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釋尊創立及提倡的佛教得以傳布於全亞洲,主要是藉由思想普遍性、佛教徒死身弘法、佛教國家所具的政治及文化意圖等綜合因素影響。其中,中國佛教因有內容弘富的《大藏經》,形成獨特卓越的佛教思想,在以漢譯佛典為基礎的東亞佛教文化圈中成為核心所在。
「新亞洲佛教史」系列全十五卷之中,中國佛教共有三卷,本書為首卷,探討時期從西元元年前後,佛教在追求商業貿易的東西交流背景下入華,至六世紀後期隋統一南北朝為止。本書的主題「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是指佛教入華後緩緩滲透中國社會,至隋、唐各宗派經由中國化後成立為止,意味著中國人學習佛教、佛教逐漸落實於中國人血脈的歷程。
本卷是探討中國篇章的首卷,第一章〈中國佛教〉安排涵蓋全三卷的序論,以佛典漢譯及其解釋(包括代表宗派的思想解說)為主軸,概觀從安世高至支婁迦讖以來,乃至宋代的佛教歷史。由於此章為整體概論,必然與其他兩冊的專題探討有所重複,故盼讀者能掌握大方向閱讀,將本書與其他相關專題進行比較、對照。
有關本書探討的時代,首先必須闡述佛教如何傳入中國,第二章〈佛教東傳〉除了探討佛教傳入的相關傳說和事實之外,更以佛教藉由譯經這種具體方式入華,列舉了安世高、支婁迦讖、支謙、竺法護等譯經僧的事蹟,進而包括探討佛圖澄如何以神異化眾、身為最初至西域求法的漢人朱士行之事蹟、道安採用釋姓的意義等項目。此外也以重視神異為背景,兼而探討道教方面的課題。
第三章〈東晉、南北朝佛教思想與實踐-初期佛教受容的具體樣貌〉,主要是考察活躍於當時的道安、廬山慧遠、鳩摩羅什、僧肇、道生等人的生涯及思想成果,更論及禪宗與律宗成立之前,禪觀實踐和戒律信受過程等課題。
無庸贅言,若提及中國三大思想或宗教,即指儒教(或儒家)、佛教(釋教)、道教,在歷經對立和影響、融合等過程後,佛教愈益中國化,中國佛教發展可說是成果璀璨。
第四章〈三教衝突與融合〉首先探討初期三教交涉,介紹牟子《理惑論》、孫綽〈喻道論〉等思想,其次是南北朝的三教交涉,探討北魏太武帝廢佛、顧歡〈夷夏論〉、范縝〈神滅論〉、梁武帝的佛教政策、北周武帝的廢佛論。之後更跨越南北朝時期,考察唐、宋三教交涉,包括武后、玄宗施政、韓愈《論佛骨表》等課題。
第五章〈佛典漢譯史要略〉以新鮮手法切入各種漢譯問題,除了闡明漢譯佛典基本特徵,並介紹漢譯史的時代區隔及主要譯者。其次,說明翻譯速度與兩種譯場類型,其一是「附帶講經型態,由多數人參與,屬於分工體制粗略化的譯場」,六朝譯場多為此類。其二是「僅由較少數的專家組成團體,屬於分工體制明確化的譯場」,此為玄奘及其後學設立的譯場,本章將具體說明各種情形。此外,亦提到譯文添刪、漢譯及編輯等有關漢譯佛典在成立時所面臨的問題。
前述的第五章內容中,不少是針對佛典漢譯考察,從中國佛教源於印度佛教的觀點來看,足以顯示漢譯佛典何其重要。第六章〈經錄與疑經〉是列舉彙編各種漢譯佛典的經錄,具體介紹《出三藏記集》、《開元釋教錄》,進而考察疑經定義、疑經撰造動機,介紹其實質內容。
基本上,中國是屬於中央集權專制國家,以皇帝為最高統治者,佛教與王權關係緊迫,最終被迫在國家保護及監督下發展。第七章〈王法與佛法〉即是針對此問題,對自東漢至南北朝、甚至跨越至隋、唐及宋代進行詳細考察。
至於專欄方面,分別是與第二章內容有關的「海路」、與第三章有關的「羅什三藏及其弟子的教判論」、「鳩摩羅什的破戒與譯業」,與第四章有關的「輪迴與魂--神滅不滅論爭」、「老子化胡說」,以及與第六章有關的「《父母恩重經》與孝道重視」,加上第七章結尾的「儒家經學與佛教經疏」,是基於中國佛教人士著作多以經疏形式呈現,再以中國哲學立場探討經學和經疏的關聯。以上專欄分別為各專家學者執筆,皆是心血之作,盼讀者們能獲益匪淺。
菅野博史(編輯委員)
木村清孝
一九四○年生於熊本縣,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取得肄業。博士(文學,東京大學)。鶴見大學校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作有《初期中国華厳思想の研究》、《中国仏教思想史》、《華厳経》、《華厳経を読む》、《東アジア仏教思想の基礎構造》、《仏教の思想》等。
采睪晃
一九六九年生於大阪府,大谷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佛教學專攻博士後期課程學分取得肄業。博士(文學,大谷大學)。專門領域為中國佛教。大谷大學副教授。主要論文有〈慧思の禪思想の背景〉、〈《大乗大義章》中における《法華経》觀〉、〈鳩摩羅什の《法華経》観〉、〈竺法護訳《首楞厳経》と《勇伏定経》〉、〈五世紀初頭における中国仏教の戒律観〉等。
菅野博史
一九五二年生於福島縣,東京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印度文學專修課程畢業,同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取得肄業。博士...
