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邹韬奋先生他踏上前往欧洲的旅程。他先后游历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苏联,翔实地记录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全书分为初集、二集和三集三个部分,其中初集共收录文章51篇,二集14篇,三集66篇。书中所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作者游历期间所到之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本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状况,还有在当地生活的中国人的遭遇,很重要的是他一直在思考“世界的大势怎样”和“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读者从书中不仅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真实的欧洲,更能深切体会到老一辈出版人和新闻人为民主抗争、为人民发声的勇气和决心。
看民国首席报人,如何利用舆论武器,扛起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之大旗;
44篇精彩政论时评,分为言论、漫笔、笔谈三部分,一展民国政治气氛和社会风貌;
分析鞭辟入里,文笔犀利老道,视野广阔,救国心切,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的先进、敏锐和良知;
装帧精美,阅读、收藏俱佳,同系列其他丛书也值得珍藏。
萍踪寄语(初集)
二三 性的关系的解放
记者在上次通讯里曾经谈起巴黎的特征,关于这方面,还有一些可以补充的,那便是性的关系的解放。
他们把两性间的关系,看得很平常,男女揽腰或夹臂并肩而行,旁人没有注意的。记者常在公园里看见一对一对的男女,有的拥坐着接吻,有的并行着接吻,有一次我坐在角落的树荫里静观,看见前面一对男女拥坐着于半小时内总吻了二十多次,简直拼命的干,但我同时注意那陆陆续续走过他们身旁的人,连看都不看,无论走过的是青年人或老头儿,都觉得没有这么一回事;就是那些公园里玩耍的孩子,玩得那样顽皮,但是对于这类的事情,即是望见了,也都像熟视无睹地走开,仍去玩他们的。那些拥着接吻的男女也毫不提防有人看见,尽管在青天白日之下,众目昭彰的前面,旁若无人似的干他们的好事。
这当然不是说他们白天不做事,专以接吻当事做,大抵都是在彼此工作之后的时候。
在中国说起“轧姘头”,大家都认为不名誉的事情,本人觉得难为情,和他或她有关系的亲戚朋友也都觉得不是一件体面的玩意儿。在这里,社会上却把它看得很平常。有好些女工,经济完全可以自立,不愿受婚姻制度的束缚,工余高兴的时候,就和男友聚个一夜,第二天仍很自由地去干她的工作,也有进一步实行同居之爱的,彼此不愿继续时便各自东西,毫无麻烦。据久住巴黎的朋友说,这类同居的事实,至少占男女关系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婚姻制度在大都市里的日趋崩溃——至少是变换方式——于此可见一斑。他们社会上并不把这类事视为个人的失德,而在经济可以自立,不必倚赖男子以求生存的女子,胆量也同时比较的大些。诚然,在结了婚的男女,所受社会的制裁也要严些,不过他们的社会并不把离婚看作羞耻,离婚既容易,不合则离,也用不着在结婚后偷偷摸摸。
记者*近在此地认识一位中国朋友,他在这里经商,和两位同事租了公寓(Apartment)里一所屋子,雇用一个法国青年女子烧饭做菜,*初讲定工资时,这位朋友只肯每月出四百法郎,她一定要四百五十法郎,她所说明的理由是她要出三百法郎津贴一个孩子的生活费,自己只能用到一百五十法郎了。这位朋友便问道:“你已嫁了吗?”她很不踌躇而很坦然地回答说:“没有,不过有个情人罢了。”从这里很可以看出法国女子——至少是一部分——对于所谓婚姻或贞操问题的态度。
可是话又要说回来了。在他们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里,女子经济自立的机会虽比产业落后的殖民地化的国家多些,而受着经济压迫的女子究也不在少数。这类女子也有注意于正式结婚嫁给一个男子,俾得终身之靠的。还有像商店的女雇员,有的每月薪水不过二三百法郎,女子大都好装束,当然不够用,于是不得不在夜里装得花枝招展模样的在外面兜揽男子,这样一来,娱乐费便可由男子担任,或更可进而多敲几个钱,这样的女子,在他们社会里,也没有什么人存着“礼教”观念来轻视她,不过她不免受着经济的支配,却是很显然的事实。讲得不好听些,这就近乎“野鸡”式的行径了。
在这样的旧社会制度里,社会对于养老的这件事,当然没有健全的设备,养老这件事便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固不限于女子,但以年华有限的女子,所受的影响更大。她们年青的时候,大概不难过日子,到了年老了,工作不易得,情人更不易得(指不出嫁的),或简直不能得,她们的晚年暮景,也许要不免凄寂的。记者在这里所住屋子的房东(二房东)是两个姊妹,姊姊九十三岁,妹妹八十六岁了。这位八十六岁的“妹妹”能说英德法三国语言,听说从前也在什么机关里做过职员,都算是未出嫁过的老小姐——但是谁又知道当她们年华正盛时没有过多少风流韵事?那位九十三岁的“姊姊”背已弯曲,一天到晚坐在厅上发呆,一见“妹妹”不在身旁,便要摸来摸去来找她。这位“妹妹”也已头发尽白,每天还要替三个客人的三个房间收拾打扫。(我看不过,每晨还帮她倒一次放在房间里盥洗后倒水用的污水桶。)听说她们有个侄子在乡间是个小财主,但却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各顾各的,看都不来看她们一次。她们的生活费,也许有一部分可取给于慈善性质的津贴,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可有的欺骗的方法,如在合理的社会里,对此事便
应有合理的设备。讲到我们的中国,有许多人就靠子孙来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寡妇仍不敢不守节,过非人的生活,也无非在传统思想笼罩着的社会里,非如此便难于生存罢了。这是把贞操换“面包”的把戏!
