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史论角度下的小说批评 ; 叙事策略和“形式的意识形态” ; 意识形态批评的向度: 国家、性别和大众三编, 其主要内容包括: 格非小说论 ; 从“”欲求到“匮乏” —— 论西方文学欲望叙事的现代转换等。
《叙事意识形态与文学批评》是作者梅兰近十年来的文学批评系列论文专*,本书从批评的视角与方法的差异出发分为三编,分别侧重史论、叙事及意识形态维度。**编以中外小说的个案为对象,突出了传统史论批评的整体性,描述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写作特点和演变轨迹,归纳了西方某一叙事模式的现代转换。本书第二编和第三编分别从叙事艺术和意识形态角度批评中国当代小说及影视作品,这些论文主要集中于中国当代文学领域,无论是从作家的叙事艺术总体特点出发,还是聚焦于单个作品的叙事手法,都希望能沟通文学的叙事与意识形态两个维度,结合文学批评的艺术分析与价值评判,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糅合文学批评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理论与方法,凸显作者在批评视角和方法上的思考与探索。
梅兰,文学博士,2003年春起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1年。已出版专著《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叙事、意识形态与文学批评》,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20余篇论文,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等。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 本书特色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全2册)》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 内容简介 简介《文心雕龙》在论述各家论文之后,给以一...
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论文22篇,内容涉及西北方言的用字、语音特点,以及西北地区特色十足的民俗风情。由于西北地区的语言资料、民俗资料很好地保...
少年时的锋利﹐尘埃落定。阅历人生﹐体味文字的温度与厚度。香港故事。张爱玲一本《传奇》﹐是写给上海人看的香港故事。葛亮的《
参差集 本书特色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参差集》是现代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韩侍桁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评论集。1934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后...
《杜甫诗选》内容简介:杜甫的诗歌由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典范意义,自宋代以来就广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也引起注释家和研
非参数统计(第三版) 本书特色 《非参数统计(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十一五”规划教材非参数统计(第三版) 内...
《金翼》是一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社会学研究著作。就构思来说,它的主题非常简单,却像竹叶画一样,其朴素的形式掩映着高水平的艺
叙事与文体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叙事文体中的诗歌功能研究》共八章,内容包括:散文的出现及散文中的诗歌韵语、小说萌芽时期叙事作品中的韵散兼用、文人创作中的&ldq...
红楼梦里的北京土语 内容简介 北京话的形成与这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有关系,同时与全国各个地区迁移到北京来居住的外地人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北京是一个大城...
俄罗斯生态文学论 内容简介 20世纪被称为一个“生态诗学”的世纪,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很快成为显学备受关注。面对这个生态失衡、人性复杂的年代,生态文学为世人敲了警...
想象中的希腊-神话的多重语境 本书特色 《想象中的希腊》将希腊神话与其*初的语境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上篇主要讨论神话叙事的各种语境:如家庭、公众节日、礼厅等。中篇...
唐诗的历史 本书特色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代编撰的《全唐诗》收录了诗歌48900多首,加上明人辑录的《全唐诗外编》,共5...
英美文学选读:英文 内容简介 这是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考试计划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国家教委批准颁布的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办公室组...
中国文学批评史 内容简介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文、史、哲不分,古代的文学和文学思想往往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门类,因此,在中文系的课程体系中,《中...
新文学评论-2015/1 VOL.4 NO.1 本书特色 黄永林、阎志、张永健主编的《新文学评论》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设有多个专题,如“作家语录”、...
歐美文學史上首部同志情色小說英國大文豪王爾德唯一長篇男色鉅作親歷十九世紀末「貴族仕紳限定」超淫奢狂歡晚宴年輕富商與鋼琴師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部研究中国针灸学术发展史的专著,全书由“引论”、“经络部”、“腧穴部”、“刺灸法部”、“治疗部”五部分组成,全面阐述了中国...
画室里的秘密:对中国油画写实学派的访问 本书特色 当各种新奇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时尚成为当代生活中重要语言的时候;当传统被忽视、被淡忘的背景下;当人们更多的以即...
古代诗歌与文化-中国古典诗词专题解读 本书特色 詹福瑞主编的《古代诗歌与文化——中国古典诗词专题解读》以“诗与音乐”、“诗与棋”、“诗与佛教”、“诗与节令”、“...
中国新诗的精神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朦胧诗后中国新诗的精神缺失与精神重建研究”(06ja75011-44034)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