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福克纳诞辰120周年,著名翻译家李文俊权威作品!
★ 福克纳是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莫言、余华,都视他为写作上的老师!
★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文坛巨擘——威廉·福克纳的传奇人生;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 详细的人物生平 代表作品解读,全面深入了解福克纳及其作品。
福克纳创作生涯近40年,创作了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120多篇,还有诗歌、杂著多种。
本书按照编年详细地介绍了作家坎坷、贫穷而又光辉的一生。在每章节的结尾,还附上了对作者在这一时间段代表作的专业解读和评述,涉及的作品包括《蚊群》、《沙多里斯》、《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野棕榈》等15部。
《福克纳传》:
威廉在学校里的成绩越来越差,他经常逃学,耽于幻想。开始把自己所读过的与设想出来的故事串在一起,煞有介事地讲给小朋友听,好像那是真事一般。他的一个表兄弟说:“发展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当比利告诉你一件什么事的时候,你永远也不知道那是真的还是仅仅是他自己编造出来的。”①1914年夏天,福克纳与一个比他大四岁半的大学生相遇。这件事对他进入文坛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个青年的名字是菲尔·斯通,当地一个律师兼银行家的儿子。斯通家与福克纳家也是世交。菲尔的父亲在当地被称为“将军”。当然,这军衔和“老上校”“小上校”一样,都仅仅是内战后南方流行的一种社会上的尊称。菲尔“将军”每年11月都组织一个狩猎队,上附近的塔拉哈契河洼地去猎鹿和熊,并围在冒烟的篝火旁吃烧烤,喝酒,讲打猎故事,特别是讲一只绰号叫“老拐脚”的聪明的大熊的故事。福克纳少年时期便参加狩猎队进过森林,听了不少这样的打猎故事。
菲尔·斯通当时刚在耶鲁大学取得学士头衔,他在那里专攻英国文学与希腊文学。在这之前他已经在家乡的密西西比大学取得了**个学士头衔。他还将进一步修法学,以便取得律师资格。对于福克纳来说,这是他遇到的**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菲尔对威廉说,“莫德小姐”(也即是福克纳的母亲),对菲尔的母亲说,比利在写诗,可比利不知道这样写对不对。菲尔愿意帮助比利,希望比利能把自己写的诗拿给他看看。菲尔读过这些诗之后,觉得它们本身虽然不特别好,但是仍然为之感到惊讶与激动。菲尔后来说:“任谁都可以看出来他有真正的才能。那完全是显而易见的。”②那年整个夏天,菲尔充当了福克纳的文学导师。
他们二人总是坐着斯通那辆史蒂贝克牌老汽车驶往乡间,然后下车在树林里散步。他们一边走菲尔一边讲。菲尔也会带小朋友到自己家小山上内战前盖的大宅里去,那里,二楼有个丰富的藏书室,里面关于内战史的书籍特别齐全。他们也会坐进菲尔的卧室,菲尔给小朋友讲萨克雷、狄更斯、斯温伯恩和济慈,讲他在耶鲁的生活,讲当时受到崇拜的爱尔兰大诗人叶芝。菲尔除了英国浪漫派诗歌之外也对当时刚刚兴起的意象主义诗歌以及康拉德·艾肯的诗、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有所了解。菲尔会把一摞书塞在史蒂贝克汽车里。让福克纳开到乡间去念上一天。这是他所指定的必读书。斯通要福克纳特别注意斯温伯恩,注意他音乐性很强、有感官刺激、崇拜美、厌恶人生庸俗行为的诗歌。福克纳后来写道:斯温伯恩似乎和自己一起坐在那辆汽车里,“从我青春期的受折磨的荆棘里跃动而出,像一个拦路抢劫的大盗,使我成为他的俘虏”。
福克纳对文学特别是对诗歌的沉迷使他越发不能忍受学校的刻板生活与枯燥课程。1915年,在“为了玩足球”而再次硬着头皮进学校之后,他终于彻底休学。他只上到十一年级。祖父怕他游手好闲进入邪途,便安排他进自己开的**国家银行里当小职员。他经常偷喝祖父的酒。后来他俏皮地回忆道:“体验到了他的酒的医药价值。祖父还以为是看门人干的好事。将此人狠狠地整了一下。”②当时占据着威廉·福克纳心灵的可以说有三件事:文艺创作、爱情与战争。除了结识菲尔·斯通之外,他在1916年年底与密西西比大学一年级学生本·沃森交上了朋友,并因此经常在大学里活动,虽然他不是该校的学生。他有两幅绘画作品被学生年鉴《老密西西比》第二十一卷采用,这是他*早发表的文艺作品。在爱情方面,他与埃斯特尔的感情进一步发展。
