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创作的想象力,以美文写学术欣赏日常生活诗化的陶渊明,朱自清作序,沈从文、叶圣陶推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陶渊明批评》由萧望卿所著,本著分为四个部分:朱自清序、陶渊明的历史影像、陶渊明四言诗论、陶渊明五言诗论。语言流利华美。朱自清序强调陶渊明诗歌来自日常生活、语言平白的亲切特质;历史影像主要勾勒六朝以来历代文人对陶渊明的认知;四言诗论,则从四言、五言的风格比较角度指出,四言束缚了陶渊明的性情,算不得成功;五言诗论,则详述陶渊明的独特创造和一新的风格。附录部分收入作者赏析陶渊明《停云》《时运》《答庞参军》三篇,全面呈现了作者对陶渊明细微体贴的理解。
萧望卿(1917—2006),字成资,湖南宁远县人,生前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入清华研究院深造,西南联大毕业,师从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先生,且交情甚笃,是当时的新生代 “平津新写作”里的重要人物。抗战胜利后,这个包括穆旦、郑敏、汪曾祺、盛澄华、王佐良等在内的以“新写作”为标识的文学试验潮流,在处于政治和文化边缘状态的平津地区希图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他们引入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与世界文学思潮同步发展。
阮直集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百部)卷一·当代部分:阮直集》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阮直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
种水仙花的男人 本书特色 《种水仙花的男人》这本书精选邓笛的编译美文120余篇,所选美文都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或者《意林》等四家畅销文摘期刊转载过...
楚辞欣赏 本书特色 梁启超曾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荼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之崇高,可以概见。汤炳正先生主编的《...
洋葱汤里的流水岁月-14个味觉故事 本书特色一本以“味觉”切入经典作品的文学指南 13份源自文学名著又易于上手的佳肴配方 梅子涵“女儿的故事”中的大眼睛小姑娘,...
2008报告文学 本书特色 报告文学敏锐及时地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生活。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及其特殊的一年,有多少的悲,又有多少的欢 本书就以报告文学的形...
异乡变形记 本书特色 加拿大籍作家拉维 哈吉出生于贝鲁特,幼年经历过黎巴嫩内战,后移居他乡,2008年他以个人的生存经验为题材,写下这本带有魔幻色彩的小说。异常...
有意思的宋朝诗人故事-听老师讲古典文学 本书特色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此套书为双色印刷,共七本,包含: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有意思的中国文豪故事》...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名家笔下的生老病死)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当代中国文化名人话题小品集,选录了鲁迅、陈独秀、朱光潜、林语堂、许地山、萧乾、黄苗子、俞平伯、汪曾祺、...
《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繁体竖排版)》是项楚先生继《工梵志诗注》之后,关于唐代白话通俗诗歌校注、阐释的又一力作。《寒山诗注附
一位苏联科学家在中国 内容简介 《一位苏联科学家在中国》有计划地访问一些当事人,希望他们能将亲历、亲见、亲闻的史实口述回忆,让采访者整理成文字和音像资料,为后人...
《草木染:与二十四节气对话》内容简介:草木染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生活中很多植物的根、茎、叶都能染色,它是大自然的恩赐。本书
谢六逸集-文墨余谈 本书特色 北大清华复旦,早稻芝加哥——中外闻名的学府。《才子英年》三位主人公于兹得风气之先,求学任教,著书立说,声誉远播大师远行,精神安住?...
严复学术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这本文集,收录了作者1979―2003年间所零星撰写的红学研究论文及评论、题跋文章共40篇。在内容上是丰富的,几乎涉及到了红学研究的...
美国男女-世界华人文库 本书特色 陈晚的书颇像结绳,只不过她记记录的不仅是事,更是这些年来她对生活对人们的真情实感,打上个结,又放回沉醉的心窝。读她的文字,你几...
潘汉年案审判前后 本书特色 《审判员亲笔披露共和国**冤案:潘汉年案审判前后》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潘汉年案审判前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起重大案件的审判实录...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文学产量最丰的一位诗人;他的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中度过;他用丰富的诗作来表达自己的抱负,抒发自己感情。他就是
李商隐诗全集-汇编汇评汇校 本书特色 《李商隐诗全集(汇编今注简释)》汇辑李商隐诗全部作品,是目前李商隐诗作*全面的辑本。编注《李商隐诗全集》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
湘行书简-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本书特色 1934年初,沈从文,因母病还乡。行前,向大人张兆和许约,每天写信报告沿途见闻。这些信件及信中所附插图,沈从文生前末公开发...
箧中词 本书特色張惠言十首 張惠言(一七六一—一八〇二),字皋文,江蘇武進人。嘉慶四年(一七九九)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有《茗柯詞》。 木蘭花慢楊花 儘飄零盡了,...
秦似集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