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岁月读本,留驻美好,温暖记忆
在时间中捡拾斑驳的光影
在沉静中体会人生的况味
快乐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
简单,是快乐*原始却也是*本真的地方,
它既是出发地,
也是归属地。1.作家肖复兴近年来长期生活在美国,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着美国并不为人熟悉的一面,从风土人情,到日常生活,款款而谈,字里行间充盈着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2.肖复兴的文字质朴干净,却蕴含着强大的正力量。他善于从细节中发现生活之美,在行走中体会时间的魅力。
3.这是一部写给所有文学爱好者的经典作品,看似平淡的叙述却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肖复兴在美国生活期间行走于美国东西部所写作的散文精品,这部作品并不是一本走马观花的异国风情的游记,也不是一本对美国历史与现实直白而浅显的评论与陈述,而是对美国人,也包括华人和留学生在内的普通生活场景和日常人情冷暖,以及对文化、艺术、教育,公共空间建设、城乡差别、蓝白领生活、出国留学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摹和探究。
《肖复兴散文精选:音乐荡漾在城市的天空》:
音乐荡漾在城市的天空来芝加哥,为了赶上它的音乐季。其实,只要是夏天来,一般的周三和周末,都能够听到它的音乐。
今年称之为“芝加哥夏季之声”的音乐季,从6月12日到8月17日,为期两个多月。我听的这一场,演奏的是德沃夏克的《新大陆》,巧了,7年前来芝加哥,听的也是这支交响曲。
芝加哥的夏季音乐会,很有传统,自1935年开始,有着近80年的历史,一直都是在室外举办,人们免费欣赏。这在世界很多号称国际大都会的城市里,都是很少见的奇迹。捷克有“布拉格之春”,我国有“哈尔滨之夏”。遗憾的是我们北京,虽然新建成的国家大剧院有堂皇的音乐厅,也可以有钱请来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演奏美妙的音乐,但是,却没有举办这样免费供大众欣赏的室外音乐会的传统。在我的记忆里,只有“文革”期间,在天安门广场上,有过总政歌舞团大合唱《长征组歌》和殷承宗的钢琴《黄河》的演出。
今年芝加哥的音乐会,在格兰特公园旁边的千禧广场举行。7年前,来芝加哥时千禧广场便有了,名日千禧,可以知道是2000年新世纪到来时建成。但是,这个室外的音乐厅是这两年新建而成的。以往的夏季音乐会都是在格兰特公园举行。格兰特公园很轩豁,很漂亮,它一边紧临密歇根湖,一边紧靠市中心的交通要道密歇根大街,没有大门,没有围墙,和城市横竖相连,任人民免费出入。想想,真的要感谢百年前那场吞噬了整个芝加哥的大火之后重建这座城市的规划者,他们在紧靠城市中心的位置,建成了占地面积如此浩大的格兰特公园,而且,在公园*靠近中心区(Downtown)的位置预留下那么大的空间,建成了千禧广场,又在建千禧广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开阔的室外音乐厅的蓝图。这在我们这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芝加哥的这个室外音乐厅,占地面积很大,大约能够容得下几千人,想想得有我们北京中山公园的露天音乐厅的四个大。没有座位,下面是草坪,人们可以席地而坐。上面有像恐龙一般的钢铁骨架,让音响和灯光有安身之地。有些遗憾的是,舞台的位置很低,稍微坐在后面一点的,便看不见舞台。好在是听音乐,不是来看歌剧的,况且,大多数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边听边玩边野餐喝啤酒,每年的夏季音乐会,便成为大众当然的休闲活动。古典音乐,便不再像以往那样峨冠博带,正襟危坐。
演出晚上七点开始,我不到五点就来了,草坪上已经基本坐满了人,不少是全家倾巢而出,带着布单,带着折叠椅,带着婴儿车,带着吃的喝的,甚至连简易的车载冰箱都带来了。有了很好的免费音乐会,还要方便大众来参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个室外音乐厅不是建在市中心,而是建在郊外很远的地方,一般大众来听一场音乐会,就显得有些勉为其难。我想,这也是芝加哥夏季音乐会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而且拥有这么多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我想,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和一种氛围,不仅是领导者和艺术家的创造,更是大众共同参与创造和时间积淀的结果。
见缝插针,我刚在拥挤的观众中间坐下,旁边的一位美国白人递给我一盒寿司,对我说他买得多了,吃不了,送给我吃。
……
肖复兴,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10年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现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一百余部。曾荣获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众多文学奖项。2010年,肖复兴被评选为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十大当代作家”。
《小学作文讲话》内容简介:在为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撰写了“作文五书”之后,王鼎钧先生起意给小学生也写一本作文书。这本《小学作
李白和拜伦走进了朋友圈 本书特色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
风月无边 本书特色 《名家散文典藏系列:风月无边》共有文章三十二篇,除《英译(倾城之恋)》和《为英国卖淫》勉强可跟风月拉上关系外,余皆一本正经。既然所收文章无关...
