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邹韬奋先生他踏上前往欧洲的旅程。他先后游历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苏联,翔实地记录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全书分为初集、二集和三集三个部分,其中初集共收录文章51篇,二集14篇,三集66篇。书中所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作者游历期间所到之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本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状况,还有在当地生活的中国人的遭遇,很重要的是他一直在思考“世界的大势怎样”和“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读者从书中不仅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真实的欧洲,更能深切体会到老一辈出版人和新闻人为民主抗争、为人民发声的勇气和决心。
看民国首席报人,如何利用舆论武器,扛起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之大旗;
44篇精彩政论时评,分为言论、漫笔、笔谈三部分,一展民国政治气氛和社会风貌;
分析鞭辟入里,文笔犀利老道,视野广阔,救国心切,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的先进、敏锐和良知;
装帧精美,阅读、收藏俱佳,同系列其他丛书也值得珍藏。
萍踪寄语(初集)
二三 性的关系的解放
记者在上次通讯里曾经谈起巴黎的特征,关于这方面,还有一些可以补充的,那便是性的关系的解放。
他们把两性间的关系,看得很平常,男女揽腰或夹臂并肩而行,旁人没有注意的。记者常在公园里看见一对一对的男女,有的拥坐着接吻,有的并行着接吻,有一次我坐在角落的树荫里静观,看见前面一对男女拥坐着于半小时内总吻了二十多次,简直拼命的干,但我同时注意那陆陆续续走过他们身旁的人,连看都不看,无论走过的是青年人或老头儿,都觉得没有这么一回事;就是那些公园里玩耍的孩子,玩得那样顽皮,但是对于这类的事情,即是望见了,也都像熟视无睹地走开,仍去玩他们的。那些拥着接吻的男女也毫不提防有人看见,尽管在青天白日之下,众目昭彰的前面,旁若无人似的干他们的好事。
这当然不是说他们白天不做事,专以接吻当事做,大抵都是在彼此工作之后的时候。
在中国说起“轧姘头”,大家都认为不名誉的事情,本人觉得难为情,和他或她有关系的亲戚朋友也都觉得不是一件体面的玩意儿。在这里,社会上却把它看得很平常。有好些女工,经济完全可以自立,不愿受婚姻制度的束缚,工余高兴的时候,就和男友聚个一夜,第二天仍很自由地去干她的工作,也有进一步实行同居之爱的,彼此不愿继续时便各自东西,毫无麻烦。据久住巴黎的朋友说,这类同居的事实,至少占男女关系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婚姻制度在大都市里的日趋崩溃——至少是变换方式——于此可见一斑。他们社会上并不把这类事视为个人的失德,而在经济可以自立,不必倚赖男子以求生存的女子,胆量也同时比较的大些。诚然,在结了婚的男女,所受社会的制裁也要严些,不过他们的社会并不把离婚看作羞耻,离婚既容易,不合则离,也用不着在结婚后偷偷摸摸。
记者*近在此地认识一位中国朋友,他在这里经商,和两位同事租了公寓(Apartment)里一所屋子,雇用一个法国青年女子烧饭做菜,*初讲定工资时,这位朋友只肯每月出四百法郎,她一定要四百五十法郎,她所说明的理由是她要出三百法郎津贴一个孩子的生活费,自己只能用到一百五十法郎了。这位朋友便问道:“你已嫁了吗?”她很不踌躇而很坦然地回答说:“没有,不过有个情人罢了。”从这里很可以看出法国女子——至少是一部分——对于所谓婚姻或贞操问题的态度。
可是话又要说回来了。在他们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里,女子经济自立的机会虽比产业落后的殖民地化的国家多些,而受着经济压迫的女子究也不在少数。这类女子也有注意于正式结婚嫁给一个男子,俾得终身之靠的。还有像商店的女雇员,有的每月薪水不过二三百法郎,女子大都好装束,当然不够用,于是不得不在夜里装得花枝招展模样的在外面兜揽男子,这样一来,娱乐费便可由男子担任,或更可进而多敲几个钱,这样的女子,在他们社会里,也没有什么人存着“礼教”观念来轻视她,不过她不免受着经济的支配,却是很显然的事实。讲得不好听些,这就近乎“野鸡”式的行径了。
在这样的旧社会制度里,社会对于养老的这件事,当然没有健全的设备,养老这件事便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固不限于女子,但以年华有限的女子,所受的影响更大。她们年青的时候,大概不难过日子,到了年老了,工作不易得,情人更不易得(指不出嫁的),或简直不能得,她们的晚年暮景,也许要不免凄寂的。记者在这里所住屋子的房东(二房东)是两个姊妹,姊姊九十三岁,妹妹八十六岁了。这位八十六岁的“妹妹”能说英德法三国语言,听说从前也在什么机关里做过职员,都算是未出嫁过的老小姐——但是谁又知道当她们年华正盛时没有过多少风流韵事?那位九十三岁的“姊姊”背已弯曲,一天到晚坐在厅上发呆,一见“妹妹”不在身旁,便要摸来摸去来找她。这位“妹妹”也已头发尽白,每天还要替三个客人的三个房间收拾打扫。(我看不过,每晨还帮她倒一次放在房间里盥洗后倒水用的污水桶。)听说她们有个侄子在乡间是个小财主,但却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各顾各的,看都不来看她们一次。她们的生活费,也许有一部分可取给于慈善性质的津贴,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可有的欺骗的方法,如在合理的社会里,对此事便
应有合理的设备。讲到我们的中国,有许多人就靠子孙来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寡妇仍不敢不守节,过非人的生活,也无非在传统思想笼罩着的社会里,非如此便难于生存罢了。这是把贞操换“面包”的把戏!
