理》、《自由颂》、《一切是幻影》、《陆地与大海》、《第十诫》、《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