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邵燕祥先生在1989—1990年期间几个月闭门写出来的读史笔记。那几个月闭门在家,每日一篇,既打发时间,也作为一段私人记录。日札整理成书,首次公开出版。先生读古诗词、读鲁迅的文章、读《管锥篇》,有对书中人名、地名的考证和探究,有对前人书中思想的思考和质疑,有对书中情景的想象,读后种种妙悟汇成一集。
适读人群 :邵燕祥诗歌爱好者及其他大众读者诗人才情用诗歌吟诵世态,谱写沧桑 战士风骨用匕首解剖自己,审视历史 闭门读史秉烛夜思 读“人所常见之书”言“人所不敢之言” 一段珍贵的文字与思想存证
“名家读史笔记”丛书序读了几十年文章,自己也写了几十年文章,说老实话,大部分文章都淡忘了,即使是自己写的,虽曾呕心沥血,一笔笔写,一键键敲,但是,也大都淡忘了。题目,自然记得;内容,却只记得大概,但是,儿时读过的一些文章,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却至今不忘,有的还能自头至尾地背诵。为何?我想,其原因首在于小。人的记忆力都有限,谁记得下,背得住那动辄万字的大文、长文!纵观中国文化史,能够流传千古、传诵不衰,刻入民族记忆的名文似乎都是小文,篇幅虽短,却小中见大,精光独具。感谢东方出版社愿意再版我多年前的旧作《横生斜长集》,而且希望我主编一套小文丛书,我觉得此意大佳,幸得邵燕祥、王学泰、陈丹晨、雷颐诸大家支持,于是就有了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几本书。我虽然提倡小文,钟情小文,但是,并不排斥大文、长文、大著、巨著。宇宙万物,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用。古人云,“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此之谓乎?杨天石2016年7月于北京东城之书满为患斋序一宋代极可敬爱的老诗人陆游,大约六十多岁时,在家乡山阴镜湖边上建了两间茅屋,起名叫“老学庵”,该是读书写作的地方吧。他在一首诗的注脚里说,“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说到秉烛,在我读到关于“老学庵”这一则旧事之前,只曾读过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开头的话:“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那是珍惜华年、及时行乐的理由,一伙人前呼后拥,呼啸歌吟,趁着酒兴,直闹到深宵夜半的光景。这跟旷老师所说的秉烛夜行,完全是两码事。旷老师是从事音乐教育的,一定到老听力不衰,但是盲人,腿脚也未必很利落了。这时让他秉烛夜行,颤颤巍巍,怕风吹烛灭,而短小蜡烛,光晕朦胧,聊以引路,一脚深,一脚浅,终不免深感迷茫,正好来形容“老而学”的困境。我是“少年易老学难成”,年轻时坐不住,没好好读书。到了望六之年,一旦忽然放了读书假。却积习难改,还是东瞧瞧西看看,但总是做读书状了,而且做认真写笔记状了。几乎逐日有所得,确是记给自己看的,按写作顺序编了号,也有自我督促之义。此即我之一度“老而学”也,谨将当年所存,题为《秉烛日札》。每一则写的时候都是全心全意的,望今天的读者勿以粗浅而笑之。2012年2月21日序二四年前给这册书稿命名《秉烛日札》,缘起已见小序一。这回正经改题《闭门日札》了,为什么?不是荷尔德林说过“诗意地栖居”吗?在当下,说诗意,往往指的是一些古意。“秉烛”云云,就是如此。但语境完全不同了。除了停电,没有什么人会“秉烛”夜行或夜读了,这个话头太老了。这像是改书名的理由,似乎又不成理由。“雨打梨花深闭门”吧,那诗意确是古典的,写的却是“细雨湿流光”的早春,跟日札时当初秋到隆冬的节候不搭界。有了,从前的读书人,把“雪夜闭门读禁书”当成一大快事。读禁书,要关上门,非请莫入。雪夜,万籁俱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什么明查暗访的,巡逻放哨的,都歇着去了;这时就着旺旺的炉火,展开私藏的书卷,与禁书作者精神相接,仿佛促膝谈心,那可是不自由中小自由,“不亦快哉”的事。——这是什么年代的事?我也不知道,什么年代中国开始有“禁书”?该是有了文字狱严缉作者,同时就必然地查禁书籍了。我这里闭门是闭门了,但并非限于“雪夜”,则无闭门读禁书的嫌疑;白天也可以安心在家里读书,这就是“天上掉下读书假”了。知我在“读书假”中,朋友便很少来相访;日报期刊的编者也不来约稿索债。