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同为佛教,日本佛教却又有不同于中国和印度佛教之处。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末木文美士教授的《日本佛教史》对自6世纪中叶以来,经过圣德太子、空海、明惠、亲鸾、道元和日莲等数位精英、高僧的诠释、修改,跨越战争与时代变迁而形成的日本佛教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讨论。阅读此书,你将开启探知邻国日本人思想核心的一次知性之旅。
《日本佛教史》畅销日本20余年,至今已发行24版。
《日本佛教史》在吸取日本近代学术界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以思想脉流为中心,来探寻人们在想什么,又向佛教求什么,同时尽可能地涉猎讨论佛教的思想带给当时的人什么样的影响。虽然本书所采的是“思想史的探索”,但全书并未依宗派的严谨史论述各宗思想。在论述重点上,本书与一般著作不甚一致。书中用相当多的篇幅论述的“大乘佛典及其受容”、“末法与净土”、“本觉思想”、“佛教本土化”“神与佛”等专门篇章,都显现了作者独特的观点和安排。
【中文版序】
日语版《日本佛教史》在1992年由新潮社出版。第一版只发行了3000本,当时并不被认为会是一本畅销书。但自1996年收入“新潮文裤”再版至今已经发行了23版,广受读者的喜爱。
虽然市面上名为《日本佛教史》的书相当的多,但大部分只以叙述历史事实为主,不涉思想的 讨论。针对这一点,本书的特征,如同副题“思想史的探索”所呈显的,以思想为中心,探讨日本佛教的开展。只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实,是不足以理解日本佛教的,理解根本上的人们的思想是不可或缺的。
日本佛教的源流,或经由朝鲜半岛,或直接传自中国,其基本概念因为来自中国,所以常常被认为它只不过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支流而已。另一方面,亲鸾、日莲等知名的佛教人物,虽然说他们开展出了日本独自的思想,但是由于他们的想法太过偏激,从中国佛教的常识来看,要把他们纳入佛教的范畴内,看来似乎有些困难。因此,对中国的研究者、知识分子,甚至对佛教抱持关心的人们而言,他们往往认为没有必要特意去研究日本佛教。也正因如此,实际上中国对日本佛教的关注是极其缺乏的。
虽然乍看之下日本佛教好像没有什么独创性,或似乎脱离了佛教的一般常识,但是,日本佛教的思想有其必然性的发展。因此,并非只是去理解个别的片段思想,而是要把握整体思想史的发展,方能理解其产生新思想的必然性。如此才能适切地理解日本佛教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受到儒学绝对性的影响,而日本文化或日本人的想法,其根底是佛教。中国佛教以僧院为中心,其影响在某一限定的范围内,而日本佛教则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丰富了日本人的生活及文化。今日虽然其影响力逐渐衰落,但为了了解日本,学习日本佛教成为不可或缺的首要之务。
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位置上虽然很近,但却很难相互理解。如果如是没有相互理解的对立,那是很危险的。如欲克服这个难题、建立新的中日关系,理解相互的文化根底是不可缺的。因为,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也成为自我反省的契机,不是吗?
本书虽然不是大部头的书,但尽可能不受特定宗派所拘泥,从自由且宽广的视点来描述不同于中国的日本独自的佛教思想及其发展,深入探讨被视为是日本佛教特征的本觉思想、葬式佛教、神佛关系等问题。虽然是入门书,但不拘于一般的通说,尽量记述从我个人观点出发的研究结果。二十几年前的著作,或许有些地方无法反映出现在最新的研究状况,但在基本的地方,我有信心即使是现在仍然称得上开端性研究。
本书的繁体中文版由台湾商周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译者涂玉盏氏(台湾文化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副教授)是我任教于东京大学时博士班的学生,以日本净土教研究取得博士学位。这一次,因有葛兆光教授的大力帮助,才促成了简体中文版的发行,身为作者的我,这是很开心的事。但愿本书能让读者更理解日本佛教,甚至理解日本。
末木文美士
2013年9月
末木文美士(Sueki Fumihiko),1949年出生于山梨县甲府市。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仔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文化科学研究科国际日本研究专攻教授。治学领域以日本佛教史与东亚思想史为主,主要著作有《日本佛教史》《日本佛教思想史论考》《平安初期佛教思想的研究》《佛教一语言的思想史》《镰仓佛教形成论》《佛教vs.伦理》《日本宗教史》《现代佛教论》《净土思想论》等。其中《日本佛教史》是末木教授在日本畅销不衰的一部作品。
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 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被授...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时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史与经济史。主持了一系列乡村调查,主编了《农民学丛书》首...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业的地理科普传播机构,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解构世间万物,用地里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自己,已产出多篇现象级爆文和多个爆款视频...
讀者聲聲催促最希望再版的絕版書,一生書架中必備的時間之書理性與感性跨界推薦詩人∕向陽、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作家∕蔡康永、中研院院士∕劉炯朗...
活力规划 孙施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城乡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成功案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书籍指南 本书特色 全书由多篇规划行业专家的文章组成,包括...
刘勃,生于七十年代。曾在《读库》、《中堂闲话》上发表历史文化类随笔若干,著有《小话西游》、《读罢春秋不成歌》等书。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施展,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枢纽》《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得到App《中国史纲》《国际政治学》主理人。
海上名医心得录-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医论医话集 本书特色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是由全市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代表性中医药界人士组成,承担着弘扬中医、传承学术、建言...
徐子桐国内投行专业人士。从2003年开始在国内大型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相关工作,先后任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并购业务部业务董事及投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总监、执行总经...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出生于英国,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1965—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著作极丰,主要...
☆ 入选 豆瓣·2018年外国文学非小说类年度十佳☆ 入选第二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年度十大自然好书,获自然文学奖...................在这高处,...
Thiscomprehensivetextisoneofthefirsttotacklethegravematterofthesexualabuseofboys...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县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
老石头,生于大江大湖大武汉的90后畅销书女作家。江湖儿女,手上有茧,心中有剑。文风多以“笑到流泪”的黑色幽默为主,擅长描写不完美却能温暖人心的成人童话,深受读者...
刘炳凡医论医案 本书特色 这本《刘炳凡医论医案》由刘光宪、刘英哲主编。作为刘老的学术传人深感责任之重,为发扬师道,编者将刘老历年已发表或未发的医学文稿收集按典籍...
About the book:Vincent van Gogh s story is one of the most ironic in art history...
著名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兴涛先生作品十六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之力作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
杨美味,90后。不泼辣的川妹子,成绩差的大学生。经常做错事,也经常弄丢东西。记性不好,所以喜欢把发生的事情都记下来。喜欢讲故事,很高兴你也喜欢听。
作品目录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后记(196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