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预示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本卷准确的名字应该是“1300年到1564年前后意大利以外的欧洲文明史,包括意大利的宗教史,兼及欧洲、非洲、西亚的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文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近世生活中知性与道德的两个敌对的根源,人们有的会感激文艺复兴解放人的心智和美化人生,有的会感谢宗教改革鼓舞了宗教信仰和道德意识。文艺复兴的确传承了欧洲心灵发展的主流,后来导出了启蒙运动;而宗教改革却逸出常轨,排斥理性,重新肯定中世纪的信仰。
★ 16开精装,天地出版社出版
★《世界文明史》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夫妇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威尔·杜兰特因此荣获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
★【宗教改革卷】为《世界文明史》的第六卷,分上下两册,两册共107.5万字,879页
★以文明及时代特征为单元,以文明的流变作为考察历史的方式,以简练而富有诗意的文字,叙说人类历史
“年轻时,我们可能以一种自豪的优越感,对受人珍视的宗教加以轻视;在疑惑之年,却眼见它在一个世俗科学化的时代里,竟能繁荣发展,且又历经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卢奇安(Lucian)、马基雅维利、休谟(DavidHume)与伏尔泰等人的致命打击之后,还能悠悠复活,我们确实惊异。在感叹的同时我们不禁产生疑问——这种恢复力的奥秘究竟何在?”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近世生活中知性与道德的两个敌对的根源,有人会感激义艺复兴解放人的心智与美化人生,有人会感谢宗教改革鼓舞了宗教信仰和道德意识。文艺复兴传承了欧洲心灵发展的主流,后来导出了启蒙运动;而宗教改革却逸出常轨,排斥理性,重新肯定中世纪的信仰。
本卷定名为《宗教改革》,它另有一个名称是《1300年到1564年前后意大利以外的欧洲文明史,包括意大利的宗教史,兼及欧洲、非洲、西亚的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文明》。书名何以如此冗长呢?因为《世界文明史》第4卷《信仰的时代》,只将欧洲史叙述到1300年,而第5卷《文艺复兴》则又限于1304年至1576年的意大利本土,也未述及意大利对宗教改革的反响。所以本卷必须从1300年开始叙述,读者只要读到本卷1/3的篇幅时,即欣然发现路德( Martin Luther)登场。不过,我们都会私下同意,宗教改革真正开始于14世纪的约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和巴伐利亚的路易,由15世纪的约翰·胡斯( John huss)推波助澜,而到达16世纪,在鲁莽的修道土维腾贝格( Wittenberg)手中始大放异彩。
宗教改革为本卷中心论题,却并非唯*的主题。本书以宗教的一般概念,其对灵魂和团体的功能及路德以前两个世纪罗马天主教廷的状况和问题开始,观察1376年至1382年的英格兰、1320年至1347年的德国和1402年至1485年的波希米亚情形,以详述路德派宗教改革的观念和冲突。
威尔.杜兰特夫妇共同撰写了11卷本的《世界文明史》,该书使他们成为当前著名的通俗哲学史学家、历史学家。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体裁新颖,说理充分,雄辩有力,见解独特。…此书真正的精华在于它如何叙述当代人的思想,这是一套值得大力推荐的好书。 ——《纽约时报》值得称道的不仅有写成这套书所做的大量研究,还有该书流畅的风格,特别是杜兰特先生言简意赅地表达能力和对伟大时代的敏锐鉴赏力。 ——《纽约客》他的叙述高潮迭起,戏剧性强,他的风格流畅而富有机智。正因为这些突出特点,再加之本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所以我们极力推荐,此书值得珍藏。 ——《图书馆杂志》行文生动,既有通俗的风格,又有不厌其烦的举例说明、广泛的涉及面和不倦的热情! ——《纽约先驱论坛报》该书的政治部分读起来津津有味,而此书真正精华在于它如何叙述出当代人的思想,杜兰特夫妇的协作明晓流畅,这是一套值得大力推荐的好书! ——(《时代周刊》)西方学者称威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是一部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台湾学者誉之为 “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是很有见地的,决不是溢美之辞。因为它具有独立而深刻的见解,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哲学家的真知灼见。我要特别指出的是该书的*后一部《历史的教训》,它集中表达了杜兰特博士对文明史的独到见解。 杜兰特博士心胸如海,妙笔生花,见识超凡,极富冒险精神,他冒着专门史家的各种批评,一往无前地冲进了人类文明的致命深处。他成功了,我很敬佩他。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 季羡林私家撰述,见识超凡。以一人之心力撰成史学上一大巨构:耗四十年光阴,终成一家之言。与司马迁之《史记》、班固之《汉书》,可谓前后辉映,中西媲美。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 汤一介言简意赅,明晓流畅,高潮迭起,栩栩如生。在书页的翻动中,读者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严肃史书在这里首次成功地走向大众视野。 ——著名出版家 戴文葆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先后在美国圣彼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物学,并在美国名哲学家杜威的指导下攻读哲学,1917年获哥大博士学位。1926年出版《哲学的故事》,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随后,经过四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广受好评的重要作品——11卷的《世界文明史》。