由于威廉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家长奥尔德姆不赞成女儿与他结合。埃斯特尔与一个叫科内尔·富兰克林的律师订了婚。埃斯特尔倒是愿意和威廉“私奔”的,但是威廉不想这样做。结果,1918年4月,他少年时代的女友与别人结婚,并且去了夏威夷。在战争方面,1914年开始的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17年4月6日,美国宣布参战。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狂热情绪,福克纳也不例外。1953年11月他回忆道:“我当时还没有想到要从事创作。我对前途想得不远。我见到过一架飞机,满脑子都是鲍尔、伊梅尔曼、贝尔克、居内梅、毕肖普③这样的名字。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有朝一日我长大了,或自由了,也可以去法国,接受勋章,显赫一时。”④他曾在本地报考美国空军,因为体重与身高都不够标准而未被录取。
1918年4月,失恋的福克纳来到菲尔·斯通就读的耶鲁大学所在的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投靠他的文学导师,并在那里一家连发武器公司当了两个月的记账员。6月,他去纽约市,英国皇家空军的加拿大空军飞行队正在那里招收新兵。他冒充是英国人,说自己姓Faulkner,从这时开始他停止用祖传姓氏的拼法:Falkner。他的家庭联络人是母亲莫德·福克纳,现住密西西比州奥克斯福。他根本不提他的父亲。6月中,他被皇家空军接受。7月9日,他在加拿大多伦多新兵训练站报到,开始作为一个学员接受训练。目前保存下来福克纳*早的一封信即是1918年9月6日他从加拿大安大略省写给母亲的那封信,里面说:“我收到纸了,还有浴巾、香烟和袜子。真开心,又重新见到那熟悉的‘商业趣味’了。天气仍然很冷,我穿上了我所有的球衫和衬衫。我得把它穿在我的军用衬衫下面,因此我看上去就成了这个模样①。今天有个人说,这种生活显然对我很合适,我得到了那么多。……托德中尉不在这里;他是军官,因此不用上地面学院。他在上航空学校。我希望,我们两周内也会去那里。”②福克纳有没有圆了他的驾机上天的梦呢?福克纳复员后常对弟弟们讲,自己如何独自驾驶飞机在空中翻筋斗,降落时飞机如何被卡在一座飞机棚屋顶上,他腿上、鼻子上又如何如何受了伤。他也说过,自己是在法国空战中受的伤③。直到1946年2月1日,他在给考利的信中仍然含糊其词地说:“我不喜欢你所写的那段话,因为这让我显得比自己原有的形象更加高大……这件不幸的事故不是战斗造成的,而是(用个委婉的说法)由于‘驾驶舱病症’,即我自己的愚蠢。我至今仍然认为,虽然我受伤了,但我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小得很。”④不过,据布洛特纳考查,当时受训的学员,一定得结束在多伦多航空学校的课程后,去多伦多西北五十英里的波顿军营,或是一百三十英里以外的别的军营,才有可能驾机上天。**次世界大战是1918年11月结束的。战争结束时,福克纳所属的四十二班仍然在多伦多,并未去波顿军营。因此,据认为,他们与飞机的关系,无非就是在铁皮机棚里帮助转动卡住的发动机的螺旋桨而已⑤。而他的弟弟默里,参加美国海军之后,被派到法国作战,却真的在11月1日的战火中受了伤。12月初,威廉·福克纳坐火车从多伦多回到老家。他留了小胡子,走路一瘸一拐,穿一套英国军官服,肩章上是中尉的星豆,还夹着一根英国式的短手杖。这一切,毋宁说是为了满足福克纳自己心理上的需要。在镇民面前,他不再是“小比利”了。
他是见过世面的,他到过欧洲,受过伤,他头上皮肤里至今还嵌着一块金属片呢。他在广场上散步遇到些毛头小伙子,他们都会尊敬地向他致意。这时候,福克纳开始讲入他一牛的第二十三个年头。
……
著名翻译家,1930年出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历任《译文》及《世界文学;助理编辑、编辑、主编、副编审,编审。中国译协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1994年曾获中美文学交流奖。
晚清三十人 本书特色 北大学者扬帆继《走出晚清》后又一力作。袁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教授),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研究员),李冬君(南开大学历史...
