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以道摄万有,以德证大道,非静观玄览,实难见其智慧。
《老子与哲学》视老子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据此而阐明《老子》的本体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一而三,三而一,《老子》之智慧如泉源之汩越,汲之而足以滋养人心。
《老子与哲学》是一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的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作者以解构、建构和以文注文、以人注人的研究方法,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以老子注解老子,即以《老子》书中的概念、判断和观念以及历史上记载的老子言行和事例,来诠释老子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避免个人的随意发挥和任性议论。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关于老子的阐述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自 序 1
一、老子其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
老子其人:神龙见首不见尾 7
老子其书:云霓明灭或可睹 17
老子之思想:博大精深 28
老子之评析:高山仰止 39
老子之评析:诚惶诚恐 49
老子之成语:思想结晶 59
老子之成语:人生智慧 68
老子与孔子:日月同辉 78
老子与孔子:根脉相连 88
二、本体哲学(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玄览静观)
老子之哲学:无用之大用 101
老子之道:惟恍惟惚 110
老子之道:天道 119
老子之道:治道 128
老子之道:人道 137
老子之无:天籁之音 147
老子之自然:自然而然 156
2 老子与哲学
老子之道:文本解读 165
老子之道:概念辨析 174
三、政治哲学(无为而治、南面之术、小国寡民)
老子之政治:君人南面之术 185
老子之女性:万物之母 195
老子之水:宇宙之水 204
老子之水:政治之水 213
老子之水:道德之水 222
老子之无为:比较研究 231
老子之无为:治国秘诀 241
老子之不争:为而不争 250
老子之侯王:现实选择 259
四、人生哲学(圣人人格、见素抱朴、卑弱自持)
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 271
老子之婴儿:返璞归真 280
老子之圣人:智慧化身 289
老子之圣人:治国楷模 298
老子之圣人:人格理想 307
老子之圣人:以无为本 315
老子之柔弱:含义丰富 324
老子之德:尊道贵德 333
老子之善:上善若水 343
《老子》全文 352
主要参考文献 368
后 记 371
老子之政治:君人南面之术 老子在哲学方面的成就,在先秦思想家中是*高的,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老子》一书蕴集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它那些佯谬的语句所具有的说服力,它的谨严认真态度以及它那似乎不见底的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哲学著作。”〔1〕然而,吊诡的是,老子著书立说的初衷和目的不在于探索宇宙奥妙,而在于拯救时世,为政治和统治者服务。老子思想的本质是政治哲学,其哲学思想主要是为阐述政治主张作铺垫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教导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即“君人南面之术”。所谓南面之术,系指古代房屋建筑都是坐北朝南,以利于冬天避风、夏天消暑,尊长一般坐在正中,面向南方,位卑年幼者坐在两侧,面向北方。对于这一传统习惯,汉朝董仲舒等封建思想家为了帮助君王巩固统治地位,将其曲解为“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2〕。因而研究君王如何驾驭臣属、统治百姓的理论,就叫做君王南面之术。 研究老子之政治,有必要对政治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政治包含着两层含义,政是方向、主体和领导,治是手段、方法和管理。一般认为,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构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重要社会现象。政治与国家密切相关,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政治。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西方政治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一开始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等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古希腊人认为,人是具有德性的,人生活的意义在于实践自己的德性;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因而人也是天生的有德性动物。现代政治是从近现代国家发展起来的,源于市民社会的兴起,强调公民权利、民主政治和权力制衡。中国对政治的理解,与西方有着很大差异。中国古代虽然出现了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之论,但古代思想家并不重视政治一词,亦没有展开论述,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关注社会治乱和政治问题,但一般都把政治看成是符合礼仪的道德行为,以及统治者如何管理和教化人民的行为。直至近代,孙中山对政治作出阐述,才和西方政治观念有了相近相似之处。孙中山指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2〕通过政治概念的梳理和比较,我们就能理解老子之政治为什么是君人南面之术的缘由。 老子思想名哲学而实政治,这与老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之际,是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诸侯兼并、弱肉强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王弼注云:“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也’。”这是一个暴政的年代,统治者横征暴敛,老百姓民不聊生,“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是一个不公的年代,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是,天道运行的法则,是减损有余来补给不足;人间的规矩却不是这样,是减损不足来供奉有余。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遭到空前破坏,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发生剧烈变化,“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面对动乱变革局面,如何进行统治管理,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如何找回生命的安顿之地,成为先秦诸子百家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关心政治,是时代对诸子百家提出的任务;服务政治,是诸子百家对时代需求的回应。这是先秦时期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发达而抽象思辨和科学技术薄弱的根本原因。孟子认为,当时诸子百家“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汉初学者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诸子百家进行分析后指出:“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以干世主”“务为治也”,换言之,就是为统治者献计献策,是先秦思想家的共同特征。老子虽然淡泊超脱,也不能例外。胡适就说:“在中国的一方面,*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反动……当时的有心人,目睹这种现状,要想寻一个补救的方法,于是有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观察政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1〕比较而言,在先秦思想家中,老子之政治思想是*为深邃的,这是因为老子把其政治思想奠基于道,为其政治思想找到了形而上本体;同时,从反向思维出发,以反求正,得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更重要的是,老子为君王统治着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南面之术,从而形成了“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政治传统。
《老子》五千言,以道摄万有,以德证大道,非静观玄览,实难见其智慧。
《老子与哲学》视老子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道教始祖,据此而阐明《老子》的本体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一而三,三而一,《老子》之智慧如泉源之汩越,汲之而足以滋养人心。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 何俊教授
道是智慧的源泉。深切地体会道,既是智慧的探寻,也是人心的究明。道无穷极,故两千五百余年来对道的探寻亦未尝止息;而每一次真正的探索,都不仅彰显了道,也澄明了心。《老子与哲学》内外呼应,交相发明;以道照亮人生,以人生揭示道;专业研究可以开阔视野,业余阅读可以陶冶心灵;一言以蔽之曰,皆能有得于其中。
——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 乔清举教授
夏海,浙江孝丰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国政府架构》《政府的自我革命》《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
权力论 权威与个人-罗素文集-第5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5卷权力论权威与个人)》收录罗素的两部学术作品。《权力论》围绕权力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展开...
