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微说,写作到深处,都会是既痛苦又快乐的体验。这从她小说的写作风格中能略窥一二。她的小说,有英国现代小说的简洁冷静,也有法国当代小说的抒情性想象,形成了一种节制、简洁、委婉、流畅而又忧伤的风格,仿佛一首首温情而甜蜜的挽歌,跃动的音符中氤氲着淡淡的无奈、失望与忧伤,所有这些忧伤,都潜藏着一个主题——人的尊严。在《魏微六短篇》中,魏微以朴素的笔调写日常生活,关注现实。她的忧伤来自对寻找尊严的渴望,也来自对失去尊严的失望,这忧伤与失望之中,也包含着对现代社会精神空虚和物欲横流的批判和审视。
《魏微六短篇》是“短篇经典文库”丛书中的一本,收录魏微的六篇短篇小说,包括《姊妹》《姐姐》《大老郑的女人》《胡文青传》《化妆》与《乔治和一本书》。小说以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城为写作背景,以简约流畅的语言对小城的爱恨情仇故事娓娓道来。对小城中的人民这一群体进行入木三分的描写,如同将改革开放对社会生活和人性带来的巨变进行慢镜头回放,可供读者慢慢回味反思。
《魏微六短篇》:姊妹我们那地方,向来把父亲的兄弟称作爷,把父亲兄弟的配偶称作娘。比方说,我有一个爷,是我父亲的远房堂兄,行三,所以我们小孩子就叫他三爷了。我的这个三爷,说起来也是个正派人,他一生勤勤恳恳,为人老实厚道,十八岁就进厂当了检修工,三十年如一日,到头来还是个检修工,带了几个徒弟,荣升为师傅而已。他是一九八八年得肺癌死的,才四十八岁,身后留下五个孩子,系两个女人所生。这两个女人,一个姓黄,一个姓温,现在都还活着,带着她们各自的儿女分住两处。我们做小辈的一视同仁,都唤她们三娘。私下里,则是依着大人的叫法,把她们称作大房二房,以示区别。我的三爷并不风流,他只是长得好看而已,他性格又温和,写得一手好字,又爱拉个二胡,在我们小城,这样的人就被视作是多才多艺了,所以招蜂引蝶是难免了。我的黄姓三娘,也就是大房,长三爷两岁。他们原是技工学校的同学,早个几十年,三娘也该是个落落大方的姑娘。她性格开朗,又是班里的文体委员、团支部书记.说话做事的果断利索,那实在是在三爷之上的。我们家族的人都很纳闷,不知道她怎么会看上三爷这么一号人物,蔫儿不唧的。我奶奶说,可能是三爷的肉香。三爷这人有点说不太好,他好像一直在犯迷糊,说他不懂事吧,他又特别省心.从不惹是生非。在厂里,他工作认真,技术娴熟,常常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家里,他听话温顺,除了拉拉二胡,吹吹笛子以外,他几乎不太出门。他脾气虽好,人却有点闷,长辈们都说,他没什么上进心:仿佛他做一切事,都是出于尽义务,而不是因为喜好。就连他拉二胡的时候,他也是埋首晃了几下身子,突然抬起头来,那脸上竟看不见一点寂寞沉醉的神情,平静得有如老僧入定。或许三爷早把一切都看透了,虽然他未经风雨,才二十来岁;或许这本是他的个性。反正他的性格不太像我们这一族的男人.我的祖上曾出过几个著名的败家子、狂嫖滥赌,也出过两三个革命投机分子。到后来居然也都混了一官半职……反正不管争气不争气,他们个个都野心勃勃,富有幻想朝气。相比之下,三爷的性格则平庸多了,他让我们安心,也使我们叹气。他生得又确实标致,他是细高挑儿,容长脸,淡黄肤色,小时候因为读书姿势不好,早早落了个近视,所以戴着眼镜,很像个知识分子了。我们合家老小,但凡说到三爷这人,不知为什么总是要发笑的,就比如说,他很讨姑娘喜欢,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有女同学给他递纸条约会,他又是那样好心肠的一个人,所以每次都去了。我的二姑奶奶有一次欢天喜地地说,真没看出来,她这侄儿竟长得一身骚肉。三爷“噢”了一声,茫然地转过头来.全家人都笑了,他一脸的懵懵懂懂,样子很是无辜。三爷对男女之事不怎么上心.懂总归也懂一点的。他又是那样孩子气的一个人.没什么表情,喜欢斜着眼睛看人,对谁他都要搭上一眼。若是看一个姑娘,他先本是无意,再搭上一眼,对方或许就有心了,三爷虽然没什么表示,心里则难免有些高兴了。三爷十九岁就结了婚,是三娘把他从一个姑娘那儿抢过来的。三爷想了想,觉得有两个女人为他争风吃醋,他心里也蛮受用的。照实说呢,他对三娘也不讨厌的。……
魏微,女,诗人,作家,广东省作协青年作家。1970年生,江苏人。已发表小说、随笔100余万字。小说曾登1998年、2001年、2003年、2004年中国小说排行榜。2003年获人民文学奖。2004年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2004年获鲁迅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意、俄、波兰、希腊、西班牙、塞尔维亚等多国文字。
书生之见-子东时间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媒体人、学者许子东的随笔集,共分为“人生”、“书中”、“世间”三部分,以独特的角度,点评社会热点问题、文化现象和文学生态...