在这里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男子对女子——任何不认识的女子——表示“爱”,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你在街上或任何处所,遇着女子要和她谈话,或竟表示爱她,并不算是侮辱,她决不致叫你吃耳光,不过接受不接受却全是她的自由,没有人敢加以丝毫的勉强。她即不愿接受,也不致骂你“杀千刀”!也只婉谢你,不过男子也不敢冒昧强迫。我在上海时,每在公园里看见无赖青年强迫不愿和他们勾搭的女子,甚至包围追逐,丑态毕露,这是这里所没有的。
以上所述是在巴黎的情形,听说在乡村便比较的严格,不比在都市中那样自由了。
廿二,九,十,记于巴黎。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近代中国著名的记者和出版家。1923年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和“职业教育丛书”,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2年7月创建生活书店。后又办《生活日报》《抗战》(抵抗)三日刊、《大众生活》等报刊。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等。
《写作》内容简介: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虽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
《当代中国人权保障》内容简介:集中展示中国人权事业成就 全面解读中国人权保障举措 积极回应国际社会重大关切 深入分析人权保障改
纪伯伦作品精选-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纪伯伦在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上不落窠臼,开一代文坛新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散文诗创作...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词 本书特色 秦观词婉约细腻,如幽花媚春,自成馨逸,一向被视为“婉约之宗”,历来备受推崇。本书由著名诗词专家编注,收...
经典名家作品精读白洋淀纪事:孙犁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白洋淀纪事——孙犁作品精选》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选取的都是孙犁具有秀雅、隽永的创作风...
古文观止-精华本 本书特色 收入中国古典散文*具代表性的精华篇章,在*经典的古典散文选本《古文观止》中选取其中*适合当代人、*脍炙人口的篇章,精心翻译、赏析,有...
《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的论文集,从教改新思路与新大纲、教学
故乡失落的鸟 本书特色 文中以36种常见的鸟类远去和消失,以伤感的笔调和消失描述环境恶化和破坏带来的后果,用诗化的语言描写在工业社会里鸟类的生存状况。故乡失落的...
陆游诗词选评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诗歌浩瀚的天空群星灿烂,陆游是其中光芒特异的一颗。他不但是南宋诗坛**一人,而且在几千年的诗歌史上毫无愧色地居于大诗人的排行榜上...
《牛津通识读本:古典文学(中文版)》内容简介:从荷马史诗到古希腊悲喜剧,从西塞罗的演说词到贺拉斯的抒情诗,西方古典世界的皇
《Python广告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共十二章,第1-4章重在介绍移动广告营销数据分析理论与案例分析,包括广告数据分析
吉檀迦利.新月集.采果集-(泰戈尔卷) 内容简介 泰戈尔是世界著名的印度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他多才多艺,一生创作了50多部诗集,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目录一九一二年一 周豫才告白一九一三年二 两幅手绘土偶等图的说明一九一六年三 关于废止《教育纲要》的签注一九一八年四 我
浅见洋二,1960年生。现为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主要著作有《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中国的诗学认识》(创文...
明亮的伏击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国女诗人奥黛丽·沃德曼(1911-1960)的诗歌译本首次在国内出版。《明亮的伏击》是1935年普利策诗歌奖获奖诗集,也是诗人的代...
第一册易经渊旨新刊全补通鉴标题摘要(一)第二册新刊全补通鉴标题摘要(二)第三册新刊全补通鉴标题摘要(三)三吴水利录第四册
★ 萨博·玛格达,黑塞力荐的东欧文学宝藏,匈牙利国宝作家。★ 《门:一位女作家的自白》,萨博代表作,“对人性冲击最大的萨博作品”。★ 电影《大门》原著。★ 法国...
标准与尺度 本书特色本书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标准与尺度》收集了作者所处40年代中期发表的杂文,共22篇,其...
青藏线 本书特色 《青藏线》:“青藏公路之父”开国将军慕生忠,现在还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青藏线》的故事再过100年,也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