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纽约时报》走向全世界的160多名战争记者,全面地报道了这场大战。“《纽约时报》二战全纪实”丛书由屡获殊荣的二战史权威学者理查德·奥弗里2013年亲手挑选,从著名领袖到英勇将军,从铁血战场到平凡士兵,以**现场感带领读者感受所有的战役、政治和个人故事,堪称一部宏伟的史诗。本丛书以时间为序,共4册:
《叛逆的帝国》:发端于1919年的战争前史,至1940年12月沙漠反击战。
《对峙与博弈》:1941年1月攻克拜尔迪耶,至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
《染血的勋章》:1943年1月德军发动潜艇战,至1944年9月英军撤出阿纳姆。
美国纽约时报著的《和平的进击》:1944年10月华沙起义失败,至收笔于1949年的战争后史。
美国纽约时报著的《和平的进击》以时间为序,较为完整地收录了《纽约时报》对“二战”的报道。全书以报纸的形式,从《纽约时报》的档案中挑选了上百篇引人注目的文章,配以上百幅地图和史料照片——从重大事件的一手报道到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第四册《和平的进击》要讲述了败者不甘失败,做*后的挣扎,各种协议签订,“二战”真正结束。
序言
100年、500年、1000年后,历史学家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会心生疑惑:这是一场全面的战争,它席卷欧洲文明的中心,横跨太平洋,它野心勃勃而又极具杀伤力,然而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约翰·基冈居然称之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为什么会这样?
从1939年到1945年,你可以在《纽约时报》驻国内外记者的报道中,看到这场战争从开始是多么混乱不堪、错综复杂,充斥着表里不一、背信弃义,甚至是痴心妄想。阿道夫·希特勒唤起了德国狂热的激情,而日本这个岛国则开始将国旗插在远离国境的地方。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纽约时报》用醒目的黑体字《华盛顿认为这场危机很严重》为标题进行报道,详细地描述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是如何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阅读新闻通讯并收听欧洲电台的节目的。第二天法国动员了800万军人,第三天英国向德国宣战。
然而,9月3日哈罗德·B.辛顿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美国能置身于战争之外吗》的长篇分析文章,文中写到罗斯福对希特勒顾虑重重,但已经暗中备战。同时,辛顿引用罗斯福的话说:“他希望并相信美国能远离危险,而且他的政府将尽其所能地保持远离战火。”
人类历史上这场“*伟大的事件”就这样开始了。不怀好意的德国拉开了序幕,整个欧洲一片哗然,美国总统却依旧举棋不定。
从那天起,《纽约时报》的记者和编辑开始了急行军,以实时追踪事态的发展。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都投身对德作战,《纽约时报》驻伦敦记者詹姆斯·赖斯顿描述说,全城人都猫着腰以躲避德国空袭,之后又记录了温斯顿·丘吉尔是如何一步步晋升到高位的。赖斯顿颇有先见之明地指出:“丘吉尔先生骨子里就有战争因子。他就像一位快乐的老拖船船长,头顶一顶破旧不堪的水手帽,嘴叼一支熄灭了的雪茄。不管是外形上,还是讲话的声音上,他都堪称真正的领袖。”事实上,丘吉尔当之无愧。
消息不断地从东线和西线传来:《英国儿童已经撤离城市》《传说中的苏联严冬即将围困侵略者》《新加坡对日本的威胁将信将疑》《潜艇击沉英国战舰》。
查尔斯·林德伯格仍然公开宣称,反对美国卷入这场战争,还称,美军的妈妈们会强闯国会,要求美国不要参战。
然而,到了1941年秋,罗斯福的个人担忧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战争武器计划,也就是罗斯福所说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汉森·鲍德温在《纽约时报》中写道:“‘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的武器产量大增。”
30多天之后的一个周日,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举国上下一片震惊。正如罗斯福之后对世界所说的,“一个耻辱日”。也正是珍珠港事件使美国迅速卷入了战争。
在现代史上一系列*大的海战中,日本与美国在整个太平洋上,围绕着塔拉瓦、硫黄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等之前闻所未闻的小岛展开殊死搏杀。
这是一场亘古未见的世界大战,战火蔓延到了北非、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和苏联西部,以及所有的海域和领空。
1600万美国人齐心协力,为打击敌人而努力,从深入敌后到烤面包再到包装降落伞,从乘飞机空降作战到乘潜艇潜入深海袭击敌舰,不一而足。
苏联人从东面挺进。同盟国军队齐聚英国,在总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统一指挥下,准备发动有史以来*大规模的战役。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家农场,性情温和,直到1941年才晋升为陆军上校。
1944年6月6日,同盟国在诺曼底登陆。这是二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斗。这场规模浩大的海陆空协同的军事行动昭示着第三帝国和阿道夫·希特勒的疯狂行为即将走向末路。
然而,盟军登陆3小时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其他的新闻记者才得知这一消息。
从那天起,新闻开始变得振奋人心。《纽约时报》头条新闻变成:《纳粹继续猜测巴顿将军的部队的动向》《日军(在塞班岛)被打得落花流水》《B一29轰炸机首度亮相》《苏联红军的进攻一如既往地勇猛》。
苏联军队在东线挺进,同盟国军队从西线打来。德军遭到夹击,虽殊死拼斗,却损失惨重。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历史上的暴君,在柏林的一个掩体内开枪自杀,他那打造千古帝国的邪恶梦想不到lO年便走到了尽头。
在太平洋,同盟国军队已把矛头指向日本的本土。除非日本投降,否则一场对谁都没有好处的战争将无法避免。
但*终战争得以避免。日本遭受两颗极具毁灭性的原子弹袭击后,投降了。
这场疯狂的战争于1945年8月宣告结束。这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战争结束了。和平来之不易,世界需要史无前例的重建和重组;一场全新的战争,亦即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冷战,揭开了序幕;在一定程度上,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促成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在中东地区崛起。
