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纽约时报》走向全世界的160多名战争记者,全面地报道了这场大战。“《纽约时报》二战全纪实”丛书由屡获殊荣的二战史权威学者理查德·奥弗里2013年亲手挑选,从著名领袖到英勇将军,从铁血战场到平凡士兵,以**现场感带领读者感受所有的战役、政治和个人故事,堪称一部宏伟的史诗。本丛书以时间为序,共4册:
《叛逆的帝国》:发端于1919年的战争前史,至1940年12月沙漠反击战。
《对峙与博弈》:1941年1月攻克拜尔迪耶,至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
《染血的勋章》:1943年1月德军发动潜艇战,至1944年9月英军撤出阿纳姆。
美国纽约时报著的《和平的进击》:1944年10月华沙起义失败,至收笔于1949年的战争后史。
美国纽约时报著的《和平的进击》以时间为序,较为完整地收录了《纽约时报》对“二战”的报道。全书以报纸的形式,从《纽约时报》的档案中挑选了上百篇引人注目的文章,配以上百幅地图和史料照片——从重大事件的一手报道到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第四册《和平的进击》要讲述了败者不甘失败,做*后的挣扎,各种协议签订,“二战”真正结束。
序言
100年、500年、1000年后,历史学家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会心生疑惑:这是一场全面的战争,它席卷欧洲文明的中心,横跨太平洋,它野心勃勃而又极具杀伤力,然而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约翰·基冈居然称之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为什么会这样?
从1939年到1945年,你可以在《纽约时报》驻国内外记者的报道中,看到这场战争从开始是多么混乱不堪、错综复杂,充斥着表里不一、背信弃义,甚至是痴心妄想。阿道夫·希特勒唤起了德国狂热的激情,而日本这个岛国则开始将国旗插在远离国境的地方。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纽约时报》用醒目的黑体字《华盛顿认为这场危机很严重》为标题进行报道,详细地描述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是如何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阅读新闻通讯并收听欧洲电台的节目的。第二天法国动员了800万军人,第三天英国向德国宣战。
然而,9月3日哈罗德·B.辛顿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美国能置身于战争之外吗》的长篇分析文章,文中写到罗斯福对希特勒顾虑重重,但已经暗中备战。同时,辛顿引用罗斯福的话说:“他希望并相信美国能远离危险,而且他的政府将尽其所能地保持远离战火。”
人类历史上这场“*伟大的事件”就这样开始了。不怀好意的德国拉开了序幕,整个欧洲一片哗然,美国总统却依旧举棋不定。
从那天起,《纽约时报》的记者和编辑开始了急行军,以实时追踪事态的发展。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都投身对德作战,《纽约时报》驻伦敦记者詹姆斯·赖斯顿描述说,全城人都猫着腰以躲避德国空袭,之后又记录了温斯顿·丘吉尔是如何一步步晋升到高位的。赖斯顿颇有先见之明地指出:“丘吉尔先生骨子里就有战争因子。他就像一位快乐的老拖船船长,头顶一顶破旧不堪的水手帽,嘴叼一支熄灭了的雪茄。不管是外形上,还是讲话的声音上,他都堪称真正的领袖。”事实上,丘吉尔当之无愧。
消息不断地从东线和西线传来:《英国儿童已经撤离城市》《传说中的苏联严冬即将围困侵略者》《新加坡对日本的威胁将信将疑》《潜艇击沉英国战舰》。
查尔斯·林德伯格仍然公开宣称,反对美国卷入这场战争,还称,美军的妈妈们会强闯国会,要求美国不要参战。
然而,到了1941年秋,罗斯福的个人担忧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战争武器计划,也就是罗斯福所说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汉森·鲍德温在《纽约时报》中写道:“‘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的武器产量大增。”
30多天之后的一个周日,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举国上下一片震惊。正如罗斯福之后对世界所说的,“一个耻辱日”。也正是珍珠港事件使美国迅速卷入了战争。
在现代史上一系列*大的海战中,日本与美国在整个太平洋上,围绕着塔拉瓦、硫黄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等之前闻所未闻的小岛展开殊死搏杀。
这是一场亘古未见的世界大战,战火蔓延到了北非、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和苏联西部,以及所有的海域和领空。
1600万美国人齐心协力,为打击敌人而努力,从深入敌后到烤面包再到包装降落伞,从乘飞机空降作战到乘潜艇潜入深海袭击敌舰,不一而足。
苏联人从东面挺进。同盟国军队齐聚英国,在总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统一指挥下,准备发动有史以来*大规模的战役。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家农场,性情温和,直到1941年才晋升为陆军上校。
1944年6月6日,同盟国在诺曼底登陆。这是二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斗。这场规模浩大的海陆空协同的军事行动昭示着第三帝国和阿道夫·希特勒的疯狂行为即将走向末路。
然而,盟军登陆3小时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其他的新闻记者才得知这一消息。
从那天起,新闻开始变得振奋人心。《纽约时报》头条新闻变成:《纳粹继续猜测巴顿将军的部队的动向》《日军(在塞班岛)被打得落花流水》《B一29轰炸机首度亮相》《苏联红军的进攻一如既往地勇猛》。
苏联军队在东线挺进,同盟国军队从西线打来。德军遭到夹击,虽殊死拼斗,却损失惨重。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历史上的暴君,在柏林的一个掩体内开枪自杀,他那打造千古帝国的邪恶梦想不到lO年便走到了尽头。
在太平洋,同盟国军队已把矛头指向日本的本土。除非日本投降,否则一场对谁都没有好处的战争将无法避免。
但*终战争得以避免。日本遭受两颗极具毁灭性的原子弹袭击后,投降了。
这场疯狂的战争于1945年8月宣告结束。这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战争结束了。和平来之不易,世界需要史无前例的重建和重组;一场全新的战争,亦即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冷战,揭开了序幕;在一定程度上,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促成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在中东地区崛起。
和平虽然并不稳固,但依然让人欣喜。男人重返家园,或读书,或工作,投身于休眠已久的经济建设。妇女孕育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新一代。底特律又开始生产民用汽车。超市又可以买到肉类和黄油。一座座新城市在美国东南部、西南部和西部兴起。
