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精选了《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篇日。本书是傅雷毕生*重要的著作,书中体现了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体现了无处不在的浓浓父爱。
家书部分既充满了一个长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也细数了青少年成长的迷茫与欢欣;谈艺部分展示了艺术大师们如何冲破束缚,成就自己。是一本适合亲了共读的经典读物。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艺术家”。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傅雷家书》:
聪,你想,我这些联想对我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四月三日(第30号)的信,我写的时候不知怀着怎样痛苦、绝望的心情,我是永远忘不了的。妈妈说的:“大概我们一切都太顺利了,太幸福了,天也嫉妒我们,所以要给我们受这些挫折!”要不这样说,怎么能解释邮局会丢失这么一封要紧的信呢?
你那封信在我们是有历史意义的,在我替你编录的“学习经过”和“国外音乐报道”(这是我把你的信分成的类别,用两本簿子抄下来的),是极重要的材料。我早已决定,我和你见了面,每次长谈过后,我一定要把你谈话的要点记下来。为了青年朋友们的学习,为了中国这么一个处在音乐萌芽时代的国家,我做这些笔记是有很大的意义的。所以这次你长信的失落,逼得我留下一大段空白,怎么办呢?
可是事情不是没有挽回的。我们为了丢失的那封信,二十多天的精神痛苦,不能不算是付了很大的代价;现在可不可以要求你也付些代价呢?只要你每天花一小时的工夫,连续三四天,补写一封长信给我们,事情就给补救了。而且你离开比赛时间久一些,也许你一切的观感倒反客观一些。我们极需要知道你对自己的演出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前四五名的。我一向希望你多发表些艺术感想,甚至对你弹的(2hopin(萧邦)某几个曲子的感想。我每次信里都谈些艺术问题,或是报告你国内乐坛消息,无非想引起你的回响,同时也使你经常了解国内的情形。
你说要回来,马先生信中说文化部同意(三月三十日信)你回来一次表演几场;但你这次(四月九日)的信和马先生的信,都叫人看不出究竟是你要求的呢,还是文化部主动的?我认为以你的学习而论,回来是大大的浪费。但若你需要休息,同时你有把握耽搁三四个月不会影响你的学习,那么你可以相信,我和你妈妈没有不欢迎的!在感情的自私上,我们好每年能见你一面呢!
至于学习问题,我并非根本不赞成你去苏联;只是觉得你在波兰还可以待二三年,从波兰转苏联,极方便;再要从苏联转波兰,就不容易了!这是你应当考虑的。但若你认为在波兰学习环境不好,或者杰老师对你不相宜,那么我没有话说,你自己决定就是了。但决定以前,必须极郑重、极冷静,从多方面、从远处大处想周到。
你去年十一月中还说:“希望比赛快快过去,好专攻古典和近代作品。杰老师教出来的古典真叫人佩服。”难道这几个月内你这方面的意见完全改变了吗?
倘说技巧问题,我敢,以你的根基而论,从去年八月到今年二月的成就,无论你跟世界上哪一位大师哪一个学派学习,都不可能超出这次比赛的成绩!你的才具,你的苦功,这一次都已发挥到高度,老师教你也施展出他所有的本领和耐性!你可曾研究过program(节目单)上人家的学历吗?我是都仔细看过了的;我敢说所有参加比赛的人,除了非洲来的以外,没有一个人的学历像你这样可怜的,——换句话说,跟到名师只有六七个月的竞选人,你是的例外!所以我在三月二十一日(第28号)信上就说拿你的根基来说,你的第三名实际是远超过了第三名。说得再明白些,你想:Harasiewicz(哈拉谢维兹),Askenasi(阿希肯纳齐),Ringeissen(林格森)这几位,假如过去学琴的情形和你一样,只有十至十二岁半的时候,跟到一个Paci(百器),十七至十八岁跟到一个Bronstein(勃隆斯丹),再到比赛前七个月跟到一个杰维茨基,你敢说:他们能获得第三名和Mazurka(玛祖卡)奖吗?