重说中国近代史-修订版 本书特色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漫长的八十年里,中国摸爬滚打,艰难前行,为何屡屡在看到希望之后,又陷入更深的绝望,走不出不断失败的怪圈?...
一、本书采政治学之观点,用历史之方法,略叙晚周以来二千五百年间政治思想之大概,以供各大学政治系学生参考之用;其西周以前之一
陷都血泪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明确告诉世人,在中日全面战争的*初阶段——南京攻略战中,中国民众和士兵遭受了怎样的伤害和牺牲,并完整地描述出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历...
细说北洋 本书特色 以北洋时期执政者为单元,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民国开创到东北易帜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叙述民国肇造以来,每一时期之政治背景,国情之演变,国务...
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巫蛊之祸”与武帝晚年政局、“公孙病已立”谶言的出现与昭帝统治局势、宣帝政治与霍光家族等内容。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
《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
病榻上的龙 本书特色 历史上皇帝的死因向来是备受大众关注、并能引起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本书选取了从春秋时期的晋景公、蔡桓公到清代嘉庆帝间的25位帝王作为研究...
刘世德话三国(特惠品)本书特色 本书是说三国的事,本书其包含以下内容:罗贯中与《三国》,读《三国》礼记、附录《红楼梦》与古代小说版本学的创立刘世德话三国(特惠品...
《国家的神话》可构成《人论》的姐妹篇或者说第三编。《人论》的上编论述人的符号功能或者说符号本质,下编论述人与文化的关系,
八屿混一-最好看的日本战国史-卷六 本书特色 战国时代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三大幕府时代——镰仓、室町、江户——总体而言是皇室的权力越来越小,幕府的...
《数字孪生实战》内容简介:2015年我们组织出版了《工业4.0实战:装备制造业数字化之道》一书,该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大家
《失落之城》内容简介:本书探访了四座一度辉煌的古城,并揭开了它们的兴衰史。恰塔霍裕克、吴哥、庞贝、卡霍基亚,它们分别是世界
八一三淞沪抗战亲历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原国民党将领关于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之亲历记录。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
晚清教案交涉研究 本书特色 学术界对晚清教案交涉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为赵树好专著的《晚清教案交涉研究》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借鉴。本书拟在此基础上,拓宽思路,转变...
★ 资深华尔街预言家彼得•D•希夫的最新作品★ 特别撰写中文出版序,内容更加精彩★ 著名财经评论家时寒冰专文倾情推荐作为准确预
《新媒体运营实战技能(第3版 慕课版)》内容简介:当前,各大新媒体平台都在快速更新、调整发展方向,以寻求长足的发展。然而,无
《新时期小康社会建构理论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分别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考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
柯杨卷-陇上学人文存 本书特色 柯杨是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我国知名的民俗学家,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教授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教学与理论研究,出版...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西汉至初唐之间史学发展的线索与特点。作者指出在此期间,经史分离突破了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汉末皇权的衰落导致了私人修史的盛行...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内容简介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本书以专题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