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以道摄万有,以德证大道,非静观玄览,实难见其智慧。
《老子与哲学》视老子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据此而阐明《老子》的本体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一而三,三而一,《老子》之智慧如泉源之汩越,汲之而足以滋养人心。
《老子与哲学》是一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的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作者以解构、建构和以文注文、以人注人的研究方法,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以老子注解老子,即以《老子》书中的概念、判断和观念以及历史上记载的老子言行和事例,来诠释老子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避免个人的随意发挥和任性议论。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关于老子的阐述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自 序 1
一、老子其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
老子其人:神龙见首不见尾 7
老子其书:云霓明灭或可睹 17
老子之思想:博大精深 28
老子之评析:高山仰止 39
老子之评析:诚惶诚恐 49
老子之成语:思想结晶 59
老子之成语:人生智慧 68
老子与孔子:日月同辉 78
老子与孔子:根脉相连 88
二、本体哲学(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玄览静观)
老子之哲学:无用之大用 101
老子之道:惟恍惟惚 110
老子之道:天道 119
老子之道:治道 128
老子之道:人道 137
老子之无:天籁之音 147
老子之自然:自然而然 156
2 老子与哲学
老子之道:文本解读 165
老子之道:概念辨析 174
三、政治哲学(无为而治、南面之术、小国寡民)
老子之政治:君人南面之术 185
老子之女性:万物之母 195
老子之水:宇宙之水 204
老子之水:政治之水 213
老子之水:道德之水 222
老子之无为:比较研究 231
老子之无为:治国秘诀 241
老子之不争:为而不争 250
老子之侯王:现实选择 259
四、人生哲学(圣人人格、见素抱朴、卑弱自持)
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 271
老子之婴儿:返璞归真 280
老子之圣人:智慧化身 289
老子之圣人:治国楷模 298
老子之圣人:人格理想 307
老子之圣人:以无为本 315
老子之柔弱:含义丰富 324
老子之德:尊道贵德 333
老子之善:上善若水 343
《老子》全文 352
主要参考文献 368
后 记 371
老子之政治:君人南面之术 老子在哲学方面的成就,在先秦思想家中是*高的,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老子》一书蕴集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它那些佯谬的语句所具有的说服力,它的谨严认真态度以及它那似乎不见底的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哲学著作。”〔1〕然而,吊诡的是,老子著书立说的初衷和目的不在于探索宇宙奥妙,而在于拯救时世,为政治和统治者服务。老子思想的本质是政治哲学,其哲学思想主要是为阐述政治主张作铺垫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教导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即“君人南面之术”。所谓南面之术,系指古代房屋建筑都是坐北朝南,以利于冬天避风、夏天消暑,尊长一般坐在正中,面向南方,位卑年幼者坐在两侧,面向北方。对于这一传统习惯,汉朝董仲舒等封建思想家为了帮助君王巩固统治地位,将其曲解为“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2〕。因而研究君王如何驾驭臣属、统治百姓的理论,就叫做君王南面之术。 研究老子之政治,有必要对政治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政治包含着两层含义,政是方向、主体和领导,治是手段、方法和管理。一般认为,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构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重要社会现象。政治与国家密切相关,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政治。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西方政治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一开始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等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古希腊人认为,人是具有德性的,人生活的意义在于实践自己的德性;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因而人也是天生的有德性动物。现代政治是从近现代国家发展起来的,源于市民社会的兴起,强调公民权利、民主政治和权力制衡。中国对政治的理解,与西方有着很大差异。中国古代虽然出现了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之论,但古代思想家并不重视政治一词,亦没有展开论述,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关注社会治乱和政治问题,但一般都把政治看成是符合礼仪的道德行为,以及统治者如何管理和教化人民的行为。直至近代,孙中山对政治作出阐述,才和西方政治观念有了相近相似之处。孙中山指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2〕通过政治概念的梳理和比较,我们就能理解老子之政治为什么是君人南面之术的缘由。 老子思想名哲学而实政治,这与老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之际,是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诸侯兼并、弱肉强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王弼注云:“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也’。”这是一个暴政的年代,统治者横征暴敛,老百姓民不聊生,“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是一个不公的年代,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是,天道运行的法则,是减损有余来补给不足;人间的规矩却不是这样,是减损不足来供奉有余。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遭到空前破坏,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发生剧烈变化,“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面对动乱变革局面,如何进行统治管理,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如何找回生命的安顿之地,成为先秦诸子百家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关心政治,是时代对诸子百家提出的任务;服务政治,是诸子百家对时代需求的回应。这是先秦时期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发达而抽象思辨和科学技术薄弱的根本原因。孟子认为,当时诸子百家“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汉初学者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诸子百家进行分析后指出:“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以干世主”“务为治也”,换言之,就是为统治者献计献策,是先秦思想家的共同特征。老子虽然淡泊超脱,也不能例外。胡适就说:“在中国的一方面,*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反动……当时的有心人,目睹这种现状,要想寻一个补救的方法,于是有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观察政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1〕比较而言,在先秦思想家中,老子之政治思想是*为深邃的,这是因为老子把其政治思想奠基于道,为其政治思想找到了形而上本体;同时,从反向思维出发,以反求正,得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更重要的是,老子为君王统治着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南面之术,从而形成了“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政治传统。
