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教授是当代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他数十年专注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命运史的研究,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和人的进步,在广大青年中,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本书系钱先生“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终卷,将当代知识人命运的抒写推到一个极其高远又极其细密的境界。当代中国社会种种复杂的思潮和运动、个人的努力与挫折、时代的诡谲与变幻,都成为一个个具体人生的波澜,令人低徊感慨。
本书系钱理群先生沉潜十年之作。“这十年主要就是写这本书”。作者为此调研了大量的各类文献材料,包括当事人的作品全集、口述回忆资料、相关机构档案文件、海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等,大量新的发现带来大量的新的思考和认识。
本书在学术上具有重大的创获和突破。书中研究的沈从文、梁漱溟、赵树理、废名、王瑶、郭小川、邵燕祥等作家、学者,在中国现当代上都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且自身也是非常富有魅力的人物,经由本书,读者将发现一个个全新的立体的更真实的沈从文、梁漱溟们,发现他们真实的思想、关心、尴尬、曲折和坚守,他们的大,他们的小,充分感悟其人生命运的波澜起伏与历史的诙诡。
钱理群教授的语言文字一向充满智慧和激情,在明白透彻的思辨之中,注重讲述历史与人生的细节,探照心灵深处的波澜,体贴入微,又引人入胜,读来让人欲罢不能,如同享受思想、智慧和知识的盛宴。
本书系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沉思十年之作,也是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终卷。作者选择沈从文、梁漱溟、赵树理、废名、王瑶、郭小川、邵燕祥等重要、典型的作家、学者在1949年至1970年代这一时期的生命历程为观照对象,通过大量的新材料,深入他们在时代的大转型大变动中的投入、挫折、碰撞、困惑和坚守,透视其个人性格、理想与时代、社会之间的交流激荡,重现了那个年月的社会风云,个人命运遭际、幽隐,以及精神的尴尬与波澜,检讨了历史经验得失及其包含的启示。
(钱理群))喜欢抓大问题,喜欢考察“道路”的选择,他把知识者特别是文人的“精神历程”看的尤为重要,往往就当作是时代潮动的标志。他擅长做“精神研究”,办法就是找几个作家作为个案,挖掘其精神变化,由此勾勒时代变化……老钱自然不属于循规蹈矩的学者,他有持续的强烈的使命感,有广大的现实关怀,又总是很叛逆,对于……流俗的东西有本能的反感,对于民间的处境却格外同情……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很可爱又可贵。
——温儒敏,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总主编
钱理群认为文学史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隐藏在大量的文学现象背后的人的生存境遇、体验和困惑,以显示一个历史时代的生命的涌动轨迹,因而,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抓典型文学现象,并形成了这样的研究路线:寻找在某作家或某一时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文学意象,然后对这一典型文学意象进行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美学等多层次的发掘,最后揭示它所包孕的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由于钱理群强调把握历史进程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学发展的偶然性、个体性和多种可能性,他也就十分重视契入历史本体深处,去钩沉那些鲜活的历史细节和文学现象。他强调文学史家对于具体、生动的历史细节和现象及其背后的普通象征意义应保持浓厚的兴趣和职业的敏感。而捕捉典型文学意象和历史细节,目的是突出文学史叙述的现场感,烘托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氛围,于是便形成了具有钱理群个人风格的文学史文体——报告文学体。
——《读书》杂志
钱理群先生是令人为难的。他难倒了很多人,官员、学者、同事、朋友,年轻的学子或世故的知识者们,他令人为难的地方似乎不在于思想观念上的清晰、糊涂或复杂,而更在于他的姿态。……钱先生的事业……穿越了阶层,而在弱势群体和下层民众:青年学生、中小学教师那里获得了赞誉。正是在这些小知识阶层为主体的民间文化领域,钱先生成了一个象征:他是鲁迅精神的继承者,是上世纪80年代启蒙运动以来不多的幸存者。
——《新京报》
我现在时常提醒自己,在分析文学史时应该适当地抽离出感情,这样才能看清它背后的丝丝缕缕,看清了,才能真正明白。钱理群很能拿捏这个尺度,既不冷漠,又并不过于热切。
——读者
钱理群 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l939年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他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社会的深刻探索,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对20世纪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总结和反思,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话说周氏兄弟》、《与鲁迅相遇》、《语文教育门外谈》、《生命的沉湖》、《我的精神自传》、《活着的理由》、《梦话录》、《我的家庭回忆录》、《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等。钱先生的著作深度读者欢迎,有些是发行数十万册的畅销书,他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发行量数百万套。钱先生还是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名列首位),也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受关注的人文学者之一。
沉静的欢乐 内容简介 真实的梦境,由诗意所勾连被触摸过的灵魂,便会浸润出那难以遗忘的往昔……本书内容包括两部分:2005如梦的初夏,2006沉静的欢乐。沉静的欢...