和平虽然并不稳固,但依然让人欣喜。男人重返家园,或读书,或工作,投身于休眠已久的经济建设。妇女孕育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新一代。底特律又开始生产民用汽车。超市又可以买到肉类和黄油。一座座新城市在美国东南部、西南部和西部兴起。
历经硝烟的人们把战争的可怕记忆深埋心底,继续生活,一心要弥补自己、家庭和朋友做出的牺牲。
在《纽约时报》的这些报道中,你可以追溯那段混乱的时光,重温那些重大决策;你会因战胜国领袖的伟大事迹备受鼓舞,也会为战争贩子的虚伪而愤怒。
这是超越时代的新闻。对于亲历这场战争的人们,对于渴望了解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是如何取胜的人们,这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
在《纽约时报》的这些报道中,你可以追溯那段混乱的时光,重温那些重大决策;你会因战胜国领袖的伟大事迹备受鼓舞,也会为战争贩子的虚伪而愤怒。
这是超越时代的新闻。对于亲历这场战争的人们,对于渴望了解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是如何取胜的人们,这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
——汤姆·布罗考
著者:《纽约时报》
创刊于1851年,世界上卓越超群的报纸之一,享有“可靠的新闻来源”的声誉。其新闻报道以独特、杰出的深度和广度闻名于世。在全球有30个分社。迄今共获得100多个普利策奖,获奖次数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报纸。
主编:理查德·奥弗里
二战史权威学者,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国家学术院院士、埃克塞特大学历史学教授。出版30多部二战史著作。因其在二战史领域的卓越贡献,2001年被授予莫里森军事历史学会奖。其二战史著作被誉为“高效地对神话进行无情的消除”(艾伦·泰勒),“还原真相,且不可或缺”(《纽约书评》)和“先锋之作”(《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犹太人惹了谁 本书特色 中东风云激荡,叙利亚乱局,埃及冲突,都与以色列密切相连。近期的中东格局风云变幻,大国围绕以色列博弈角力。以色列像是漂泊在翻卷不息的中东巨...
逐鹿中原-百年三国 本书特色 《逐鹿中原/百年三国》由夏炜东著,讲述的是:孙坚讨伐刘表,被其部将黄祖杀死。袁绍则干掉公孙瓒,占据幽州、青州、并州、冀州,不可一世...
那是汉朝2 本书特色 明月式的笔法,全景展现中国古代**军事帝国的勃兴与衰落,《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又一部心灵过滤的历史深度解说之作,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钱钟...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水浒》里不为人知的历史密码 本书特色 1. 水浒其实非宋史,梁山末必皆好汉 本书言说历史,不以年代为序,而是以水浒人物为纲,以全...
《中国震撼》内容简介:《中国震撼》是作者张维为探讨中国崛起的代表作之一。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著四部断代史的第一部。本书初版于1941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简练、生动的两千年中国德性史。作者打破了以往或按朝代、或按人物、或按事件的写史逻
洪武王朝-图说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图说中国历史”系列之一。无论是从风云变幻中走出的英雄人物,还是在惊心动魄中交替兴衰的王朝,都被...
打开北朝之门 本书特色 《打开北朝之门》: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领队的亲身讲述,真实再现考古发掘全过程首次揭秘曹操墓的确切位置,为日后的发掘埋下伏笔。...
非洲史研究入门 本书特色 《非洲史研究入门》(作者舒运国)尝试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非洲历史提供一把钥匙。它主要为那些希望更深入了解非洲历史、或者希望对非洲历...
《当孔子邂逅企业》内容简介: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其治国方略以仁说和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潮汕三山国王崇拜 本书特色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潮汕三山国王崇拜》对岭南文化丰富的内涵进行了发掘、整理和研究,从而形成《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潮汕...
《沙逊家族》内容简介:沙逊家族是19世纪业务规模最大的商业王朝之一,曾与全球银行业鼎鼎大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齐名。本书揭示了沙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第四辑) 本书特色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4辑)》由中华书局出版。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第四辑) 内容简介 《...
凯撒战记:内战记 本书特色 《恺撒战记·内战记》对西方史学界、文坛和兵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书中坚持和谈为先、争取社会舆论的高招,颇有特色,深为古今有识之士所...
晓说-4 本书特色 《晓说》是一档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视频脱口秀节目,也是中国**档全自由发挥的知识类名人脱口秀。由高晓松即兴说历史、评人物、论文化、谈热点、看世...
《人间天真》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对故乡生活和童年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海滨渔村瑰奇的人和事。本书整体上像是一部奇丽的小说,阅读
《文化传承与创新》内容简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此历史征程中,由文化自觉而文化自信,由
历史是一面镜子,晚清的衰败与中国文化的负面思想紧密相关。作者用自己的思想反思和探索了晚清的败局,正如作者在书中的扉页上写
文明曙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历史通览》系列丛书之——上古秦代卷。全书以通俗的语言、轻松的笔触、富有情感的描述,引领读者步入中国上古秦代历史文化的长廓。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