《老子》五千言,以道摄万有,以德证大道,非静观玄览,实难见其智慧。
《老子与哲学》视老子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据此而阐明《老子》的本体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一而三,三而一,《老子》之智慧如泉源之汩越,汲之而足以滋养人心。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 何俊教授
道是智慧的源泉。深切地体会道,既是智慧的探寻,也是人心的究明。道无穷极,故两千五百余年来对道的探寻亦未尝止息;而每一次真正的探索,都不仅彰显了道,也澄明了心。《老子与哲学》内外呼应,交相发明;以道照亮人生,以人生揭示道;专业研究可以开阔视野,业余阅读可以陶冶心灵;一言以蔽之曰,皆能有得于其中。
——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 乔清举教授
夏海,浙江孝丰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国政府架构》《政府的自我革命》《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 内容简介 作为真正的逻辑科学的传统形式逻辑源远流长,具有始终深深地植根于和自然语言形影不离的普通逻辑思考实际、在理论上坚持论证不许循环等深刻正...
日讲礼记解义 本书特色 任宏点校的《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清圣祖玄烨命儒臣将《五经》、《通鉴》等传统典籍作为进讲教材,并将日讲教材先后刻印成书。《易》、《书...
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读《老子》 本书特色 熊华堂编著的《生活中的道》内容介绍: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
感性的形式-阅读十二位西方理论大师 本书特色 本书论述了海德格尔、本雅明、拉冈、阿多诺、罗兰?巴特、李欧塔、德勒兹、福柯、德里达、布什亚、克莉斯蒂娃、齐泽克这十...
公与私的思想史-公共哲学-第1卷 目录 前言一前言二论题一 西欧思想史中的公与私1.古希腊、古罗马时代:public、private的原义及其背景2.中世纪之普...
《周易禅解》研究 目录 序一序二绪论一 《周易禅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二 《周易禅解》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三 《周易禅解》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章 《周易禅解》的作者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 本书特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整准确地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集中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
金景芳儒学论集 本书特色 《金景芳儒学论集(套装上下册)》:二十世纪儒学大师文库金景芳儒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通论、经学、孔学、其化几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西绪福斯神话 本书特色 《西绪福斯神话(精)》内容介绍:西绪福斯受到神的惩罚,他要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石头因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他要下山重新推巨石上山,如此...
神奇圣人王阳明-2 本书特色 王阳明参透世事人心,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阳明心学,终成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之一;曾国藩研习阳明...
王阳明传习录:典藏本 本书特色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
思想着是美丽的 本书特色 科学文化随笔丛书。 出于自由人和人的意志自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物都是美好的。然而,在人的一切活动及其作品中,思...
中国哲学史-(一) 本书特色 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整修人类认识前进的的历史。哲学发生、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相关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相当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相当丰富的社...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汉化佛教与佛寺》大学小书之一,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当代文史专家描绘的到目前为止*好的寺庙导游图。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
萨特引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萨特的评介、研究。这位二十世纪的见证人,是当代西方*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但他的思想内涵远远超出哲学界。本书通过萨特的经历,他的哲学、文...
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 本书特色 《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作者指出,宗教远比在某个具体国家或文化中所遇到的宗教表象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希望,《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
上帝国的信息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的构成与其原初的目的分不开,其着眼点不在讲解新的东西,即笔者尚未讲过的东西,而是对构成笔者的思想与意愿、信仰与希望的内核和重点作...
虔信瑜伽-《拿那达虔信经》及其权威阐释 本书特色 ★一个正直的人在其一生当中会偶然遇见一个“伟人”或真正的宗教导师。根据印度教传统,这些导师能够传播灵性,就像火...
暴力与文明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国际知名作者汉娜·阿伦特等人的16篇文章。书中内容,涵盖面很广。在政治与社会方面:如以塞亚·伯林的《爱因斯坦和以色列》,w.h....
周易全鉴 本书特色 《周易全鉴》:读《周易》,哲学家知辩证思维,史学家观历史兴衰,政治家学治世方略,军事家悟兵法谋略,企业家得经营方法。观宇宙万象,通幽明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