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套装上中下册)》以《周易》的论述为主要依据,首先推演出平面易(八卦图),然后利用它来解释《周易》的有关概念并演绎太极原理;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周易》和古代早期典籍的论述,推演出立体易——周易宇宙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对有关概念作了介绍,归纳总结出这个模型的演绎原理和文字演绎规则,然后逐句逐字演绎和解析《周易》之中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等,由此展开论述周易与古代中国文化、古代中华文明、古代早期历史的关系。
如何才能以一种能够贯穿始终的逻辑来解读《周易》,是古今学者们面临的难题。查《汉书》所载西汉时期刘歆所作的种种解释和三国时期魏国王弼的《周易注》,以至于唐代孔颖达的《周易正义》,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北宋的邵雍抛出所谓“先天八卦图”和所谓“方圆图”之后,“象数派”认定其图式就是“周易”,象数派学者便采用其图式来解释《周易》。但是,邵氏图式是臆造之图,其图无法对《周易》之中的绝大多数概念作出合理的解释。“义理派”知道个中道理,因此在解释《周易》时,往往都撇开邵氏之图。《周易》是关于八卦的书,撇开卦图去解读《周易》,自然不讨好。不论是“象数派”还是“义理派”,由于都不明何者为周易,因此对于周易的一系列概念,要么避之不谈,要么随意发挥,乱侃一通。久之,易学终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泥潭之中。黎明所著《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一书,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书首先依据《周易》的论述,推演出平面宇宙模型(即配置了象数的八卦图式),然后利用这个模型对诸如“道”“阴阳”“混沌”“太极”“原始反终”“河图”“洛书”“乾之策”“坤之策”“二篇之策”等一系列概念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又依据《周易》和古代早期典籍的论述,推演完成周易宇宙模型(又称立体宇宙模型),以这个模型对有关概念作出解释之后,归纳出这个模型的演绎原理,再利用它逐句逐字演绎和解析《周易》之中的《卦辞》《爻辞》《象辞》《篆辞》等,其中的诸如“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君子终日乾乾”“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先张之弧,后说之弧”“载鬼一车”等一系列令古今学者头疼的概念,都通过这个模型作出了合理解释。由是,《周易》得以用一种贯穿始终的逻辑来进行解读。本书通过利用周易模型对一系列古文字进行演绎解析,确证汉文字源于周易。包括早期的许多甲骨文、金文和几乎所有小篆文字,都是古人利用这个模型发明的用于记录古人思想和语言的具有逻辑性的象形符号系统。本书以周易模型来抽象概念和演绎文字,对概念的解释和文字的解析别具一格,这是本书的独到之处。在此举两个字为例介绍文字与周易的关系。例如,“空”字从穴从工,其穴表象家或表象房屋;其工,“巽为工”,巽为风,风者气也。所以,空字表屋中只有空气而别无他物,是为空。又例如,“详”字从言从羊,“兑为羊”,兑卦在八卦中是*小之卦,所以,详字表用言语把细微的事物解释清楚谓之详。此前人们普遍认为,汉文字的发明与周易无关,上述“空”字和“详”字的解析足以证明,汉文字的源于周易是一个基本事实,如果离开了汉文字的母体——周易,则许多汉文字便成为无解的文字。本书还通过很多古文字的演绎和解析,对一些被误解的文字的本义进行了辨析。周易模型是早期古人发明的具备时空概念并且能够模拟宇宙运行的宇宙模型,是一个集人文理念和科学理念于一体的模型,古人把它命名为周易(是宇宙谐音的反读)。《周易》的理论基础,是古代早期的宇宙理论,古人演绎周易模型以解释宇宙的诞生、循环往复以及万事万物演变变化规律,其成果汇成《周易》一书。本书通过推演出来的周易模型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说作出全新的解释,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于早期古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而把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说提升到古人类探索宇宙的高度来重新认识。作者在利用周易模型演绎解析《周易》的《卦辞》《爻辞》《篆辞》《象辞》基础上,对古代早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古代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以及古人的习俗、信仰等进行了解释,论述指出周易是古代早期一切的总根源,包括古代早期的传说、人们的信仰和观念、古代哲学、国名和地名、器具制造等,或从这个模型上获得灵感,或是演绎这个模型抽象形成的概念。本书还指出周易在古代早期的应用是中华文明不间断的原因。书中对周易与古代中国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周易对古代社会和中华文明演进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作者采用推演出来的周易宇宙模型合乎逻辑地解读了《周易》,实现了周易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发现。
黎明,号太愚,广西浦北县人,1962年出生,工程师。自幼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关注《周易》研究。2010年底受到启发,初明道,潜心研究《周易》,推演完成周易宇宙模型。2011年起,历时六年,著述完成处女作《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
中国哲学简史 内容简介 冯友兰,世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哲学家,治中国哲学史迄今无出其右。一九四六至四七年,先生正值盛年,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
经方方证今论 内容简介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古朴深奥,言简意赅,辨证精确,方配严紧,是为习医者必读之书。作者在继承先哲经验的基础上,宗经方之旨,临...
