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把社会关系或社会机体及其发展看成是一种生物学图式的展现。这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方法论上也是行不通的,其实质是机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的显露。马克思的实践原则是他对社会人类学批判的理论根基。由于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就既能把社会人类学理论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中来,同时又形成对它的批判。马克思以其世界历史眼光指戳了民族中心主义的虚幻性和反动性;以其“一”和“多”的历史辩证法批驳了历史发展单线论的机械性与浅薄:他的社会整体主义方法论和”猴体解剖法”与社会人类学的文化比较方法也是有本质的差别的。恩格斯继承了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基本路向。我们应该运用逻辑和历史的眼光看待他们两人理论的特点和差异。
本书的主要论题是要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社会人类学的批判,所以,我们首先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唯物史观批判的对象。社会人类学从19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学派林立,理论观点纷繁复杂,但我们能借用科学哲学理论中的范式理论把它们统摄在一个理论框架上,从而为马克思唯物史观找到批判的标靶。我们认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不但把人类学推上了“科学史”的舞台,而且也成为统摄人类学界内各种理论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理论框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物进化论原则如“共同起源”、“自然选择”、“逐渐进化”等原则在社会人类学理论中得到铺展与发挥。社会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和科学范式理论的发展一样,经历了前科学、科学、反常、危机和变革的不同时期;随着社会达尔文主义受质疑和挑战的声音的增强,社会人类学面临着重重危机,社会人类学范式变革的时刻也即将到来。本书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该范式的变革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章文化范式与社会人类学
范式理论的建构
人类学是一门西学,这个名称来自于希腊文的anthropos(人)和logia(科学),从字面意义上讲,人类学就是指研究人的学问。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人类学形成于l9世纪60年代,它是基于近代科学观念基础上,避免任何主观的想象与宗教神学观点的影响,实证地探讨人类的由来与现状。社会人类学与马克思理论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人类学关于原始社会、婚姻、家庭、精神价值观与社会发展机制的探讨课题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有某种相通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确立蕴含了社会人类学的课题,正是这样,社会人类学著作和研究材料成为马克思理论批判的*重要切人点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人类学思想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为两大并列的理论批判,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批判理论,如果说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成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源泉,那么,社会人类学思想就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通过对人类学思想的吸收,马克思弥补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不足,帮助他揭开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秘密,从而展现了历史发展的“一”和“多”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在生之年确实曾对社会人类学著作进行认真研读,那么,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人类学的?
……
罗秋立,1971年9月生。广东饶平人。复旦大学哲学硕士(2001年)、哲学博士(2005年);现任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西方政治哲学、经济伦理学。独立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方法论研究》(2008-2010年)一项,已承担并完成省级课题、院级课题各一项;在《伦理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批判》等学术论文十多篇。
本书约120万字,选材于梵语佛经原著,包括《心经》、《金刚经》、《药师经》、《神通游戏》、《大事》、《维摩诘经》、《法华经》
所思 本书特色 本书是张申府的代表作,首版于1931年。作者在书中主要围绕罗素的逻辑经验主义(工具理性)和孔子的仁学(价值理性)展开讨论,主张将两者贯通起来,才...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本书特色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列子留给人世的正是闹市之外的山野、噪声之外的清泉、陶冶心性的洁水、回归故十的小舟。与一...
《当生命陷落时》的作者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第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甘波修道院院长,该修道院是北美
无忧无惧过生活 本书特色 就算生活五彩纷呈,就算生活乐趣重重,但无论贵贱穷通,无论大小强弱,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又都摆脱不了忧虑和恐惧的威胁。高强度的竞争,快节...
本书作者认为,哲学史叙述的是思维结果中的那些最终和最尖端的部分,它们在逻辑上封闭的结构与创作过程的思想潮流相距甚远。鉴于
“食、色,性也”。性与人类生存繁衍的关系极为密切,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性并非单
2004-2006-南怀瑾讲演录 本书特色 本书整理自南怀瑾先生2004年至2006年间在上海的五次讲演记录。讲演的听众包括学者、官员、工商界人士、新闻传媒界人...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子是道家的开山鼻祖,影响深远。《老子的智慧》1948年由蓝登书屋出版,是林语堂向西方介
老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本书是林语堂向西方介绍道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阐释了老子思想的独特性、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并强调要结合庄子研究...
李泽厚对话集:廿一世纪(一) 本书特色 1.著名思想家李泽厚2000—2006年对话录的*新全集。2.不仅谈哲学、美学和思想史,还有力图解决精神危机的社会关注、...
《印度哲学概论》原为作者于1917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印度哲学课程期间所作的讲义。全书分“印度各宗概略”、“本体论
人生有何意义-胡适精品典藏-05 本书特色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人生有何意义-胡适精品典藏-05 内容简介 胡适的散文、随笔、政论、讲...
菜根谭全编-古典名著标准读本 内容简介 一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1]观物外之物[2],思身后[3]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
汉娜·阿伦特(不朽的肖像·女杰) 本书特色 《汉娜·阿伦特》作者主要作品有《恐怖的权力:论卑污》、《多元逻辑》、《女人天性:生活、疯癫与语词》等。汉娜·阿伦特(...
印度佛教思想史 本书特色 《印度佛教思想史》:希望诚信佛法的读者,从印度佛教思想的流变中,能时时回顾不忘正法,为正法而怀念人间的佛陀!印度佛教思想史 目录 自序...
淮南子-化读本 本书特色刘安,西汉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其父获罪被削夺王爵,绝食而死。汉文帝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长三子,刘安以长子袭封淮...
体用论-熊十力别集 目录 体用论 题记 韩序 赘语 **章 明变 第二章 佛法上 第三章 佛法下 第四章 成物 第五章 明心(有目无文) 明心篇 题记 自序 篇...
汪荣祖人物书系:康章合论 本书特色 康有为与章炳麟乃清末民初思想界的两个兴号人物,在政治上,一主变法,一主革命;在学术上,一主今文经学,一主古文经学;而根本之异...
中国的佛教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岳麓书院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重要桥梁。在这套文库中,岳麓书院组织了国内*为著名的学者,以21世纪的新视角,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