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在长安》主要是对和日本进行文化、政治等交流的遣唐使进行研究的一本书。全书包括十章内容,主要是梦长安、遣隋使、遣唐使等,书稿对这一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遣唐使在长安》:遣唐使在日本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正史记载中却只有寥寥数语;在日本的历史记载里,整个唐代时期前后十九次遣唐计划中如此一大批的遣唐使,姓氏有幸被记录下来的,也只有少数几人。当然,在这十九次遣唐使里,有几次是没有成行的。至于遣唐使及留学生们在长安时都做了些什么,现存的书面历史资料都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解答。2004年在古都西安发现的那块墓志铭,墓主的名字叫作井真成。他年纪轻轻即离乡背井来到长安,却在三十六岁那年死去,没来得及搭上归乡的船舶而长眠于长安。我读着他的墓志铭,为中日历史上没有此人的相关记载而感伤。一位日本遣唐使客死于长安,毕生不能归乡的事实,开启了我的想象……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日本元正天皇养老元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人唐,史上有名的几位留学生有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及学问僧玄防等,后两位在归国后,由于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卓越的成就而被记录了下来。吉备真备后来成为日本的右大臣,是有名的学者及政治家。玄肪回到日本后,据说成了破戒僧,这一点还有待考证,当然也不能在此讨论。至于阿倍仲麻吕,则一生滞留于大唐。当他还是个十六岁的青年时,就怀着入唐的梦想来到长安,我想他一定没有想到,离开故土后再也没能踏上故年),日本派出的遣隋使则具有政治目的和文化使命,而随之派出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则是日本直接向中国全面汲取文明的开始,也是之后规模巨大的遣唐使的前奏。圣德太子对中国的向往圣德太子生于公元574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日本敏达天皇三年),其父母是用明天皇和穴穗部间人皇女,其祖母坚盐媛积极推崇佛教,是同“渡来人”(考古学家把古代日本从中国或朝鲜半岛迁移到日本的人口及其后裔称为“渡来人”,或称“归化人”)有密切关系的苏我氏出身,她膝下有用明天皇和推古天皇。公元593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元年)推古天皇即位后,圣德太子被立为太子,并摄政参与朝廷政事。圣德太子原名厩户皇子。据说,其母穴穗部间人在宫中巡视,走到马厩时,突然要分娩,圣德太子因而得此奇名。不过,有日本学者指出,因当时中国盛行景教(基督教的一派),受其影响,太子也按照基督诞生的故事而命名。关于圣德太子的传奇故事很多。如有人说他在诞生时面向东方,口中念念有词,连呼“南无阿弥陀佛”,还有人说他一个人能同时听取数人的诉讼等。这些故事在日本几乎妇孺皆知,但这无疑也是后人为了美化圣德太子而虚构的。历史上的圣德太子确实功绩卓著,在日本国家雏形及日本人精神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苏我氏同物部氏围绕着是否接受佛教理论的论战中,圣德太子义无反顾地站在苏我氏一方,积极倡导接受来自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他在斑鸠等地修建佛寺,潜心钻研来自中国的儒学、佛学理论,从而奠定了古代日本的治国理论基础。随着不断引进中国的先进技术,日本本土的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地方豪族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开始与大和朝廷分庭抗礼。与此同时,地方豪族围绕着王位继承的权力斗争也在不断激化,甚至发展到了武装暴乱。这些都直接威胁着大和政权的统治地位,早日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圣德太子先后在公元603年(隋文帝仁寿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一年)、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二年)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可见其中的重视君臣、长幼等秩序的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深刻影响。《冠位十二阶》制度,是将朝中官吏的冠位按照“德”“仁”“礼”“信”“义”“智”等来分高下,组成十二阶位,又以紫、青、赤、黄、白、黑等不同颜色制定冠冕,表示其阶位的尊卑。这一制度与过去世袭的氏族“姓”不同,而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功绩授予冠位的。同时,还视贡献大小予以升迁。新的冠位的确立,打破了因出身门第而世代独揽政权的弊端,从而向中央集权体制迈出了可喜一步。……
《飞虎队》内容简介:这是一段扣人心弦的冒险历程,这是一个充满勇气和胆量的故事,这是一部经过全面修订和更新的关于飞虎队的权威
《音乐治疗经典案例》内容简介:全书按年龄段分为三大篇章,每篇章设计7个诊疗案例。分别为:成长的烦恼、奋斗的足迹和岁月的华章。
广东文物-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免文物遭劫,部分文化界人士、学者、专家、鉴藏家携带一批文物避难到香港。以...
《宋教仁传》是吴相湘先生有关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第一本著作,初版于1964年。宋教仁是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又是民初国民党的创
本书原名《方面军司令员战争回忆录》(1941-1945),作者苏联元帅科涅夫(1897—1973年)是苏军著名军事统帅,苏联1945年5月战胜
《从实践中学习Fiddler Web应用分析》内容简介:Web应用是通过网络访问Web服务器的一类应用。这类应用使用HTTP和HTTPS协议进行数据
在过去十多年中,资本主义全球化伴随着对文明身份的重新强调,再一次把经久不衰的文明和历史议题凸显出来。《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
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主要侧重于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并深入剖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共形象的改变到敌...
《创造日本:1853—1964》内容简介:从1853年马修·佩里的黑船驶入江户湾,结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到在美国的监管下成为一个经济
背影从密室到集中营……■赵蘅2002年9月7日上午,我站在通向安妮密室的人群中。一次从柏林开往巴黎的列车临时停运,把我骤然抛进
《史记》里的豪杰兵家-3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史记》中的豪杰人物:廉颇、赵奢、李牧、白起、王翦、卫青、霍去病。作者将司马迁的故事加上作者个人的感悟和...
谈何容易-历代笔记中的艺苑风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谈何容易:历代笔记中的艺苑风采》是著名学者岂水先生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他从上千种笔记小说中辑成此书,探寻...
明史·贵州地理志考释 本书特色 《明史·贵州地理志 考释》为历史人类学典籍研究丛书之一。明史·贵州地理志考释 内容简介 该书除了订正《明史·贵州地理志》记载的失...
周伟驰编著的《太平天国与启示录》从近代西方基督教全球传教史的视野重新探讨了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来源,揭示了太平天国跟
汉书 本书特色《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
(精)中国陵墓雕塑全集3:东汉三国 内容简介 《中国陵墓雕塑全集:东汉三国》主要内容包括两晋南北朝陵墓雕塑艺术,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既保持本土文化特征,又汲取外...
《帝国的铸就:1861—1871》内容简介:1861—1871,在历史星河中格外耀眼。林肯、俾斯麦和亚历山大二世在各自的国家推进改革,铸就
《永乐大典》徽州方志研究 本书特色 《永乐大典徽州方志研究》由蒲霞著,本书在论述《永乐大典》徽州方志时所引佚文均以《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为基础,如《永乐大典方志辑...
《中国城乡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内容简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新时期中国住房问题研究的落
亡天下:南明痛史 本书特色 《亡天下》是著名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历史散文巅峰之作!中华忠烈,真是不绝如缕。史可法、高杰、夏完淳、陈子龙、张名振、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