左手历史右手现实 本书特色 这里有*酣畅的文字、*勇敢的呐喊、*精粹的传承、*真挚的情感、*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
《孩子们的诗》内容简介:《孩子们的诗》,精选了七十多首等3-13岁小朋友写的诗。小诗人们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广西
天籁-散文中国精选 本书特色 《天籁(散文中国精选)》编著者郑晓红。郑晓红主编的《天籁(散文中国精选)》为近年来散文界一批新锐的*新作品。他们在近年来掀起了一个...
杜诗全译精注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函套封底为布面装帧,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书后印章由中国著名书画家李著豪治印★ 每首诗有“题解”、“原诗”、“注释”和“...
中华国学文库乐府诗集(全3册)/中华国学文库(精) 本书特色 《乐府诗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编撰。郭茂倩不仅编撰了一百卷的乐府诗,他对每类乐府诗还写了题解,他的题...
昨宵风雨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1957年那场整风反右运动的半程,即在城市干部、知识分子中开展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情况等内容。昨宵风雨 目录 上卷 70个日日夜夜...
遥远的房屋 本书特色 在美国东部的科德角海滩上,曾经有一座孤零零的“水手舱”,贝斯顿在这座房子里,与大海相伴生活了一年,在这,他聆听着涛声的节奏,感受海滩四季的...
碎琉璃 内容简介 《碎琉璃》回忆20世纪上半叶山东故乡的人和事,娓娓叙说故乡的亲人、师友以及少年经历,自传色彩浓郁。这部散文集虽是断断续续、长短不一的故事,其实...
人间烟火皆是诗——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Ⅲ 本书特色 《人间烟火皆是诗》为“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系列的第3本,前两本《赏词如风》《赏词如月》...
一切的峰顶 本书特色 梁宗岱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教授,创作广及诗词、中外文学翻译和文艺评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有深刻的印记。由于历史原因,他的作品长期尘封,直到...
罗曼·罗兰精选集 本书特色 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佳而又是*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为了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全...
侯外庐集 内容简介 本文集是从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和《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中选取的14篇,按内容分类,成社会史篇和思想史篇。侯外庐集 目录 编者的话...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 集--白先勇卷 本书特色 白先勇先生多年来以其精湛的小说艺术为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小说集《台北人》和《纽约客》以独...
《嵌入式系统与Qt程序开发》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了基于Qt的嵌入式图形化界面程序的开发,从准备工作开始讲述直到网络程序的开发
伦敦的书店 本书特色 《伦敦的书店(精)》一书为作者杨小洲两次伦敦访书的散文集。作者描绘了伦敦形形色色的书店,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异国风情与人...
中央典藏版 培根随笔集 本书特色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的地位,“读之犹...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引出十六个论题,经由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文学案例和故事进行解答、辨析理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文学现象,提升审美鉴...
西潮 本书特色 在《西潮》的开篇章节中,作者蒋梦麟写道:“我所写下的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不管它像什么,它记录了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景象,这些...
李敖杂写:二:李敖随写录前集 李敖随写录后集 李敖报刊集 李敖书序集 本书特色 台湾著名作者李敖先生,是海内外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学贯中西,写作勤奋。作品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