(展开全部)
中国傩文化 内容简介 傩是一种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本书讲述了傩与鬼神世界;傩与世俗生活;傩与传统文化;傩与当代世界及永恒的傩等内容。中国傩文化 目录 导言**章...
西学清代文化 内容简介 从明末清初开始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中西文化交流,至鸦片战争以来欧风美雨挟同坚船利炮的大举入侵,虽然中西交往互动的方式乃至性质都发生了巨大的...
法国掠影 内容简介 作者1882年到法国做了这次旅行。从北到南,走了近四十个地方。对法国,他褒贬参半,而且以自己的好恶和小说家的文笔尽情地评论着这些地方。南方的...
中华经典启蒙读本----笠翁对韵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启蒙读本:笠翁对韵》分为上、下卷,共九十段,按平水韵分部(韵书中把平声韵分为上、下平声,上平声十五韵:一东...
文化与教育-(新校本) 本书特色 《文化与教育》于一九四二年初版,汇集钱穆先生抗战时期发表的有关文化与教育等问题的二十篇文章。一九七五年,钱穆先生将此书通体重读...
《巴比龙》是法国作家昂利·沙里叶根据自己的真实越狱经历而写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昂利(外号“蝴蝶”)被人栽赃陷害,以莫须有的谋杀罪在1930年入狱,被判在遥远的卡...
中国土特产轻图典 本书特色 舌尖上的中国,旅途中的记忆中国**本土特产图典和选购指南土特产是乡情的表现,文化的延伸:土特产一方面饱含浓郁的地域特色,充满着浓浓的...
20世纪中国性文化 内容简介 我们这些当代人尽自己的可能,把20世纪中国人性文化的发展变化一个概括、分析和小结,结合人留下一些参考资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作者是...
书店之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书卷是内心的河山,书店是尘世的天堂。 书店之美,在于它承载了商业、心灵和人文的理想。书店在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得到全新的阐释。...
回忆中的师友群像-开卷书坊 本书特色 《回忆中的师友群像》精选钱伯城先生随笔散文二十余篇,用作者言:“内容大致是大时代或大环境中小故事、小掌故之类的小品文,或大...
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宋代物质生产民俗、宋代物质生活民俗、宋代社会组织民俗、宋代人生仪礼、宋代岁时节日民俗等...
碧山03:去国还乡(续) 本书特色 成为一位改良主义者的同时,也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位个人主义者。救活乡村,其实就是救活自己。去国还乡,在我看来,正是走在寻找我们传...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内容简介 有的外国学者把中国人称做历史的民族。可是就是这么一门、渊源悠久、根柢深厚的学问,在近若千年竟遭遇到种种的障碍和曲折...
原始分类 本书特色 《原始分类》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原始分类》,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
日用交谊尺牍-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日用交谊尺牍》将日常常用的书信分为通候、庆贺、延荐、介绍四大类,每类有一些雅致考究的例信可供套学。阅读本书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古...
《清华少年说(第二辑)》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清华年轻学子的书籍。无论是醉心学术、勤奋有加的学霸,还是矢志不渝、情系家国的
《日本风俗小物》内容简介:1.用节气的视角,享受一年时光 在人类与自然的最初相处中,季节变化左右的生活的细节,其中蕴含的诸多智
孟称舜集 内容简介 孟稱舜是明末清初的戲曲理论家。他创作的著名传奇《嬌红记》,在我国戲曲史和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雜劇《桃花人面》《英雄成败》以其犀利的筆锋和...
想象都市 本书特色 陈平原新著四种—— 《想象都市》,定价:55元 《记忆北京》,定价:49元 《当年游侠人》[增订版],定价:55元 《学者的人间情怀》,定价...
中国文化六讲 内容简介 何教授治史深受胡适、傅斯年、陶希圣、钱穆等人的影响,因此他颇能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观点,以思考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相关问题。此外,何教授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