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按时代发展的顺序,从先秦古歌谣谈起,止于清代民歌,依次对中国历代的歌谣、民歌、歌赋、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等,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论述。作者所论内容大多囊括在曲艺文学中,通过多年的累积、爬梳,廓清了每种曲艺形式的嬗变历程,引证史料翔实,立论明确。
本书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按时代发展的顺序,从先秦古歌谣谈起,止于清代民歌,依次对中国历代的歌谣、民歌、歌赋、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等,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论述。作者所论内容大多囊括在曲艺文学中,通过多年的累积、爬梳,廓清了每种曲艺形式的嬗变历程,引证史料翔实,立论明确。
**章何谓“俗文学”一何谓“俗文学”?“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俗文学”不仅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主要成分,且也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中心。这话怎样讲呢?**,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很狭小,——只限于诗和散文。——所以中国文学史的主要的篇页。便不能不为被目为“俗文学”,被目为“小道”的“俗文学”所占领。哪一国的文学史不是以小说、戏曲和诗歌为中心的呢?而过去的中国文学史的讲述却大部分为散文作家们的生平和其作品所占据。现在对于文学的观念变更了,对于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小第二,因为正统文学的发展和“俗文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许多的正统文学的文体原都是由“俗文学”升格而来的。像《诗经》,其中的大部分原来就是民歌。像五言诗原来就是从民间发生的。像汉代的乐府,六朝的新乐府,唐五代的词,元、明的曲,宋、金的诸宫调。哪一个新文体不是从民间发生出来的。当民间的歌声渐渐的消歇了时候。而这种民间的歌曲却成了文人学士们之所有了。二俗文学”有好几个特质,但到了成为正统文学的一支的时候。那些特质便都渐渐的消灭了;原是活泼泼的东西,但终于衰老了,僵硬了,而成为躯壳徒存的活尸。俗文学”的**个特质是大众的。她是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她是民众所嗜好,所喜悦的;她是投合了*大多数的民众之口味的。故亦谓之平民文学。其内容,不歌颂皇室,不抒写文人学士们的谈穷诉苦的心绪,不讲论国制朝章,她所讲的是民间的英雄,是民间少男少女的恋情,是民众所喜听的故事,是民间的大多数人的心情所寄托的。她的第三个特质是口传的。她从这个人的口里,传到那个人的口里,她不曾被写了下来。所以,她是流动性的;随时可以被修正,被改样。到了她被写下来的时候,她便成为有定形的了,便可成为被拟仿的东西了。像《三国志平话》,原是流传了许久,到了元代方才有了定形;到了罗贯中,方才被修改为现在的式样。像许多弹词,其写定下来的时候,离开她开始弹唱的时候都是很久的。所谓某某秘传,某某秘本,都是这一类性质的东西。她的第五个特质是其想像力往往是很奔放的,非一般正统文学所能梦见,其作者的气魄往往是很伟大的,也非一般正统文学的作者所能比肩。她的第六个特质是勇于引进新的东西。凡一切外来的歌调,外来的事物,外来的文体,文人学士们不敢正眼儿窥视之的,民间的作者们却往往是*早的便采用了,便容纳了它来。像戏曲的一个体裁,像变文的一种新的组织,像词曲的引用外来的歌曲,都是由民间的作家们先行采纳了来的。甚至。许多新的名辞,民间也*早的知道应用。我们知道,“俗文学”有她的许多好处,也有许多缺点,更不是像一班人所想像的,“俗文学”是至高无上的东西,无一而非杰作,也不是像另一班人所想像的,“俗文学”是要不得的东西,是一无可取的。中国俗文学的内容,既包罗极广,其分类是颇为重要的。就文体上分别之,约有下列的五大类:第二类,小说。所谓“俗文学”里的小说,是专指“话本”,即以白话写成的小说而言的;所有的谈说因果的《幽冥录》,记载琐事的《因话录》等等,所谓“传奇”,所谓“笔记小说”等等,均不包括在内。小说可分为三类:二是长篇的,即宋代所谓“讲史”,其讲述的时间很长,决非三五日是有意的,是章仿句学的。以上的几个特质,我们在下文便可以更详尽的明白的知道,这里可以不必多引例证。三**类,诗歌。这一类包括民歌、民谣、初期的词曲等等。