石川啄木诗歌集 本书特色 《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
路上的信 本书特色 《路上的信》为第广龙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在第广龙的散文中,生活和命运的迁延在生活的现场中显现出难以被抽象的人的存在的复杂质感,疼痛与温暖在看似...
二馀斋说书 本书特色 《书林清话文库》每册书均有自家的侧重,但大家探研古今书籍、藏书文化,典籍聚散的精神内涵却气息相通。他们的文章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读者在...
诵读中国(小学卷古典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诵读中国”丛书中的“小学卷·古代部分”,以爱国主义诗歌为主体,还有一些反映祖国山河、友情励志的名篇佳作,一共选取了...
《中国韵文史/蓬莱阁丛书》作者以一般研治诗词学者所不及的敏锐思辨能力和广阔的视野。注重体裁之发展与流变,精要地勾勒出了中国
《远行译丛:走在幽暗的小径上》内容简介:步行横穿法国需要十六天,纵越需要二十五天。但那是以拿破仑行军时的速度而已,不能欣赏
朱自清选集-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隶属“中国文库”**辑★ 朱自清,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学者,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他以新...
泉孕旧影 内容简介 《泉孕旧影》是一部反映济南历史风貌、社会变革和人文情操的文学作品,笔触由动荡战乱的民国初期军阀统治到日伪时期的政治和斗争形势。通过主人公沈润...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
虚土 本书特色 《虚土》可算是小说,也可算是长长的散文、诗歌,像《路边野餐》之于普通电影。全书主要内容,通过下面这段话,可完整把握:我在远方哭我听不见,我流血我...
婉约词·豪放词 本书特色 《婉约词·豪放词(白话插图)》由著名古典文献和文学研究专家傅璇琮教授作序特别推荐。国学经典沧海一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全方位白话精细解...
少年犯罪纪实 本书特色 能挽救一个少年,就等于挽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由一个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构成我们安定、向上、发展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和保护每一个学生...
与古斯塔夫国王共进晚宴-当爱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 本书特色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太太,作者阿妮塔·劳夫林在书中细细为你讲述一个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诺贝尔奖庆祝...
麦家自选集 本书特色 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麦家的写作无疑属于独特的路数。这个人的存在已经变得不可忽视,他那么顽强一绝对而倔强。他的写作诡秘、幽暗、神奇,深不可...
姚义文艺评论续集 本书特色 《姚义文艺评论续集》主要收集了姚义文学评论40余篇。全书分为诗改探索、诗歌欣赏、小说漫评、散文品读、纪实·报告&mid...
陈忠实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 内容简介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 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以其大起大伏...
《我与地坛》内容简介:本书是史铁生的经典散文集,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离开,这本书问世。此后七年,这本书以每年近30万册的数
《猎人笔记》内容简介:《猎人笔记》中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作者还因此被放逐。随着屠格涅夫充满优美笔调的叙述,
莫言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本书精选莫言中篇小说数部,他的小说以其斑斓的色彩,新奇的感觉,丰厚而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