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的一本巨*,所谓“删削冗长,拳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自古以来,君主将相、仁人志士、布衣平民均从《资治通鉴》中借鉴前人经验,或反观自身为人,或体察当下民情,或研究治国攻略,借此回顾历史面对现实,企图总结经验教训,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好地解决社会矛盾。此书被宋神宗给予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评价,并且也是一部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青睐的必读之书。
司马光*,程学峰编译的《资治通鉴故事(全彩精华版)/美丽国学》以三千多年的历史事件为基础,精编出二百余个*具代表性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述,语言平实易懂,故事内容涉及反思成败、治理方略、制度沿替等主题,*尽仁义之理与谋略之术,指导我们当下在为人处世、工作学习中应该有的大智大慧,具有非常高的阅读价值,以及引导人们深思的力量。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精选了古代、现代经典篇目百篇,配上古典雅致的图片,让人读起来赏心悦目。本书内容详实,所选书目经典耐读,值得反复阅读。古代部分篇目还配有翻译和阐释,使得理解起来更容易。同时,在精美图片的陪衬下,使得阅读更有趣不枯燥,在培养青少年的人文情感和写作思路上都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全书采用全彩四色印刷,图片精美,适合青少年阅读。 总体来说,该书基本呈现出了古代散文佳作和现代散文名篇的成就,对现代人学习和思想有积极的意义。书稿质量很好。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等人根据大量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以时间为序记录史事,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网罗繁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一生著书无数,希望通过编写史著,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获取治国的经验。治平三年(1066),司马光撰成一部战国至秦共八卷本的编年史,名为《通志》,进呈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元丰七年(1084),此书完成,至此共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宋神宗在听司马光讲读了该书的部分内容之后,十分赞赏,认为此书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下令将该书改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撰写了序文。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资治通鉴》以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史事为发展脉络,生动详细地叙述了历代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所经历的生死悲欢。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为官为政者视为案头**之书,也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巨著之一。
因此,我们特地从原著所记三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精心遴选近两百个*精彩、*经典的故事,采用白话文的形式,编写成了这本《资治通鉴故事》。全书以原书卷次为序,加以组织整理,既保留了原书精髓,又使得文字更适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在古文今译的过程中,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同时每个故事后都附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书内容。
孙膑智斗庞涓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魏惠王攻打赵国,包围了邯郸。周显王十六年(前353),齐威王派田忌救赵国。
当初,孙膑与庞涓都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任将军,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就请孙膑来魏国。孙膑到后,庞涓便陷害他,剜掉他的膝盖骨又黥刺他的脸,想使他终生残废不能出任官职。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求见,说动了齐国使者。齐国使者偷偷地把孙膑载上车一起返回齐国。田忌看重孙膑并以宾客之礼待他,又将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并任命他为军师。此时齐威王打算救援赵国,便任命孙膑为将。孙膑认为自己是受过肉刑、躯体不全的人,不能担任将帅。齐威王便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乘坐在有篷盖的车中,为田忌出谋划策。
田忌想率领齐军直接前往赵国援救。孙膑说:“想解开杂乱纠纷的争斗,不能靠挥舞拳头;制止相互斗殴者,不能参与进去跟着打。避开战争中双方厮杀的正面战场,而去进攻敌方暂时空虚的地方,抓住敌人的要害,敌人因形势所迫自然会引兵退去。如今魏、赵两国正在决战,魏国的精锐之师都集中在国外的主战场上,国内仅存老弱残兵。将军不如率军火速进逼魏都大梁,占据交通要道,袭击其防务空虚之地,魏军必然会从攻打赵国的前线回兵自救。这样我们就会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重创了魏国。”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中计,撤兵回援。魏军回师时,行军至桂陵,与田忌率领的齐军发生激战,魏军大败。