难得的告别了心为形役、案牍劳神,简直是陶渊明门前没有“车马喧”的日子。这就跟陆游的“老而学”不同,不是正正经经的“学”,而是读书以“消遣”。历来正统的人士是不以“消遣”为然的,好像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信奉“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我在这里没有读书计划,随手找些“人所常见之书”,少数被认为有用的,多数则是世俗所谓无用之书。零零碎碎抄些片断,记些心得,还有一些书内书外引伸想象之词。不为发表,只是自存以为一段岁月的纪念。编上号,证明日有所记,不是从早到晚吃闲饭看闲书,而“作读书状”,立此存照。悠悠数十年过去了,古人叹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其实世事非梦,是“硬碰硬”的,新凉也罢,春暖也罢,社会气候与自然气候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感觉。扰攘的、污染的现实生活中,诗意已经渺茫难寻,只不知在忘情的读写中,能够稍有超越否也。2016年4月13日一句伤心语陈平原引用了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一书中的一句话,可谓警句;当时人说:“与其出版一些烂污书,宁可集资开设妓院好些。”这句话出在二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的今天仍不减其生命力。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对于何谓烂污书,可以达到共识。然而,若干年来的情况似乎表明,正常情况是相对的,非常情况则是绝对的;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经常的。那么,就会有一些这样的烂污书去了,代之以那样的烂污书又来了。妓院云云,偏激语可以理解,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在书店书摊买书的,总比逛妓院的嫖客多;而嫖客中总没有未成年的孩子,少年儿童却是书摊的主顾。这是有良心的出版家的伤心话。吃罚酒《兰亭集序》以文笔和书法传世。至于“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有趣的不在于叙录了在会之人所赋之诗,而在于还记下了与会者中没有赋出诗来的挨罚的人的姓名,罚酒的杯数。平常咱们说“敬酒不吃吃罚酒”,都是借喻,喻指不识抬举的人,要给他点好看,语气带出一股恶狠狠的杀气。却原来在风流人物的雅集上,竟有这不用动脑筋的“罚酒”好吃。“诗各不成,罚酒三觥”,只要不想冒充斯文,你们自做你们的诗去,我自管喝我的酒来。但恐嘉会当日,被罚酒的十六位先生并无此等自在,看那被罚者多有官衔,也是一方头面人物,附庸风雅,自然拉不下脸来。可怜平时有僚属代笔,此刻无人捉刀,不免尴尬。挨罚的**名王献之,我猜测未必真的写不出来,怕是故意来做陪的,文人也有文人的世故。不过,“认罚,认罚,呵呵呵”,也就过去了,大家都不丢面子。——谁想到还会留名到千载以后?不知道是当时风气如此,还是事后总其成者的故意促狭,也不知当事人是否知道,知道后有什么反应。也许晋人旷达,能诗能酒者固然享竹林之誉,不能诗而能酒者也占着一半的风流,因此也一样旷达,不以吃罚酒而登录名姓为忤吧。其实,到了今天,又有几人知道那被罚酒的张三李四,即使是会上即席赋诗、语惊四座,因此得吃敬酒的群贤少长们,那姓名也只是一个陌生的符号,千载以下,谁知其为何许人哉。看来他们为了凑趣,硬要诌一首诗——这样应景之作,其不足传也必——倒显得不够洒脱了。敬酒罚酒都是酒,浮一大白!“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邵燕祥,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49年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著有诗集《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等,有《邵燕祥抒情长诗集》。
草堂(第26卷) 本书特色 由当代诗人梁平主编,高质量、高稿酬、高颜值的诗歌刊物,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文化符号,是华语诗坛的重要旗帜和标杆。草...