在书中,作者曾多次用katholischeKirche(“大公教会”)的词来指“正统教会”和“分出来的教派”(比如“蒙丹教派99,“多纳图斯
图解经典119 河图洛书河洛真数-不可不知的命运数理密码 本书特色 购买紫图任何图书,可加买:《李居明虎年运程》或:《神之雫1》任一本,即可抽奖赢大礼!推荐购买...
索?恩(THORN BIRD)索?恩时间:它对我们做什么和我们用它做什么 本书特色 “时间,这是个特别的东西。倘若就这么胡乱活着,它纯粹什么都不是。...
《孟子》一日一语-善养吾浩然之气 本书特色 孟子,名轲,邹国人。邹为古国名,位于现今的山东省邹县。邹县离孔子故乡曲阜不远,所以孟子自己也曾说:“近圣人之...
谈美 本书特色 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谈美学畅销八十年,一版再版的*佳美学入门书净化人心,美化人生的杰作慢慢走,欣赏啊谈美 内容简介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
孟子指月 本书特色 ★中国两千多年来所有考生和普通国人的修身宝典 ★辩论大师孟子关于治国安邦之道妙语连珠的集成★明代通俗文学**人冯梦龙详尽解说的经学力作孟子指...
本书为我国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学者杨祖陶先生的毕生心血之作,在书中作者对康德、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脉络、基本
佛经故事 内容简介 佛经故事是佛陀为宣传佛教的教理而采用的一种形式。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中精选了81个经典的佛经故事。全书共分四部分:佛传类、佛本生故事类、...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话头禅是宋代以后流行的禅修方法,主要是训练人的心灵,通过看话头的方式使内心获得宁静和专一,进入定境,开发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从各个方面简明扼要地、全面地论述了作为公众人物和大科学家、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贡献。把这样一本篇幅不大的书从英...
忏悔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奥古斯古在希波了任教职时著述而成的,发表于公元401年,是西方文学史上**部重要的自传,该书以承认天主的伟大,追述秘书的卑微,歌颂基督的...
华中大学出版社大师思想集萃萨特说人的自由 本书特色 本书比较完整地再现了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重要哲学思想:前期的现象学心理学中存在主义前因性质的想象理论,中期...
《从巫术到数术•上古信仰的历史嬗变》内容简介:什么是巫术?什么是数术?1989年版《辞海》对“巫术”的解释是,“幻想依靠‘超自
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 目录 引言——唐五代的性论走向**章以性为本观的初期形态一、性无善恶论的形成二、性无善恶论的展开三、性善恶混的新发展四、“生...
《周易》三读 本书特色 《<周易>三读》对作为国学群经之首、古籍**奇书的《周易》进行原古通今、探奇归常、全面精深、雅俗共赏的多维解读,堪称奇书新读的力作。作者...
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 本书特色《新编中国哲学史(下)》编著者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在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维、新方法的...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公民到领主 本书特色 从古希腊城邦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西塞罗和帝国时期的圣奥古斯丁,再到中世纪的阿奎那……艾伦?伍德在《...
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第2辑 本书特色 《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以仁学为儒家思想之精华,回溯仁学自孔子以来曲折发展的历史,接续孔子仁学的源头活水,集历代儒家学...
B群书治要360 本书特色 中国内地唯一授权独家出版历代帝王治国资政之精要,从政者必读之首选!唐太宗李世民手不释卷的枕边书,奠定盛世大唐的治国宝典!每个人身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