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魏将庞涓领兵伐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孙膑说:“如果我们不等韩、魏双方打得疲惫时就去救援,等于我们去替韩国挨魏国的打,这就反过来成了我们在听从韩国的指挥了。况且现在看来魏国有攻破韩国的强烈欲望,韩国面临兵败国亡的危险时,就必然求救于我国。我们那时出兵既可以得到韩国对我们更深的感激,死心塌地地与我们结盟,又能够根据魏国暴露出来的问题而攻击它,这样,就不但能得到双重好处,还可赢得强盛的威名。”齐威王说:“很好。”于是暗中答应了韩国使者的请求,同意出兵救援,并让他回国去。韩国以为齐国会马上来救援便奋起与魏国交战,但五次都失败了。*后韩国与齐国结盟,把国家的命运交给了齐国。
齐国出兵,派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前去救援韩国,仍用直袭魏国都城的老办法。庞涓听说后,急忙放弃韩国回国。魏国派太子申为将军,抵御齐国军队。孙膑对田忌说:“魏、赵、韩三国的士兵向来彪悍勇猛,看不起齐军;而齐国士兵的名声也确实不好。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孙子兵法》说,‘从一百里外去奔袭会使上将受挫,从五十里外去奔袭只有一半军队能到达。’”于是田忌便命令齐国军队在进入魏国地界后,**天修造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再减为两万个。庞涓率兵追击齐军三天,见到这种情况,十分高兴,说:“我早听说齐兵胆小,进入我国三天,士兵已逃离一多半了。”
于是他留下步兵,只率领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逐齐军。孙膑推算庞涓的行程,估计傍晚时将到达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两旁多险要阻碍,便于埋伏兵卒,孙膑就命令士兵砍断大树,削掉树皮,写上一行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军师孙膑。”他又命令齐军中的好射手准备数万弓弩在狭道两旁埋伏,约定在日暮时看见有人举火就万弩齐发。庞涓果然在天黑时赶到砍断的大树下面,看见剥掉树皮处写了字,就用火把照着看。他还没有读完这行字,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混乱四散。庞涓自己知道智穷计竭,军队溃败,便自刎而死,临死前说:“竟让孙膑这小子成名了!”齐军乘胜大败魏军,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
三家分晋
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周威烈王姬午正式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国君。
当时,晋大夫智宣子想要确立儿子智瑶(智伯瑶)为智氏宗族的继承人。族人智果反对,说:“智瑶不如智宵,才过而德不如。果真让智瑶做继承人,智氏宗族必定会灭亡。”然而,智宣子对他的话不屑一顾。智果预料智瑶当政后必定胡作非为,*终会导致智氏灭族,就请求太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辅氏,与智氏分道扬镳。
后来,智宣子去世,智襄子智瑶掌握了政权。一日,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瑶戏弄了韩康子,又侮辱了韩康子的家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了此事,就劝诫智瑶说:“主公您如果不提防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的!”智瑶说:“生死祸福都取决于我。我不制造灾祸,谁还敢兴风作浪?”智国对答说:“不是这样。《夏书》里说:‘一个人如果三番五次地犯错误,那么就会在暗地里结下很多怨恨。所以,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贤德的人能谨慎于细务,所以没有大的祸患。现在主公在一次宴会上就羞辱了人家的君和相,而又不做防备,还说别人不敢兴难,这怎么可以呢!蚊子、蚂蚁、蜜蜂、蝎子这些小虫都能毒害人,更何况是一国的君相呢?”智瑶不听。
智瑶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不想给。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他会讨伐我们,不如给他。他得到土地后会更加骄侈,必然又向别人索取,如果不给,势必向人家动武,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祸患而静观事情的变化了。”韩康子说:“好吧。”便把土地给了智瑶。智瑶很高兴,又向魏桓子索取,魏桓子不想给,家臣任章问为什么,魏桓子说:“平白无故索要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他平白无故索要土地,各位大夫必然畏惧;我们如果给他土地,他必然骄傲。他因骄傲而轻敌,我们却因惧怕而互相团结;以互相团结的队伍对待轻敌的人,智氏的性命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上说:‘要想打败他,一定要暂且辅助他。要想取得,一定要暂且给予。’您不如给智瑶土地,以使他傲慢,然后我们就可以选取友好的同盟而谋取智氏。为什么要让我们魏氏做智氏的箭靶子呢?”魏桓子说:“好吧。”于是也交出了有万户人口的土地。
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地、皋狼两处土地,赵襄子不给。智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氏。赵襄子准备出逃,问手下的人:“我到哪里去呢?”随从说:“长子城*近,而且城墙坚厚又完整。”赵襄子说:“百姓历经千辛万苦才修完城墙,现在又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守城,他们能和我同心吗?”随从又说:“邯郸城里仓库充实。”赵襄子说:“我们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要他们为战争送命,他们会和我同心吗?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属地,并且尹铎待百姓很宽厚仁慈,那里的人民一定能同我们同舟共济。”于是赵襄子前往晋阳。
