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走了多远?还有多久才到终点?※详述科学认知历程,从古米利都到伦敦皇家学会,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哥白尼直到牛顿※探索世界的哪些方面是可认识、可解释的,以及如何认识和解释※透析人类如何探索和理解世界万物的运转,从而领悟未来※洞悉科学与诗歌、数学、哲学、技术和宗教等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犀利点评科学人物的成败得失及影响
日升月落,电闪雷鸣,四季更迭,生老病死,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谜题,而我们对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看法、感受,正源自我们如何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但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家不知道我们现在对世界已知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类似于我们的思维方法,不知道世界还有哪些未知尚待发现,也不知道如何去发现未知。随着文明演进,人们不断努力解开众多谜团,科学的现代规则才终于问世。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带我们回顾了挑战前人又扣人心弦的认知发展历程,足迹从古代的米利都到中世纪的巴格达和牛津,从柏拉图学院和亚历山大博物馆到沙特尔教会学校和伦敦皇家学会。温伯格富有启发性地探索了思考世界和分析世界的方法,说明了找到现代科学的目标和方法是何等的艰难,并论述了这一发现对人类认知和发展的影响。同时,温伯格还探讨了科学和各大竞争领域——宗教、技术、诗歌、数学和哲学——的历史性冲突与合作。他将其学术资质和科学史知识结合起来,研究了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解释世界的努力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我们之所以苦苦求索,执着于解释世界,因为答案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自己和未来。这不懈的坚持和追求,正是“非凡的故事,是人类历史中*有趣的故事之一”。
温伯格的这部作品文字通俗、观点鲜明、可读性强。这位科学界大佬回顾科学的历史,来说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确实需要说明,温伯格也有权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但如他坦言“这是一部有失恭敬的历史”,可以宽容一点。——刘华杰,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哲学系教授温伯格一贯文笔优美、言辞犀利、观点鲜明。他的《最初三分钟》曾激励霍金写出《时间简史》,《给世界的答案》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更多启发。——钮卫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博导我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本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权威地描述人类全部知识精髓的读物,当我读到《给世界的答案》时,我的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科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它的方式方法,以及它的未来。温伯格博士不愧为大学者,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将科学描述得一清二楚,让各个层次的读者,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都能够从该书中获益。——吴军,学者、投资人、第8届文津图书奖《数学之美》《文明之光》作者好书!比我想象的更好。温伯格达到了思想老到——凡是该说的意思都说了,凡是该提到的联系都提到了。作为现代人阅读此书时难免会对古代先贤有一种巨大的心理优越感,不是因为我们有高科技,而是我们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万维钢(同人于野),科学作家,第10届文津图书奖《万万没想到》、《智识分子》作者杰出的世界级物理学家斯蒂芬•温伯格,以其清新坦率的风格和诗意抒情的笔调,在《给世界的答案》中熟练地记述了人类科学时代来临的始末。人们不懈追求着理解世界,本书正是对这一追求的可喜歌颂。——布赖恩•格林,著名物理学家、弦理论领军人物本书点石成金,不再是单纯描述科学史,而是谱写了一曲宏大的赞歌,歌颂了人类为探寻大自然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直到今天,这一奋斗仍在继续。唯有如斯蒂芬•温伯格这般才华横溢、经验丰富、见解深远并全身心投入的科学家,方可有此成就。——伊恩•麦克尤恩,英国著名作家温伯格…所涉足的内容超越其自身领域…本书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其真正的亮点,是这样一位当代顶尖科学家的独特视角。——《金融时报》发现现代科学方法的漫长征程,这是科学史家频繁涉足的领域,但对于这一熟悉话题,斯蒂芬•温伯格给出了深思熟虑、颇有新意的观点。——《华盛顿邮报》本书…具有振奋人心的智慧…这是一部杰出的著作,是当今时代的必备书籍。——《独立报》温伯格以其一贯的学术自信,带读者领略了从古希腊到17世纪科学革命的早期科学理论…本书行文流畅,可阅读性强,在科普读者所熟知的领域,温伯格带来了全新的见解。——《出版人周刊》
斯蒂芬•温伯格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刘易斯•托马斯“诗人科学家”奖等多项殊荣。现任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身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美国哲学学会会员等。温伯格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理论物理教材。在专业领域之外,他致力于将科学理念与人文知识相结合,所著的《最初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仰望苍穹》等书畅销全球。
语言的风采 本书特色 《语言的风采》的作者汪惠迪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20多年,1984年10月任职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先后从事编辑、新闻研究等工作,后任...
【序言】釋尊創立及提倡的佛教得以傳布於全亞洲,主要是藉由思想普遍性、佛教徒死身弘法、佛教國家所具的政治及文化意圖等綜合因素影響。其中,中國佛教因有內容弘富的《大...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思维模式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导致中国落后的根...
作者简介在日本愛知縣出生,法政大學文學部畢業,日本兒童出版美術家連盟會員,所創作的繪本頗受好評。他熱愛自然世界,因此,所
大师眼中的国学-林语堂谈国学 本书特色 孔子,就如同亚里士多德一样,他把自己的赌注都放在了人性上,并且觉得接受自然的人性要比改变它强得多。要想实现一个好的社会设...
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与展望 本书特色 本书是《百种语文小丛书》之一。 中国语文现代化就是中国在现代化时期的语文建设,核心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改革。中国语文现代...
《互动教学设计》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流程设计,通过一些脑科学原理,以及与这些原理相匹配的教学活动的设
中华姓氏谱苏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华姓氏谱中的“苏”姓分册。书中从该姓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及该姓氏的地域分布、走向趋势及其特点;姓氏...
看不透的日本:中国文化精英眼中的日本 内容简介 为什么郭沫若、成仿吾留日多载,却对日本文化几乎没有论及?为什么不肖生、张资平对日本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为什么周作...
西方文论经典阐释 内容简介 本书分14个章节,选取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西方文论经典,进行阐释,并结合文论经典的创作背景和著者的文论思想予以深入的阐述和评析,力图...
汉译经典007-菊与刀 内容简介 《菊与刀》是作者于二战后受命于美国政府,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
基于EGG的吴语阻塞音发声研究 本书特色 宋益丹的研究专著《基于EGG的吴语阻塞音发声研究》是以吴语为研究对象,利用了先进的语言发声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吴...
我的留学记 目录 译者前言 一 我的留学记 留学之前 把中国作为中国来理解 在尊重西欧的风潮中 京都学界与清末古典学者的接触 与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交往 被中国文学...
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 内容简介 《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辅助下的批评话语...
读书明理为君子:曾国潘与曾氏家风 内容简介 《读书明理为君子:曾国藩与曾氏家风》作为“名人家风”丛书的一种,详细梳理了近代湖南著名人物曾国藩治家的理念以及整个曾...
语言与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讲授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介绍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及其运用的影响,阐述中西文化、风俗习惯在英汉两种语...
生活的艺术-(全两册)-中英双语-独家珍藏版 本书特色 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讲解了《圣经》故事,以及中国人如...
菊与刀 本书特色 ●参照英文原版无遗漏重译,精准、流畅的译文更贴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露丝·本尼迪克特诞辰130周年纪念版,值得收藏;●畅销不衰的文化人类学名...
刘晓翔,中国著名书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成员、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并于高等教育出版社担任编审暨首席设计。2012年成立刘晓翔设...
北京风俗 本书特色 ★ 12开,采用磁青纸书面,宣纸水墨彩绘★ 《北京风俗图》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风俗画开山之作,1926年《北京风俗图》刊登在《北洋画报》曾连续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