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蒋维乔研究宋明理学的总结之作,分为论道体、论为学、论存养、论政治四纲,介绍了宋明理学中的重要主张,是系统阐述宋明理学的重要著作,奠定了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研究领域的地位,影响了中国的数代研究者。
本书用概论的体例编制,运用理学家自己研究之纲目,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于其不合于现在者去之,于其缺漏者增之”,分为论道体、论为学、论存养、论政治四纲目,并逐一作了简明扼要且深人浅出的论述,为后来宋明理学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规模、问题,并为后来研究的深入做了先导。
孟子名轲,字则未闻。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名轲,字则未闻也。清焦循《孟子正义》:王应麟《困学纪闻》云:“孟子字未闻。《孔丛子》云,‘子车’,《注》‘一作子居,居贫坎轲,故名轲字子居。亦称子舆。’《圣证论》云,‘《子思书孔丛子》有孟子居,即是轲也。’《傅子》云,‘孟子舆’。疑皆附会。史鄂《三迁志》云,‘孟子字自司马迁班固赵岐皆未言及,魏人作徐幹《中论序》曰,孟轲荀卿,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皆以姓名自书,至今厥字不传,原思其故,皆由战国之士,乐贤者寡,不早记录耳。’是直以孟子为逸其字矣。”按王肃傅元生赵氏后,赵氏所不知,肃何由知之?《孔丛子》伪书,不足证也,王氏疑其附会,是矣。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孟子荀卿列传》:“案史不书孟子之字。”赵岐《题辞》曰:“字则未闻。”考《汉艺文志》师古《注》引《圣证论》云:“字子车。”王氏《艺文志考证》困学《纪闻》八引《傅子》云:“字子舆。”《文选》刘峻《辨命论》“子舆困臧仓之诉”。《注》亦引《傅子》云:“邹之君子孟子舆”。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引《孟轲传·荀子非十二子》篇杨倞《注》,并云“字子舆。”《孔丛子杂训》云:“孟子车。”《注》“一作子居”。据此则魏晋以来,始传孟子之字,故《正义》著之,虽未详其所得,要非无据,可补史遗。王氏疑为附会,非也。古车舆通用,如秦三良子车氏,史于《秦纪·赵世家·扁鹊传》并作子舆可验。惟居字恐以音同而讹。颜师古《急就篇·注》:“孟子字子居”。《广韵》去声轲字注云:“孟子居贫轗轲,故名轲字子居。”疑非。案孟子字,古书不载;载之自王肃《圣证论》始。《圣证论》乃王氏妄制以难马郑者,漂渺纰缪,不足为据。至《傅子》以为字子舆,盖车舆通用,仍袭王氏之误。《孔丛子》晚出伪书,更无足采。而辗转因循,久假成真,博洽如梁玉绳,尤且信之,其他又何足云?甚矣王氏作伪之祸人深也。其先盖鲁孟孙之后,不知何世,徙居邹国。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轲,驺人也。汉赵岐《孟子·题辞》: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衰微,分适他国。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卷二孟伯徐:鲁桓公子庆父之后号孟孙氏,其后称孟氏焉。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四孟氏: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公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弑君之罪,更为孟氏。……齐有孟轲。清焦循《孟子正义》:鲁桓公生同为庄公,次庆父为仲孙氏,次叔牙为叔孙氏,次季友为季孙氏,是为三桓。仲孙氏即孟孙氏。庆父生公孙敖,即孟穆伯。穆伯生文伯叔惠。文伯生仲孙蔑,即孟献子。献子生仲孙速,即孟庄子。庄子生孺子秩。秩生仲孙貜,即孟僖子。僖子生仲孙何忌,即孟懿子。懿子生孟孺子洩,即孟武伯。武伯生仲孙捷,即孟敬子。入春秋后,其献子次子生仲孙羯。杜预《世族谱》以懿伯即子服仲孙它,生孟椒,椒生子服回,回生子服何,是为子服景伯,别为子服氏。孟氏之族,有孟公绰孟之反。孟懿子之弟有南宫敬叔,孟武伯之弟有公期。……孟子即以孟为氏,宜为孟孙之后,但世系不可详,故赵氏以或曰疑之。清周广业《孟子出处时地考》:本传“孟轲邹人”。赵岐《题辞》曰:“孟子,邹人也。邹本春秋邾子之国,孟子时改曰邹,国近鲁,后为鲁所并。又言邾为楚所并,非鲁也。今邹县是也。……”吴程乃云:“孟子鲁人居邹,非生于邹。”谭氏《编年略》更侈其说,云:“邹为鲁下邑,即《说文》所称孔子乡,叔梁纥所治地。史云邹人,不云邹国人,氏《编年略》更侈其说,云:“邹为鲁下邑,即《说文》所称孔子乡,叔梁纥所治地。史云邹人,不云邹国人,犹子路卞人,曾子武城人,不言鲁也。本书自齐葬于鲁,因是时有二邹,虑后人国与邑混,故于丧母大事特书之,明鲁为父母之邦也。