庄子纂笺 本书特色 古人注书,不失之繁委,即陷于枯燥。惟朱子《四书集注》,虽亦荟萃诸家,网罗群言,而体尚简要,辞贵清通。尤能于训诂考据、义理、文章三方兼顾,使读...
十力语要初续 本书特色 心相者,心上所现之相曰心相,此相非实有,但是意识上现似某种物相而执着为有,故云,种执着的心相。吾子所由致疑者,正以一向妄执有各个固定的物...
传习录全集 本书特色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
我的信仰-胡适思想录-(三) 本书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32个博士头衔。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
小故事大哲理7 内容简介 一个短小的故事,却蕴涵着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给你一份快乐的心情,教你一种处世的方法。 轻松地阅读,受益一生的启迪与智慧;幽默的故...
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憨山大师是我国晚明佛教四大高僧之一,曾在晚明佛教的复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把大师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憨山大师...
荀子诵读本 本书特色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荀子诵读本(注音版)》选取蒙学经典、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诗文等三十八种,分四辑出版。有些...
《牛津哲学词典》共收录词条2500条,包括最新的哲学术语、概念以及500多位著名哲学家的生平介绍和相邻学科中有关哲学的术语,介绍
赵州录校注集评(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历史上的善本,对《赵州录》进行校勘,并从各种典籍中辑录出九十则佚文,使本书成为目前*为完备的善本;由于《赵州录》涉及...
《诸神的起源》是丛书中的一本。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近年大热,其中尤以通俗解读各种经典为当下学界趋之若鹜,一时间洛阳纸贵。荧屏
孔维勤说鬼谷子言谋天下-国学魅力经典解读 本书特色 鬼谷子是《易经》思想的继承者,在天时、地利、人和思想的引导下,融合[天人合]之道,将[天人感应]实现在现实人...
一生三用-[用心.用智.用力] 内容简介 强调避免眼高手低就是强调读书必须与实际相结合,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顾炎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尸子译注 本书特色 《尸子译注》一书兼合儒、道、名、法诸家思想于一炉,内容丰富多彩,思想多元,独具特色,反映出战国时代的学术精神。尸子译注 内容简介 尸子,名尸...
山居性纪 本书特色 从性到意识的觉醒——启发慧觉、安妥灵魂、重归信仰、融入真爱。直指人心,提点性灵。心印灌顶,引人入胜。一部真正的成人读物,认证一个人与万物的结...
中央编译文库 论著系列--中国佛典翻译史稿 本书特色 史载张骞远使,闻浮屠于西域;汉明帝金人入梦,致是白马驮经,佛法东传。自摄摩腾,竺法兰始,西域胡僧赉经传法于...
生命的所有可能 本书特色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由每一个人的贪婪、嫉妒、攻击性和对安全的追求所筑造,然后成为了它的奴隶。我们不愿意迈出**步,因为我们不想获得自...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典的流通与改造》在敦煌遗书发现并引起学界重视以来的一百余年间,佛学与佛教史的研究始终是敦煌学的重点
正本清源说孔子 本书特色 自孔子至今,两千五百年过去了,孔子似乎是一位说不完、道不尽的“历史人物”。由孔子思想的特征所决定,他总是不断地被人们说起来,他总是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