……
傅雷(1908-1966),我国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为,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身后由次子傅敏选编出版的《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后的新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
元散曲经典 内容简介 元代散曲从内容到形式均突破诗词的传统格局,以其通俗豪放、酣畅恣肆和幽默滑稽的情趣,在韵文史上呈现了新的面目。本书精选元代散曲佳作384篇,...
《动力电池系统设计》内容简介:本书旨在探究动力电池系统的匹配设计,先简要介绍动力电池系统设计的发展概况,使读者有一个清晰的
《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3卷)》内容简介:这一卷选编的内容主要是爱因斯坦的社会政治言论,反映他的一般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科学观、经济观、教育观、道德观...
李国文文集:第2卷:长篇小说:二:花园街五号 本书特色 李国文的长篇小说《花园街5号》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见证了上个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在这座房子里所发...
大明宫唐诗辑注 内容简介 为什么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在唐朝会鼎盛,而不是如宋词、元曲等其他艺术形式。唐诗成长的土壤是什么?和西方诗歌一样,唐诗也应是发源于宫廷,和风...
垅上歌行 本书特色 王巨才的《垅上歌行》,如同生养他的黄土高原一样,即便沟壑纵横,纵使黄沙扑面,仍令人感受到难以忘怀的苍茫和浑厚。王巨才的笔触,致力承继白居易、...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2015~
艺术中的灰姑娘-西方书籍装帧 本书特色 《艺术中的灰姑娘:西方书籍装帧》介绍了20世纪英国享有盛名的手工书籍装帧公司桑格斯基—萨克利夫的历史。桑格斯基—萨克利夫...
朱自清代表作系列--大众经典 本书特色 他的文字——清秀沉郁、洗练秀丽。朴实、自然、洒脱,看似寡淡实则丰腴,表面软塌塌实则硬朗。郁达夫评论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
《管理政策》内容简介:本书将企业看作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将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向对立面的转化看作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源,唯物辩证法是
《Python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Python语言的基础知识及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中的应用。本书一方面侧
生命沉思录-人体文化解读-2 本书特色 本书从文化角度,对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病变、身心结合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解读,对现代人的健康与生活管理提出很多真知灼...
漫步藏庙 本书特色《漫步藏庙》是中国文化深度旅游图文指南丛书一文物系列,设计给有兴趣与有真实需求深入学习、探索及传播普及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的读者群体。引导读者通...
人民日报2012年散文精选-2014年最美散文读本-陌上何时花开 本书特色 人民日报散文精选系列”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编的年度散文读本,精选人民日报副刊美文,荟萃...
艾那尼 本书特色 雨果戏剧代表作人物形象生动,故事矛盾激烈,悲喜交加的浪漫剧作 以想象力处理历史题材,使得历史平添了一出出奇闻一个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展示出一个个...
郁达夫散文集 本书特色 “典藏”书系,精选了国内外*为经典的作品, 使读者用*低的价格觅得*为经典的作品。《郁达夫 散文集》是“典藏”书系中的一本。书...
曹雪芹故事 本书特色红学泰斗周汝昌为我们讲述生动鲜活的曹雪芹的故事——曹雪芹何以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曹雪芹?他的身世背景究竟如何?是在怎...
李敖闹衙集 本书特色 如果被欺负的一方,挺身而斗、据理力争,不甘被欺负,而要跟衙门斤斤计较、纠缠不休,则衙门未必胜算,*后衙门之头可灰、大官人之脸可土,而吾侪“...
一切都在流动 本书特色 《一切都在流动》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绝笔之作。曾被苏联政府长期列为禁书,号称三百年后也难得见天日。它的中文版在我国,有...
闲情偶寄 本书特色 《博雅经典:闲情偶寄》一书*突出的特色,在于创新,林语堂说他“对每件东西都有新颖的议论”,绝非虚语。李渔在《博雅经典:闲情偶寄》的“凡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