数学星空中的璀璨群星 内容简介 数学家犹如布满“数学星空”中的星群。本书介绍的是这星群中的数十颗璀璨的星星。本书既有对这些杰出数学家创造成果“严谨”的叙述,也有...
崇祯皇帝传 本书特色 勤政亦亡国,明史权威正解“甲申祭”的教训,领导者诫:成大事亟须会“用”——用人、用权,一曲江山风雨,万世惕厉警心。故京陵树多遗恨,鼙鼓暮笳...
谭人凤自述:1860-1920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零距离触摸一个时代的脉搏与体温,个人的记忆,承载着国家的历史,用他们自己的话语来把...
《花样手作!》内容简介:本书为折纸技法书。全书共7章。第1章是折纸概述,简单讲解了折纸的工具与材料、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2~5章
廖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廖燕的生平、交游及思想、廖燕诗歌综论、廖燕散文综论、廖燕文论研究等。廖燕研究 目录 廖燕研究的意义(代序)引言**章 廖燕...
《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内容简介: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重建我自己, 但现在才了解,在我内心深处有一泓我永远都处理不
许世友故事 内容简介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开国上将许世友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入少林寺,通晓十八般武艺。土地革命战争中,他曾以“打不死的敢死队队长”而...
中国第一女明星的爱恨生活:阮玲玉画传 本书特色 “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阮玲玉绝笔中国“**女明星”的爱恨生活。25年的短促...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 本书特色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是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对量子物理学的贡献而闻名于世。他*著名的思想实验是“薛定谔猫...
强力-物理学家雪莉.杰克逊 本书特色 有的探索者飞向太空,有的则潜入海底或穿越山脉、雨林。雪莉·杰克逊也在探索着宇宙。只不过她是在小得多的范围以一种不同的视角来...
公元1893年1月15日,天是灰色的天,地是灰色的地,上海是灰色的上海,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已经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上海,这座美
我的父亲茅盾我的父亲茅盾前言 200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文化人子女回忆父辈的丛书,定名为“父辈丛书”,当年8月出版社便约我们撰写其中的一册,即《我的...
撒切尔夫人 本书特色 她与别的女人缺乏共同语言,宁愿跟男人交朋友。她曾扬言:“给我六个男士和真理,我就能改变一切。”她在政治活动中认识了一个终身的支持者,那就是...
红墙记忆(二)——大事件小细节 本书特色 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建造,如果没有周恩来的神来构想,拍板定案,是不可想象的开国大典上的受阅飞机竟带有实弹,这在世界航空检阅...
抉择时刻-乔治.沃克.布什自传 本书特色 抉择即人生 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抉择组成,不同的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一个总统的抉择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你我的抉择塑造着...
忘却斜阳上土堆-周作人传 本书特色 周作人是现代文学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其学识渊博、散文创作的深厚功力,使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无可否认,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功绩不可忽视...
肯尼迪 本书特色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17.5.29—1963.11.12)是美国第35任总统,生于马萨诸塞州。父亲约瑟夫·肯尼迪是金融巨子,也是民主...
《权力》内容简介:知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从经济学及社会学双重视角剖析权力概念,归纳总结了权力的来源、行使途径及影响,展现权
《舞台生活四十年》及《梅兰芳文休》,把“梅派艺术”理论化,固定为“世界上化认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梅氏以唯美主义和理