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常见的十多种流行音乐风格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R&B、乡村音乐、放克、拉丁音乐、波萨诺瓦、雷鬼音乐、流行舞曲、HIP-HOP为对象, 对其音乐特征进行分析, 并用鼓、节奏、低音、旋律四个 (或更多) 声部编写练习曲, 将每种风格的音乐特征通过多声部的方式立体的呈现
《流行音乐理论丛书:流行音乐风格训练》以很常见的十多种流行音乐风格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R&B、乡村音乐、放克、拉丁音乐、波萨诺瓦、雷鬼音乐、流行舞曲、HIP-HOP为对象,对其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并用鼓、节奏、低音、旋律四个(或更多)声部编写练习曲,将每种风格的音乐特征通过多声部的方式立体的呈现出现,大家可通过试听和练唱来加强对各种风格音乐本体特征的认识。*后再通过两首曲目,将其编成各种风格形成对比,提供练习。《流行音乐理论丛书:流行音乐风格训练》配有全套音响资料。
尤静波,浙江宁海人。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教授,流行演唱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流行音乐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流行音乐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中国流行音乐简史》《欧美流行音乐简史》《歌词文化鉴赏教程》《流行歌曲创作教程》《流行演唱法》《儿童歌曲演唱教程》等著作,主编《中国儿童歌曲百年经典》(四卷),创作专辑《将小调进行到底》《时光日记》《如果你只是路过这个世界》《爸爸我爱你》等,曾受邀在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大学做流行音乐讲座。
潘永峰,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唱作系主任,中国流行音乐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流行音乐与爵士乐的研究工作,现执教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流行演唱学院,教授合音训练、合音编写、迷笛基础等课程。已出版《流行音乐节奏训练》《合音演唱训练教程》《流行音乐多声部写作》等著作。
华梅,女,1951年生于天津市,祖籍无锡。现为天津师范大学美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天津师大华梅服饰文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事
《推销员之死》内容简介:《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推销员威利·
《比较刑法研究(第二辑)》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有关比较刑法的专题著作。作者来自德国、
精选凡•高最具代表性的75幅以树为主体的作品,其中70张全彩图分章节介绍凡•高艺术生涯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以树为主体的经典画作书信
音乐门铃:辛丰年乐话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乐话文集选,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包括:序曲、曲目、形式、大师、闲话、终曲等。音乐门铃:辛丰年乐话 目录 1、序曲学...
(精)世纪之声系列歌曲集(全十册)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武汉出版社1998年1版1印★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总主编、总审定★在历...
《炒股实战入门与提高》内容简介:本书通过精选案例引导读者深入学习,系统地介绍了股票投资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炒股实战入门与提
本书主要介绍美术史,古代的美术史,我们叫做“传统的美术史”。例如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这种“美术史”实际上是绘画品
《中国纹样史》是一部关于我国古代传统纹样的著作,共分十二章,为原始时代的纹样、夏商的纹样、西周的纹样、春秋战国的纹样、秦汉
李格尔(AloisRiegl,1858-1905),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主要代表,现代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人之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特征研究及应用》内容简介: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跨学科研究系列”之一,基于CLEC和COLS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 本书特色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具有乐曲短小精致、结构工整,旋律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技术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
《古典音乐故事绘本》精选了6部久负盛名的古典音乐作品,用童话故事诠释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适合3岁以上儿童阅读。本系列共三辑,包括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维瓦尔第...
中国音乐史 本书特色《中国音乐史》记录了中国音乐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依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基本可以分为秦、汉以前音乐、汉、唐时期音乐、宋、元时期音乐...
《王鑑研究》首先是基于一幅绘画作品展开的历史研究。以往尝见,海外的美术史专家也曾有过以一件经典作品进行个案研究,通过背景
中国戏曲概论 本书特色 《中国戏曲概论:艺术类》为“中国文库”丛书之一。“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
默观无限美:西洋古典音乐讲座 本书特色 两千多场精彩讲座淬炼而成,音乐传教士助您开启音乐之门。音乐境界是苍茫永恒的,而我们对它的倾心又是无终无始、无端无由的,这...
《西伯利亚明珠:贝加尔湖科考纪实》内容简介:“自然科学考察丛书”是对中国科学家大规模综合科学探险考察的真实记录,展示了我国
浮世绘,意指日本江户时代的风俗画。浮世二字源自佛教用语,是泛指现象界的林林总总,亦即眼见耳闻之社会百态。到了十七世纪末期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909—1992)的艺术——他关于尖叫的人物和扭曲变形的人体的戏剧化图像——似乎体现了“二战”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