赵误邹为邾,邾在兖北青境,邹在兖南徐境,道里甚远,安得云近圣人之居如此其甚?孔子所生名故邹城,去孟子所居五十里,以邑则孔孟皆邹人,以国则孔孟皆鲁人。故孟子居邹邑,即是居鲁。其对邹穆公不称臣,而言甚倨,即‘邹人与鲁人战’一语,明为别国矣。于鲁则云‘我之不遇鲁侯天也’,以不遇本国之君,老更无可遇,故曰‘天也’。”广业案此言殊谬。史与孟子同传者,淳于髠齐人,荀卿赵人,不皆系以国;即孔门弟子,如端木赐卫人,言偃吴人,亦从无连国字之例,安见单言邹即为鲁下邑也?且邹国与郰邑,为字迥异。《说文》“邹,鲁邑,古邾国,帝颛顼之后所封,从邑刍声。郰,鲁下邑,孔子之乡,从邑取声。二字形义判然,许叔重书具在,可覆按也。邹字见《孟子》书者十,他书或作驺,如《史记》邹人,一本作驺人;如《始皇纪》邹峄山,《封禅书》作驺峄山;《汉书·地理志》鲁国邹,《注》故邾国,《续汉书·郡国志》驺本邾国,是也。俗通作邹,颜元孙《干禄字书》刍邹注云,上通下正,是也。郰字见《左传》郰人纥,通作鄹,《论语》“鄹人之子,”《孔丛子》“还辕息鄹”。亦作陬,《孔子世家》“生昌平乡陬邑,”是也。若邹郰之字,考古书从无通借。至《水经注》始讹郰为邹,而以孔子为邹国人。其言曰:“鲁国邹山,即《左传》之峄山,邾文公所迁,故邾娄国曹姓,叔梁纥之邑也,孔子生此,后乃县之。”其后周宣帝大象二年,遂封孔子为邹国公,实坐此误也。陆德明《春秋序释文》又讹邹为郰,而云孟子郰邑人。司马贞《史孟子传索隐》云,“邹,鲁地名。”又云,“邾,邾人徙邹故也。”圣贤梓里,任臆颠倒,此皆五代及唐俗体传讹,急待后儒是证者。故罗泌《国名纪》于郰下特别白之曰,“孔子生处,与孟子之邹异。”又注云,“或作邹,非。”极为了当。而宋神宗元丰六年,封孟轲邹国公,元文宗至顺元年,封邹国亚圣公,俱载正史。今乃混国为邑,谬假《说文》欺世,可乎?反葬诚属首邱之义,然是时壤接牙错,不必如后世之土断,《左传》载鲁伐邾,非一,安知疆田保绎而后,鲁地非即向之邹地?且系孟孙之后,则祖墓自应在鲁。不得藉是为鲁人之证。《左传》哀七年“鲁击柝闻于邾。”《汉志》鲁邹蕃三县,俱属兖州;鲁即鲁国,蕃即邾国,邹即邾文公所迁之绎也。此甚近之确证。不古之据,而以今境计之,合孔孟皆为邹人,误矣。至邹人与楚人战,正惟自身是邹人,故援以喻齐。《左传·正义》引《谱》云:“春秋后八年,楚灭邾。”意其时楚方蚕食,邹不行仁政,而妄与力抗,孟子知其必有后灾,适因齐事触动,遂不觉痛切言之也,乃以是即知非本国乎?且邹在春秋赋六百乘,传至战国亦在十二诸侯之首,故楚射者以秦燕魏比雁,齐鲁韩魏比青鸟,邹费郯邳比罗鸗,谓其余皆不足射,则知是时妄思敌楚者惟邹,故借为以一服八之证也。鲁既父母之,国何与慎子言,直斥其殃民僭越王制?如曰居邹邑即居鲁,则彼曹交所欲见而假馆者果何君耶?邹君即穆公,孟子与言必称曰君,故曹交虽不在公所亦必称君也。至平公则吾与鲁侯对举,即知非本国臣民矣。且邹鲁哄后,穆公肯复引仇国之人与图善后乎?阎咏曰:“只云近圣人之居,未尝云生圣人之乡。”言已明白。广业恐人之好异,使大贤宅里混淆,辄复详辨之。清焦循《孟子正义》:《说文·邑部》云:“邹,鲁县,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后所封。”段氏玉裁《说文解字注》云:“鲁国驺二志同,周时或云邹,或云邾娄者,语言缓急之殊也。周时作邹,汉时作驺,古今字之异也。《左传》作邾,《公羊》作邾娄,邾娄之合声为邹,《国语·孟子》作邹,三者邹为正。邾则省文。”……
罗根泽(1900-1960),字雨亭,直隶深县(今河北深州市)人,是近现代著名的兼跨文史两科的学者。他于1927-1929年同时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及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此间接触了不少名师。在清华读“诸予科”,导师为梁启超,梁先生去世后.改由陈寅恪指导。在燕京读“中国哲学”,导师为冯友兰和黄子通。在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上,他曾受梁、冯二人的影响,尤以粱启超的影响为大。彼时他已在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的研究,因而也常向当时任教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的郭绍虞请益。罗根泽以治诸子学和中国文学批评史著称于世,其《乐府文学史》、《诸子考索》、《中国文学批评史》等书都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罗时宪(1941~1993),广东顺德人。1936年11月末,罗时宪等中山大学学生,即于此时皈依佛门。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本书为余英时先生评价恩师钱穆的文集。余先生以此作为纪念钱穆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献礼。文集既收录了和钱穆先生直接相的文字,也包