花的恐怖 本书特色 曾被誉为*有希望文艺青年无名氏的《〈无名书〉精粹》、《花的恐怖》,为“潜在写作文丛”的一大看点。无名氏谱名卜宝南,后改卜乃夫。《无名书》被称...
月在花飞处-解读古代诗词背后的故事 本书特色 走过千古,走不出唐风宋韵汉文明,走不出《诗经》的古雅,走不出唐诗宋词的余韵。古旧的历史底片上,无数的文人骚客高咏低...
打一巴掌 内容简介 这些文章是我散发于报刊的一些粗品,基本上是属于酒后之作,或叫做酒后星光下的呕吐物。很多编过我专栏的编辑,都见过我在稿子末端的一小行“旁注”—...
《话题2010》内容简介:揭开少林寺、李一道长与“曹操墓”神秘的外衣,多层解读众声喧哗下的汪晖事件与韩寒现象,深度解析娱乐节目
孙氏兄弟谈鲁迅 本书特色 本书系孙氏兄弟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合集。其中包括孙氏兄弟与鲁迅的书信,以及鲁迅逝世周年的祭文等追忆先生的文章,内容十分详实,从中可以感受...
闲情偶寄 本书特色 《博雅经典:闲情偶寄》一书*突出的特色,在于创新,林语堂说他“对每件东西都有新颖的议论”,绝非虚语。李渔在《博雅经典:闲情偶寄》的“凡例”中...
拉贝日记 本书特色 《拉贝日记》:斩首、焚烧、活埋……惨无人道,友爱、无私、善举……闪耀光辉,无耻狂徒、受害苍生、拯救英雄……交相出现。一切都是那么的不能忘记,...
观音尊像卷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由《法界源流图》缘起,包括观音像十七身,比常见观音图像丰富很多。本书以寻声救苦观世音和如意轮观世音*为精彩,包括图像详细说明,具...
半个世纪的思索 内容简介 《半个世纪的思索》主要内容包括:青少年时代的知识积累、渡过长江去、藏书和查书的故事、大学里的读书生活、未有收成的唐诗研究等。半个世纪的...
《聂耳日记》内容简介:《聂耳日记》收录了聂耳1926年6月至1935年7月间的日记,它既忠实地记录了一个青年音乐家的真实情感和艰难的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独一无二。◎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三度(1911年、1912...
敦煌花雨 本书特色 也许艺术家都是坚定的追梦人,张大千、季羡林、井上靖、平山郁夫,不知有多少朝圣者,沿着丝绸之路,奔向敦煌。画不尽的敦煌,写不尽的敦煌。他们*初...
《罗马人的故事9:贤君的世纪》内容简介:这是一个罕见的幸福年代。公元二世纪是当代罗马人口中的黄金世纪,图拉真、哈德良和安敦尼
托芙·扬松(Tove Jansson,1914-2001)是芬兰有名儿童文学作家、画家。她创作的“姆咪谷”系列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真诚、善良和美的新奇世界。...
庚款留学百年 本书特色 上世纪初因为“庚子事变”而外出留学的人中,许多人后来成为我国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各界十分杰出、具领军或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为中国的科教和文...
朝花夕拾-全民阅读现代文学 本书特色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原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
《风雨谈》内容简介:《风雨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七篇,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多是周作人细读自己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