从《诗经》中的一部分民歌直到清代的《粤风》《粤讴》《白雪遗音》等等,都可以算是这一类里的东西。其中,包括了许多的民间的规模颇不少的叙事歌曲,像《孔雀东南飞》以至《季布歌》《母女斗口》等等。一是短篇的,即宋代所谓“小说”,一次或在一日之间可以讲说完毕者,《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至《拍案惊名奇》《今古奇观》之类均属之。的地方戏几乎每省均有之。为了交通的不便和各地方言的隔阂,所以地方戏*容易发展。广东戏是很有名的,绍兴戏和四明文戏也盛行于浙省。皮黄戏原来也是由地方戏演变而成的。有所谓徽调、汉调、秦腔等等,都是代表的地方戏。先于皮黄而出现。而为其祖祢的。这种讲唱文学的组织是以说白(散文)来讲述故事,而同时又以唱词(韵文)来歌唱之的;讲与唱互相间杂。使听众于享受着音乐和歌唱之外,又格外的能够明了其故事的经过。这种体裁,原来是从印度输入的。*初流行于庙宇里,为僧侣们说法、传道的工具。后来乃渐渐的出了庙宇而入于“瓦子”(游艺场)里。他们也不是叙事诗或史诗;虽然带着极浓厚的叙事诗的性质,但其以散文讲述的部分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决不能成为纯粹的叙事诗。(后来的短篇的唱词,名为“子弟书”的,竟把说白的部分完全的除去了,更近于叙事诗的体裁了。他们的门类极为复杂,虽然其性质大抵相同。大别之,可分为:史上的故事和传说中的人物来讲唱了;像《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舜子至孝变文》等等;甚至有采用“时事”来讲唱的,像《西征记变文》。三、“宝卷”;宝卷是“变文”的嫡系子孙,其歌唱方法和体裁,几和“变文”无甚区别;不过在其间,也加入了些当代流行的曲调。其讲唱的故事,也以宗教性质的东西为主体,像《香山宝卷》《鱼篮观音宝卷》《刘香女宝卷》等等。到了后来,也有讲唱非宗教的故事的,像《梁山伯宝卷》《孟姜女宝卷》等等。五、“鼓词”;这是今日在北方诸省*占势力的讲唱文学。其篇幅,大部分都极为浩瀚,往往在一百册以上;像《大明兴隆传》《乱柴沟》《水浒传》等等都是。其中,也有小型的,但大都以讲唱恋爱的故事为主体的,像《蝴蝶杯》等。在清代,有所谓“子弟书”的,乃是小型的鼓词,却除去道白,专用唱词,且以唱咏*精彩的故事中的一二段为主。子弟书有东调、西调之分。东调唱慷慨激昂的故事;西调则为靡靡之音。第五类,游戏文章。这是“俗文学”的附庸。原来不是很重要的东西,且其性质也甚为复杂。大体是以散文写作的,但也有作“赋”体的。在民间,也占有相当的势力。从汉代的王褒《僮约》到缪莲仙的《文章游戏》,几乎无代无此种文章。像《燕子赋茶酒论》等是流行于唐代的。像《破棕帽歌》等,则流行于明代。他们却都是以韵文组成的;可归属在民歌的一类里面。以上五类的俗文学,其消长或演变的情势,也有可得而言的。秦、汉以来,《诗经》的四言体不复流行于世,而楚歌大行于世。刘邦为不甚读书,从草莽出身的人物。故一般的初期的贵族们只会唱楚歌、作楚歌,而不会写什么古典的东西。不久,在民间,渐渐的有另一种的新诗体在抬头了;那便是五言诗。其初,只表现她自己于民歌民谣里。但后来,学士大夫们也渐渐的采用到她了;班固的《咏史》便是很早的可靠的五言的诗篇。建安以后,五言诗始大行于世,成为六朝以来的重要诗体之一。当汉武帝的时候,曾采赵代之讴入乐。在汉乐府里,也有很多的民歌存在着。辞(这是北方的歌曲),像《企喻歌》《咙头流水歌》等。在这时,讲唱文学的“变文”被介绍到庙宇里了;成为当时*重要的俗文学。且其势力立刻便很大。““在宋代,“变文”的名称消灭了;但其势力却益发的大增了;差不多没有一种新文体不是从“变文”受到若干的影响的。瓦子里讲唱的东西,几乎多多少少都和“变文”有关系。以“讲”为主体而以“唱”为辅的,则有“小说”,有“讲史”;讲唱并重(或更注重在唱的)则有“诸宫调”。印度的戏曲,在这时也被民间所吸引进来了。*初流行于浙江的永嘉,故亦谓之“永嘉杂剧”或戏文。南北曲也被文人们所采用。明代是小说戏曲*发达的时候。民间的歌曲也更多地被引进到《散曲》里来。鼓词**次在明代出现。宝卷的写作,盛行一时,被视作宣传宗教的一种*有效力的工具。清代是一个反动的时代。古典文学大为发达。俗文学被重重地压迫着,几乎不能抬起头来。但究竟是不能被压得倒的。小说戏曲还不断的有人在写作。而民歌也有好些人在搜辑,在拟作。宝卷、弹词、鼓词都大量地不断地产生出来。俗文学在暗地里仍是大为活跃。她是永远地健生着,永远地不会被压倒的。五四”运动以来,搜辑各地民歌及其他俗文学之风大盛。他们不再被歧视了。我们得到了无数的新的研究的材料,而研究的工作也正在进行着。……
郑振铎(1898—1958),字西谛,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诗人、学者,著有或编有《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百年契诃夫-戏剧三种 本书特色 对于时时感到精神一物质处于分裂状态的现代人来说,“上帝已经死了”!在契诃夫的世界中,我们却能发现,分明存在着一个“上帝”-对庸谷...