在这里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男子对女子——任何不认识的女子——表示“爱”,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你在街上或任何处所,遇着女子要和她谈话,或竟表示爱她,并不算是侮辱,她决不致叫你吃耳光,不过接受不接受却全是她的自由,没有人敢加以丝毫的勉强。她即不愿接受,也不致骂你“杀千刀”!也只婉谢你,不过男子也不敢冒昧强迫。我在上海时,每在公园里看见无赖青年强迫不愿和他们勾搭的女子,甚至包围追逐,丑态毕露,这是这里所没有的。
以上所述是在巴黎的情形,听说在乡村便比较的严格,不比在都市中那样自由了。
廿二,九,十,记于巴黎。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近代中国著名的记者和出版家。1923年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和“职业教育丛书”,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2年7月创建生活书店。后又办《生活日报》《抗战》(抵抗)三日刊、《大众生活》等报刊。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等。
《第三届(2017)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优秀作品集锦》内容简介:本书是第三届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优秀作品的
一个浪子的美国来信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文字优美,内容极具吸引力的书。一本海外游子的书信集,一本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作者独特感悟的佳作。本书是作者当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的...
叶兆言经典作品陈旧人物 本书特色 民间视角、文史笔法,形塑文化界知识分子群像本书写有近现代文人学者共三十八人,基本囊括近现代文化界的各类名家代表。有近代老派文人...
《仍在一起》内容简介:这部诗集凝集了他晚年的精华之作,和《杜弗的动与静》一起代表了博纳富瓦的写作成就。作为翻译家和艺术史学
《死在午后》内容简介:斗牛是海明威终生酷爱的运动,在他看来,斗牛非但是一种最为危险和优美的运动,更是一种雕塑,一种艺术,是
《2019年考研政治20年真题大讲评》内容简介:按套讲解,根据新大纲、新考点、新形势给予讲评。每套真题后边附其相应答案解析。解析
《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内容简介:政治学的知识统摄性和社会科学学科基础性,决定了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必将夯
傅雷译罗曼·罗兰名作集(全五卷) 本书特色 傅译罗曼·罗兰,从西方文化中拿来一种可贵的异质:力的颂扬。贝多芬与现今世界之贝多芬——约翰·克利斯朵夫,以他们雄强的...
《春之海终日悠哉游哉:与谢芜村俳句300》内容简介:与谢芜村是日本古典三大俳人之一,也是一位名载史册的画家。其俳风浪漫、感性而
把人字写端正-贾植芳生平自述与人生感悟 本书特色 《把人字写端正:贾植芳生平自述与人生感悟》**辑,题曰“人生漫笔”,选录贾植芳先生的生平自述和人生随感。贾先生...
疯狂-美国精神病患者的遭遇 本书特色 《疯狂(美国精神病患者的遭遇)》由皮特·厄雷所著,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杨甫德倾情推荐!一部改变美国精神卫...
鲁米 -偷走睡眠的人 本书特色 本书会让你更加确信,未来的你,甚至当下的你,是另外一个鲁米,东方的鲁米,或西方的鲁米,甚至会远远超越鲁米,因为本书真真切切、反反...
格列佛游记:全译本 内容简介 斯威夫特著,陈?译的《格列佛游记(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
○ 没有一个女人,是微不足道的○ 她们隐秘的悲喜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 李敬泽、梁永安、张莉、笛安 众多名家诚意推荐○ 青年实力作家 张天翼 全新女性主...
2011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本书特色 这本《2011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由谭五昌主编,收入了《刘父亲是只坛子》《天地间》《如梦令》《镜子》《像章》《分界线》《这些空...
《戏曲与儒学之缘》内容简介:此书从戏曲的产生开始论述戏曲与儒学之缘,以宏观视角论述元明清三代戏曲与儒学的关系,并分别从戏曲
老广州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了广州人、帆影、茶楼、花市、大街小巷里的零食和叫卖声等内容。老广州 内容简介 这个曾经在珠江上有帆影,江岸上有屐声和小吃,有着那种...
《品花宝鉴(上下)》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
小文65 本书特色 精心收录马未都近15年来所写的序和跋,内容广泛涉及收藏、文化、艺术、建筑、文学、社会等方方面面,号称“上下五千年,诗书礼乐经”,“一册在手,...
陈忠实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陈忠实文学回忆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白鹿原》作者陈忠实有关文学创作的回忆与反思,以及作者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文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