矢车菊卷-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诗歌是一种承载,一面时光的镜子,我们透过它,不仅可以感知世界前行的步履,照彻人间万象,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深...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本书特色 这本书可以称作一个终有一死的人的心灵自传。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
历代散文名篇:影画版 本书特色 历代散文名家的厚重文化内涵,现代年轻译者的灵活前卫观念,妙手拈来的影像画面装饰,一次读图时代的崭新尝试,更新您对名篇的观感,重塑...
四代女人的沧海桑田大时代下的风雨烟云.《荒漠的旅程》采用双线叙事,记叙了作家刘溪家庭,和其妻子吴进的上代家庭的历史回忆,及“小莺”出国前后的个人际遇。以个体记忆...
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 本书特色 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人生,就是要赋予生命美的品质。《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是美学大师朱光潜谈美的人生的随笔,他说...
终极间谍 本书特色 历史上的著名间谍超级间谍揭秘:他们是谁?他们干过什么?他们如何开展工作?隐蔽战线的传奇故事秘密行动的翔实记录: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传奇故事,现代...
散文脉络的玄机 本书特色 《散文脉络的玄机》共分三编,论及百年中国散文的脉络的问题、“桐城谬种”的辩难、论语派、海派、学者散文、工农兵散文、散文热等等,对近一百...
《管理政策》内容简介:本书将企业看作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将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向对立面的转化看作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源,唯物辩证法是
里尔克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的地位依然无可置疑,在他的诗作中,诗的纯美与哲学的深思的结合几近完美。他是喧嚣尘世中的一
城市文化与文化城市:哈尔滨——城市记忆与文化思考 本书特色 哈尔滨作为中国*北部边疆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它是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与开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
雅舍小品 本书特色 《雅舍小品》是现代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奇迹,梁实秋似乎跳出了时代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性,专心致志地描写人性。这些小品中自然流露着梁实秋的爱憎感...
作者野村美月Mizuki Nomura出生在人人皆知的合唱王国——福岛。从小就喜欢创作故事,立志成为作家。以《赤城山桌球场歌声响起》获得第三届Entertain...
城北白相人 目录 **章 梅兰竹菊第二章 贾志高第三章 褚菊英第四章 张乾坤第五章 赵天人第六章 牌友第七章 周文珊第八章 红梅和秀兰第九章 想竹和是男第十章 ...
九十年代文学--先锋诗歌 内容简介 这本诗选包括了三代人的作品;“朦胧诗”一代,“后朦胧”一代,新一代作品。九十年代文学--先锋诗歌 目录 总 序 李复威 序 ...
朱铁志集 本书特色 刘成信编著的《朱铁志集》是中国杂文书系之一,《朱铁志集》从浩如烟海的名家名作中,精心收录了多篇中国现代名家的精美散文。让读者在品读名家的生花...
古典小说漫稿 本书特色本书是吴小如先生的一部小书,对诸如三国、水浒、红楼、儒林外史等小说的一些评论。共收录17篇文章。其中《唐代传奇简介》等6篇分别收入了《中国...
剑桥往事 本书特色本书是格温记录其剑桥生活和整个家族轶事趣闻的回忆录。由于家庭的关系,格温一家与剑桥精英们的交流来往可谓独树一帜,全面呈现了“美好的老英格兰”的...
龙启瑞诗文集校笺 内容简介 《龙启瑞诗文集校笺》实际上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本集的校笺,二是有关龙启瑞生平及其作品的资料的收集,三是校笺者对龙氏生平、思想和著...
朱自强学术文集2: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 本书特色 集三十载研究之功建十卷本学术业绩——《朱自强学术文集》出版国内迄今规模*大,涉及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