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在长安》主要是对和日本进行文化、政治等交流的遣唐使进行研究的一本书。全书包括十章内容,主要是梦长安、遣隋使、遣唐使等,书稿对这一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遣唐使在长安》:遣唐使在日本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正史记载中却只有寥寥数语;在日本的历史记载里,整个唐代时期前后十九次遣唐计划中如此一大批的遣唐使,姓氏有幸被记录下来的,也只有少数几人。当然,在这十九次遣唐使里,有几次是没有成行的。至于遣唐使及留学生们在长安时都做了些什么,现存的书面历史资料都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解答。2004年在古都西安发现的那块墓志铭,墓主的名字叫作井真成。他年纪轻轻即离乡背井来到长安,却在三十六岁那年死去,没来得及搭上归乡的船舶而长眠于长安。我读着他的墓志铭,为中日历史上没有此人的相关记载而感伤。一位日本遣唐使客死于长安,毕生不能归乡的事实,开启了我的想象……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日本元正天皇养老元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人唐,史上有名的几位留学生有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及学问僧玄防等,后两位在归国后,由于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卓越的成就而被记录了下来。吉备真备后来成为日本的右大臣,是有名的学者及政治家。玄肪回到日本后,据说成了破戒僧,这一点还有待考证,当然也不能在此讨论。至于阿倍仲麻吕,则一生滞留于大唐。当他还是个十六岁的青年时,就怀着入唐的梦想来到长安,我想他一定没有想到,离开故土后再也没能踏上故年),日本派出的遣隋使则具有政治目的和文化使命,而随之派出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则是日本直接向中国全面汲取文明的开始,也是之后规模巨大的遣唐使的前奏。圣德太子对中国的向往圣德太子生于公元574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日本敏达天皇三年),其父母是用明天皇和穴穗部间人皇女,其祖母坚盐媛积极推崇佛教,是同“渡来人”(考古学家把古代日本从中国或朝鲜半岛迁移到日本的人口及其后裔称为“渡来人”,或称“归化人”)有密切关系的苏我氏出身,她膝下有用明天皇和推古天皇。公元593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元年)推古天皇即位后,圣德太子被立为太子,并摄政参与朝廷政事。圣德太子原名厩户皇子。据说,其母穴穗部间人在宫中巡视,走到马厩时,突然要分娩,圣德太子因而得此奇名。不过,有日本学者指出,因当时中国盛行景教(基督教的一派),受其影响,太子也按照基督诞生的故事而命名。关于圣德太子的传奇故事很多。如有人说他在诞生时面向东方,口中念念有词,连呼“南无阿弥陀佛”,还有人说他一个人能同时听取数人的诉讼等。这些故事在日本几乎妇孺皆知,但这无疑也是后人为了美化圣德太子而虚构的。历史上的圣德太子确实功绩卓著,在日本国家雏形及日本人精神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苏我氏同物部氏围绕着是否接受佛教理论的论战中,圣德太子义无反顾地站在苏我氏一方,积极倡导接受来自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他在斑鸠等地修建佛寺,潜心钻研来自中国的儒学、佛学理论,从而奠定了古代日本的治国理论基础。随着不断引进中国的先进技术,日本本土的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地方豪族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开始与大和朝廷分庭抗礼。与此同时,地方豪族围绕着王位继承的权力斗争也在不断激化,甚至发展到了武装暴乱。这些都直接威胁着大和政权的统治地位,早日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圣德太子先后在公元603年(隋文帝仁寿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一年)、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二年)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可见其中的重视君臣、长幼等秩序的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深刻影响。《冠位十二阶》制度,是将朝中官吏的冠位按照“德”“仁”“礼”“信”“义”“智”等来分高下,组成十二阶位,又以紫、青、赤、黄、白、黑等不同颜色制定冠冕,表示其阶位的尊卑。这一制度与过去世袭的氏族“姓”不同,而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功绩授予冠位的。同时,还视贡献大小予以升迁。新的冠位的确立,打破了因出身门第而世代独揽政权的弊端,从而向中央集权体制迈出了可喜一步。……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初版于1967年,一出版就在史学界引发了经久不息的关注,影响巨大。“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
《思源致远、桃李芬芳:爱国敬业之科研巨子篇》内容简介:本纪念册收录了2009年到2018年间,上海交通大学93位“杰出校友奖”获得者
疾病图文史-影响世界历史的7000年-彩色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如果人类没有疾病,世界历史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本书以30类典型疾病为主线,讲述了它...
山西北马玉皇庙 本书特色 《山西北马玉皇庙》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与营造贯穿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特色鲜明、理论完善、管理成熟、制度严谨、技术完备的体系...
《罗马人的故事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内容简介: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
中国抗战画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曹聚仁先生和舒宗侨先生一拍即合,他们用一年多时间编著了这本《中国抗战画史》,一个用文字,一个用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场中国人民伟大...
唐朝从来不淡定-4 本书特色 李隆基时代是唐朝*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把大唐推到当时世界**的巅峰,又毁掉了盛世;它的时代,人才辈出,也奸邪倍出。读唐史,不可不读李...
《接纳力》内容简介:接纳力是一种能力,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妈妈一旦拥有了接纳力,不仅获取了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成就了孩子一
中国交通史 本书特色全书分先秦时代之交通、隋唐宋时代之交通、元明清时代之交通及现代中国之交通五篇,全面考述交通路线、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管理等各方面内容,向...
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本书特色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对于这场战争的反思随着更多的史料挖掘而日益深刻和全面。在甲午战争史料挖掘中,本书的两位作...
人生可以这样,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二战期间,是动荡不安的童年;二战结束,是支离破碎的成年。她出生在伦敦东区的贫民窟,
唐宋元间西北史地丛稿 本书特色 《唐宋元间西北史地丛稿(欧亚备要)》为汤开建教授的第三部西北史研究论集,收录的二十余篇学术论文。主体内容则是突厥、回纥,...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
2017-2026年-祈祷择吉农家历 本书特色 《农家历(2017—2026年)》编排了2017-2026年农家历,同时介绍了天文历法知识、民间历表历项内涵、各...
南凉与西秦 内容简介 我国的史学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几乎每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政权,都有人为之撰写历史。同样,早在一千多年前,封建史学家们也撰写过十六国时期各...
台湾的闽南人 本书特色 “图文台湾”丛书以翔实的史料、精美的图片、通俗的语言,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台湾的情况,既追述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台湾的艰苦历...
《人类的演化(修订版)》内容简介: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我们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 为什么我们存活下来,而其他的人
當台灣經濟呈現疲弱的L型低欲望、新平庸正在帶領我們向下沉淪薪資凍漲、未來不明,新世代「向內、向下、向後」,喪失成功欲,只在
《Spring快速入门》内容简介:SSM目前是J2EE开发最常用、最流行的框架。本书将对Spring、Spring MVC、MyBatis、Spring Boo...
《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国古代政治现象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观察相关的制度框架、实施状态,从制度举措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