智瑶率领智、韩、魏三家联军将晋阳城团团围住,并决开汾水灌城。城墙被水淹没得只剩六尺,炉灶被浸泡,虫蛙丛生,情况十分危急,而民众却毫无背叛之意。智瑶乘战车巡视水势,魏桓子为其驾车,韩康子居右执矛护卫。智瑶得意地说:“我现在才知道水可以灭亡一个国家!”魏桓子听了智瑶的话,暗暗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轻轻踢了一下魏桓子的脚,两人会意:如此说来,智瑶也可以用汾水灌魏都安邑,决绛水淹韩都平阳了。
智瑶的谋士郗疵提醒智瑶:韩、魏两家要反叛。但智瑶狂妄自大,根本听不进去。郗疵为了避祸,请求出使齐国。
赵襄子派自己的宰臣张孟谈从晋阳城出来见韩康子、魏桓子,说:“唇亡齿寒。现在智瑶率领韩、魏攻击赵氏,赵氏灭亡了,那么韩、魏也要相继灭亡。”韩康子、魏桓子本来就对智瑶不满,经张孟谈一游说,便下定决心,暗中与张孟谈约定了行动的日期。赵襄子在夜里派人杀死了守堤的官吏,决堤放水淹灌智瑶的军队。智瑶的军队因救水而大乱,韩、魏军队乘机从侧翼夹击智瑶军队,赵襄子则率领士卒进击智瑶军队的前锋,把智瑶的部众打得大败,*后杀了智瑶,并把智氏之族全部诛灭。只有辅果因另立了姓氏才幸免于难。
《文学经典怎么读》内容简介:本书从国际文凭(IB)课程的视角重新解读文学经典,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各领
世界上古史(21世纪史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人类从哪里来?上古时期人类的生活与面貌是怎样的?世界古代文明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本书将系统地予以解答。本书将世界上...
解密文明古国 猜想亚特兰蒂斯 本书特色 《解密文明古国:猜想亚特兰蒂斯》介绍了亚特兰蒂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名,一个柏拉图著作和希腊神话中描述过的神秘之地,时...
老北京地图的记忆 本书特色 ◆地图上的北京城,符号里的民国史◆二十余幅老地图,一百余幅插图,讲述民国老北京变迁的故事……◆视角独特:老地图上探北京◆资料珍贵:专...
《Mars动态建筑表现:AR/VR完全技术应用》内容简介:建筑设计表现的发展经历了从手绘图纸—静态平面表现—动态三维表现—VR、AR、M
亲历惨案:1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包括:平顶山惨案、老黑沟惨案、白家堡子惨案、凤凰店惨案、龙口惨案、河北地区大惨案、罄竹难书的累累血案等。亲历惨...
二十世纪简史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二十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锐评两战后大国间的权力博弈洞悉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角力著名历史学家卢卡斯凝聚毕生心血的经典力作《泰晤士报》《...
(函套装)全民阅读经典书系:资治通鉴(套装共8册) 本书特色 ★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本套书节选了其中有代表...
战地记者唐师曾自1992年开始,多次赴欧美、东南亚以及国内二战战场采访,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现场照片,历时13年写成《我的诺曼底
《汉书》解读 本书特色 《汉书》是《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名著。作为中国古代**部具有官修正史性质的纪传体断代史史书,《汉书》是保存西汉和新莽史料*为完备的史籍...
不可不知的1500个世界历史常识 本书特色 《不可不知的1500个世界历史常识(白金图文版)》以时间为经,将世界历史分为“古代社会”、“中世纪”、“近代史(上)...
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本书特色 曾国藩集团这个近代史上*大的地方实力派,不仅数十年间暗中操纵着晚清政局,且开民国年间军阀政治之先河,其政治作用与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枢垣记略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有关清代军机处的记述,作者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及档案资料,对军机处的设立、作用和规制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枢垣记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代...
告诉你真实的后宫女性 本书特色 历史上真实的“芈月”什么样?虚构人物“霓凰”的历史原型有怎样的人生?孝庄太后确曾...
何方谈史忆人 本书特色 1.著者权威:何方,当代著名学者,重大事件亲历者,大彻大悟思想家。本书史料扎实,逻辑周密,在恢复历史真相方面有大面积突破,振聋发聩的新鲜...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全二册)-典藏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大量史料,以中国历史分期为章节,以汉族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同化为主线来进行介绍与讨论。各章节引经据...
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本书特色美国是如何成功的?本书回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本书以1890-1900的美国为视角,回溯到历史的“原点”来看待其从一个...
《曹寅与康熙》内容简介:史景迁步入历史研究的起步之作,也是他“最学术”的博士论文,格外厚重、耐读; 史景迁用一如既往的细致笔
本书是“文艺风云书系”中的一册,“文艺风云书系”是河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一套大型现当代文艺研究丛书。丛书以五四以来的文
南渡-南渡北归-第一部-增订版 本书特色 《南渡北归》(增订版经典三卷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是著名作家岳南所著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后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