历经硝烟的人们把战争的可怕记忆深埋心底,继续生活,一心要弥补自己、家庭和朋友做出的牺牲。
在《纽约时报》的这些报道中,你可以追溯那段混乱的时光,重温那些重大决策;你会因战胜国领袖的伟大事迹备受鼓舞,也会为战争贩子的虚伪而愤怒。
这是超越时代的新闻。对于亲历这场战争的人们,对于渴望了解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是如何取胜的人们,这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
在《纽约时报》的这些报道中,你可以追溯那段混乱的时光,重温那些重大决策;你会因战胜国领袖的伟大事迹备受鼓舞,也会为战争贩子的虚伪而愤怒。
这是超越时代的新闻。对于亲历这场战争的人们,对于渴望了解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是如何取胜的人们,这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
——汤姆·布罗考
著者:《纽约时报》
创刊于1851年,世界上卓越超群的报纸之一,享有“可靠的新闻来源”的声誉。其新闻报道以独特、杰出的深度和广度闻名于世。在全球有30个分社。迄今共获得100多个普利策奖,获奖次数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报纸。
主编:理查德·奥弗里
二战史权威学者,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国家学术院院士、埃克塞特大学历史学教授。出版30多部二战史著作。因其在二战史领域的卓越贡献,2001年被授予莫里森军事历史学会奖。其二战史著作被誉为“高效地对神话进行无情的消除”(艾伦·泰勒),“还原真相,且不可或缺”(《纽约书评》)和“先锋之作”(《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天地之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商与西周玉器精品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铜版纸印制,全彩图文,高清大图,极其精美。★...
黑白曹操 本书特色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是人们*为熟悉的历史形象,然而历史的长河中,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面孔。从一个制造灭门惨案、屠杀无辜百姓的刽子手...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内容简介: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1)——保持开放
中国交通史 本书特色全书分先秦时代之交通、隋唐宋时代之交通、元明清时代之交通及现代中国之交通五篇,全面考述交通路线、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管理等各方面内容,向...
1640年英国革命史 本书特色 本书叙述了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共八卷,主要内容包括:1625至1629年;1629至1640年;1640至1...
明史研究论丛-第十四辑 本书特色 该书为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辑,作者张金奎、胡凡、陈时龙、赵献海等为历史所研究人员,朱鸿林为香港理工大学中华文化系主任教授,庄...
(精)近代中国人物论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陈旭麓先生有关中国近代人物研究论文23篇、书评书话8篇和人物研究方法论5篇,是其“知人论世”之功的集中体现。在“老境侵夺...
世界通史-典藏经典-超值全彩白金版 本书特色 世界历史漫长悠远,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普通读者很难找到入门之捷径。针对这...
汉末风云-评书三国演义-一 本书特色 这是年过古稀的评书名家连丽如每周六下午在北京评书宣南书馆现场评说《三国演义》*部分的合集,共30回。本集《汉末风云》由十常...
甲午战争前中日西学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从国门打开到甲午战争前西学传人中日之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考察和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应接新...
失落的巅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负责人亲属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1.书中人物的独特性。书中选取的六个人都曾在政治生涯中攀登到权利的巅峰,在党内担任过总书记(总负责)。然...
《佛家名相通释(外一种)》内容简介:本书作于1936年夏秋间,次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组出版,本书即据该版本点校。本书以佛教的名相为
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 本书特色 王加丰编著的《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共分两大部分,**辑讨论史学理论及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是在为教育硕士(历史方向)开...
《寻访中国古村镇》内容简介:本书考察中国古镇古村落现状,提出保护古镇古村落的方法。近20年来,由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古镇古
《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内容简介:教育人学是教育哲学的当代形态,它以教育中完整的人为对象,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教育
品读中华历史丛书:历史这样说-细说魏晋南北朝 本书特色 两晋和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分裂时期中重要的一个。这个时期开始于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曹奂建立西晋...
背影从密室到集中营……■赵蘅2002年9月7日上午,我站在通向安妮密室的人群中。一次从柏林开往巴黎的列车临时停运,把我骤然抛进
国史要义 本书特色 《国史要义》:史之初兴,由文字以记载,故世称初造文字之仓颉、沮诵为黄帝之史。《世本》:沮诵、苍颉作书。宋衷曰: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本书特色 海豚书馆系列《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孝武帝元脩的即位仪式与“代都旧制”;二、内亚传统中的可汗即位仪式;三...
《胜利将帅及其军事遗产: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将帅的军事艺术》主要内容简介:马赫穆特•艾哈迈托维奇•加列耶夫1923年7月23日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