成长的风景-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 本书特色 芮渝萍、范谊所著的《成长的风景——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基本面貌,重要作家和作品;当...
本書是2001年8月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舉辦「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之一,十八篇論文大致按時間先後
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 本书特色 既然是“文学”概论,就要讲文学、讲作品,讲其感动人的地方,讲其审美的价值。我所重视的乃是启发性,而启发性也正是一种学术的追求。...
苏辙评传 本书特色 苏辙兄弟皆受学于苏洵,作者曾枣庄撰写的这本《苏辙评传(精)》,研究苏辙的家学渊源。将研究者有兴趣的《苏辙评传》以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本书也是主...
人性探微 本书特色 《人性探微》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作者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西方文学中的人、人性、人道主义向来缺乏实质性...
漫画:鲁迅笔下的男人女人爱性 本书特色 柏拉图式的变爱论,我是能看,能言,而不能行的。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那里来?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
中国史学教程 本书特色 史学史,是指史学发展的客观过程。我们这部书,就是以中国史学为对象,按照我们的理解,对于中国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论述。按照这样...
中国卷-比较诗学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遴选了从王国维到当代中外学者关于比较诗学研究的论文共35篇。这35篇论文是在比较诗学研究之学科意识下所完成的集结,因此其在比...
大地脉动 内容简介 这既是一部从国土资源角度切入现实生活的作品,也是一部宏扬新时代的主旋律之作。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既直面现实又表现了改造现实的勇气和力量。作品围...
今文观止-诗歌赏析 本书特色 当中国诗歌走到了近代,已经是脱胎换骨了。本书所选之作,均是脱胎换骨之作品,开启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今文观止-诗歌赏析 内容简介 当...
伦敦文学小史 本书特色 伦敦,作为世界上zui伟大的文学城市之一,每一个角落里都是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故事。《伦敦文学小史》一书贯穿伦敦的各个历史时期,涉及不同的文...
本书是由荣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的首位获奖中国作家余华所著,精选其5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所记录下来的就是作者的另一条人
复命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优秀员工复命,末流员工“逃”命;自我修炼,复命的基石;复命,就是对使命负责;复命!不找借口;公司船——复命的根本等。复命 目录 引言1...
词与音乐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就唐宋词合乐的具体事实,对词与音乐的关系及其唐宋词合乐的成就与流弊等问题,历史而全面地进行考察,以揭示音乐对词的特性及词词演变的...
都会遗踪 目录 序原始文明试述崧泽文化时期上海先民的食物结构史前上海地区的丧葬习俗史事论说近代上海银器——值得珍视的历史文化遗产徐家汇气象台辛亥革命上海制造局役...
求富与近代经济学中国解读的最初视角:《富国策》的译刊与传播 本书特色 《求富与近代经济学中国解读的*初视角:〈富国策〉的译刊与传播》由黄山书社出版。求富与近代经...
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 本书特色 《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是刘叔新先生在诗歌韵律方面数十年精心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
常福居士《心经》六体书 本书特色 《常福居士《心经》六体书》:真草隶篆行章六体二十四种常福居士《心经》六体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真草隶篆行章六体二十四种之常福...
王力-现代诗律学 本书特色 经典必读 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现代诗歌的一部专著。融会中西 本书一方面从现代诗韵脚的构成、位置,诗行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