于丹-《庄子》心得 本书特色 和于丹一起,在庄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心灵邀游。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诵。大家都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
《纯粹理性批判》是哲学史中转折点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在百年之后的今日加以注释,还是不能希望它可以极臻完备、无以复加的。时至
六祖慧能大智慧 本书特色 这本小书,既不像严肃的学术著作,但也有一些学术的问题;既不像一般的通俗文学读物,但也有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当然,无论是学术问题还是民间...
周易的历程-从数字卦到《易》卦-从决疑到医理 本书特色 冯昭仁编著的这本《周易的历程:从数字卦到卦从决疑到医理》试图通过对《周易》这部传统文化开山之作的剖析,使...
庄子的享受-王蒙解《庄子.内篇》 本书特色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一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书。它是哲学,当然;是散文,是神话,是寓言,是论文,...
道与东方文化-东亚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金勋主编的《道与东方文化——东亚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涵盖“道”与东方文化、江华岛“堑城坛”与道教...
佛教十三经-坛经 本书特色 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和谐人文,清净人心。1.与儒家“十三经”一样,“佛教十三经”所收入的是浩瀚佛经中*经典的十三部经书。2.本套...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第五辑(全10册) 本书特色 伟大的思想·企鹅口袋书系列是中译出版社与企鹅出版集团联袂推出的一套经典学术名著平装版,迄今已出版60个...
释易精解-外应八卦奇门六壬预测实例剖析 本书特色 读《易经》不能不读《道德经》,同样,读《道德经》也离不开《易经》。它们互补互进,分别从阴阳与有无仰观俯察,揭示...
幸福之路:贝特兰·罗素通情达理集 本书特色 蝙蝠文库·感受幸福丛书第四辑。 在本书中,罗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
太阳底下的真相 内容简介 作者从哲学的生命与生命的哲学开始,抽象地分析了空间、时间和生命的属性,明确了哲学的生命在于为生命的福祉指明一条高效而且正义的途径...
走出中世纪二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部分:**部分,两篇是未刊的随想与短论的缀合;第二部分,十一篇,主要讨论晚清至民国的思想学说史,有两篇首次全文发表;第三部分...
知识及其限度 本书特色 蒂摩西·威廉姆森所著的《知识及其限度》阐述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概念,即知识是对认知者的环境敏感的基础性心智状态。该书是对于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
周易:古代中国的世界图式 内容简介 《周易》在中国古代曾发生过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历代研究《周易》的著作汗牛充拣,可谓琳琅满目、...
心灵的梦园-净土宗那些大师们 本书特色 虎溪三笑 慧远开天 善导佛号光明动地永明延寿 博采宗镜 隐迹海天印光再兴心灵的梦园-净土宗那些大师们 内容简介 净土宗是...
易经之道 本书特色 《易经之道》是作者从多年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解释六十四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有创新、有新意,并例举了大量事例来说明卦爻的可信度和存在性...
不朽圣像100-千手观音 内容简介 千手观音为六观音之一,六观音包括准提菩萨、圣观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在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千手表示法...
论语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每一篇儒学经典,增知启慧,每一句精辟名言,师表百世。内容图文并茂,注释准确简练,译文通俗易懂,要旨深入浅出,鉴赏内涵深广。编选严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